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存
摘 要:新課程標準的下發(fā),讓初中的教學活動都有了相應的改變。德育教學作為重要的一項,為了適應新課程標準,當然也要不甘落后地進行改革,這樣才能符合現在教學的要求,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教育。德育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教師的教學目標可以更好地達到。
關鍵詞:德育教學 新課程標準 多媒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b)-0164-01
初中德育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立體式地培養(yǎng),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實踐能力。而在新課程標準下,初中德育教學又有了新的內涵,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適應能力。生活經驗是進行德育教學的基礎,這就要求學生應該有相應的生活經驗,而不是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新課程標準更注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實踐就需要到生活中去,通過對生活的感悟來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傳統的教學方式比較呆板,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這種心理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有很大影響。新課程標準下新型的教學方式則更容易使學生融入到學習中來,通過合作和實踐,更好地提高初中德育教學的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合格的新時期人才。
1 德育教學的必要性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社會的發(fā)展要求著人才的發(fā)展。人才的素質、品德和技能等都成為了新時期人才價值的衡量標準。初中階段是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要對學生的思想素質進行有效的提高,讓學生不只是對科學知識有了充足的學習,也對學生的思想道德進行正確的教導。初中的德育教學也是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對科學知識學習和思想道德學習進行有效地融合,可以全面的發(fā)展自己,完善自己,對自身能力全方面的提升,成為一個符合新時期社會要求的現代化人才。
2 德育教學的發(fā)展
2.1 教學目標更加明確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德育教育無疑是重中之重,而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而在初中的德育教學中應把實踐教學放在突出位置。在往日的教育活動中,我們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發(fā)展,而“德”就是被我們放在了首位,足以可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德育教學還是我們教學活動的主體,通過與時俱進的發(fā)展,我們在德育教學的目標上更加明確了。在實踐學習的思想下,我們對平時的教學進行總結和探索,同時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要求,對教學目標實際地進行改變,努力培養(yǎng)出適應時代發(fā)展的人才。
2.2 教學方式的豐富
新課程標準下,初中的德育教學方式越來越豐富,教學內容化繁為簡,也更加有層次性。這種改變既有利于教師的教學活動的開展,也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如今的課堂,有了多媒體教學的加入變得更加豐富有趣,也讓教師的教學有了更多方式。在教學時恰當的引入名人軼事,現階段的新聞熱點,還可以播放勵志愛國的影片,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既讓學生學習到了更多的課外知識,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愛國熱情。因為新課程標準的影響下,初中的德育教學內容較之以前有了一定的減少,但是因為教學方式的豐富,德育教學有了更好地發(fā)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生不光要從課本和雜志上學習,也要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以升華。
3 教學案例
3.1 第一課的重要性
在給學生上第一節(jié)課時,我不會直接翻開書本開始教學活動。我會先向學生進行自我介紹,然后請學生挨個自我介紹,在自我介紹這段時間可以對學生的表現進行注意。如果有什么問題,我會等他介紹完,對他進行簡短的評價和給予一些建議。比如有一些學生,自我介紹時一直低著頭,說話聲音也很小,這類學生比較內向,我會讓他們平時多進行這方面的鍛煉。而有一些學生在課堂上比較隨意,在別人說話時小聲嘀咕,對于這種情況我會提出批評,對他們進行嚴格的教育,讓他們學會尊重別人,在別人說話時安靜的傾聽。我不認為第一節(jié)課進行這樣的教學會影響之后的教學進度,而恰恰相反,在第一節(jié)課時,使教師和學生之間有了一定的了解,對后面的教學活動有很大的幫助。
3.2 教學方式的多變性
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時,在課堂開始我會先播放一首愛國歌曲,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上我不會一味地照著課本說教,我會讓學生對時事政治或者熱門新聞事件進行討論,在討論結束后,互相交流然后總結。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我扮演一個學習的組織者,幫助學生進行德育的學習。
4 結語
初中時期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黃金時期,在這一時期中,要對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進行正確的樹立。在新課程標準下,初中的德育教學有了突破性的發(fā)展,我們要戒驕戒躁,爭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1] 武國森.創(chuàng)新德育模式提高德育的實效性[J].教育革新,2011(6).
[2] 李潤萍.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問題情境的嘗試[J].寧夏教育科研,2010(4).
[3] 張建榮.初中德育教育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