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元 王 璇
(邯鄲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北 邯鄲 056001)
永年西調的傳統(tǒng)唱腔板式
劉江元 王 璇
(邯鄲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北 邯鄲 056001)
永年西調是山西上黨梆子流傳到永年地區(qū)的一個支脈,其音樂唱腔屬于梆子腔系,板腔變化體。西調唱腔調式為七聲徵調式,多四五度跳進,偏音“7”的應用給西調增添了特色,唱詞以上下句為基本結構,經過多種展衍變化,形成了西調一系列穩(wěn)定的基本板式,即原板、慢板、快板、散板,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輔助板式。這些板式豐富了曲調唱腔,刻畫了人物形象,推動了劇情的發(fā)展。
永年西調;傳統(tǒng)唱腔;板式;特征
永年西調使用的板式靈活而多樣,根據(jù)其功能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基本板式,包括原板、慢板、快板、散板四類;二是輔助板式,包括起板、留板、送板。西調還有各種花腔及一串玲、靠山紅等由曲牌演變過來的板式。
原板是各種板式的基本形態(tài),其他板式都是以原板為基礎演變發(fā)展而成的。永年西調的原板包括四六板、快四六板,均為一眼板,即一板一眼,2/4拍,速度比較適中,即可敘事也能抒情,表現(xiàn)力極強,可以放到成套唱腔中,也可以獨立成段。在實際演唱中,根據(jù)劇情的跌宕起伏,四六板演唱速度上也有快慢的區(qū)別。
1、四六板:又名“快二六”,唱法與二六板相同,是西調的基本板式,其它的板式都是根據(jù)它伸展、緊縮、拆散衍生過來的。四六板可作為獨立的板式而存在,也可作為從慢板到快板或散板的過渡板式,四六板樂段過門的旋律一般是這樣的變化重復。
譜例1.
1=C 2/4
王璇記譜
四六板唱句的特點為眼起板落,多于敘述,如譜例2《鬧書院》中太子唱“先生說出一番話,總與母后大不同”上句“先”“一”“總”都是弱拍起,“出”“話”“同”都是落在板上。
譜例2.
1=C 2/4
王璇記譜
2、快四六板:與四六板相比,速度稍快。如譜例3《鬧書院》中教書先生的唱段《我跟你們曾講過》,節(jié)奏規(guī)整,速度較快,上句落到3,下句落5,表達了先生恨鐵不成鋼,以及希望學生早日成才的愿望。
譜例3.
1=C 2/4
王璇記譜
西調的慢板為傳統(tǒng)的三眼板,即一板三眼,節(jié)拍為4/4拍,是在原板的基礎上,用加花、延伸的手法放慢節(jié)奏發(fā)展而成的板式類型。慢板的行腔與過門比四六板繁復,有較長的過門和拖腔,善于表現(xiàn)深沉、細膩的感情,多用于抒情性場合。慢板包括大慢板、二慢板、三慢板。
1、大慢板:也叫霸王鞭,原來是上黨梆子開場時演唱的板式,如今隨著西調的歷史發(fā)展,大慢板已經很少使用了。
2、二慢板:是西調運用最多的板式之一,速度較緩慢,善于抒情。唱句為眼起板落,曲調多為跳進,上句多落在1、3、6三個音上,而下句落音較固定,一般都是終止在主音5上,顯示出調式的穩(wěn)定性。西調中偏音7多次出現(xiàn)應該說是一個特色,高音3—7四度音程,5—7三度音程,不僅加強了調式的色彩,也使音樂別具一格。如譜例4《貍貓換太子》中《打龍袍》的唱段《御街上來了我討飯之人》,唱詞規(guī)整、上下句對應,以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為主,上句多落“1”、“6”兩音,下句多落“5”音,且句尾音階呈下行走向,有很強的結束感。節(jié)奏平穩(wěn),唱腔婉轉、細膩,字少腔多,表現(xiàn)了李妃喊冤二十載未能與孩兒相見的悲痛情緒。
譜例4.
1=C 4/4
王璇記譜
慢板的間奏一般是這樣的變化重復,見以下譜例5。
譜例5.
1=C 4/4
王璇記譜
3、三慢板:比二慢板稍快,善于抒情和敘事。一般可連唱四句,但唱完兩句后便轉入其它板式。上句多落在“6”音,下句落“5”音上。節(jié)奏常以跨小節(jié)的切分形式出現(xiàn),如《海瑞告狀》中蘭香的唱段“蘭香命薄早喪娘”中,唱詞“薄”、“喪”、“娘”三個字都處于弱拍的位置,一直延續(xù)到下一小節(jié)的強拍結束,深化了人物的情感,展現(xiàn)了蘭香訴說自小喪娘的悲痛情緒。
西調的快板包括垛板、長皮,速度較快,節(jié)奏急促,是對四六板進行簡化和緊縮而形成的一種板式。
1、垛板:其特點是在唱詞結構上運用垛句、垛字,字字相連,字多腔少,常為三、四字不等,擅于加強氣氛,適于表現(xiàn)人物的異常激動的場面和情緒。唱句為一板一眼,眼起板落,主要用于敘事。如譜例6《困漢中》明王的唱段“有為王護垛口往前觀望”,敘述了明朝時期,明王被孟洪兩位奸臣困在漢中的情景。
譜例6.
1﹦C 2/4
霍陶純記譜
2、長皮:西調藝人將快速類的唱腔稱為“長皮”,它在唱腔中運用的最多。唱詞由二二三格律形式的七字句組成。旋律中的過門多用鑼鼓點伴奏,按演唱速度和節(jié)奏而言,可分為慢長皮、中長皮、快長皮。
(1)慢長皮:有板無眼,按1/4拍記譜,演唱速度比快四六板要快,但從容不迫,不急不火。如譜例7《潘楊訟》中“寇準謝過君恩情”。
譜例7.
1=C 1/4
王璇記譜
(2)中長皮:相當于緊打慢唱的形式,一般胡琴過門的節(jié)奏比唱腔緊湊。按散拍子記譜,曲譜上也可不記サ號,節(jié)奏較自由。
(3)快長皮:又稱緊長皮,節(jié)奏緊促,演唱速度最快,按散拍子記譜,隨著唱詞音韻的變化有不少裝飾音,上下滑音、倚音、顫音等,增強了旋律的豐富性。快長皮字少腔多,伴奏多為655,655,655,233,233等音型。
散板類:節(jié)奏、速度都較為自由的板式類型,句尾有較長的拖腔,無板無眼。其主要特征是在保留原板上下句落音和句逗的基礎上,將原板的旋律“拆散”成自由節(jié)奏的唱腔。散板又分為介板和滾白兩種。
1、介板:用于敘事,其節(jié)奏曲調較為自由,伸縮性很大,梆子在一定的速度內自由敲擊??梢元毩⑹褂?,也可以作為其他板式的引句用在一個上句上。適用各種行當在激憤、悲哀的情緒時使用。
2、滾白:又叫哭腔,是一種不規(guī)則的散唱形式。善于表現(xiàn)痛苦或悲傷的情緒。唱詞類似于半說半唱,沒有固定的韻律,裝飾音較多。如譜例8《潘楊訟》中佘太君唱,“我楊家為社稷忠心耿耿”。
譜例8.
1=C
王璇記譜
西調除了上述的主體板式外,還有一些輔助板式,多用于主體唱腔的引板、轉板或收板,包括大起板、起板、留板、送板等板式。這類板式或只能唱一句唱詞,或只唱襯詞,它其中它們依附在基本板式的頭、尾部分,不能獨立構成唱段。另外,其中西調還有專門的女性唱腔,象“大花腔”“小花腔”、“滿字花腔”、“二番花腔”等?!按蠡ㄇ弧钡某辉谖髡{演員看來和“滿字花腔”是一樣的?!靶』ㄇ弧北取按蠡ㄇ弧钡墓?jié)奏簡單,襯詞多,旋律更加豐富。
在永年西調的實際演唱中,唱腔的組成絕少有一種基本板式,特別是較大的唱段,通常是由起板開頭,然后轉入基本板式,最后轉入“送板”結束。在唱腔方面運用真、假聲相結合的方法,用真聲吐字,假聲行腔。曲調在七聲徵調式的基礎上多用2-5,6-2等四度、五度、八度大跳,貫以大幅度的下行階進。旋律流暢,唱腔高亢激昂,粗獷奔放,振人心弦,唱腔旋律結構完整,富于變化。我們要在繼承和保護永年西調傳統(tǒng)唱腔板式的基礎上進行現(xiàn)代戲曲音樂創(chuàng)作,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地方戲曲藝術才能更加繁榮!
[1]中國戲曲音樂集成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河北卷上[M].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7.
[2]王耀華,杜亞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概論[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
[3]霍陶純.永年西調調查與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1.
J825
A
1005-5312(2014)23-0147-02
2013年邯鄲市社科規(guī)劃課題 《永年西調藝術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研究》(編號:20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