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官賣官交易如何進行?
一名多年從事紀檢工作的基層干部說,買官者一般為三類人:第一類為“升職型”,即副職想轉(zhuǎn)為正職或往上提一級;第二類為“平調(diào)型”,即從窮單位調(diào)到富單位,從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調(diào)到發(fā)達地區(qū);第三類為“入仕型”,即非政府等行政領域的想當官者或政府普通工作人員想進入領導層者。
這名干部說,賣官者一般為兩類人:第一類是“一把手賣官”,主要是黨政一把手,在干部人選上有決定權(quán);第二類是“二三四把手等賣官”,主要是分管組織工作的領導、組織部長或者能為買官者提供幫助的黨政干部。
陜西省一名曾經(jīng)掛職基層的干部說,買官賣官的發(fā)生主要集中在兩個時期。一個是“換屆選舉”時,即地方黨委或政府換屆時,干部交流提拔的多,一些買官者渾水摸魚,伺機買官。另一個是“上任離任”時,即領導干部上任后會對領導干部進行調(diào)整,買官者自會前來投石問路。領導干部要離任時,著急處理一些遺留問題以免留下后患,賣官者會增多。
買官賣官的易發(fā)時段一個是過年過節(jié),另一個易發(fā)時段在特殊時間,如遇到領導干部生病住院、子女上學、婚喪嫁娶等等。
一名反腐專家說,買官者的資金來源主要分四種,一是借錢買;二是貸款買;三是拉贊助買,即讓一些民企老板幫忙掏錢買官;四是挪用公款買。買官行為主要分三種,一是放長線釣大魚,隔一段時間會向領導表示,不達目的不罷休。二是雪中送炭,當領導干部家遭遇病災、子女出國等,買官者便會慷慨解囊。三是“猛烈攻擊”,短期投入巨資。
賣官者也分為三種,一是暗示賣官,即在干部調(diào)整之前先放風,或者干部調(diào)整之后不任命,許多急于提拔的人趕忙送禮。二是半推半就,嘴上說不要,但實際卻接收。第三是直接索取,即明碼標價,錢不到位就不予提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