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華
(浙江省象山縣荔港學校 浙江寧波 315731)
新的一輪課程改革已經歷時10多年,學校體育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的引領下發(fā)生了許多變化,體育教師的教學觀念、模式也有了許多革新,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現(xiàn)階段已經進入了課改的深化探索期。新課標使我們的體育教學內容缺乏規(guī)定性,給我們常態(tài)下學校體育教育要求帶來了不明確性,特別是體育課堂教學,學校體育教育的質量缺乏可量化的依據(jù),從而致使學校體育質量得不到保證,學生的體質狀況令人堪憂。從各年全國公布統(tǒng)計結果分析,學生體質健康呈現(xiàn)出逐年下降的趨勢[1]。為應對這一現(xiàn)狀,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聯(lián)合下發(fā)了《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從2007年全面實施,保證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以上,各級教育部門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保證這一決定的實施。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于2007年首次實施“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每年一屆,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學生體質。同年國務院還頒布了“中央七號文件”,要求各級教育部門要開展多種措施,全面提高學生體質與健康,實施5年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對寧波市2012年度部分初中學生體質健康檢測結果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通過對現(xiàn)狀分析并提出今后初中學校體育開展的合理化建議,這對當前初中體育教育的有效開展將起到重要的指導意義。
抽取寧波市34所初中20124名學生,2012年度體質健康檢測結果,進行以學校為單位的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與分析,主要從樣本的均值、標準差和均量值3個維度進行分析,目的是找出不同年級的體質數(shù)據(jù)比較,和學生不同體質素質數(shù)據(jù)間的比較,以及學校間的數(shù)據(jù)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3個年級呈明顯的遞進變化。初一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普遍不高,并且存在著地區(qū)性的巨大差異,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發(fā)現(xiàn)在初一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完不成1000m(800m)的測試,從初一到初二學生的體質情況,無論是從學生的整體,還是從地域差距上,都有了一個巨大的飛躍,初三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比較接近,反映出當前我們初中學校體育教育對學生體質發(fā)展有著較大的正面影響。
表1 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分年級分析
表2 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分項目分析
其次當前小學體育教育應當引起我們廣大體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小學體育教育應該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結合各項身體素質發(fā)展的敏感期設置相應的教學內容,進一步加強學生體質發(fā)展,特別是學生的耐力性練習和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做好小學體育與初中體育的有機銜接。
從表2可以看出,學生的耐力、速度技能項目合格率較高,而力量素質的合格率要遠遠低于另外兩項,說明我們的學生體質發(fā)展不全面,而且各體質要素間差別比較大。學生的耐力素質較高,首先,這與我們有效開展冬季長跑活動有重要聯(lián)系,開展冬季長跑活動是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高學生耐力素質的有效手段,初中生通過冬季長跑的練習,耐力素質有顯著提高,初中生的呼吸與循環(huán)系統(tǒng)有明顯改善[2]。其次,還因為我們寧波市近幾年來初中生體育畢業(yè)考試中耐力是必考內容,另外一項絕大部分學生選擇的是籃球或者排球,雖然反映力量素質的實心球項目有設置,但參加考試的比例非常的低。所以反映出當前初中體育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考什么練什么”[3]。在日常體育教學中,我們廣大體育教師往往喜歡上趣味性強的球類課、速度靈敏類課,像引體向上之類的內容枯燥難以組織就不做安排,從而導致我們的學生部分體質素質嚴重缺失。長此以往,我們的學校體育不僅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反而還會錯誤地引導初中學生正確的體育意識的養(yǎng)成,妨礙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建立和形成,終身體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此外,部分體育教師的責任心不強,上“放羊”課,把我們的學校體育僅僅停留在應付體育中考的層面上,沒有上升到學生終身發(fā)展需要的高度;業(yè)務水平不高,不能按正常的體育課程計劃進行授課的現(xiàn)象,甚至沒有授課計劃,隨心所欲地安排上課的內容,有些體育教師的教學業(yè)務能力不高,體育教學模式陳舊停滯[4]。在體育教師中“吃老本”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不求創(chuàng)新,照搬過去的老一套,不善學習,不研究教材教法,把體育教師的教學業(yè)務能力僅僅停留在部分運動技術的正確示范層面上,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忘記”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的系統(tǒng)鍛煉,不能很好地兼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
體育中考設置的本意是促進初中學校體育的質量提升。但就目前來講,它已經影響了我們初中體育教育的正常進行,致使部分教師的教學出現(xiàn)了偏離體育課程目標體系的“應試教育”現(xiàn)象。既然體育中考對我們初中體育教育存在著重大的引領作用和影響,那么我們可以通過建立更加合理的體育中考的項目體系,轉變當前體育教育應試教育的現(xiàn)狀。因此設置合理的體育中考項目體系和實施方案,把當前的初中體育教育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體育中考測試項目的設置應力求范圍廣,最好能夠涵蓋初中體育教育必要的體能、技能要求;同時將課堂教學評價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有效測試相結合,將學生體育成績、體質狀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5]。此外,不過早地公布考試的內容,做到年年有變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考什么練什么”,從而通過體育中考的帶動,使初中體育教育真正能夠圍繞如何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開展。
在陽光體育運動全面推進的背景下,為保證學生鍛煉時間,各校普遍在學生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增設一堂活動課。但是由于師資力量等問題,活動課多為班主任安排,他們體育知識相對貧乏,缺少有效指導和有力監(jiān)管,再加上大多數(shù)學生和班主任對活動課重視不夠,覺得活動課就是玩,于是活動課也逐漸變成了自由的休閑課。試想在這種情況下,何來鍛煉質量和效果。各??梢愿鶕?jù)學校實際,把活動課與學生的基本體能素質鍛煉相結合,既方便班主任的操作與管理,又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
大課間活動也是在陽光體育運動全面推進的背景下,為保證學生鍛煉時間而開展的。目前大課間活動形式多以廣播操+興趣小組活動為主,多安排在8:00~10:00,時間為20~30min[6]。這段時間是文化課學習的最佳時間,造成大課間活動的有效度下降,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往往過低,鍛煉時間短,場地上學生的密度較大,不利于鍛煉活動組織與開展。但是我們可以把體育、藝術“2+1”和冬季長跑活動與大課間進行有機的結合,使我們的大課間真正促進學生體育興趣的發(fā)展,成為有效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
“體育、藝術2+1項目”教育部提出和推行后,各級教育部門、各級學校都有相關政策出臺,但是由于缺少具體的要求,導致各校具體操作的標準不一,活動不規(guī)范,難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存在著部分學校只報名,不輔導、不練習的現(xiàn)象,結果是上級檢查的書面材料有了,學生真正的提升難以彰顯?!绑w育、藝術2+1項目”設立的核心是關注學生終身體育的形成于發(fā)展。我們基礎體育工作者應該抓住這一鍥機,深化學校體育教育,設置恰當?shù)捻椖?制定合理的計劃與標準,有效地激發(fā)和促進學生參與鍛煉和學習的積極性;把“體育、藝術2+1項目”與體育課、活動課、大課間活動有機結合,而不是把這項工作當成負擔,敷衍了事?;鶎訉W校應該充分發(fā)揮“體育、藝術2+1項目”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為學生的終身體育建立必要基礎。
總之,影響初中學生體質健康提升工程的因素較多。建立一支職業(yè)素養(yǎng)較高的體育教師隊伍是落實初中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保障。當前我們可以通過調整體育中考的項目體系和實施方案來引領初中體育教育的合理開展,切實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做好活動課、大課間活動、“體育、藝術2+1項目”等工作,使我們學校體育各構成要素有機結合,從而使初中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
[1]劉斌.對學生體質健康數(shù)據(jù)參考價值的五點疑問[J].中國學校體育,2012(3).
[2]賀戰(zhàn)冰.陽光體育冬季長跑對初中生耐力的影響比較[J].許昌學院學報,2011(3).
[3]方春明.從學生體質下降談體育中考項目體系的建立[J].體育教學,2012(2).
[4]王超旭.對當前部分初中體育教育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研究[J].考試周刊,2012(3).
[5]遼寧省教育廳.遼寧省中小學體育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J].遼寧教育,2012(2):5-6.
[6]周建軍.提高學校大課間活動實效性的研究與對策[J].運動,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