關淞月
【摘要】李自立是我國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他創(chuàng)作的《豐收漁歌》《喜見光明》等,廣為流傳,影響力極廣。文章針對他創(chuàng)作的小提琴曲《豐收漁歌》進行簡要分析,并對這一作品情感抒發(fā)結構布局進行了深入分析,從中體會南海漁民滿載而歸,喜慶豐收的激動心情。感受潮汕漁民的生活世界和平凡的漁獵生活所表現(xiàn)的創(chuàng)造力。
【關鍵詞】小提琴;結構布局;弓法
一.(《豐收漁歌》概況
這首作品創(chuàng)作于1973年。樂曲以潮汕漁歌為素材,以南海波濤為背景,描寫出漁民們捕魚,豐收歸來的喜慶情景。就在1972年的春天,恰逢李自立教授到汕頭體驗漁村生活,尋求創(chuàng)作素材。李教授與當?shù)貪O民下海捕魚,正值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風浪,這樣的出海作業(yè)正是對海上捕魚是極大地考驗,李教授與漁民在海上抗擊風浪三天三夜,最終成功滿載返航。正是與大家團結一致積極應對才戰(zhàn)勝了風浪迎回了喜悅,漁民們這種團結奮進,不怕風險,有責任感的精神感動了李教授,在他回去之后就創(chuàng)作出這首廣為流傳的小提琴獨奏曲《豐收漁歌》。
作品共分為四個部分
1.引子。用鋼琴彈奏出的引子與小提琴E弦上的旋律共同展現(xiàn)南海漁歌的主題。
2.如歌的行板。由引子的主體發(fā)展而來從E弦上廣闊舒展的旋律轉變到G弦上快速的旋律進行,形成不同的音樂色彩以及速度的變化。展現(xiàn)出漁民們滿載而歸的喜慶氣氛。
3.小快板。這是第二段旋律的表現(xiàn)與變奏,運用交錯的變化拍子來突出重音出現(xiàn)的不同位置,使樂曲更具鮮活力與表現(xiàn)力。
4.廣板。這是全曲最為舒展流暢的樂段。也是全曲的情緒最高點,展現(xiàn)出海港的夜景以及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豐收漁歌》淺析
(一)第一部分.引子
樂曲開始以鋼琴從低音旋律為襯托開始彈奏出流暢的琶音,展現(xiàn)出海浪的翻涌,波濤的壯烈為樂曲營造出了全曲的音樂氣氛。隨之,鋼琴引出小提琴,小提琴作為主旋律,小提琴用E弦上的八度跳奏引出南海漁歌的主題。小提琴的琶音演奏由慢漸快,逐漸地將樂曲推向高音位置,展現(xiàn)出南海的磅礴浪濤,樂曲的第一段飽滿而又華麗,由內及外的感染聽眾,使其身臨其境般地感受漁民的堅毅生活。
(二)第二部分.行板
第二段是由引子的主題發(fā)展而來,漁民在勝利返航中的歡愉,漁船在海浪的推動下?lián)u曳著。映襯在波光粼粼的海面,小提琴從E弦的曠闊演奏轉換到G弦上。在G弦上的演奏需要加快一些速度與之前形成不同的音樂色彩,從而逐漸將音樂推向情緒的高潮,就像南海波濤翻滾,后浪推前浪,這一部分的演奏主要是如歌般的,在這個演奏過程中,演奏的要如同歌唱一樣,各個音區(qū)以及拍子的運用都要表現(xiàn)得非常流暢自然,在每一小節(jié)的第一拍的演奏中同時也要注意第一個音采用稍加停頓的節(jié)奏感演奏,仿佛雨天濺起的水花輕快動人。在八連音的演奏中要表現(xiàn)得非常自由以及靈巧,同時采用鋼琴加以伴奏,用來表現(xiàn)海上的小浪花。
(三)第三部分.小快板
這一段小快板的演奏是由前面旋律的變奏而來,表現(xiàn)出漁民載歌載舞愉快的勞動場面,2/4,3/4拍子的混合運用是應對樂曲風格的要求,重音的不同出現(xiàn)展現(xiàn)了活力性和演奏的彈性,此時,小提琴右手運弓速度加快,力量堅實,演奏得更加飽滿。而從樂曲A大調轉向D大調的時候要更加突出情緒的緊張,呈現(xiàn)出你追我趕的勞動場景,在第四段即將引出來的時候演奏的速度放慢了一倍,顯得更加飽滿連貫,左手的揉弦也加快了頻率,突出了情緒的釋放有如歌般的奔放。
(四)第四部分.廣板
這一段是由第二段旋律的再次轉調而來。再現(xiàn)部分也是全曲最為抒情的樂段,樂曲后面出現(xiàn)的琶音和顫音將人們帶到了海灣的夜色中,這一段樂曲要求演奏的連貫性。在小提琴換弦過程中要抓住連貫,舒展的要領,一氣呵成。在最后的結束部分是小提琴的五聲音階的顫音突出小提琴明朗,柔和的感情將聽眾帶到富有詩意的夜色中。李教授在創(chuàng)作這個作品時,試圖用單一的樂曲主題來構造整個曲子,這樣方便演奏者和聽眾的記憶,從整體來看,這首樂曲是由引子加上單三部曲式的結構構成,但實際不然,李教授將本首樂曲確定為小提琴變奏曲。這首樂曲沒有第二個主題,快板是由第二段的發(fā)展,引申,變奏發(fā)展而來,只是在節(jié)奏上加了一些新的創(chuàng)作元素,構成了一種不同前面樂段的音樂感覺。這首作品描述漁民出海打漁的整個過程。漁民在波光粼粼的海上搖曳著,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努力克服一切困難,斗志昂揚,積極面對生活的一片繁榮景象。
總之,在《豐收漁歌》的樂曲創(chuàng)作中,一改往日漁歌創(chuàng)作的局限性,一直以來,漁歌作品的聲調、旋律、節(jié)奏比較平淡低沉,而《豐收漁歌》這首作品的演繹不僅是對演奏技巧的突出要求,更應該是展現(xiàn)如詩般的訴說情感,同時,音樂和呼吸一樣需要保持始終如一的完美,在弓弦交錯時要連貫自如,所以采用小提琴進行演奏能更加突出寫作情感,樂曲場面時的熱情,歡快。也更能展現(xiàn)出南海漁民的不畏艱難,樂觀向上的精神,也為日后創(chuàng)作此類作品做出新的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