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筱青
甘筱青: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九江學院校長;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理事。
孔子學院作為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機構,是開展公共外交的良好平臺。近幾年來,九江學院的海外華文教育和孔子學院工作成效顯著。建議以孔子學院為平臺開展國別研究工作;要對中方漢語教師(志愿者)加強中華文化教育;應支持高校利用孔子學院與國外高校的廣泛聯系,推進更深層次的高等教育國際化。
孔子學院作為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與國學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機構,是中外雙方真誠合作的結晶,是中外人文交流史上的一大創(chuàng)舉,它與海外華文教育一道,為滿足各國民眾學習漢語的需要,增進中外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做出了重要貢獻,更應成為開展公共外交的良好平臺。而作為孔子學院中方承辦單位的高等學校,更應肩負使命,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在漢語國際推廣和中國文化傳播的進程中,為推動公共外交做出更大的貢獻。
近幾年來,位于廬山之麓、長江之濱、鄱陽湖之畔的九江學院,在海外華文教育和孔子學院工作方面成效顯著。我們一方面面向海外華人開展華文教育,另一方面在柬埔寨與王家研究院合作創(chuàng)建第一所孔子學院,并且把這兩方面結合得比較好。柬埔寨孔子學院自2009年12月建立以來,連續(xù)4年在國家漢辦召開的全球孔子學院大會上受到表彰(兩次獲先進個人、兩次獲先進集體);同時,九江學院作為國務院僑辦首批華文教育基地,近幾年多次承辦海外華裔青少年江西感知行夏令營,海外華文教師研習班及海外華校校董華夏行等活動,被國務院僑辦和省外僑辦表彰為華文教育工作先進單位,也獲江西省教育廳表彰為漢語國際推廣先進單位。
2007年3月,九江學院承辦了江西省教育廳召開的“江西省高校推進海外孔子學院工作會議”,會議達成的共識是:建設海外孔子學院對高校來說,既是一項光榮使命,也是一個良好的發(fā)展機遇。在征求國家漢辦的意見后,九江學院定為在柬埔寨做填補空白的開拓孔子學院工作。2009年8月,國家漢辦批準九江學院作為中方承辦院校在柬埔寨建立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該孔子學院是柬埔寨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所孔子學院。2009年12月22日,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和柬埔寨王國副總理索安親自為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揭牌并囑托: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創(chuàng)立,是中柬教育合作的重要成果,是中柬人文交流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這是一件好事,好事就一定要辦好,辦出特色,辦出水平,為柬埔寨培養(yǎng)更多的懂漢語的人才和漢語教師。從2009年揭牌以來,九江學院以習近平同志講話精神為指導,在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和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的指導及支持下,通過選派漢語教師志愿者、承接孔子學院獎學金學生來校學習及接待柬埔寨政府官員班學員來華體驗中國文化等一系列活動,積極開拓創(chuàng)新,探索了一條經濟欠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辦孔子學院的新路??鬃訉W院的合作方不僅局限于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還涉及到了總理府、參議院、普通高校、部隊、軍校及華人團體等,全面服務于兩國的友好合作。孔子學院已成為了柬埔寨的漢語教學中心、中國文化宣傳中心和中柬友好研究中心,成為了柬埔寨知名教育品牌。4年多來,孔子學院為中柬友好交流搭建了一座座橋梁。促進了江西省和柬埔寨暹粒省(吳哥)結為友好省,并推進了兩省之間的日益活躍的經濟貿易往來;為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及中國國際教育協會與柬埔寨王家研究院的合作牽線搭橋,加強了高層次的學術交流;2011年6月,九江學院成立了柬埔寨歷史文化研究所,為我國政府掌握和研究柬埔寨國情提供了保障;并于2011、2012年連續(xù)兩年舉辦“中柬關系溯源專題研討會”,為柬埔寨王國政府理解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提供了有力支撐;2012年,柬埔寨任東盟輪值主席國,孔子學院為加強中柬人民友誼,發(fā)揮民間外交、公共外交的影響力,得到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的好評。
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自身建設也取得了較大成就。2011年3月,由柬方投資的孔子學院教學辦公樓正式啟用??鬃訉W院大樓里設立了以柬埔寨洪森總理及夫人命名的第一家柬埔寨電子圖書館,并連通了九江學院的電子圖書館,積極做好柬埔寨的漢語教學和教材開發(fā)??鬃訉W院除了積極爭取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支持以外,還廣開資金渠道,爭取到了柬埔寨社會各界的資助。2013年,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又批準九江學院依托孔子學院,設立柬埔寨暹粒省吳哥高級中學孔子課堂、金邊警備旅孔子課堂、警察學院孔子課堂等三所孔子課堂,并由柬埔寨孔子學院成功承辦亞洲孔子學院聯席會。
2013年5月,趙啟正同志蒞臨九江學院出席“首屆世界名山研究學術研討會暨高校公共外交論壇”,并為“九江學院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揭牌。他在致辭中指出:高校是公共外交的重要主體,在推動公共外交的實踐上責無旁貸。同時,高校自身具有開展公共外交的優(yōu)勢。中國的孔子學院走向世界,九江學院做了貢獻。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對于九江學院的漢語國際推廣工作給予了高度信任、悉心指導和熱情鼓勵,于2013年11月,批復由九江學院和美國薩凡納州立大學合作建立孔子學院。九江學院和美國薩凡納州立大學兩所高校依托所在地中美友好城市,與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緊密結合,近幾年兩校師生交流互派項目頻繁,學費互免,學分互認,友誼不斷加深。近期合作雙方已簽署執(zhí)行協議。九江學院將盡快選拔中方院長與教師赴任美國孔子學院,逐步開展?jié)h語課程教學、中華文化講座等一系列活動。2014年1月2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朱虹副省長做出重要批示,認為九江學院的海外華文教育和孔子學院工作成效顯著,走在全省前列。
宜以孔子學院為平臺開展國別研究工作。國別研究應是推進公共外交的重要基礎,涉及到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而孔子學院有取得第一手資料的優(yōu)勢??鬃訉W院可以組織專家學者和漢語教師(志愿者)對孔子學院所在國家的社會、經濟、文化多做調查研究,其成果將為應對國際復雜形勢、為中國企業(yè)投資該國、促進經貿交流提供切實參考。我們認為,開展國別研究的人員應不僅限于校內專家,可吸引全國的人才甚至全球的專家參與;基地培育要重建設、重成果、重人才保障和培養(yǎng)。
要對中方漢語教師(志愿者)加強中華文化教育。中國公共外交應通過文明間的對話,講述中國的故事,說明我們的價值觀、信仰、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等情況,加強文化交流,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理解和人類文明的進步。但目前派出國外工作的漢語教師(志愿者)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學習上,大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有些海外華文學校,特別是部分孔子學院,除了漢字教學、組織包餃子、剪紙、太極拳等活動,少有文化深層次的交流。在孔子學院建立初期,介紹包餃子、剪紙、太極拳這些中華文化元素,當然是有必要和起作用的。但深入下去,就需要轉為自覺的中華文化推廣,這需要在派出中方漢語教師(志愿者)之前,對他們進行比較系統的國學教育,促使他們在服務公共外交時擔當責任,有所作為。
在漢語國際推廣的工作中,我感到西方國家的學術界對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依然存在著誤讀及偏見,他們受黑格爾的影響,認為“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而《論語》等國學經典“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缺乏思辨邏輯。而實際上,在諸子的著述中,其對話體雖然沒有“形式上的系統”,但有“實質上的系統”,這需要我們去加以梳理。近幾年來,我率領以九江學院教師為主體的中華文化經典研究課題組成員潛心廬山之麓,出版了專著《<論語>的公理化詮釋》,受到國家漢辦、高校師生和學術界的鼓勵與支持。用公理化的方法詮釋《論語》,是以基本假設、定義、公理為基本要素,推導證明眾多蘊含在《論語》中的客觀命題,從而將隱含在《論語》中的邏輯體系凸顯出來,為理性地詮釋《論語》中的孔子思想提供一條新的解讀途徑,便于東西方人士超越不同文化語境的局限,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孔子思想。作為系列研究叢書之一的《<孟子>的公理化詮釋》也即將出版,并獲國家出版基金立項資助。目前,我們已開始《荀子》的會讀并對它開展公理化詮釋的研究。而就儒學本身的研究來看,我們還希望通過公理化的證明與推理,為整個儒學史展開一個系統、嚴密的演繹體系,揭示其內在思想脈絡和邏輯,為儒學的現代轉型探索一條實現路徑。
九江學院對師生廣泛加強了國學教育,為選派到孔子學院工作的教師和志愿者打下了扎實的中華傳統文化基礎;并在學校設立了國學譯館,完成了《<論語>的公理化詮釋》的英譯工作,目前正在努力著手該書的法文版的翻譯工作,計劃在孔子學院總部和相關部門、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推往各地海外華文學校于孔子學院作為中華文化交流讀本。同時我們承擔了《實景式對外漢語教材》的編寫任務,在提升教師、教材和教法水平上下功夫,努力為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服務公共外交做出貢獻。
應支持高校利用孔子學院與國外高校的廣泛聯系,推進更深層次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我國高等教育對外開放,經歷了從“以合作辦學項目為抓手”到“以合作建立大學(學院)為基地”的持續(xù)發(fā)展。希望教育部暨國家漢辦等相關部門鼓勵和支持高校利用孔子學院與國外高校的廣泛聯系,把“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把“合作項目”與“辦學基地”相結合,推進更深層次的高等教育國際化。九江學院依托學校設立的白鹿洞文化研究所,在江西省教育廳的指導下,已于廬山之麓的白鹿洞書院設立江西省漢語國際推廣基地。我們將進一步開拓進取,做好基礎性與服務性工作,力爭進入國家漢語國際推廣基地的行列;同時九江學院還利用海外華文學校和孔子學院開展當地師資培訓,招收更多的來華留學生,并計劃在柬埔寨的世界文化遺產所在地吳哥創(chuàng)辦中柬旅游學院,從而拓展辦學空間,豐富教學內容,更加適應大學和社區(qū)的需要。
海外華文教育與孔子學院,正是提高國家軟實力和加強國際傳播能力的重要舉措。我們要繼續(xù)積極推進海外華文教育,辦好孔子學院,增強自覺參與公共外交的意識,豐富跨文化知識,努力提高溝通能力,為促進世界和平與多元文化發(fā)展,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