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觀長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專門就體育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边@也折射出當前體育教學迫切需要改變的現(xiàn)狀:一方面,體育教學在各級學校中處于迫切需要加強的弱勢地位;另一方面,體育教學只注重學生體格的培養(yǎng),忽視了學生心理素質和品德品格的培養(yǎng)。本文結合初中體育教學實踐,重點就第二個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提出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素質和品德品格教育,塑造學生優(yōu)秀品格的途徑和方法。
一、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和人格特征
初中階段學生第二性征開始發(fā)育健全,伴隨著生理的發(fā)育,心理活動和以前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概括起來,他們的心理和人格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獨立性和依賴性并存,他們一方面渴望學校、家庭從各方面減少對他們的干預和管理以體現(xiàn)他們的成熟和獨立,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夠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關心關愛。二是自尊心強但抗打擊能力弱,他們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渴望被認可,對他們的懷疑被認為是不可接受的事情,但一旦遭遇失敗,則會產生非常大的心理波動,情緒化的傾向非常明顯。三是既有很高的可塑性,也有很大的易變性,他們向往像大人一樣生活,但又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念,容易受外界不良觀念、不良風氣的影響,但如果能抓住這一關鍵時期進行優(yōu)秀品德教育和人格塑造,將有利于學生的成長發(fā)展。
二、體育塑造初中生健康心理和優(yōu)秀品格的主要任務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對《決定》提出的體育教育“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雙重目標也進行了明確,并提出,要將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并特別要求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良好的道德品質、團結協(xié)作精神和心理調適能力。所以,在體育教學中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操和團結協(xié)作意識;二是加強紀律教育和法律法規(guī)教育,強化學生遵守紀律和遵紀守法意識;三是加強意志品格品德教育,鍛造學生的誠實友愛、互幫互助的優(yōu)秀品格;四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有不畏艱險的勇氣,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永不言敗的蓬勃朝氣,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些,應當貫穿在整個初中階段體育教育過程中,從而與其他學科一起,共同擔負起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任。
三、初中體育教學塑造學生健康心理和優(yōu)秀品格的途徑
在體育教學中塑造學生健康心理和優(yōu)秀品格,應與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等教育活動進行融會滲透,讓學生在參與體育學習中接受教育,潛移默化。
首先,體育教師作好榜樣。體育教師的教學場地和教學方式與其他科目教師相比存在很大差別,在著裝和行為舉止上的要求也相對寬泛,但這并不意味著體育教師可以不注意自身的形象。因此,體育教師要特別做到“兩文明”:一要穿著文明,特別是室外活動時不能穿背心或過于暴露的服裝;二要舉止文明,在任何場合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教師身份,始終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尤其是在動作示范時,更應一絲不茍、嚴格規(guī)范。通過這些,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影響和帶動學生“做文明人、行文明事”。
其次,嚴格執(zhí)行教學常規(guī)。明確并嚴格執(zhí)行教學常規(guī),是增強學生紀律意識的關鍵。在教學之初,教師首先要組織學生認真學習教學常規(guī),明確要求,“打好預防針”,甚至可以根據學生的意見對教學常規(guī)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學生和教學實際。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折不扣落實好教學常規(guī),對學生違反教學常規(guī)的現(xiàn)象要及時進行制止和批評教育,對模范遵守教學常規(guī)的學生要予以鼓勵和表揚,通過這些教學常規(guī)的貫徹落實,讓學習意識到紀律和行為規(guī)范的重要性,從而不斷增強遵守紀律的意識。
再次,突出強化耐力訓練。耐力項目訓練最能鍛煉一個人的意志,體育教師要在完成教學大綱的前提下,有意識地適當增加耐力訓練項目,以此錘煉學生的頑強意志,提升學生的心理承受水平。在中長跑等一些耐力活動中,學生很容易遭遇生理“極限”的現(xiàn)象,此時的動作、言語上的鼓勵以及相互競爭的氛圍可激勵學生,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身體潛能并最終完成項目訓練。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突破了生理上的極限,也實現(xiàn)了心理承受水平上的提升,在以后人生中面對挫折困難的時候,他們就能夠從容面對,戰(zhàn)勝各種艱難險阻。
最后,充分開展集體活動?,F(xiàn)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在集體榮譽感、互助友愛、團結協(xié)作等方面相對有所欠缺。在體育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增加集體活動,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感受氛圍,獲得成長。同時,要有目的地進行分組競賽,鼓勵技能技巧掌握得好的學生幫助掌握得不夠好的學生,讓他們共同提高,從而增強他們的友愛互助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總之,體育教學活動是塑造學生健康心理和優(yōu)秀品格的重要平臺,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個平臺,在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的學習與訓練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加強學生的心理教育和品格教育,從而達到讓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目的,為學生日后全面發(fā)展成長積累寶貴財富?!簦ㄗ髡邌挝唬航魇∮诙伎h第二實驗中學)
□責任編輯:曾維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