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盾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物理教學工作也應與時俱進的加以調整。本文在簡要介紹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從課前準備、課堂實施以及課后評價三個方面展開初步探索,旨在拋磚引玉,與大家相互交流,促進相關教學工作的更好開展。
關鍵詞:案例教學 高等師范 應用
新課程改革的觀念已經(jīng)逐步深入人心,高中物理教學改革工作也應該與時俱進,通過對課堂教學實踐工作的優(yōu)化來改善學生觀念,鍛煉提升學生技能,培養(yǎng)富有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具備較強創(chuàng)造力的高素質人才。然而,目前的教學實踐表明,高中物理教學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不足,亟待加以完善改進,雖然很多教學研究者對此也開展了積極研究,并開展了一些積極嘗試,但在實效性方面依然不夠理想。對此,筆者將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將作進一步探討。
一、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最初產(chǎn)生于上世紀20年代,主要是通過案例來引導學生進行質疑、調查和探究,也更能激發(fā)其積極主動性,提升其學習興趣[1],進而不斷提升課程教學效果。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首先在哈佛大學法學院得到應用,具有較長的應用歷史,繼美國著名教育家舒爾曼提出關于教學的案例知識呼吁以后,很多教學研究者與實踐者也逐步開始將案例作為教學的工具加以描述、應用和研究。案例教學法應用于教學實踐,主要是指結合教學目標設置要求,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案例表象及其存在的問題展開觀察、分析、交流,實現(xiàn)課內與課外、經(jīng)驗與知識、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旨在提高學生在面對實際教學情景時判斷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能力,其在實質上可以歸結為一種研究性學習方法。[2]
二、案例教學法之于高中物理教學的實踐探索
1.課程準備是前提
案例教學法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便是老師和學生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諸如熟悉案例內容、分析判斷案例數(shù)據(jù)這些最基本的要求而言,教師和學生的準備工作具有相似之處,對于超出這一標準之外的高要求,學生和老師也各自具有不同的要求。從老師的角度來說,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之前,首先,需要充分了解課程培養(yǎng)目標需求,結合學生的發(fā)展成長特點,因地制宜的開展落實相關教學活動[3]。了解掌握學生的姓名、興趣愛好、個性特征對于案例教學法的順利開展具有非常積極地意義,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真切的感受到老師的愛,感受到老師“在乎”他們,從而不斷提高對該課程的關注度,另一方面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也能進一步拉近師生距離,獲得學生的寶貴支持,讓學生積極參與至課程教學實踐中,為案例教學法的順利實施提供重要保障。其次,作為教學組織者,教師應從全局的角度加以考慮,包括對案例的選擇、更新、引導、討論以及總結、反思,而學生也要積極配合教師工作的開展,展開細致討論,對每一次案例教學活動進行總結提高,總結經(jīng)驗收獲并在平時模擬課堂教學活動中加以反復演練,以便更好地應用于日后課堂教學實踐。
2.教學組織是關鍵
在做好案例教學前提準備工作的基礎上,落實教學實踐工作最為關鍵,結合學科本身的邏輯順序和教學規(guī)律,落實制定教學計劃,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落實安排案例教學,讓學生在理解相關基礎概念的基礎上逐步學會案例的分析方法,深化對概念原理的認識并逐步提升所選擇案例的復雜性。在具體實施中,也要結合教學目標因地制宜的選擇案例,對此可以主要選用如下三種方式:理論--案例型,即先進行理論學習,再輔以案例實踐,讓學生對枯燥、抽象理論系統(tǒng)學習和深入探討的基礎上,通過對活潑生動案例的組織和分析,來深化對既有理論的消化吸收,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理論體系;案例--理論型,在講解理論知識之前先呈現(xiàn)活潑生動的案例,以此作為知識學習的重要平臺,在案例中蘊含著大量在教學中需要加以分析解決的問題,通過學生的分析討論來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對問題的探索來尋求背后的物理規(guī)律和理論依據(jù),在此過程中,案例具有很好的指向和引導作用,通過這一主體探究過程也極大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技能--示范型,以案例教學的形式為學生提供借鑒、模仿的版本,不斷提升培養(yǎng)學生的教學技能。案例教學實施的關鍵是讓學生能夠深入其中,置身于具體的教學情景中,教師需要做好引導工作,既不能失位,也不能錯位,合理引導學生在正確的方向上深化認識,拓寬視野,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以及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
3.教學評價是保障
隨著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與優(yōu)化,教學評價工作也應做到與時俱進的調整,著力改變過去單一的終結性評價,不斷向發(fā)展性評價做出調整,真正發(fā)揮課堂評價的激勵、引導作用。以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為例,不僅僅是簡單的肯定或者否定,更需要注重對學生思維的點撥,特別是在學生出現(xiàn)失誤時,要加以一分為二的對待,既要對于他們的探究精神以及可取之處加以肯定并提出優(yōu)化改進建議,以便在下一次案例教學中具有更好的表現(xiàn)。就高中物理課程教學實踐看,對于學生的學業(yè)成就可以采用綜合評價的方法,即對學生的理論學習、技能培養(yǎng)和學習過程分別加以評價,以期教學評價工作更加全面準確,如對理論知識的評價可采用考試,對技能訓練可以采用面試操作,對于學習過程可采用作業(yè)和學習手冊的方法,力求教學評價工作更加客觀、公正、準確、全面,更好促進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鄭少山.物理教學論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探索[J].河西學院學報,2010(02):110-114
[2]萬欣欣.新課程理念下物理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教育與職業(yè),2012(05):56-57
[3]賈鳳梅.案例教學的課堂組織形式及其實效性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09):84-86endprint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4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