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北宋陶弼的一首佚詩——九龍巖詩刻《古歌贈巖主喜公》考辨

      2014-10-25 05:48:40
      湖南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 2014年8期
      關(guān)鍵詞:古歌九龍

      劉 瑞

      (廣西師范學(xué)院 師園學(xué)院 中文系,廣西 南寧 530001)

      引 言

      湖南永州東安縣蘆洪鎮(zhèn)九龍巖,有宋代詩刻《古歌贈巖主喜公》,清晰可辨。筆者在永州市文物處楊宗君先生的幫助下,獲取了書法真跡的照片和拓片。依據(jù)石刻,迻錄全詩如下:

      古歌贈巖主喜公 潯陽陶羽上

      喜公心眼如有靈,善擇此巖來構(gòu)扃。崖根踏碎暮煙碧,洞門鑿破蒼苔青。交加亂石虎狼隊,蹤橫怪木龍蛇形。其間 可以松蘿招隱,云霞放情。傲復(fù)傲兮何富貴,恣復(fù)恣兮閑利名。況乎神虬勇背俟風(fēng)雨,靈龜垂首思雷霆。(原注:巖中有石如龜龍之狀,故有是句。)我今方為年少英,青山未有歸去心。他時致堯功業(yè)成,與師高臥白云深。

      詩題為楷書“古歌贈”、“巖主喜公”、“潯陽陶羽上”三行,其中“古”字已磨滅不見,但存于數(shù)百年前的各地方志文獻記載中?!疤铡弊趾汀坝稹弊种g間隙較大,且“羽”字偏小。細看碑文,“羽”字上方已模糊不清,極似磨滅了部分字跡。宗績辰道光《永州府志》卷十八《金石略》載此詩,著錄為“宋陶羽九龍巖詩”,“蹤橫”作“縱橫”,“利名”作“名利”,“神虬”作“龍虬”。[1]1167宗績辰《躬恥齋文鈔》卷十九《地志》載此詩,著錄作者為陶羽,“暮煙”作“莫煙”,“蹤橫”作“縱橫”,“利名”后注“舊作名利”,原自注簡寫為“巖中石狀”,“勇背”作“聳背”。[2]光緒《東安縣志》卷七《山水》亦載此詩,著錄作者為陶羽,但“蹤橫”作“縱橫”,“招隱”作“名隱”,“神虬”作“龍虬”,“年少英”作“少年英”,且未錄自注。[3]光緒《湖南通志》卷二百七十八《藝文志·金石》載此詩,亦著錄作者為陶羽,但“利名”作“名利”,“神虬”作“龍虬”,且自注無“故有是句”四字。《金石補正》言:‘縱橫’作‘蹤’,古字假借?!隆梢鄿ブ枳?。利名,‘名’字葉韻,《永志》作‘名利’者非,并脫小注內(nèi)‘故有是句’四字?!彼跃珳?zhǔn)?!度卧姟窊?jù)光緒《湖南通志》錄此詩,著錄作者為陶羽,詩文亦有誤。以上文獻著錄的詩文當(dāng)以石刻為準(zhǔn)。《永州石刻拾萃》收錄該詩刻圖片,下亦著錄此詩作者為陶羽,但亦指出“陶羽”可能是“陶翁”字跡磨滅所致,與筆者的意見有一致之處。[4]65-66

      檢索宋代各種資料,并無關(guān)于“陶羽”其人的記載,也未見有其他署名陶羽的詩歌。唯一有對陶羽介紹的文字見于《全宋詩》,《全宋詩》在“陶羽”條下稱:“陶羽,仁宗時潯陽(今江西九江)人(清光緒《湖南通志》卷二七八)。”[5]4889該條下收錄了《古歌贈巖主喜公》。依《全宋詩》檢索至光緒《湖南通志》,并無對“陶羽”的介紹。據(jù)該詩后引宗績辰《留云庵金石審》:“右刻正書,題三行,詩六行,與周子題名共一石而在其前,不著時代,總當(dāng)在周子未至之前也。案喜公名已見于仁宗時,題名此詩度刻仁英二朝之際,故列于此?!盵6]5424《全宋詩》便是依據(jù)此條記錄為“陶羽”杜撰了作者簡介,有失嚴謹。

      筆者又經(jīng)過多方面的考證,認為石刻上的“陶羽”可初步斷定為“陶翁”的省筆,或者是“翁”字磨滅了“公”。陶翁即北宋詩人陶弼,字商翁,又稱陶公、陶翁、陶商翁、陶邕州。古人在書寫的時候有省筆的習(xí)慣,陶弼故意把自己的名字寫成“陶羽”也未嘗不可,姓名間的空格也屬正常。又或,石刻成于北宋,至清代輯錄時已逾幾百年,文字磨滅實屬正常,故而“羽”之上可能磨滅了“公”字,故而“陶翁”成了“陶羽”,那么此處的“陶羽”必是陶弼無疑。筆者初步推測《古歌贈巖主喜公》為陶弼的佚詩,以下試提出四項理由。

      九龍巖《古歌贈巖主喜公》拓片局部 (拓片制作:楊宗君)

      一 陶弼與九龍巖的地域聯(lián)系

      九龍巖,位于永州東安縣蘆洪鎮(zhèn),《大明一統(tǒng)志》卷六十五《永州府》:“九龍巖,在東安縣北一百里,山形斗起,奇石錯立,物象古怪。相傳嘗有樵者遇黃衣九士,謂曰:‘吾九龍居此久矣?!杂櫍?。宋王觀詩:山寒蟄龍眠忽醒,黃衣九老巖下行。手持屈曲千歲藤,慮驚世人藏姓名?!钡拦狻队乐莞尽肪矶睹麆僦尽|安》:“九龍巖,巖中物象畢具,出泉寒洌。巖前有池,洞門高敞,循磴而下,有隙僅可容身蛇行,可深入。相傳昔有樵者遇黃衣九士,謂曰:‘吾九龍居此久矣。’語訖不見。唐宋名賢游此者眾。治平四年濂溪周子自永倅權(quán)邵嘗攜家屬同游刻石以志。并評金石略,王宗尹有記?!庇^王宗尹《九龍巖記》,誠可感受其為“非人世塵境之所有”,曲折幽美,故而多名賢游玩題名,“巖門高敞多磨崖,镵唐宋今游者詩文。然镵而復(fù)磨,磨而復(fù)镵者,又不知其幾”。光緒《湖南通志》卷十八《山川·東安縣》:“九龍巖在縣北百里,山形陡起,奇石錯立。巖前有池,巖門高敞,循磴而下,有隙僅可容身,其中廣闃?!?/p>

      陶弼(1015—1078),字商翁,永州祁陽人。《宋史》有傳云:“陶弼,字商翁,永州人。少俶儻,放宕吳中……一見丁謂,謂妻以宗女,因從學(xué)兵法,能持論縱橫。慶歷中,楊畋討湖南徭,弼上謁,畋授之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陽朔主簿?!秉S庭堅《豫章先生文集》卷二十二《東上閣門使康州團練使知順州陶君墓志銘》:“府君諱弼,字商翁。陶氏蓋柴桑諸陶,有諱矩者,避地將家占零陵之祁陽……君不治細故,獨以文章自喜,尤號為能詩……平生詩文書奏十有八卷,讀其書,知非碌碌者?!睎|安與祁陽在宋代隸屬永州,兩地相距不足百里。九龍巖自唐時已顯名,多有文人雅士游覽題詩,陶弼生長于此地,又喜詩文,對于家鄉(xiāng)近處的風(fēng)景名勝應(yīng)不乏往來。且有明證陶弼來過九龍巖。道光《永州府志》卷十九《金石略》、光緒《湖南通志》卷二百七十八《藝文志·金石》均載陶弼九龍巖詩:“巖有真龍臥未醒,此龍于物本無情??赡軙浩馂楦视辏次艺髂鲜f兵?!惫饩w《湖南通志》詩后有題識:“熙寧九年秋七月五日陶弼題,婿嚴介、孫同、外孫謝甫侍行?!盵5]5430陶弼時年62歲,在卒前兩年,與大女婿嚴介、孫陶同、外孫謝甫同行九龍巖。彼時陶弼年事已高,此次九龍巖當(dāng)是故地重游,而非初次造訪。此條后引《留云庵金石審》稱:“陶弼九龍巖詩,拓本漏佚,今東安唐秀才從巖中錄得,寄門人蔣元甲,未及補拓,故附錄之。弼以征蠻著功,具見本傳,觀其詩,已可知其人矣?!?/p>

      因此,從地域上而言,陶弼的家鄉(xiāng)距離九龍巖非常之近,很可能多次踏訪。陶弼又有詩文題于九龍巖,數(shù)量也未必僅限于一首。

      二 陶弼與《古歌贈巖主喜公》的寫作時間

      宋明理學(xué)大師周敦頤的題名緊貼此詩左側(cè),原文為:“治平四年五月七日,自永倅往權(quán)邵守,同家屬游舂陵,周惇頤記。”題名頂端與詩齊平,光緒《湖南通志》引《留云庵金石審》判定此詩必在周子題名之前。又因為贈詩者為“喜公”,喜公名元喜,又稱喜師、九龍巖主,為寺中開山僧人?!读粼柒纸鹗瘜彙房加?,“案喜公名已見于仁宗時,題名此詩度刻仁英二朝之際”,故而此詩摹刻時間應(yīng)在1010年至1067年之間,且極可能居于兩端時間的中間時段。陶弼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治平四年時53歲,因此在時間上亦不排除題刻該詩的可能。詩中有“我今方為年少英,青山未有歸去心。他時致堯功業(yè)成,與師高臥白云深”的詩句,可知此詩是作者年輕時期所作,并可見其遠大抱負。

      陶弼少孤,卻有志行節(jié)操。黃《志》稱:“考府君少孤,志行磊落權(quán)奇。左詩書,右孫吳,同學(xué)生嘆服之,以為一日千里。困窮無地自致,乃聚晚學(xué)子弟講授六經(jīng)奉母夫人甘旨。慶歷中,以進士調(diào)授桂州陽朔縣主簿。”劉摯《劉忠肅集》卷一二《東上閤門使康州團練使陶公墓志銘》:“公諱弼,字商翁。少孤,慷慨有氣節(jié),儀干偉然,刻苦好學(xué),經(jīng)傳無所不讀,尤喜兵家書。從諸生科舉,不能投世俗所好,去而安貧事母,以經(jīng)術(shù)教授鄉(xiāng)里,若無意于世者。慶歷中,莫猺諸唐寇略州縣,提刑獄楊畋被詔督捕,以禮奉幣致公幕下。公喜,幡然以起,為盡謀畫。俄率所募士破賊于桃油平,以功補衡州司戶參軍。又破太平峒,調(diào)桂州陽朔主簿?!睉c歷中,陶弼三十歲左右,任衡州司戶參軍,在此之前一直在家鄉(xiāng)奉養(yǎng)母親,從年齡上看,可謂“年少英”;后積極平亂,可見其向往建功立業(yè),與詩中透露的作者年齡以及志向相吻合。

      因此,從陶弼的出生時間以及該詩的寫作時間而言,二者相當(dāng)吻合。

      三 陶弼的詩歌與《古歌贈巖主喜公》

      陶弼存《邕州小集》一卷,詩七十三首,另有一百余首詩歌存于《輿地紀(jì)勝》、《兩宋名賢小集》、《粵西詩載》以及各地方志等古籍??傆^其詩,主要內(nèi)容即是對地方山水、景物的描摹,借以抒寫情志。陶弼出生于湖南祁陽,后又至廣西等地的七個州府任官。湖南、廣西兩地皆為山川丘陵地帶,山水相生,美不勝收。陶弼工于詩文,喜愛游山玩水,所到之處往往發(fā)為詩歌,如《合浦還珠亭》、《融州仙巖》、《賓州仙影山》、《膏澤峰》、《丹灶山》、《會仙巖》、《羅秀山》、《莫邪關(guān)》、《祝融峰》,山川名勝、古跡佛寺、關(guān)山險隘,足跡所至,幾乎都有詩篇流傳。湖南、廣西至今還留存著陶弼題名的景點,這便是明證。

      《古歌贈巖主喜公》一詩從詩題上來看,是一首酬贈詩。陶弼交友廣泛,與當(dāng)時的名流多有交往,墓志銘就有李時亮、黃庭堅、劉摯三人為其書寫的三種。與李時亮多有詩歌唱和,有《李陶集》。于陶弼現(xiàn)存的詩中也可見一斑,諸如《送趙樞寺丞宰處化縣》、《送呂濤典獄之梧州》、《寄郁林郡守姚道源》、《寄沅州新守謝麟》、《寄蘇州徐處士弁》、《端研詩贈王欲》、《寄桂林歐陽咸寺丞溪藤杖》、《寄桂林張?zhí)锝?jīng)略》等。所以酬贈詩也是陶弼詩歌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陶弼常贈詩給自己的友人。九龍巖是陶弼踏訪之地,贈詩于巖主喜公,也是情理之中。

      該詩題名“古歌”,依據(jù)古長詩歌的章法,不拘詩句長短。全詩以七言為主,間雜四言、八言、九言的格式。然細觀其詩,除去開頭結(jié)尾以不對偶的七言句式敘事抒情,中間多是對偶句,去掉一些連接詞,詩句如“崖根踏碎暮煙碧,洞門鑿破蒼苔青”、“交加亂石虎狼隊,蹤橫怪木龍蛇形”、“松蘿招隱,云霞放情”、“傲復(fù)傲兮何富貴,恣復(fù)恣兮閑利名”、“神虬勇背俟風(fēng)雨,靈龜垂首思雷霆”,毫無雕飾之感,卻極工整之致,這與陶弼的詩歌風(fēng)格極其一致。陶弼擅長七言,此類詩歌中則妙筆生花,不僅工整對仗,更多有名言警句。在陶弼的七絕詩中,多有對仗工整的詩句,諸如“沙中蚌蛤胎常滿,漳底蛟龍睡不驚”、“自與大君為外屏,何勞諸將作長城”;尤其在其七律詩中,首聯(lián)和尾聯(lián)以較為松散的句式敘事抒情,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則字詞相對,完全對仗,如“官曹惟識簿書字,民俗不知金鼓聲。往歲傳聞南詔檄,近時方筑伏波營”、“采從黃鶴獨飛處,寄與青山先退人。高閣倚吟留落月,小園扶醉過殘春”、“民耕紫芋為朝食,僧煮黃精代晚茶。瀑布聲中窺案牘,女蘿陰里勸桑麻”。

      該詩從內(nèi)容上來看,則是通過描摹九龍巖碧煙蒼苔、亂石怪木的人間妙境,表達了對隱于九龍巖的喜公的敬仰以及自己建功立業(yè)之后將追隨喜公歸隱的情懷。陶弼一生在仕三十載,歷任七個州府地方官,為官清廉,所到之處造福一方百姓,深得人民愛戴。陶弼雖政績斐然,但他生性高潔,年輕時“從諸生科舉,不能投世俗所好,去而安貧。事母,以經(jīng)術(shù)教授鄉(xiāng)里,若無意于世者”。為官期間,亦喜縱情山水,尋僧訪道。其《莫邪關(guān)》:“三任邊州六往還,此時才入莫铘關(guān)。訪僧莫道無閑事,手指青天口說山?!痹娭杏洈⒘怂L僧之事。又有《嘗游龍洞訪僧不遇》:“一錫游何處,巖端靜掩扃。獨尋危石坐,閑把細泉聽。野鼠緣齋缽,山花落凈瓶。斜陽過溪去,回首亂峰青?!庇浭隽俗约河瓮纨埗?,尋訪僧人不遇的經(jīng)歷。又有《丹灶山》:“羽客朝元地,遺壇古寺中。煉成丹灶在,騎去鶴巢空。”丹灶山,位于廣西富川縣,《大明一統(tǒng)志·平樂府》卷八十四:“丹灶山,在富川縣南一百二十里,下有灶溪水。昔張道陵取此水煉丹,至今丹灶猶存?!碧斟鎏ぴL如此“羽客朝元地”,不難見其對于神仙道家的傾慕之情。且陶弼有詩直抒欲歸隱之心,見其《寄桂林歐陽咸寺丞溪藤杖》:“勁節(jié)寒梢屈曲根,虎牙龍鬣蟒蛇鱗。采從黃鶴獨飛處,寄與青山先退人。高閣倚吟留落月,小園扶醉過殘春。惟存一本自收拾,即日溪邊躡后塵。”此詩“寄與青山先退人”,并言及自己將“躡后塵”,欲歸隱山林。以上詩歌中表達的陶弼思想與《古歌贈巖主喜公》的主旨幾乎一致,這應(yīng)決非巧合。

      縱觀全詩,韻律教為齊整,讀來朗朗上口。該詩韻腳為靈-青-形-情-名-霆-英,詩用下平聲,青韻(依平水韻),非常整齊。巧合的是,陶弼題刻在九龍巖的另一首七絕(見前文),韻腳為醒-情-兵,也是下平聲,青韻。如果這兩首詩同韻屬于偶然,那么在看陶弼的其他詩歌:

      公安縣

      門沿大堤入,路趁淺沙行。樹短天根起,山窮地勢傾。孤舟難泊岸,遠水欲沉城。半夜求津濟,煙中荻火明。

      閣 皂

      萬仞天然閣皂形,陰陽不似眾山青。一區(qū)海上神仙宅,數(shù)曲人間水墨屏。華表鶴歸春谷響,玉京龍起夜潭腥??蓱z張葛無人繼,三級高臺拂杳冥。

      邕 州

      南極諸蠻傲典刑,斗門時復(fù)見飛星。君王仁恕將軍老,五十溪州六萬丁。

      合浦還珠亭

      合浦還珠舊有亭,使君方是古人清。沙中蚌蛤胎常滿,漳底蛟龍睡不驚。

      順應(yīng)廟

      白崖山下古松青,暫卷牙旗謁廟靈。見說昆侖關(guān)北畔,曾將草木作人形。

      梧州蒼梧郡

      水有瀟湘色,猿同巴蜀聽。令人思舜德,一望九疑青。

      以上六首詩的韻腳分別為刑行-傾-明,形-青-屏-腥-冥,刑-星-丁,亭-清-驚,青-靈-形,聽-青,均為下平聲,青韻。另,以上六首詩只是陶弼詩歌中用下平聲青韻的部分詩歌。由此可知,陶弼作詩,下平聲青韻是其常用的韻腳,故而這是陶弼即《古歌贈巖主喜公》的作者的又一證據(jù)。

      因此,《古歌贈巖主喜公》一詩在詩的題材、主旨、修辭、押韻等藝術(shù)手法上與陶弼的詩歌藝術(shù)風(fēng)格極為一致,多重的偶然相符則造成了必然相符。

      四 陶弼的祖籍

      《宋史》陶弼傳對其家世僅有“陶弼,字商翁,永州人”數(shù)語。其父陶岳,《大清一統(tǒng)志·永州府·人物》:“陶岳,祁陽人,性清介,以儒學(xué)有名,官太常博士,尚書職方員外郎?!敝痢疤斟觥睏l:“岳子,俶儻知兵。”故而對于陶弼的出生地多言“永州”、“祁陽”。

      然參閱陶弼墓志,可考其先祖乃系潯陽陶淵明。近年永州出土了一項重要文物,即北宋李時亮于元豐二年(1079)為陶弼書寫的墓志銘。(參見拙文《新見陶弼墓志銘考釋》)李時亮,又名李春華,字端夫,博白人,為北宋才子、政治家,仁宗嘉祐中舉進士。李時亮與陶弼系同時人,二人多有往來,清汪森《粵西文載》卷十五:“時亮善屬文,尤長于詩,與同官陶弼相賡和,有詩曰《李陶集》?!薄端卧娂o(jì)事》:“時亮,字端夫,博白人。嘉祐中進士,累官御史大夫。與陶弼相賡和,有《李陶集》。”李志稱:“公諱□,字商□。其先尋陽晉淵明先生之后,前代更亂,轉(zhuǎn)徙江湖間。高祖矩避地有山水之樂,遂家祁陽,今為永州人也。曾祖蠲、祖均皆隱德不仕,累□官至殿中丞□□胡氏封保定縣太君。父諱岳,字介丘,前朝大儒,仕至職方員外郎,累□刑部侍郎?!眲ⅰ吨尽罚骸拔┨帐鲜兰覞£枺腹?jié)先生之后,有避地湖、湘者,公之高祖矩至祁陽,樂其山水而居之,今為永州人?!眱烧呋ハ嘤∽C。而黃《志》亦稱“陶氏蓋柴桑諸陶,有諱矩者,避地將家占零陵之祁陽。矩生蠲,蠲生均,贈殿中丞;殿中生岳,仕至職方員外郎,贈刑部侍郎,是為君考”。柴桑,古縣名,西漢置,因縣西南有柴桑山得名,是陶淵明故里。陶弼高祖陶矩,因避亂而轉(zhuǎn)徙其家,樂祁陽山水而居之,三種志文均載。由此可以判定,陶弼祖籍潯陽,故而稱“潯陽陶翁”亦通。上文對石刻上的“羽”字已經(jīng)作過考釋,“潯陽陶羽”應(yīng)該實指潯陽陶弼。

      綜上所述,結(jié)合這首石刻詩歌的地點、時間、內(nèi)容與陶弼的生平、交游、詩歌,可以初步斷定《古歌贈巖主喜公》為陶弼的佚詩。

      [1][清]宗績辰.[道光]永州府志[Z].長沙:岳麓書社,影印本,2009.

      [2][清]宗績辰.躬恥齋文鈔[Z].咸豐元年刻本.

      [3][清]黃心菊,胡元士.[光緒]東安縣志[Z].光緒二年刻本.

      [4]永州市文化局,永州市文物管理處,永州石刻拾萃[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5]傅璇琮等.全宋詩[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

      [6][清]李瀚章等.湖南通志:第八冊[Z].長沙:岳麓書社,影印本,2009.

      猜你喜歡
      古歌九龍
      認知視域下苗族古歌中的擬人隱喻及其文化意蘊
      九龍口:超然江淮間,敢為天下“XIAN”
      華人時刊(2022年5期)2022-06-05 07:32:20
      四川冷門絕學(xué)系列之八 羌族妮莎古歌
      天府新論(2022年2期)2022-04-25 05:24:34
      《瑤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譯注》
      海外星云(2021年6期)2021-10-14 07:20:20
      遇見九龍口 遇見最美的自己
      華人時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3:12
      尋找“九龍子”
      論大花苗古歌的族群音樂記憶屬性
      紋理入畫九龍璧
      寶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1:14
      苗族古歌《仰阿莎》
      酉陽古歌
      永泰县| 利津县| 宁国市| 灌阳县| 罗源县| 汶上县| 保亭| 尼勒克县| 溧阳市| 彰武县| 图片| 深水埗区| 玉林市| 宜兰县| 莆田市| 庆安县| 昭苏县| 福建省| 济宁市| 晋江市| 荥经县| 新绛县| 星座| 城步| 海阳市| 松滋市| 辽中县| 邵东县| 卢湾区| 宁阳县| 庄浪县| 宜兰市| 阳山县| 霞浦县| 北安市| 麟游县| 鹤庆县| 台东县| 松江区| 南郑县| 隆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