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健英
新課改對小學英語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語作業(yè)也應朝著多樣化的設計方向發(fā)展,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一、尋找生活中的英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兒童總是對外部世界充滿了好奇,因此,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還需要將課堂知識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他們感受到英語的無處不在。如學生在學習英語字母時,可指導學生去收集生活中的字母,像WC、KFC、CCTV、CITY等,指導學生將周圍的英語字母記錄下來,然后對這些字母所表示的含義進行解釋,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翻譯。這樣的作業(yè)設計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力和主動學習的能力,從而形成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
二、創(chuàng)新英語學習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小學生大多愛說愛笑,天真活潑。針對小學生的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英語作業(yè)的形式,營造一個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例如:在英語教材中“公共標語”一課的教學中,在介紹了“ No parking 、No littering”等公共標語之后,可以布置一個課后作業(yè):自行設計一個場所的標語,并配上相關的解釋。第二天上課時,就有學生非常積極地向大家展示,如a library, This sign means“No smoking”, That sign means“be quiet”等。盡管只是幾個簡單的單詞,但由于是學生自己完成,他們對這些句子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同時還能讓學生知道什么地方該用什么標志,增強他們的英語運用能力以及英語表達能力。由于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大部分內(nèi)容都來自生活實際,老師講授完畢后就可以鼓勵學生圍繞身邊的事物展開對話,讓學生憑借生活經(jīng)驗,有感而發(fā),以此提高課堂的活躍度。例如,在上有關動物這一課時,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yè):讓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同時配上對應的圖畫,第二天上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們描述這些動物的愛好、特點等,讓其他同學猜出這是什么動物,在輕松的氣氛中,拓展教學內(nèi)容。
三、設計開放性作業(yè),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學校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培養(yǎng)能夠獨立思考、獨立行動同時具備合作精神的人才。雖然小學英語教材有著相對豐富的內(nèi)容,但由于小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需要接觸到英語的地方還很多,因此,教師也應該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獲得學習英語的能力。例如:學習了“How to plan a tree ”這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后,教師可以試著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對植物的種植過程進行全面的了解,通過分析自己觀察的結(jié)果,學著用英文練習寫觀察日記。又如,對“Seasons”一文進行學習時,可以讓學生用手中的畫筆畫出自己最滿意的季節(jié),通過作業(yè)講評課了解學生為什么這樣畫圖。通過這樣的方式,將作業(yè)設計與學生的學習活動、社會生活、家庭生活等進行融合,確保學生能夠在實際的學習、實踐過程中,有效鞏固所學的英語知識。
四、加強英語表演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入,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已經(jīng)融入了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目前,針對部分英語作業(yè)內(nèi)容枯燥、形式呆板的缺點,教師應該努力確保作業(yè)設計能夠滿足形式新穎、富有創(chuàng)意等要求,確保學生能夠在愉悅的心情中完成作業(yè),從而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例如:學生在學習了新的單詞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新學習的單詞練習完整的英語對話。同時讓學生對單元Story time、Lets read等故事性較強的課文進行學習,通過講故事、表演課文等作業(yè)方式代替以往單一的作業(yè)形式,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促進對學生想象、動腦、動手等能力的提升。
課外作業(yè)是檢驗英語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將課堂內(nèi)容向外延伸的重要手段,有助于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技能。因此,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該為學生設計拓展性作業(yè),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作者單位:江蘇啟東市新義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