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深思銳感解紅樓

      2014-11-27 11:53梁歸智
      關鍵詞:端木蕻良紅學曹雪芹

      摘要: 端木蕻良的紅學研究,既能適當吸取前人和時人紅學考證的成果作為自己立論的前提,更能發(fā)揮自己藝術感悟的特長,作相關理論文化思考,能把學術的規(guī)范和生命的體驗恰當結合,通過考證、論證和悟證以達到與曹雪芹心靈的溝通,發(fā)《紅樓夢》思想的真諦和藝術的真境,追求“學術的閱讀”與“生命的閱讀和靈魂的閱讀”之二維參照。反市儈主義或市儈主義,是否對抗“時文”,是曹雪芹原著和后四十回續(xù)書“兩種《紅樓夢》”的本質(zhì)分野,也是端木蕻良紅學研究的“關鍵詞”。《曹雪芹師楚》是其最典型的代表作。

      關鍵詞:端木蕻良;紅學;師楚;反市儈主義

      中圖分類號:I207.4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 1009-055X(2014)05-0092-06

      我在回顧評價紅樓夢研究的歷史時,曾這樣說:“作家端木蕻良出版了長篇歷史小說《曹雪芹》,并有論文集《說不完的紅樓夢》,這是一本不到十萬字的小書,但有不少精到的見解,顯示了老一代學人在文化素養(yǎng)和藝術感受方面的非凡功力?!盵1]79

      讀過拙著的人說:“你對端木蕻良的紅學研究評價很高??!”這種感慨是立足于比較視角的,因為我梳理和評價紅學史的歷程演變,從王國維到胡適、俞平伯,一直到2000年末的紅學界各路神仙,都是“得失皆顧”、“成敗并舉”,“史筆”之嚴并無“人情”方面的忌諱。比如對開山的幾位紅學大腕,是這樣“蓋棺論定”的:“總體上看,最具有時代特征和歷史意義的當然是王國維、蔡元培、胡適和俞平伯以及魯迅這幾位大師級人物。新紅學取代舊紅學,自傳說取代老的索隱派,是紅學發(fā)展史的一個關鍵性轉(zhuǎn)折。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思想性方面對《紅樓夢》認識最深刻的是魯迅,在藝術性方面能得曹雪芹真諦的要數(shù)俞平伯。蔡元培與胡適的文學氣質(zhì)是比較弱的,蔡元培關心的是反清的歷史學向度,胡適更注重的是‘科學方法,他們都在不同的層面推動了《紅樓夢》研究向前發(fā)展,但都不是審美研究,其實都無緣于《紅樓夢》的思想和藝術。而王國維,由于時代和個人氣質(zhì)的局限,雖有引進西方哲學理論視角的歷史貢獻,對《紅樓夢》本身的具體思想和藝術認知也是有較大缺陷的。”[1]66 “俞平伯對《紅樓夢》中屬于反叛的異端的那些思想層面則是并不親和的,這就使俞平伯雖然對《紅樓夢》的藝術有深微的體會,卻并不能與其深層的思想發(fā)生共鳴。……俞平伯雖然覺悟到《紅樓夢》的‘思想性和‘哲學的重要,但這‘思想性和‘哲學究竟性質(zhì)如何,達到了怎樣的深度和高度,他卻沒有說,甚至連一言半語的印象性表白也沒有,這不是他故意賣關子,而是因為他并無深切的洞見?!盵1]101

      紅學的基礎是文獻考證,所謂四大分支中的曹雪芹家世研究、石頭記版本研究、脂硯齋批語研究,都是如此,探佚學則兼及文獻考據(jù)、義理思辨和藝術感悟。在此四分支研究的基礎上,才可能比較深入地進入《紅樓夢》的思想、哲學、藝術、審美、文化等探討。王國維沒有文獻考據(jù)的前提,在思想和藝術方面也有所偏執(zhí),蔡元培在文獻考據(jù)和義理思辨、藝術感悟方面都有不足,胡適的思想“淺”,藝術趣味偏于“通俗”,俞平伯則思想理論方面非其所長。故而,他們一方面對紅學的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另一方面仍然存在嚴重問題。其后各種歷史階段的研紅者,就更不在話下了。

      放在這種歷史比較的視野中,我對端木蕻良的紅學研究之評價,確實是相當高的。當時我還只看到《說不完的紅樓夢》(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那本小書,即印象深刻,如今再檢閱多達25萬字的《端木蕻良細說紅樓夢》(作家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更增加了一份自信,證明我的評價并無“溢美”之嫌。

      華 南 理 工 大 學 學 報(社 會 科 學 版)

      第5期梁歸智:深思銳感解紅樓——端木蕻良的紅樓夢研究

      端木先生的紅學研究,大多數(shù)都完成于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少數(shù)文章寫于40年代和80年代中后期。在他開始研紅的時候,各種紅學考證問題雖然還在爭論不休,但大的輪廓已經(jīng)基本清晰,“兩種《紅樓夢》”的分野已經(jīng)逐漸深入人心。端木蕻良主要是一位小說作家,同時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yǎng),他談自己閱讀《紅樓夢》的感受和思考,表面上,并不具備“論文體”的嚴格規(guī)范,但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他在思想理論的思考和藝術的感悟分析兩方面都有超越同時代研紅者的獨到見解,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如前面評述王、蔡、胡、俞治紅之“得失”所昭示,在紅學方面要能真正達到考據(jù)、義理、辭章也就是史、哲、文或真、善、美“三才”兼?zhèn)洌鋵嵎浅ky。擅長考證的,往往于思想和審美方面比較跛腳,有些夸夸其談理論“范式”者,則不僅缺乏文獻考證的前提視野,而且其所謂思想理論也常是花架子,或泥西不化,或郢書燕說。這種情況,到了90年代后期和21世紀,似乎日趨嚴重。

      而端木蕻良的紅學文章,既能適當吸取前人和時人紅學考證的成果作為自己立論的前提,更能發(fā)揮自己藝術感悟的特長,作相關理論文化思考,往往靈光熠耀,火花頻發(fā),時有讓人眼前一亮而發(fā)覆解蔽之高談快論。

      最具有典型意義的一篇,是《曹雪芹師楚》。

      此文其實是從“考證”入手,注意了脂批本原存而被程高本刪略的三段文字,即第七十八回《老學士閑征姽婳詞,癡公子杜撰芙蓉誄》中對賈寶玉的描述。一段是:“寶玉雖不算是個念書人,然他天性聰明,且喜好雜作。……雖有正言厲語之人,亦不得壓倒這一種風流去?!盵2]663另一段是:“忽又想到去了司棋、入畫、芳官等五人……縱生煩惱,也無濟于事?!盵2]662還有一段是:“表文挽詞,也須另出己見,自放手眼……何不遠師楚之大言、招魂、離騷、九辯、枯樹……名曰‘芙蓉女兒志。”[2]663

      這首先表明,端木蕻良對紅學考證的是非有正確的把握,對曹雪芹原著與后四十回續(xù)書乃思想和藝術都差異巨大的“兩種《紅樓夢》”這一基本歷史結論完全接受、認同。為什么對這種似乎是“常識”的東西還要特別標舉呢?因為讓人啼笑皆非的現(xiàn)實是,總有那樣一些所謂“專家”,硬要說后四十回與前八十回沒有思想藝術差異,都是曹雪芹的“原稿”,說區(qū)分“兩種《紅樓夢》”的紅學是“反《紅樓夢》”的云云,自說自話,又不甘心自娛自樂,還總想噴云吐霧攪一點潮花,以吸引傳媒的眼球。endprint

      端木蕻良卻針對程高本刪略那幾段曹雪芹原文而發(fā)“獅子吼”:“因為廣大讀者失去看到這兩段曹雪芹自白的機會,即使有的版本保存下來,文字也各不相同,因而未能得到應有的注意,這是多么可惜的事!”[3]180他進一步振聾發(fā)聵:

      這段文字,是利劍!是檄文!是宣言!是離經(jīng)叛道的鮮明旗幟!

      作者在這里再度直截了當?shù)匦Q:

      寶玉是個不讀“圣賢”書的人,他見“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等語,“誤盡天下蒼生,而大奸大盜皆從此出”(戚本七十二回總批),可證曹雪芹的意識何等明確。他決心要師楚,主張創(chuàng)新,他反對“套頭”,反對“功名”,反對用“時尚之學”(即八股文)作敲門磚,反對用道學餌名釣祿。在這里,都得到了直截了當?shù)幕卮?,絲毫沒有遮攔處。

      他所說的“師楚”就是以屈原這些人為師,公開宣稱自己是師承楚辭的傳統(tǒng)的。(《端木蕻良細說紅樓夢》第180-181頁)

      這樣的論說文字,是帶著自己的感情的,是凝聚著自己的人生體驗的,是融會高度的藝術感悟和理論思考于一體的“心聲”,而且很自然地體現(xiàn)了與古老中華文化傳統(tǒng)精神靈魂聲氣相通的學術品位,而不是為了博取學位一類功名利祿“作論文”。在《我看紅樓夢》一文中,端木蕻良說自己從小就“感受力比較強”[3]2,“我最喜歡的詩,要屬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我感到林黛玉的《秋風秋雨詞》是受他的影響”[3]2,這其實揭示了一個重要的秘密,即端木蕻良自己的性分,與曹雪芹有著天然的相通,用《紅樓夢》里的話來說,就是“正邪二氣所賦之人”。因此,端木蕻良對前八十回“懺悔的貴族”[3]15之精神氣質(zhì)有深刻的理解,對后四十回的“市儈主義”[3]23本質(zhì)也十分敏感。他在《論懺悔貴族》一文中說:“高蘭墅從來沒有了解過曹雪芹,所以他續(xù)的那一半是把曹雪芹糟蹋了。”[3]23 “高蘭墅用他的市儈主義把曹雪芹的反市儈主義輕輕地模糊了,這使《紅樓夢》差不多成了一部難懂的書。高蘭墅實在是千古罪人,這樣大膽而不負責的人,我還很少見過。高蘭墅對于曹雪芹的政治觀點的歪曲是基于他市民階級的市儈主義而作的,高蘭墅對于曹雪芹的情節(jié)的沒有理解,則是由于他的文學才能的低能。”[3]23

      端木蕻良的紅學研究最富有啟示性的意義正在這里。我們不必糾纏高蘭墅(高鶚)到底是后四十回的作者還是修訂整理者這種非本質(zhì)問題,端木先生著眼的是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在精神氣質(zhì)和藝術氣質(zhì)方面的懸殊。非常深刻的是,端木蕻良由于對二者的氣質(zhì)差異感受深切洞若觀火,因此居然涉足到后來“探佚學”與后四十回續(xù)書“兩種《紅樓夢》”之不同人物性格、故事情節(jié)導致的不同精神境界的比較:

      高蘭墅對于曹雪芹的情節(jié)的沒有理解,則是由于他的文學才能的低能。這可以從他對于小紅的處理的失敗上看出。曹雪芹對于“紅”字的處理是何等慎重,豈可隨便地安排在一個丫頭的身上。分明是因為小紅的體態(tài)模樣像林妹妹,這一點是最大的關鍵,大概情節(jié)是這樣的,是在林妹妹死了之后,賈寶玉百無聊賴,偶然之間,發(fā)現(xiàn)了小紅有幾分和林妹妹相像,于是把他向林妹妹的過失和情愫,都一古腦兒地傾注在她的頭上,小紅是天生伶牙俐齒、虛驕好勝,是個典型的小市儈,并不了解賈寶玉的真正痛苦,就利用這個機會,把賈寶玉捉弄一通,依著她的勢,把他凌辱了一通。這里更加強了《紅樓夢》的悲劇因素。也許原來情節(jié)不是這樣,但是小紅在后來一定有一段大故事,是一定的,高蘭墅看不出就漏去了。高蘭墅的對曹雪芹的沒有理解,使《紅樓夢》的一致性完全失卻了。(《端木蕻良細說紅樓夢》第23-24頁)

      這段話寫于1941年,那時“探佚”還處于不自覺的朦朧狀態(tài),端木先生這里所設想的八十回后佚稿的一段情節(jié)并不準確,對小紅其人在原著佚稿中的形象定位有失誤,她其實并不“市儈”而是救助寶玉和鳳姐的義俠之人,這是“時代的局限”,后人不能苛責前人。而且端木先生似乎有點把“五兒承錯愛”一回的情節(jié)和小紅相混淆了。但不必糾纏這些細節(jié),應該感到驚訝和佩服的是,端木先生從精神氣質(zhì)的直接感受上鮮明地區(qū)別了曹雪芹原著“反市儈主義”與后四十回“市儈主義”的鴻溝,二者沒有“一致性”,并正確地推測“小紅在后來一定有一段大故事,是一定的” [3]24。這種分析表述,如此超前地驗證了后來筆者反復強調(diào)的觀點:探佚是理解曹雪芹原著和比較后四十回續(xù)書“兩種《紅樓夢》”繞不過去的關鍵點,探佚的本質(zhì)是美學。

      我們應該提倡的紅學研究方向,是把學術的規(guī)范和生命的體驗恰當結合,通過考證、論證和悟證以達到與曹雪芹心靈的溝通,發(fā)《紅樓夢》思想的真諦和藝術的真境,追求“學術的閱讀”與“生命的閱讀和靈魂的閱讀”之二維參照。端木蕻良說紅評紅的歷史時段格外具有意味,他有相當?shù)拇硇?,即反映了中國?0年代大革命時期和80年代改革開放新時期那樣的歷史氛圍里,中國文化界生氣蓬勃的思想文化風貌,有血性在,有真的痛真的思考真的反抗在,這也就是真的學術。而90年代到21世紀,犬儒主義、鄉(xiāng)原哲學、市場導向逐漸盛行,世俗趣味、市場功利、學院教條交叉彌漫,也就是端木先生所痛斥的“市儈主義”大行其道,反映到紅學研究上,像端木蕻良這樣出以本真性情,以與曹雪芹的心魂“遭遇”而“契合”,這樣的紅學家越來越稀缺了,如此寫法的紅學文章,也被視為“不規(guī)范”、“非學術”了。

      因此,才更顯出端木蕻良紅學研究的可珍可貴,堪嘆堪贊堪提倡!

      《端木蕻良細說紅樓夢》可大略分為三類文章。一類是具有強烈思辨性的,如《淺談曹雪芹的風貌》、《曹雪芹的情欲觀》、《曹雪芹和孔夫子》、《王夫之與曹雪芹》、《曹雪芹和戴震》、《曹雪芹的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等。這些文章中某些措辭和提法雖然難免時代烙印,卻是從本質(zhì)上直達曹雪芹靈魂,抉發(fā)《紅樓夢》真詮的,也因而實現(xiàn)了對曹與紅真正到位的認識和評價。

      曹雪芹寫人情不能不說已達到淋漓盡致的地步,深沉雋永,可歌可泣。在曹雪芹的筆下寫實的、浪漫的、理想的,都在“素”的網(wǎng)膜下,結為一體了。曹雪芹達到以詩寫真,以畫寫心的藝術造詣,不但為他同時代人所不及,直到今天,也沒有人能夠追上呢!endprint

      曹雪芹的美學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是他自身內(nèi)心的積極表現(xiàn)。所以曹雪芹和《紅樓夢》才能成為一個統(tǒng)一體。這也是人們總要把《紅樓夢》作為曹雪芹的自傳的緣故。

      無可否認,《紅樓夢》有曹雪芹的自傳成分,我們不應著重追求這其中自傳成分的細微末節(jié),而應研究他精神方面的廣度和深度。我們面對《紅樓夢》,不能僅僅按照只有細節(jié)才形成小說的觀點來衡量他。曹雪芹不光是為我們寫出人情風俗的歷史,而且為我們寫出最隱秘的矛盾。

      ——《淺談曹雪芹的風貌》(《端木蕻良細說紅樓夢》第132頁)

      “《紅樓夢》有曹雪芹的自傳成分,我們不應著重追求這其中自傳成分的細微末節(jié),而應研究他精神方面的廣度和深度。”[3]132這是對紅學“自傳說”多么直搗垓下的概括和提升! 而“曹雪芹達到以詩寫真,以畫寫心的藝術造詣,不但為他同時代人所不及,直到今天,也沒有人能夠追上呢”[3]132這樣的認識,不也和后來周汝昌先生的核心紅學觀一脈相通嗎?周先生多方論證曹雪芹“用寫詩的方法寫小說”[4]80,才是《紅樓夢》得以成就超群軼倫藝術絕藝的一個根本原因。

      曹雪芹敢于為警幻仙姑稱之為“天下第一淫人”的賈寶玉立傳,沒有涵天蓋地的膽量,能做到嗎?沒有為提高人性素質(zhì)而爭到底的勇氣,能做到嗎?沒有為提高人性素質(zhì)而爭到底的勇氣,能這樣嗎?關于“意淫”,警幻仙姑認為只有寶玉做到了,但并沒有作更多的說話。因為《紅樓夢》會為之注解。

      曹雪芹提出“情身”,可見他是主張靈肉一致的,他不同于柏拉圖式的戀愛觀。從他筆下寫出賈寶玉泛愛眾而心勞,情專一而淚盡;心勞而無補于人,淚盡而自我毀滅?!都t樓夢》是一幕驚心動魄的大悲劇,它揭示出作者一個邁古超今的大主張,也就是曹雪芹的“情欲觀”。

      莎士比亞借角色之口,來表現(xiàn)他演說的天才,這一點,已使托爾斯泰感到不耐煩。而托爾斯泰更有意思,他常常以作者口吻來解釋他創(chuàng)作的人物形象。《紅樓夢》卻牢牢把握住人物的心理活動,對他們的內(nèi)心作出無微不至的跟蹤。人們愈讀愈發(fā)現(xiàn)它剖析得深透,表現(xiàn)得細膩,點染得驚人。憑著這一點,使《紅樓夢》永遠站在藝術的峰頂上,而且會越來越受到人類的欣賞和了解。

      ——《曹雪芹的情欲觀》(《端木蕻良細說紅樓夢》第136頁)

      這是對曹雪芹創(chuàng)作《紅樓夢》思想性和藝術性何等深刻而又準確的把握! 胡適和俞平伯都說曹雪芹的《紅樓夢》夠不上世界第一流的文藝,端木蕻良卻說“永遠站在藝術的峰頂上” [3]138,為莎士比亞和托爾斯泰所不及。眼光孰銳孰鈍?品位誰高誰低?豈不一目了然!

      《曹雪芹和孔夫子》、《王夫之與曹雪芹》、《曹雪芹和戴震》、《曹雪芹的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等文章中則有更深入具體的比較、論證、抉發(fā)。之所以能達到如此境界,當然由于端木蕻良本人有和這些大思想家、大文學家可以會通的氣質(zhì)、思想、心性?!拔ㄆ湔?,他才更偉大;也正由于是真的,他才能和戴震等思想家不謀而合,也就會看到他們同樣的思維方法,同樣的傳播自己的思想的態(tài)度。也就是說,他們既有真知,又有膽識?!盵3]142(《曹雪芹和孔夫子》)這是說曹雪芹和戴震的,不也可以視作端木蕻良的夫子自道嗎?

      《端木蕻良細說紅樓夢》中的第二類文章,是對曹雪芹文心的體貼,對《紅樓夢》藝術的體味。由于端木先生是一位小說家,而且是一位高品位的小說家,他就更能夠發(fā)現(xiàn)《紅樓夢》的獨創(chuàng)性藝術,從大的美學傾向到細微的藝術手法,都有真切的發(fā)現(xiàn)和生動的解說。這里強調(diào)“高品位”,因為并非只要是小說家就能對《紅樓夢》的藝術有“理解的同情”。一些趣味偏于“通俗”或者受西方小說寫作一般套路影響深的小說作家,就往往為“典型形象”、“戲劇沖突”等教條所縛,不僅不能對曹雪芹高超的藝術有所會心,反而常常曲解紅樓真藝,買櫝還珠。

      《紅泥煮雪錄》、《〈紅樓夢〉隨記》、《向〈紅樓夢〉學習描寫人物》、《晴雯撕扇小析》、《從晴雯撕扇談起》、《“可人”哪里去了》、《“大觀園”的藝術構思》等文章,就是對曹雪芹紅樓藝術的探索。特別是前兩篇,更有一種“體系化”的氣象,新見創(chuàng)見頗夥。

      《紅樓夢》就是要結束那種以聽覺為主的說部形式的傳統(tǒng),開創(chuàng)了一種訴諸視覺的長篇小說,并且取得了超前的成功。

      住在攏翠庵中的妙玉,原本是“檻內(nèi)人”。正可說明攏翠庵也就是“鐵檻寺”。妙玉由于她無力跳出大環(huán)境和小環(huán)境的約束,最終的結局是:“依舊是風塵骯臟違心愿”,“無瑕白玉遭泥陷”,仍然在鐵門檻中毀滅。(端木引文用“攏翠”而不用“櫳翠”,與周汝昌主張相同。)

      ——《紅泥煮雪錄》(《端木蕻良細說紅樓夢》第47-59頁)

      這里有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圖》和秦太虛一副對聯(lián):“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這和前邊屋中的對聯(lián),完全是相反的兩種格局,兩種情調(diào)。不難看出,兩副對聯(lián),不僅是極明顯的對照,而且,二者中間有個不可逾越的鴻溝,成為兩個世界的分界線。而寶玉總是躲開前者,接近后者。

      夢境中,寶玉呼喚秦氏小名“可卿”,這個“可卿”,也就是“可人”的通稱。

      單是這“彩秀輝煌”四個字,就活現(xiàn)出王熙鳳的體態(tài)形容了。接著便有一大串的衣飾描繪,刻畫得平實盡致,一絲不茍?!苎┣墼谶@煊赫的場面里,卻把鳳姐這個潑皮破落戶兒的身份,也隨之交待得十分清楚。

      寶玉和黛玉平時的對話,都是十分簡練的,都是短的,出口就說,真心真話。而王熙鳳對賈璉說的一片話(第十六回),說得淋漓盡致,滴水不漏,句句在理,雖不是假的,但,不真!

      ——《〈紅樓夢〉隨記》(《端木蕻良細說紅樓夢》第63-70頁)

      這些見解,即使今天讀起來,也是耐人尋味的,敏銳而細膩的藝術感悟,既有對比較具體的人物刻畫,情節(jié)和情境設置,人物對話等深微準確的體察,也有出自小說史視角的“開創(chuàng)了一種訴諸視覺的長篇小說” [2]47之宏觀發(fā)明,的確是本真體貼了曹雪芹的靈心慧性,絕非學究式“做論文”所能達到。endprint

      《端木蕻良細說紅樓夢》中的第三類文章,是一些有關《紅樓夢》和曹雪芹的聯(lián)想、雜感等,其中涉及考證、思想和藝術等多個方面。諸如《〈紅樓夢〉是否有底本》、《從〈警幻仙姑賦〉到〈洛神賦〉》、《曹雪芹和〈女才子書〉》、《〈紅樓夢〉與〈女仙外史〉》、《〈紅樓夢〉和〈源氏物語〉》、《關于“黃葉村”》、《訪“十七間半房”》、《青埂峰》等。這些文章涉及的問題自然很難有確定的結論,但無疑具有啟發(fā)思路的作用,也記錄了端木先生愛紅研曹的心路歷程,而且其中也往往透露出對曹雪芹心靈的探索和理解。比如他在論到《紅樓夢》與《女才子書》可能的關系時說:

      曹雪芹可以稱得上雜學家。本來中國古代思想分類上,就有“雜家”這一流派。明清之際,“雜學”這一門,又極突出。曹雪芹的“雜學”實際上是和“時文”對舉的,并不能用字面來測度它。那樣就會造成錯覺,以為駁雜不純就是雜學。雜學家既是對抗時文的,當然也必然無意科舉了。他們的精力也必然轉(zhuǎn)向另一方面,用各種知識來豐富他的精神世界。(《端木蕻良細說紅樓夢》第197頁)

      這無疑從一個側(cè)面拓寬拓深了曹雪芹創(chuàng)作《紅樓夢》的文化維度,有助于閱紅研曹者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對今天“市儈主義”之“時文”彌漫的紅壇文苑,格外具有警醒作用。

      反市儈主義和市儈主義,是否對抗“時文”,是曹雪芹原著和后四十回續(xù)書“兩種《紅樓夢》”的本質(zhì)分野,也是端木蕻良紅學研究的“關鍵詞”。

      決定一個研究者的歷史地位,主要看其著述的質(zhì)量而非數(shù)量,看其是否提供了前人未曾提供的東西。總上所述,在20世紀《紅樓夢》研究史上,端木蕻良先生無疑是一位杰出的研究者。何況,他還創(chuàng)作了小說《曹雪芹》,當然要予以評價,那是另一個話題,我粗略籠統(tǒng)的印象,《曹雪芹》的思想和藝術境界,都在高陽寫的曹雪芹小說系列之上,端木先生的小說是更“純文學”的。

      參考文獻:

      [1]梁歸智.獨上紅樓:九面來風說紅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

      [2]梁舊智.梁舊智評校紅樓夢[M].山西:三晉出版社,2012.

      [3]端木蕻良.端木蕻良細說紅樓夢[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3]周汝昌.紅樓藝術的魅力[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80

      Argument and Inspiration: On Duanmu Hongliangs Study

      on A Dream of Red Chamber

      LIANG Guizhi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Duanmu Hongliangs study on A Dream of Red Chamber has three dimensionalities: textual research, argument and inspiration. His study tries to really understand Cao Xueqins spirit, by analying the original texts and the sequel. The most important thesis by Duanmu Hongliang is that Cao Xueqin follows the literary approach of Chuci.

      Keywords:Duanmu Hongliang; Redology; following the literary approach of Chuci; antiphilistinism

      (責任編輯:余樹華)endprint

      猜你喜歡
      端木蕻良紅學曹雪芹
      端木蕻良與重慶復旦大學的情緣
      吳宓檔案中的“紅學”資料
      曹雪芹南游金陵說再考辨
      “端木蕻良”筆名背后的故事
      新中國紅學第一人——追憶李希凡老師
      敦誠的西園與曹雪芹
      “這個地方難站”——曹雪芹對聚散離合的敘事與思考
      端木蕻良小說創(chuàng)作研究綜述
      Force-Based Quadrilateral Plate Bending Element for Plate Using Large Increment Method
      《曹雪芹》:如同斷臂維納斯
      山丹县| 美姑县| 丹江口市| 曲阳县| 威宁| 贵阳市| 集贤县| 广宁县| 湾仔区| 平和县| 百色市| 金昌市| 勃利县| 玉山县| 马边| 东城区| 宝坻区| 三河市| 文水县| 抚远县| 石景山区| 苏州市| 公主岭市| 鸡东县| 响水县| 瓦房店市| 孙吴县| 且末县| 阿克苏市| 镇安县| 夹江县| 新化县| 东山县| 玉溪市| 资中县| 和林格尔县| 铁力市| 昭平县| 宁都县| 深泽县| 西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