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鐘
話劇演員要有正確的表演觀念
■崔鐘
偶爾聽到了路人的一聲感嘆:“人生如戲?。 蔽乙苍囍w味了一下,確實是。
但我更多的感觸還是“戲如人生”。因為我是一名話劇演員,我在舞臺上、鏡頭前要不停的化身為角色,了解角色的思想,進入角色的世界,過著角色的生活。這樣奇妙的感覺是普通職業(yè)的人永遠也感受不到的。
演員在表演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一方面要表現(xiàn)為劇本中角色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又要作為創(chuàng)作者,真實的存在于現(xiàn)實。在體驗并呈現(xiàn)著角色喜怒哀樂的同時,還需時刻監(jiān)督并駕馭著自己的表演,這兩者既矛盾又統(tǒng)一。但是,如此頻繁的在故事和現(xiàn)實中跳進跳出,這存在著相當高的難度,而這恰恰又是演員必須面對的。在如此巨大的壓力面前,有些演員想到的不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而是耍起了小聰明,不斷的去尋找表演的捷徑。殊不知,此舉反而會使表演誤入歧途。若是沒有正確的表演觀念,使其沿著正確的創(chuàng)作目標行進,從而形成了錯誤的表演慣性,那更是會直接影響到專業(yè)上的發(fā)展。每一位優(yōu)秀的演員,在自己的表演上都會有著鮮明的個性,在塑造每一個角色時,都會區(qū)別于以往,多變的詮釋每一個人物,讓每一個人物的性格都極具個性。反之,不成功的演員都存在著失敗的共性,而失敗的共性里大致可以歸納出幾點:概念化的表演、臉譜化的表演、無尺度的表演、自我欣賞式的表演。
概念化的表演,是相對比較多見的一種表演方式。演員總是用著一成不變的舞臺表演方法來塑造著人物形象,用刻板的腔調、刻板的表情和刻板的形體動作來扮演社會各階層的典型人物。官僚說話的感覺一定是趾高氣揚的;流氓說話一定是油腔滑調的;軍人說話一定是孔武有力的;老者說話一定是會咳嗽的…生氣必須怒目圓睜;高興必須開懷大笑;悲傷必須以袖拭淚;激動必須雙手顫抖…如果不去深究,有人會感覺這樣的表演沒有什么不對,一般人在通常情況下都會這樣的??墒?,在表演這個專業(yè)中,最可怕的就是一般化的表演。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演員存活在舞臺上,不僅是對觀眾們的敷衍,更是會向傳染病毒一樣影響到其他演員,或者造成角色間交流的不順暢,直接影響到演出的效果。這樣的表演一旦形成習慣,演員就會慢慢變的懶惰,這是異常危險的!可是令人遺憾的是,這樣概念化的表演比比皆是,在每一個舞臺、每一部戲里都會看到它的蹤跡。這是因為多數(shù)演員都愛尋找阻力最小的方法去塑造角色??伤麄儏s忘記了,藝術是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而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一個人都擁有豐富的、復雜的、獨特的情感與經(jīng)歷,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根本就不存在概念化的生活和概念化的人。每塑造一個角色,都必須經(jīng)過體驗,體驗角色的精神生活,這樣才能合理的塑造人物形象,使角色真正成為一個擁有靈魂的個體。
臉譜化的表演,也可以說是程式化的表演,在話劇表演中是指一種概念化、外在化、固定化的膚淺表演。這種錯誤的表演對于話劇演員來說,其實是一種認識上的不到位。所謂認識上的不到位,是指對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或美學形態(tài)的混淆。戲曲、舞蹈等藝術雖然也是來源于生活,但它們的表現(xiàn)形式經(jīng)過提煉、加工,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獨立的、區(qū)別于生活,具有夸張美的規(guī)范性程式化藝術。塑造人物形象,表達人物情感,已經(jīng)有了一整套程式化規(guī)范,正因為這種程式化的美學形態(tài),才讓觀眾感受到了美??墒牵瑢τ谡鎸嵉卦佻F(xiàn)生活的話劇來說,無論是塑造人物形象還是表達人物情感,這都是不可行的,或者說是一種錯誤。話劇塑造人物,講究的是從大千世界中,觀察、提煉生活,加工、還原出一個獨立的個體,包括舞臺上所表現(xiàn)的生活形態(tài),都是豐富的,唯一的。所以一切固定化的程式都是被話劇所排斥的。程式化,在話劇中容易產生圖解式、說明性表演,這會直接導致表面、膚淺、虛假、簡單。臉譜是戲曲中的表現(xiàn)手段,每一種顏色都代表一種性格,每一張臉譜都代表一個人物及其背后特定的角色類型??墒窃谠拕”硌葜?,如果不從深處挖掘人物復雜的內心世界,就無法把握人物性格的豐富性。單一的把人物簡單區(qū)別為正面人物而進行高、大、全的美化,刻意對反面人物進行丑化,這樣的處理會大大削弱話劇表演所應具備的真實感,嚴重影響到話劇藝術的廣度、深度。這種表演方法特別容易進行區(qū)分,或者說只要專業(yè)學習過表演的人都可以分辨出來。但遺憾的是,我國話劇舞臺上、或影視劇,特別是老電影里的一些演員,因為要配合當時宣傳的需要,所以在塑造人物時,將人物嚴重臉譜化。而年輕一代演員在從小到大的耳濡目染中,也已經(jīng)習慣了這種表演,并或多或少的應用到了自己的表演中,這是需要冷靜的審視自己,并加以剔除的。
無尺度的表演,是指演員在舞臺呈現(xiàn)時,超過了生活實質和心理體驗的尺度,而進行的虛假、過火的表演。這樣的表演實則是指演員的表演內外不統(tǒng)一,沒有把控好內在體驗和外在體現(xiàn)的的關系。話劇講究內在體驗,行話叫做“情動于衷,形之于外?!毙睦眢w驗是表演的主導,是基礎,具有決定意義。外部的體現(xiàn)則是依據(jù)心理體驗而發(fā)生的,是心理體驗的從屬。當然,人的外部行動也會反過來影響到內部的情感,影響到人物的心理。這兩者又是相輔相成的,是缺一不可的。優(yōu)秀的演員在表演時,一定是內在體驗大于外在體現(xiàn),用強大的心理依據(jù)作為支撐,合理的進行外部體現(xiàn)。也就是所謂的“厚積薄發(fā)”,這樣的表演哪怕是在沒有動作的情況下,也是非常充實的。演員會非常從容的進行表演,甚至可以變換不同方式,合理的表現(xiàn)同樣人物場與場之間的不同,順暢的貫穿人物的行動。觀眾不會感覺到任何不自然,不會看到任何多余的動作,不會覺得演員在“演戲”,信服的接受演員傳遞出來的體現(xiàn)。而不成功的表演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為外大于內,內外不統(tǒng)一、不平衡。越是沒有強大的內心體驗,越是想用積極的動作加以掩飾,從而導致過分賣力的臺詞、泛濫的情感、尷尬的表情、慌亂沒有邏輯性的動作、與生活完全背離的反應。這樣必然導致失去了生活的真實,直接讓觀眾感覺到了夸張、虛假、不自然,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戲太過!”還有一種無尺度表演,這是近些年影視劇成為主流后悄然興起的一種錯誤表演方式---“無狀態(tài)表演”。演員一味的追求自然,追求生活,一切的反應和表現(xiàn)都追求以不變應萬變,甚至把這種無狀態(tài)美化為“無痕跡表演”當成了自己的一種表現(xiàn)個性。可是他們卻忽略了無痕跡表演的真正含義,那就是用高超的演技去體現(xiàn)角色,將劇中人物合理的還原到劇中生活里,讓觀眾看到一個活生生的劇中人物,而感受不到一絲痕跡。
自我欣賞式的表演一般都出現(xiàn)在自身專業(yè)條件相對不錯的演員身上。例如,有些演員外形出色,善于塑造某一類型人物,或成功塑造過某種類型的人物。于是在接下來的多部劇中,原樣照搬過往塑造過的形象,毫無新意和突破,給人感覺演什么人物都是千人一面。還有些演員嗓音條件特別出眾,語感特別出色,他們會在說角色臺詞的時候,無形中進行自我欣賞,或刻意的尋找所謂完美的感覺,而忽略了人物的語言,甚至和該劇的風格形成反差,讓人覺得格格不入。再有些演員,善于設計人物細節(jié)動作,于是在所有的戲中大量加入小動作、小設計,而忽略了角色人物應該具備的合理行為,使觀眾感到人物在整體效果上不有機、做作,似乎是為了演而演。演員應該擁有自己的表演風格,也應該充分展示自身特征及魅力,但絕對不應該滿足于類型化的表演,即使在同一類型的形象塑造中,也要盡最大所能區(qū)別于以往的形象,塑造出每一個人物的特色。話劇是講究舞臺上角色間溝通、交流的,要善于利用自己的長處去創(chuàng)造劇作中的角色,而所有只著力于展示自己的表演、表現(xiàn)自己意識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
從事話劇工作快二十年了,以上這些錯誤傾向在我身上也或多或少存在和出現(xiàn)過。這些觀點是我用理論結合實踐得出的,不是很成熟,也不是很完善,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望業(yè)內同仁多多批評指正??傊?,希望我輩話劇演員能夠樹立正確的表演觀念,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