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山紅
摘要:《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三個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所有目標中最為重要的、最為核心的部分,它最能體現學數學的魅力和價值。那么教師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呢?本人認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立足于以學生為本,全面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使數學課堂成為學生展示激情、智慧與個性的大舞臺。
關鍵詞:情感出發(fā);培養(yǎng);數學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095-02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而諸如動機、興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卻有很大的差別,且這些非智力因素是造成學生數學差異的主要原因。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常常會發(fā)現課堂上學生的情緒高漲,與老師的互動就積極,學生的思維就敏捷,精力就會集中,學習效果良好。反之,情緒低落,學生的精力就難以集中,目光呆滯,思維遲鈍,學習效果較差。這就讓我想到了數學課堂應從情感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興趣。
一、學生的情感參與是課堂高效的前提條件
每一名學生都是獨特的生命個體,而學習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一位教育家講過這樣一句話:“要教育孩子必須首先了解孩子”。而數學學習是要讓學生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這就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心理關注。比如:課前對學生聊聊天,了解學生有沒有身體不舒服,學習工具準備好了沒有。要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一是要尊重學生的情感、人格和個性,尊重學生的意愿,需要和追求,保證他們有相對的人格,自尊與自由。二是要尊重每個學生的稟賦,性格,興趣,身體狀況以及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創(chuàng)造自由,開放,包容,合作,互動,嚴謹,進取,誠信的良好學風,創(chuàng)設自由探究和共享知識的寬松環(huán)境,讓學生積極,主動,愉悅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學生一定能充分發(fā)揮潛力,施展才華.
二、學生的情感參與是課堂高效的有力保障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情感與學生學習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學習的思維處于最佳的狀態(tài),而緊張的課堂氣氛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呢?——除了教師以淵博的知識飽滿的熱情、親切的話語進行上課外,還可以借助一些體態(tài)語。即期待的目光,會心的微笑,贊許的點頭和親切的撫摸等都能讓學生感受到一種愛的鼓舞,一種情感的交融,就能營造出一種和諧、寬松、民主、平等互助的課堂環(huán)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聰明才智的平臺,并營造一種師生之間和諧、平等、民主的良好的數學課堂氛圍。只有營造出這樣的學習氛圍,才能使學生愉快地學習數學,學生對一些數學問題才肯想、敢想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學生內在的潛能才得以釋放。例如:在學習“乘法意義”時,出示這樣一題:“看哪些加法算式可以改寫成乘法算式,再寫出來?”其中一式為8+8+8+8+5,練習時,有的同學改寫成8×4+5或8×5-3,還有4×9+1,我表揚了這些同學敢于大膽創(chuàng)新。不料有個男生理直氣壯地說:“老師不應該表揚他們,因為他們沒有好好看題目要求”。其中一個受表揚的同學馬上承認到:“題目是讓我們改寫成乘法算式,我們寫的是乘加、乘減混合算式不對了”。另一個學生說:“要是把書上的‘改寫成乘法算式換成‘改寫成簡單算式就好了”。這一矛盾沖突使我喜上加喜,立即展開討論,創(chuàng)新性地,把一題改成兩個要求不同的題。學生在的平等、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中探究數學,他們對數學的愛也油然而生,使學生大膽地敞開心扉,真誠地與教師、同學交流,學生的積極參與,使課堂的成功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三、學生的情感參與將蘊藏無限的潛能
每個學生都是一座蘊藏無限潛能的寶藏,潛能能發(fā)揮出多少關鍵在于教學者能給他創(chuàng)造出機會讓他們展示。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同時要學會賞識學生,給予學生肯定,不斷地激勵學生,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情境,逐漸養(yǎng)成勤于動腦、動手,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積極性。
人無完人,但沒有一無是處的人。每位學生同樣有他與別人不同的閃光點,這時教師要善于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及時表揚,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我班上一名女同學,數學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但她的書寫非常工整。我就抓住她的這一閃光點,多次在班上表揚她,并將她的書寫上墻展示。又比如:在教學《欣賞與設計》一課時,我布置了一道作業(yè)題:請同學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利用手中的圓規(guī)在美術本上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其中有兩個學困生畫得很認真,涂色也很認真,也很有新意。我抓住這一點,及時表揚了這兩位學生,在課后把這兩位學生的畫上墻展覽,使他們感受到了一次成功的喜悅,體驗到了“我能行”。在課堂上我發(fā)現這幾名學生發(fā)言積極了,不懂的愛問了,對數學產生了興趣,成績也有較大進步。像他們這樣的學生更需要老師去關注,發(fā)現他們,看到他們的閃光點并加以肯定,正確地引導他們將自己的長處用到學習上,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和理解,在賞識鼓勵中建立起學習信心,促使?jié)撛诘膶W習潛能發(fā)揮出來。
四、學生的情感參與能培養(yǎng)越挫越勇的心理品質
在數學學習中,學生有很多的成功體驗,但同樣會遇到失敗的體驗。記得有一次,在學習了圓的面積后,練習冊上有一道關于求陰影部分面積的習題,把全班同學都難住了,一群孩子各種辦法都想盡了,任然毫無頭緒。他們唉聲嘆氣地找到我說:“老師,這道題好難喲,不會做?!蔽铱赐觐}目后,沒有馬上給學生講解,而是告訴學生:“這道題我需要時間思考一下。”我是想用這樣的方式告訴學生兩個道理:一是此題確實有難度,二是一時解答不出來是很正常的事。過了一段時間,我與同學們一起探討,學生說說他們的思路,我再談談我的想法,學生聽了恍然大悟,大聲的說:“我知道怎么做了”,高興得手舞足蹈。記得還有一次,學生遇到一道這樣的填空題:已知正方形的面積是7平方米,求圓的面積是( )平方米。如圖:
一位學生找到我說:“老師,這道題做不出來?!蔽疫€沒來得及問為什么,他就解釋說:“這題圓的半徑求不出來,所以無法做”。下面是我們的對話:
師:正方形的面積怎樣求?
生:邊長乘邊長。
師:正方形的邊長相當于圓的什么?
生:邊長相當于圓的半徑。
還沒有等我往下問,孩子就大叫:“哦,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謝謝老師!”那高興勁就別提了。這樣,讓孩子們了解到學習數學肯定會遇到困難,但困難并不可怕,只有我們不逃避、不放棄,采取積極的行動一定會有辦法征服它。讓孩子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始終保持著自信、努力與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