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鵬飛
黑龍江哈爾濱 150090
頂板模板早拆支撐體系的應用
白鵬飛
黑龍江哈爾濱 150090
某住宅工程在進行樓板的模板施工過程中,使用了雙拆式的支撐體系架構,該體系本身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呈現出了較高的簡便性,工程的價格也極為合理,能夠切實有效的降低各種不同材料的使用量,這對于整個工程質量和效益的保證來說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經實踐證明利用該支撐體系,直接使整個工程的經濟效益都得到了提升。本篇文章主要針對頂板模板早拆支撐體系的應用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探討,以期為我國的頂板模板早拆支撐體系的發(fā)展作出貢獻。
模板;樓板;早拆支撐
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積約31300m2,剪力墻結構,地下2層,地上15層,地下1層至地上15層為標準層,標準層建筑面積約1850m2,每層分為6個單元,有3種戶型。結構施工時每個單元劃分為一個流水段,根據規(guī)范中“當樓板跨度≤2m,混凝土強度達到≥50%設計強度標準值,即可拆除底?!钡脑瓌t,設計了早拆體系排板圖。
地上結構施工時每層為6~10d,地下一層施工時間則更長些。由于6~10月氣溫較高,同條件混凝土試塊只需3~5d即可達到或超過50%的設計強度,而達到或超過100%的設計強度通常在12d以內。根據這些特點,在早拆支撐的配制上,先滿配一層模板、方木、鋼管、U托和早拆柱頭,待施工到上層同一流水段時,拆除本層大部分模板、立桿,人工把材料倒運到上層,并新增部分立桿、后拆模板和全部早拆柱頭,這樣又可形成一個完整的流水段施工所需的材料。
待施工到再上一層時,第二層拆除的方法與第一層完全相同,并將第一層保留的早拆柱頭、后拆立桿、模板拆除,與第二層拆除的模板、方木、架料同時轉運到第三層,完成第三層樓板施工,如此反復周轉,直至結構施工完成。當結構施工到第八層時,集中更換舊模板,這樣做使兩次新模板的周轉次數都在7次以上,使它們均發(fā)揮了較大的效益。
(1)模板、方木。采用15mm厚的雙面覆膜木模板,100mm×100mm方木作為主龍骨、100mm×50mm方木作為次龍骨。
(2)鋼管。立桿長為2050mm,橫桿有1350mm、1050mm、750mm、450mm共4種規(guī)格。
(3)早拆柱頭。主要由方頭頂板、三角支架和馬蹄圈等功能性部件組成。
(1)根據設計排板圖,來支搭橫立桿,并放置早拆柱頭和U托。
(2)主龍骨放置于三角支架上,再在主龍骨上放置次龍骨。
(3)在次龍骨上鋪設早拆木模板,方頭頂板上鋪設后拆木模板板條。
在進行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由于其自身的重力影響,方木會直接對于收縮造成擠壓,而模板表面的標高也會在這期間出現下降的現象,并且整體的早拆柱體是對模板起到了頂撐作用,因此,所能夠產生的空間壓縮幅度較小,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確保是混凝土質量,并受到其他相關因素的影響,務必要將方頭頂板進行旋轉之后,其表面的位置不能夠超出龍骨,至少要低于3-5毫米。
4.1 降低成本
利用早拆支撐體系,所表現出來的一個最為直觀的優(yōu)勢就在于,對周轉所需要耗費的材料使用量需求進行了降低,這也直接使得工程建設過程中所需要耗費的各方面成本在這期間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通過大量的建設案例來進行比較,能夠明顯的發(fā)現,早拆體系本身所具有的各方面成本實際僅僅只有碗扣架體系所需要耗費成本的57%左右。
除此之外,本文案例工程在進行結構施工期間,僅僅只使用了一臺塔吊來進行作業(yè),并且工期的完成還比預計的時間有所提升,如此以來,整個工程建設的效益有著較大的提升。
4.2 減少模板、木方的損耗
以往傳統(tǒng)的作業(yè)方式,都是直接在頂板模板拆除之后,直接通過人工的方式來將木方、模板、架料等多個施工環(huán)節(jié)所需的各個部分堆放在卸料臺之上,直接使用塔吊來將其來轉移到相應的作業(yè)面之上。但是從其中所呈現出的多方面情況來看,采取該施工方式對于模板以及方木產生的磨損現象較為嚴重,特別是模板在使用過程中的周轉次數,應當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在早拆支撐體系之中所應用的模板、方木、架料等最好要都利用預留洞以及人工的方式轉運,如此以來就將塔吊調運過程中所可能產生的損耗最大限度的降低。
本文案例工程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模板厚度為15mm的雙面覆膜模板,所有模板的批次和品質都完全相同,在部分傳統(tǒng)的施工工藝環(huán)節(jié)之中,該模板的周轉次數為4-5次,而在本文案例工程之中,直接通過中途替換的方式以及結構封頂之后所剩余的模板次數來看,平均都在7次以上,并且絕大多數的模板依然能夠保持相對光滑的版面,其邊緣沒有任何的分層或者是開裂的現象,其體積也維持著較高的完整性,即便是在工程建設完畢之后,該模板都還有著較大的剩余價值。
4.3 對機械設備和其他輔助設備依賴程度低
塔吊在進行調運的過程中,實際上處于各個不同結構項目施工期間所存在的一個關鍵性因素,該工程本身的塔吊在運用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塔吊應用只有三個環(huán)節(jié):首先,地下一層的頂板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直接把該工程環(huán)節(jié)建設所需要各方面材料全部都調運到作業(yè)面之上;其次,在第八層對模板進行更換施工的過程中,直接使用塔吊來對新舊模板進行調運;最后,工程結構進行封頂期間,其拆除的各方面材料全部使用塔吊來調運到地面,通過這方面也能夠明顯的看出,早拆體系本身對于塔吊的依賴程度并不高,同時,在使用早拆體系的過程中,也不需要搭設相應的卸料平臺,通過該措施,除了能夠有效的節(jié)省材料之外,還能夠降低人工成本的消耗,最終還避免了卸料平臺本身出現安全隱患。
4.4 加快工期,提高工效
在工程之中進行施工結構現場進行布置的過程中,由于場地所帶來的影響以及狹小因素等方面的限制,僅僅只能夠在主體結構的北部位置,來設置上一臺作業(yè)半徑能夠達到了60m的塔吊。同時,在對墻體模板本身進行配置的過程中,務必要充分的考慮到塔吊在該環(huán)節(jié)的調運次數限制,通過嚴格的計算之后,在初期的配置過程中,只需要一個半水段的模板,大約面積為1.110m2,在這一過程中,標準的層工期也應當要達到8D一層。當建筑工程本身使用了早拆體系來進行建設之后,塔吊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絕多數工作都是集中在調運的鋼模之上,在這期間,能夠看到的是,塔吊還能夠有一定的富余效率可以應用。因此,可以在以往使用的調運基礎上,來增加185m2的鋼模板,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塔吊的作業(yè)效率便能夠最大限度的縮短,至少保證在凌晨12點便能夠完成施工任務。其地上標準層工期變?yōu)?d一層后,其最快的修建時間能夠達到6d一層,這能夠直接使得工程結構的施工工期減少15d,起到了較為良好的經濟效益目的。
綜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針對頂模板早拆支撐體系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且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該支撐體系本身所具有的性能極為優(yōu)越,能夠直接使用在相應的結構體系之中,這對于我國頂模板施工技術的發(fā)展來說,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1]蘇華東.現澆混凝土頂板模板工程施工中WYL早拆體系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 2009(03)
[2]尤永林.高層建筑門架式早拆模板施工工藝[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09(12)
[3]趙松國,張新峰.模板早拆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16)
身份證號:23212719850527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