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莉
【摘 要】英語教學內(nèi)容繁多、知識點語言點分散,復習時間短暫。因而必須做到最有效。因此,根據(jù)初中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讓學生明確目標,采取三輪復習法指導學生短時間內(nèi)最大幅度提高成績。
【關(guān)鍵詞】樹立信心;夯實基礎(chǔ);三輪復習;提高成績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談素質(zhì)教育,談高效課堂,然而筆試考試從來沒有停止,暫時也沒有改變。因此,提高筆試成績依舊是考前關(guān)鍵。談理論,不夠格,只能說我跟大家談一下我在平時英語教學工作中的一些體會和具體做法。
我認為英語要從七八年級抓起,因為英語是點滴的積累,只有七八年級打下堅實基礎(chǔ),九年級學起來才易如反掌。何況,相對而言,七八年級的重點科目就英語、數(shù)學和物理,而到了九年級每一門會考科目都是重點,尤其化學還是一門新課,學生根本就沒有那么充足的時間去學英語,加之英語成績的提高是最慢的,所以英語老師要充分利用屬于我們的時間,夯實基礎(chǔ)。而事實上,七八年級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會考70﹪的內(nèi)容,但是我談得重點是考前如何復習,那我就針對這個問題談談我的體會。
一、樹立信心,明確目標
新課結(jié)束后,部分基礎(chǔ)差的學生可能會對自己失去信心,進而放棄英語科的復習,也有部分學生可能因為眾多紛繁復雜的復習任務而變得茫然失措。這時,我們就得從英語對他們未來的學習、生活的重要性等方面加以引導,告訴他們以前沒有學好沒關(guān)系,最后的總復習相當于重新學習一遍,只要跟著老師的步伐,成績一定能提高。我們要把眾多的復習任務分成在某一特定階段完成的一個個小塊。這樣,既能幫助學生樹立完成任務的信心,又讓學生明確每一階段的任務、目標。
二、總體計劃
根據(jù)近幾年中考試題的特點及學生實際情況,我采取“三輪復習法”作為畢業(yè)班的總體復習計劃。三輪復習法,即先進行基礎(chǔ)知識的全面復習,然后進行重點知識復習和適應性考試復習,做到著眼全面,突出重點,點面結(jié)合,把全面復習和重點復習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
第一輪:以課本為主線的基礎(chǔ)知識復習。
這一階段的重點是基本詞匯、短語及句型,我對各單元的知識要點全面進行梳理,并把這些重點詞匯、短語和句型打印出來,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背會寫會,唯有這樣,才能夯實學生的基礎(chǔ),從而為第二階段的復習做好準備。在復習過程中,我主要采取聽寫的方法來檢查復習效果,可以是先由小組長聽寫之后匯報結(jié)果,我再利用課余時間對不過關(guān)的同學再次聽寫,也可以在課前5分鐘全班聽寫,隨意檢查一部分。這個階段也是對中考試題中“詞匯”和“用所給詞的適當形式填空”的最佳練習時機。
第二輪:以《會考指導》為主線進行復習,系統(tǒng)進行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訓練則以專題為主,要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突出重點,進而幫助學生構(gòu)建知識的框架體系,讓他們對知識在大腦中有個整體輪廓,這個過程就像是繪制藍圖。在訓練的時候,對于這些年出現(xiàn)頻率高的考點要反復考察,不斷呈現(xiàn),從而使學生在練習中能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比如每年中考單選第一小題是對冠詞的考察,而賓語從句基本都在最后一小題。其次,訓練要精講精練,精心編選甚至改編練習,比如“奧運會將于08年在北京舉辦”這樣的句子,我們要改編。再者,在評講練習時,要抓住共性的問題進行點評,同時注重解題方法和技巧的傳授。有些問題和規(guī)律可讓學生們自己解決和發(fā)現(xiàn),一定要避免教師“唱主角”的現(xiàn)象,避免教師主觀臆斷。
各題型我是這樣復習的:詞匯剛才已經(jīng)說了,不再贅述,語法與情景會話和動詞考察是學生最愛做的題,但是相對而言也是知識點考察最全面卻又容易拿分的題,也是做起來最快的題,我采取的具體訓練方法是:讓學生針對課上要復習的語言項目進行預習,做題前一定要檢查復習情況,以更準確地掌握學情。做題時首先要限制時間,目的在于給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留下充足的時間,最慢一分鐘做兩道,教會學生抓關(guān)鍵詞。其次要求學生必須獨立完成練習,首先自己認真分析原因,找不到原因再與同學討論,課上小組討論彼此出現(xiàn)的問題,互相說明理由,我在此過程中對學生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行個別指導,當發(fā)現(xiàn)普遍存在的問題時,再進行全面徹底講解。完形填空是難度較大的能力測試題,考查知識覆蓋面廣,不僅能反映出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還能反映出學生的閱讀理解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以及推理和分析判斷能力。在練習時,教會學生確定答案時從上下文角度、語法角度、詞匯角度、固定搭配角度、邏輯推理常識的角度這五個方面考慮。完型填空的解題步驟是:首先略讀全文,初步掌握短文的中心大意,先把簡單的做完,再細讀全文,抓住短文中心意思展開解題,細讀中進一步深入理解短文,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理解過程中注意要緊緊圍繞中心意思進行分析判斷。最后再復讀全文,檢查短文是否符合中心意思,有無語法錯誤,力求將錯誤降到最低。閱讀理解:要求先讀開頭和結(jié)尾,大概了解作者的意圖,學會快速閱讀,速度大約為每分鐘50—60個單詞,要求一篇文章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讀完,逐步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學會并且養(yǎng)成習慣帶著五個“W”questions,即發(fā)生的時間(when);發(fā)生的地點在哪(where);人物是誰(who);情節(jié)是什么(what);原因是什么(why)閱讀文章,閱讀過程中要遇到生詞,不要急于查字典,要通過上下文的聯(lián)系來猜測詞義,養(yǎng)成通過上下文排除障礙的習慣。書面表達屬于綜合運用試題,也是難點之一,也是學生最愛放棄的題。我精心挑選,打印成專門的作文訓練試題,有看圖作文、提示作文、日記、書信等,保證一周一篇,寫完講評后再給學生參考答案,讓8(滿分10分)分以下的學生背會范文。每次作文把書寫和詞數(shù)放在第一位,牢牢抓住印象分。每個學生的每篇作文我都仔細批閱,在批閱過程中,我把錯誤的地方標出來,把優(yōu)美的句子畫出來,讓學生自己改正錯誤,而普遍存在的錯誤則寫在黑板上專門指正。在講評時讓學生自己把優(yōu)美的句子寫在黑板上讓大家分享,尤其是中差生的句子被大家分享后,他們的自信心大大提高,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寫作興趣。
第三輪:以模擬套題為主線的適應性訓練。這一階段,主要目的是適應中考要求,提高應試技巧,同時也可訓練他們?nèi)绾螐恼w上把握考試,分配時間,并積累寶貴的應考經(jīng)驗。一般來說我批閱詞匯和作文兩道題,其他的學生自己閱或者交換閱,他們閱完后把這些分數(shù)加起來,我閱完詞匯和作文后再總分,學生每套模擬題都有成績,必要時我會根據(jù)成績加一些激勵性的評語,目的在于讓成績優(yōu)異的更突出,讓中等生繼續(xù)進步,繼續(xù)沖刺,讓學困生正確面對成績的同時不要放棄自己,再做最后的努力。通過上述三輪復習,可以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得到反復復習和強化練習,由淺入深,既有點的知識,又有面的綜合,使知識達到了系統(tǒng)化,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由此三輪復習,可減少差生的自卑感,又可防止成績較好的學生產(chǎn)生驕傲情緒,無形中使學生的潛力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復習方法,但我們的目的是統(tǒng)一的,就是讓更多的學生進入更高一級的學習階段。
參考文獻:
[1]劉梓強.構(gòu)建整合教學模式 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J].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02)
[2]陳澤龍.講評課教學之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0(03)
[3]武煥芝.高三英語二輪復習策略[J].考試周刊.2010(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