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福
摘 要: 為了解決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科學實驗能力,利用微信公眾號,建立了實驗教學微信平臺。通過該公眾平臺,及時發(fā)布實驗中心通知和教學指導信息,積極與學生互動交流,實現了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有效提高了學生實驗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顯著增強。通過該公眾號后臺數據的科學分析,幫助教師完善實驗教學實踐活動,教學業(yè)務水平得到提升。
關鍵詞: 物理實驗課程 溫馨教學平臺 實踐探索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人們利用網絡的方式也在悄然發(fā)生著改變——從傳統(tǒng)的電腦上網到如今的智能手機上網。越來越便捷的獲取信息的方式,使得智能手機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和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必備工具之一。在這樣的網絡時代背景下,高等學校教學中有必要引入新的教學形式,迎合學生的使用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進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在眾多通訊軟件中,微信公眾號成為首選。
一、微信及微信公眾號
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新的即時通訊工具,相比騰訊QQ,交流形式多樣,內容簡潔,資費更低,并可實現跨平臺的即時溝通,有著更廣泛的應用。
微信公眾號是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申請的應用賬號,該賬號與QQ賬號互通。通過公眾號,可實現和特定群體的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的全方位溝通、互動。
微信公眾號的申請可通過QQ號碼或電子郵箱賬號進行綁定注冊,上傳個人身份信息或單位信息,經騰訊公司審核后即可進行使用。
二、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是高校課程中首個開展的非常重要的實踐性課程。通過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科學實驗技術和實驗方法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科學實驗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從目前的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學生預習無所適從
由于物理實驗課程自身的特點,往往出現與大學物理課程內容不同步的情況。在課前預習過程中,學生面對陌生的實驗項目和枯燥死板的實驗教材,不能感知真實的實驗儀器,無法有效地聯系理論知識,學生普遍存在畏難情緒,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往往應付式完成預習報告,實際效果很差。
2.實驗課時有限
在實驗課堂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礙于課時限制,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得不采取“手把手”式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如同囫圇吞棗,稀里糊涂地就完成了實驗,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和對實驗操作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膚淺的階段,極大地抑制了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
3.網絡教學平臺的缺點
學校建立的網絡教學平臺互動響應速度慢,且受到網絡環(huán)境的諸多限制?;赪eb服務器模式,軟硬件投入昂貴,后期維護成本較高。終端用戶想要獲得便攜的登錄體驗,則需要承擔較高的網絡流量費用。
三、微信平臺的教學實踐
1.廣泛宣傳
對于微信公眾號,用戶關注的方式有三種:搜索微信號、公眾號和掃描二維碼。在首次實驗理論課時,教師公布這三種關注方式,鼓勵學生嘗試新鮮的學習體驗。為了方便學生添加,可直接在教室張貼二維碼,學生只需利用智能手機“掃一掃”功能,即可完成關注。
2.教學素材庫的建立
微信公眾號提供的信息包括圖文消息、圖片、語音和視頻多種方式。教學素材的設計制作有別于教材內容,應從不同角度,以新的生動視角對實驗內容進行全方位地展示。教師可拍攝儀器展示的照片和實驗操作的動態(tài)視頻,實現“有圖有真相”和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預習內容的信息應以精練的語言、簡潔的公式體現,著重對課本中的重點、難點進行簡要講解,并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加深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
同時根據物理教材內容,搜集整理相關實驗的設計過程,物理思想,以及物理名家的相關事跡,以封面圖片的形式隨課程內容發(fā)出,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學生接收有關前沿科學的現實應用、發(fā)展動態(tài)等,以輕松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互動交流
微信公眾號的消息發(fā)送有兩種方式:群發(fā)短信和自動回復。群發(fā)短信采用一對多的方式,即時送達給每位關注的學生。而學生和教師的交流是一對一的,學生主動聯系教師,教師單獨回復給學生。自動回復中,教師可設置關鍵詞自動回復,根據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預先設置對應的關鍵詞匹配的消息回復;教師也可將教學內容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問題答復,學生回復一定的數字,可自動獲得相關問題的解答。
4.后臺數據分析
微信公眾號提供了數據統(tǒng)計分析功能,包括圖文分析、用戶分析和消息分析等。教師可在廣泛宣傳階段,緊密關注學生人數的增長趨勢,也可對學生進行分組添加,方便向指定班級群發(fā)短信。同時,教師可根據圖文分析,關注學生閱讀、收藏和轉發(fā)的次數,調整每次群發(fā)消息的內容,保證學習的高效、興趣和參與度等。
四、結語
微信作為一種新興的通訊交流平臺,把它應用于物理實驗教學中,較之現有的一些移動學習模式有著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谖⑿殴娞柕膶W習模式,教學形式靈活,課堂教學高效,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度較高。以此為基礎建設的教學平臺,目前還處于試驗、調試階段,需要進一步總結經驗和摸索規(guī)律。作為新的教學手段之一,相信微信教學平臺一定會得到普及和推廣,擁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參考文獻:
[1]李若平,杜明榮,利用微信平臺構建大學物理學教學新模式[J].物理通報,2014,8.
[2]鞠文飛,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構建移動設備教學輔導環(huán)境[J].計算機應用教學研究,2013,12.
[3]姜紅梅,微信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