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人娥
摘 要:農村小學生的寫作應該具有特定的素材優(yōu)勢,但是現在的農村小學生特別是剛接觸寫作的中年級學生在寫作時出現出內容缺乏、盲目地套、編、背、抄等現象,教師怕教作文,學生怕寫作文。當前,信息技術以其獨有的滲透性、開放性、共享性、沖擊著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觀念、方法、模式。我嘗試著在課堂作文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運用信息技術這根充滿威力的魔棒,提供寫作素材,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拓寬寫作思路,豐富寫作形式,使作文課興趣化、真實化、個性化。
關鍵詞:多媒體 習作素材 優(yōu)化整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7(c)-0125-01
通過查看教師的作文備課,聽教師的作文指導課與評講課,翻閱學生的作文本,找部分學生訪談等方式進行調查,我發(fā)現農村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存在一些問題:(1)教師方面。表現在良好的作文教學觀沒有形成,教學中過于重視作文課的指導,忽視學生的生活,作文就是生活的理念沒有牢固樹立。(2)學生方面。農村孩子最親近大自然,人際間交往的機會與時間也比城市里的孩子多,學生們放學回家后,同村里的小伙伴都能集中到一起玩耍,這樣就能為寫作提供多多種多樣的素材??墒聦嵱质窃鯓拥哪??在學校里,學生每天都是在上課、下課循環(huán)中度過,孩子們的活動時間和空間相對較少。我們農村小學的圖書室、閱覽室里的藏書量不足,再加上有的家長不情愿為自己的孩子購買課外讀物。因此學生的閱讀量上得不到保證,閱讀面狹窄,積累的語言材料就相當匱乏。基于這些原因,學生們寫作素材選擇的面比較狹窄,于是便出現了以下的寫作情形:套,編,抄,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作文就將會無話可說,無事可敘。
如果把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習作教學中,一定會解決以上問題,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豐富他們的寫作素材,為作文教學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1 跨越時空,獲取素材
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制作多媒體課件,把現實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情、景搬進課堂,真實地展現給學生,為學生提供了精彩紛呈的生活畫卷和生動活潑的知識長廊,讓他們走進五彩繽紛的信息世界,身臨其境,憑自己的慧眼自主地去獲得豐富的寫作材料。
(1)記事的文章是小學生作文的起點,但是學生很難把發(fā)生的事寫明白。世界是五彩繽紛、瞬息萬變的。有些現象瞬間即逝,有些過程時間跨度大,有些變化受時間、空間等限制,而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卻造成不管是對靜態(tài)事物還是動態(tài)過程觀察上的困難。運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把現實生活中的某些情、景、事、物搬進課堂,還可利用特殊功能讓這些問題迎刃而解,使作文課真實化。
(2)狀物的文章比較抽象,習作時如何讓三年級的小學生言之有物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計算機進入了課堂,就可以為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以指導學生寫“一件小物品”為例,我先揭題“在我們周圍,有許許多多靜止不動,你又視而不見的小物品,不信你們瞧!”“空格”鍵一按,屏幕上顯示出了許多小物品。頓時,教室里沸騰起來了,學生面對平時習以為常的東西能搬上屏幕,歡呼雀躍:“呀!這個小鬧鐘我也有。”“真有趣!”教師緊接著問:“想不想給大家介紹介紹?”“想!”學生的表現欲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個個躍躍欲試,這時教師再因勢利導把學生的思維緊緊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學生想說的愿望被充分調動起來了。小組討論,大組交流,學生的話匣子一下打開了,個個說得開心,這也為寫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寫景的文章對小學生來說是最難的,因為他們往往抓不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這就需要老師有意識地去引導,幫助他們對習作素材進行取舍。
如語文園地三習作是寫家鄉(xiāng)秋天的美麗景色。教學時,我利用網絡,將精心搜集的大量關于秋天的天臺風光以及別的比較有秋天氣息的信息、圖片,配以優(yōu)美、抒情的音樂,孩子們一下子就被這優(yōu)美的氛圍所籠罩,很快沉浸在對秋天的向往中,激起了寫作的興趣和欲望。然后利用網絡搜索描寫秋天的詞語天的畫卷:瓦藍瓦藍的天空,一排排南飛的雁兒,黃澄澄的桔子掛滿枝頭的果園,一片片秋風吹拂的落葉,一片金黃的大地,唯有高山是綠的,水是清的……把這些圖片給學生看。有了以往生活情境的積累,有了身臨其境般的感悟,有了豐富的語言積累,學生再也不會感到“沒有東西可寫”了這樣利用信息技術豐富了學生的寫作內容,降低了作文的難度,使寫作活動充滿情趣和樂趣,學生再也不感到寫作是一種苦差事而是變成一種享受了。
2 有機結合,巧用素材
(1)美文欣賞?!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痹龃髮W生的閱讀量,是新課標最提倡的。大量、廣泛地閱讀是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通過Internet下載那色彩鮮艷的圖畫、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豐富多彩的內容吸引學生,喚起他們學習的潛在意識,激發(fā)他們閱讀的興趣、情感。通過大量閱讀,學生能積累文中優(yōu)美詞句、精彩片段,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初步領悟出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
(2)想象作文。我通過從網上下載或從VCD中抓取有關圖片的方法做成課件指導學生繪圖作文,讓學生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幫助學生進行復制、粘貼、移動、添加,學生大膽的無拘無束的想象,沖破時空限制,構成一幅幅充滿童趣的圖畫。同時,作文的構思在不經意間完成。如《奧特曼來到我家》、《櫻桃小玩子歷險記》、《貓和老鼠新傳》。那一篇篇奇思妙想的童話故事,展示出學生色彩斑斕的童年世界。
3 結語
總之,生活中一切鮮活的、能引起學生興趣的,以及英特網中海量的信息,都應該是作文教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網絡中豐富的文本素材、圖形素材、動畫素材、音頻素材、視頻素材等都可以作為作文教學和學生習作的原始素材。讓多媒體信息技術為作文教學助跑加威吧;讓我們用足用好這先進的設備,從而發(fā)揮“資源”的最大效益吧。
參考文獻
[1] 張風春.談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J].電化教育研究,2001(12).
[2] 高婉榮.多媒體網絡環(huán)境下新型作文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電化教育,2002(3).
[3]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
[4] 吳惟粵,林小蘋,區(qū)竟志.語文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