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然
河北省無極縣西郝莊小學
如何提高小學生習作評價的有效性
周慶然
河北省無極縣西郝莊小學
給學生作文下評語,是作文教學過程中舉足輕重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在精批細改作文時,不可“圈改詞句”了事,還要從孩子的身心特點和作文教學的規(guī)律出發(fā),給他們寫一些淺顯易懂、親切友好、具體可感、而又新穎有趣的評語,才能使師生的心走到一起來,使溝通變得有效起來,使學生的作文“活”起來!
小學作文;評價評語
作文教學應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貼近學生實際,尋找適合學生的作文途徑,讓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樂于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yōu)美、生動真切的好文章。切實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一線教師重要而有挑戰(zhàn)性的教學任務。因此,我們有必要在習作評價上下足功夫,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許多教育專家指出:“小語要姓‘小’?!毙W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墒?,我們有的老師明明知道這一點,卻在下評語時忽略了這一點。好象評語寫得太通俗、太淺顯,就不能顯示自己學業(yè)精深;就不能顯示自己知識淵博;就不能顯示自己的為師風范!我曾在三年級一位同學的作文本上,看到一篇作文《難忘的拔河比賽》,老師下的評語是“你的作文主題突出,結構緊湊。”我問該同學,知道什么是“主題”嗎?孩子笑了笑;我又問他什么叫“結構”,他還是笑了笑;我又問他:“知道老師評語的意思嗎?”這回他說話了:“反正是好話,其他就不知道了?!甭犃撕⒆拥幕卮?,我苦笑了一下。心想,如果把評語換成“你不僅能圍繞‘難忘’這個中心來寫,還把事情的經過寫得很具體、生動,真了不起!”——這樣的評語學生看得懂,理得清,難道不好嗎?所以,評語要淺顯易懂,不需要用術語的地方還是不用為好。否則,我們的評語只能是老師寫、老師看、老師懂的流于形式的“三老”評語了。
評語是寫給學生看的,他們人小,可是感情豐富而又敏感!夸張一點說,評語中的一句一字有可能讓他終生受益,也可能讓他一輩子都耿耿于懷、心情不舒暢。所以,評語一定要親切友好,要充滿鼓勵!記得五年級剛開學時,我班有名的“雙差生”王成寫的看圖作文《節(jié)日的早晨》,可以說他的作文除了字比以前寫得認真和作文篇幅較長外(他以前的作文只有四五十個字,而且文不對題,所以寫長一點,也是他想好的一個表現(xiàn)),沒有其他的優(yōu)點。但是,我知道,這對于他的基礎來說,他已經是把“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他想把作文寫好,只不過暫時沒找到竅門。于是,我“沙里淘金”,充滿激情地鼓勵他“你寫作文的態(tài)度多認真呀!字寫得也很漂亮!不過,如果能把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再寫詳細點,那樣一定會更好!”,并且,我破天荒地給他的作文打了個表示進步很大的五角星。當我把作文本發(fā)下去時,只見他先是眉飛色舞,然后快速地低頭修改,并不時地請教他前后左右成績好的同學,連下課也沒離開自己的座位,仍然在那專心致志地修改!大概半小時后,王成就把修改好的作文拿給我看了,這一回的作文我看至少也能得個“良”!當時我感動極了,為王成同學的進步而感動,為自己沒有扼殺一個想向上的孩子的心靈而感動!
一次,看到四年級一位成績中等學生的作文。老師給他的第六單元想象作文《笨笨熊脫險記》下了這樣的評語:“語句通順連貫,但結構不完整,希修改!”我看了后,心里就犯嘀咕,這篇作文“結構不完整”,到底是“缺頭”?“少尾”?還是“沒身子”呢?我問孩子知道不知道自己的作文究竟哪里不好,他摸著頭,不好意思地說:“不知道,不過沒關系,我只要稍微改幾個字,老師就認為我已經修改了,不會批評我的!”我聽了后,心里很不是滋味。這樣下去,對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沒有好處!老師下的評語太空洞、太大了!我仔細看了一下作文,發(fā)現(xiàn)他只寫了笨笨熊歷險的情況,沒寫如何脫險,也就是說文章沒有結尾,于是,我?guī)退赋鍪д`,他十分高興:“噢,原來是這樣,我知道了!謝謝老師!”說完,就拿起筆改了起來。所以,我覺得要在評語中具體地說出作文的問題究竟出在哪里,這樣學生在修改時就能“對癥下藥”、“有則改之”,才能促進學生的作文水平不斷提高!
醫(yī)生給病人治病要“對癥下藥”,老師為學生指點要“因材施教”。給學生寫評語時,也要“因文施評”。每篇作文后的評語應有所不同,做到“異彩紛呈”,盡量避免千篇一律。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位同學寫了八篇作文,其中三篇作文《節(jié)日的早晨》《秋天的田野》《令我敬佩的叔叔》后面,老師寫的評語都是“內容具體、充實,語句通順連貫”。當時我就忍不住地問了這個同學。我說:“這三篇作文的評語都是一樣的,你看了后有什么想法嗎?”孩子直言不諱:“我不喜歡這樣的評語,沒勁!老師要求我們寫作文時不要‘炒冷飯’,每次都要有新東西,可她自己呢?她寫評語還不是‘炒冷飯’嗎?這樣的評語沒意思!”很明顯,孩子很不開心!我聽了后,受到了很大震動。沒想到,小小的評語在孩子心目中竟然這么重要!是呀,“不炒冷飯”這是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可我們在寫作文評語時何嘗這樣要求過自己呢?這不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課后,我拿起這位同學的作文本,審視再三,慎重地給他的《節(jié)日的早晨》后補寫了“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寫得多形象、逼真呀!希望再加把勁!”在《秋天的田野》后補寫了“你寫得太好了,老師已經看到了你筆下遼闊、清新、到處都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田野了!”;在《令我敬佩的叔叔》后補寫了“人物外貌寫得很有特色,事例新穎、生動!你真行!”這位學生看了后,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那是一種真正的云開霧散的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