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留枝
摘 要:在當前經濟體制強調以市場為導向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如何把德育工作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發(fā)揮德育課的經濟價值,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關鍵詞:德育課;經濟價值;市場經濟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8-0231-02
任何社會都十分重視德育,其目的是希望培育各種優(yōu)良德性的人才,這種人才對社會的德性需要的滿足就是德育的社會價值。德育經濟價值的實現(xiàn)是指德育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促進了個人與社會經濟增長和發(fā)展的積極效應。
在中國當前強調以市場為導向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如何把德育工作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發(fā)揮德育課的價值,特別是經濟價值,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一、中國當前道德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當今的中國,正處于經濟體制轉軌的重要時期。在改革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變革過程中,面對多種文化、價值多元化、信息傳播多樣化、多種價值傾向體系的抉擇之間的矛盾,崇尚人格完善和追求金錢、名利之間的沖突,使得大學生無所適從,出現(xiàn)了信念危機、價值偏失、道德淡漠等現(xiàn)象,學校道德教育、價值觀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建設高度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主要任務,也是德育工作的目標,但是人們在思考德育與市場經濟的關系時,往往持“二元”對立的觀點,即把經濟與德育看作兩個彼此獨立互不聯(lián)系的活動。如認為市場經濟以等價交換為原則,然而它并不能成為人際交往的普遍原則。又如,市場崇尚競爭,但它不能演變?yōu)樯钪械娜跞鈴娛场?/p>
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對整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它影響到人們的道德觀念、道德實踐,進而也影響到以社會道德實踐為基礎的學校德育活動。
二、加強德育的必要性
首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要求德育培養(yǎng)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的人。一定的經濟活動反映了一定的主體精神,一定的經濟活動又要求具有一定主體精神的人。我們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無非就是為了發(fā)展生產力,生產力發(fā)展、經濟關系發(fā)展與人的發(fā)展的一致性,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也體現(xiàn)了一定的人的主體精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既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人的一定的主體精神的體現(xiàn),那么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也要求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的人,通過德育來塑造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意識和社會主義道德精神的人,服務社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現(xiàn)時代的德育提出的根本性的問題。
其次,中國傳統(tǒng)文化需要通過德育傳承下去。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崇高的道德觀念需要通過德育特別是學校的德育課進行傳承。學校德育課是對學生進行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主要陣地,也是進行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
第三,大學生內心道德境界、道德知識、道德行為需要德育過程來構建。大學生已經在人生最初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各樣的影響,形成了一定的觀點和行為規(guī)范,通過德育,可使其發(fā)展良好的觀念和行為,改造大學生已形成的錯誤觀念和行為準則,為其建構良好的思想道德境界。同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fā)展,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規(guī)范等都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對德育工作的需要更是多層次、多方位。
三、德育經濟價值的實現(xiàn)的途徑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與學校德育相結合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自身主觀世界改造所獲得的新發(fā)展。德育是塑造人的活動,德育所應當塑造的人是社會實踐,尤其是經濟實踐活動中所需要的人,所以當前的學校德育應當努力塑造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的人,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動與當前學校德育必須統(tǒng)一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
2.德育的個人需求與社會需求的統(tǒng)一
德育的個人需求是種內在的需求,是受德育者對自身道德素養(yǎng)的提高的要求,而德育的社會需求具有整體性,著眼于整個社會中的所有人的道德要求,是基于個體要求之上的。 德育的個人需求和社會需求是有統(tǒng)一性的,德育的社會需求是立足于德育對象的需求之上的。正是德育的個人需求構成了社會的需求,而社會需求又為受德育者的需求劃了范圍,使其發(fā)展不會偏離方向。
德育價值的實現(xiàn)主要在于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和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德育的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是德育的社會價值實現(xiàn)的基礎。如果我們把德育的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比作人生的最高理想,那么德育的社會價值就好像每個階段的目標,而德育的個人價值就像每個階段的實際行動,只有用實際行動逐步實現(xiàn)每個階段的目標,才能逐漸實現(xiàn)人生的最高理想。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孫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 萬俊人.論市場經濟的道德維度[J].中國社會科學,2000,(2).
[4] 羅國杰,夏偉東.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責任編輯 王曉燕]endprint
摘 要:在當前經濟體制強調以市場為導向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如何把德育工作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發(fā)揮德育課的經濟價值,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關鍵詞:德育課;經濟價值;市場經濟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8-0231-02
任何社會都十分重視德育,其目的是希望培育各種優(yōu)良德性的人才,這種人才對社會的德性需要的滿足就是德育的社會價值。德育經濟價值的實現(xiàn)是指德育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促進了個人與社會經濟增長和發(fā)展的積極效應。
在中國當前強調以市場為導向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如何把德育工作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發(fā)揮德育課的價值,特別是經濟價值,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一、中國當前道德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當今的中國,正處于經濟體制轉軌的重要時期。在改革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變革過程中,面對多種文化、價值多元化、信息傳播多樣化、多種價值傾向體系的抉擇之間的矛盾,崇尚人格完善和追求金錢、名利之間的沖突,使得大學生無所適從,出現(xiàn)了信念危機、價值偏失、道德淡漠等現(xiàn)象,學校道德教育、價值觀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建設高度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主要任務,也是德育工作的目標,但是人們在思考德育與市場經濟的關系時,往往持“二元”對立的觀點,即把經濟與德育看作兩個彼此獨立互不聯(lián)系的活動。如認為市場經濟以等價交換為原則,然而它并不能成為人際交往的普遍原則。又如,市場崇尚競爭,但它不能演變?yōu)樯钪械娜跞鈴娛场?/p>
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對整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它影響到人們的道德觀念、道德實踐,進而也影響到以社會道德實踐為基礎的學校德育活動。
二、加強德育的必要性
首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要求德育培養(yǎng)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的人。一定的經濟活動反映了一定的主體精神,一定的經濟活動又要求具有一定主體精神的人。我們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無非就是為了發(fā)展生產力,生產力發(fā)展、經濟關系發(fā)展與人的發(fā)展的一致性,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也體現(xiàn)了一定的人的主體精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既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人的一定的主體精神的體現(xiàn),那么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也要求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的人,通過德育來塑造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意識和社會主義道德精神的人,服務社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現(xiàn)時代的德育提出的根本性的問題。
其次,中國傳統(tǒng)文化需要通過德育傳承下去。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崇高的道德觀念需要通過德育特別是學校的德育課進行傳承。學校德育課是對學生進行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主要陣地,也是進行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
第三,大學生內心道德境界、道德知識、道德行為需要德育過程來構建。大學生已經在人生最初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各樣的影響,形成了一定的觀點和行為規(guī)范,通過德育,可使其發(fā)展良好的觀念和行為,改造大學生已形成的錯誤觀念和行為準則,為其建構良好的思想道德境界。同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fā)展,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規(guī)范等都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對德育工作的需要更是多層次、多方位。
三、德育經濟價值的實現(xiàn)的途徑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與學校德育相結合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自身主觀世界改造所獲得的新發(fā)展。德育是塑造人的活動,德育所應當塑造的人是社會實踐,尤其是經濟實踐活動中所需要的人,所以當前的學校德育應當努力塑造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的人,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動與當前學校德育必須統(tǒng)一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
2.德育的個人需求與社會需求的統(tǒng)一
德育的個人需求是種內在的需求,是受德育者對自身道德素養(yǎng)的提高的要求,而德育的社會需求具有整體性,著眼于整個社會中的所有人的道德要求,是基于個體要求之上的。 德育的個人需求和社會需求是有統(tǒng)一性的,德育的社會需求是立足于德育對象的需求之上的。正是德育的個人需求構成了社會的需求,而社會需求又為受德育者的需求劃了范圍,使其發(fā)展不會偏離方向。
德育價值的實現(xiàn)主要在于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和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德育的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是德育的社會價值實現(xiàn)的基礎。如果我們把德育的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比作人生的最高理想,那么德育的社會價值就好像每個階段的目標,而德育的個人價值就像每個階段的實際行動,只有用實際行動逐步實現(xiàn)每個階段的目標,才能逐漸實現(xiàn)人生的最高理想。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孫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 萬俊人.論市場經濟的道德維度[J].中國社會科學,2000,(2).
[4] 羅國杰,夏偉東.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責任編輯 王曉燕]endprint
摘 要:在當前經濟體制強調以市場為導向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如何把德育工作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發(fā)揮德育課的經濟價值,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關鍵詞:德育課;經濟價值;市場經濟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8-0231-02
任何社會都十分重視德育,其目的是希望培育各種優(yōu)良德性的人才,這種人才對社會的德性需要的滿足就是德育的社會價值。德育經濟價值的實現(xiàn)是指德育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促進了個人與社會經濟增長和發(fā)展的積極效應。
在中國當前強調以市場為導向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如何把德育工作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發(fā)揮德育課的價值,特別是經濟價值,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一、中國當前道德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當今的中國,正處于經濟體制轉軌的重要時期。在改革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變革過程中,面對多種文化、價值多元化、信息傳播多樣化、多種價值傾向體系的抉擇之間的矛盾,崇尚人格完善和追求金錢、名利之間的沖突,使得大學生無所適從,出現(xiàn)了信念危機、價值偏失、道德淡漠等現(xiàn)象,學校道德教育、價值觀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建設高度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主要任務,也是德育工作的目標,但是人們在思考德育與市場經濟的關系時,往往持“二元”對立的觀點,即把經濟與德育看作兩個彼此獨立互不聯(lián)系的活動。如認為市場經濟以等價交換為原則,然而它并不能成為人際交往的普遍原則。又如,市場崇尚競爭,但它不能演變?yōu)樯钪械娜跞鈴娛场?/p>
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對整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它影響到人們的道德觀念、道德實踐,進而也影響到以社會道德實踐為基礎的學校德育活動。
二、加強德育的必要性
首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要求德育培養(yǎng)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的人。一定的經濟活動反映了一定的主體精神,一定的經濟活動又要求具有一定主體精神的人。我們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無非就是為了發(fā)展生產力,生產力發(fā)展、經濟關系發(fā)展與人的發(fā)展的一致性,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也體現(xiàn)了一定的人的主體精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既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人的一定的主體精神的體現(xiàn),那么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也要求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的人,通過德育來塑造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意識和社會主義道德精神的人,服務社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現(xiàn)時代的德育提出的根本性的問題。
其次,中國傳統(tǒng)文化需要通過德育傳承下去。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崇高的道德觀念需要通過德育特別是學校的德育課進行傳承。學校德育課是對學生進行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主要陣地,也是進行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
第三,大學生內心道德境界、道德知識、道德行為需要德育過程來構建。大學生已經在人生最初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各樣的影響,形成了一定的觀點和行為規(guī)范,通過德育,可使其發(fā)展良好的觀念和行為,改造大學生已形成的錯誤觀念和行為準則,為其建構良好的思想道德境界。同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fā)展,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規(guī)范等都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對德育工作的需要更是多層次、多方位。
三、德育經濟價值的實現(xiàn)的途徑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與學校德育相結合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自身主觀世界改造所獲得的新發(fā)展。德育是塑造人的活動,德育所應當塑造的人是社會實踐,尤其是經濟實踐活動中所需要的人,所以當前的學校德育應當努力塑造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的人,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動與當前學校德育必須統(tǒng)一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
2.德育的個人需求與社會需求的統(tǒng)一
德育的個人需求是種內在的需求,是受德育者對自身道德素養(yǎng)的提高的要求,而德育的社會需求具有整體性,著眼于整個社會中的所有人的道德要求,是基于個體要求之上的。 德育的個人需求和社會需求是有統(tǒng)一性的,德育的社會需求是立足于德育對象的需求之上的。正是德育的個人需求構成了社會的需求,而社會需求又為受德育者的需求劃了范圍,使其發(fā)展不會偏離方向。
德育價值的實現(xiàn)主要在于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和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德育的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是德育的社會價值實現(xiàn)的基礎。如果我們把德育的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比作人生的最高理想,那么德育的社會價值就好像每個階段的目標,而德育的個人價值就像每個階段的實際行動,只有用實際行動逐步實現(xiàn)每個階段的目標,才能逐漸實現(xiàn)人生的最高理想。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孫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 萬俊人.論市場經濟的道德維度[J].中國社會科學,2000,(2).
[4] 羅國杰,夏偉東.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責任編輯 王曉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