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
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為了讓學生開好頭,起好步,我在“循環(huán)日記”的基礎(chǔ)上,嘗試采用“快樂4+1”的模式,利用“日記漂流瓶”,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示范引導作用,讓學生的起步作文高起點,軟著陸。
一、分享點評——我要寫
所謂“4+1”,就是將學生按每組四人分組,周一到周四,每天由一人寫日記,而剩下一天的日記由老師親自下水或委托他人來寫。分組自由,你最想看到誰的作文,最想和誰一起寫,都可以提出來。于是水平相當?shù)?,關(guān)系不錯的同學分在了一組。
這種有他人參與的新鮮模式一開始就讓學生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自己的日記將“漂流”到別人手中,由其他同學和家長品評,本來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而且老師還能在自己的作文本上像學生一樣寫作文,真是讓人興奮,怎么能不讓人認真對待呢?家長在閱讀“日記漂流瓶”的同時,一方面了解自己孩子的寫作情況,另一方面也在尋找差距,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鼓勵大家在他人的日記后點評,給優(yōu)秀習作加星,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一)向師效應(yīng)——我能寫
在起步作文階段,為了讓孩子順利地學會“游泳”,老師光在岸上指揮是遠遠不夠的,教師“下水”易使學生產(chǎn)生“近體效應(yīng)”,既覺得新穎有趣,又感到具體實在。而三年級的孩子正處在模仿階段,這種“示范效應(yīng)”能對學生產(chǎn)生巨大的感染力,讓學生學會選材,學會觀察,學會思考。
(二)選材——嬉笑怒罵皆成文
新課標指出:“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所以作文就是練筆,生活中的任何素材,都是作文的材料。比如《我家的貓》就是汪可寫他家的貓怎么憨態(tài)可掬地睡覺,怎么睡眼惺忪地打哈欠;《表揚張宜成》是藺書表揚同學張宜成幫她端飯盆,贊他助人為樂……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都上了我們的“日記漂流瓶”。孩子們知道了,寫日記就像說話一樣,嬉笑怒罵都是文章。
(三)觀察——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雖然反復強調(diào)觀察,但何為細致觀察,依然是學生難以弄懂的命題。我就用下水日記讓學生明白何為“觀察”。我家養(yǎng)了一只小白兔,叫“非非”,我先后寫了五六篇日記來寫同一只兔子,而每一篇的側(cè)重點各不相同——如《小兔非非》主要寫了它的樣子和可愛;《禍害》恨恨地講述了非非把我種的青菜和菠菜啃食一光的事;《兔眼看世界》用兔子的口氣寫了它在小區(qū)草地上看到的一切;而臭烘烘的兔屎兔尿讓我不勝其煩,所以寫下《不是喜歡就可以》……
每一次讀非非的故事,孩子們都聽得十分入迷,也讓孩子們明白觀察就是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各個角度、各個方面都可以。于是孩子們也開始學著觀察,如丁瀾煊家的狗是她筆下的常客,每次寫,都有新感覺;郭妍心思細膩,爺爺把她舉過頭頂?shù)拇笫?,爸爸擦干雨水抱她坐上去的后凳,都化作了她筆下溫情的語言……而一群優(yōu)秀的孩子的示范,更給后面的學生以激勵和仿效的對象。
(四)發(fā)現(xiàn)——生活處處皆學問
秋天,桂花開了兩次,整個城市都沉浸在香海里了,我寫了《桂開二度》,除了觀察桂花的形、色、味,還引導孩子們思考為什么桂花會開兩次;《蟲蟲特攻隊》寫深秋蚊子反倒更加猖獗,并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學生;《糖炒栗子糯又香》寫我聞香去買糖炒栗子,大快朵頤……
作文,不僅要會觀察,更要能表達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問題,表達真實的情感,所以我通過自己的下水文讓學生明白,生活處處都是學問,不但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更要去主動思考,這樣才能使自己更聰明。
二、入型入格——我會寫
三年級學生作文的格式也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點:開頭空兩格,標點不回頭,標點符號占一個字的位置等都要教師反復強調(diào)。但是,“快樂4+1”的模式,讓這一切迎刃而解。
(一)模仿作用
教師與同伴的正確示范,給孩子們提供了很好的模仿對象。我們用來寫“日記漂流瓶”的本子,16×14的格子,旁邊是訂正欄,和平時的作文本一模一樣。開頭第一面是封面,寫著目錄,下面則寫日記題目和作者。另起一面是作文題目,寫在第一行中間。下面開頭空兩格,標點都占格,開始寫正文。以前要費勁地提醒,而現(xiàn)在,只要看看日記本,一切都在不言中。
(二)糾錯作用
冒號、引號的寫法一直是作文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尤其是在行末,冒號不回頭,引號卻要回頭跟著句子,學生經(jīng)常寫錯。通過老師的下水,也給學生起到了糾錯的作用。此外,對于其他同學犯的一些格式上的錯誤,通過作文漂流,對其他孩子也可以起到前車之鑒的作用。
(三)激勵作用
對于好詞好句,我不吝加上雙圈加以褒獎;鼓勵孩子們看到同伴的作文中的佳處也加上雙圈;對于家長,我也希望他們能寫寫自己看后的感受。這樣的作文本,對于孩子能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并努力使自己的作文寫得更精彩。
事實證明,“快樂4+1”的模式讓孩子們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孩子的作文入型入格,以我手寫我心,他們在寫日記的過程中與別人分享著快樂,進行著感情的交流。而這種模式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贏在三年級的起步作文這條起跑線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