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王剛毅+呂游
摘要:奶牛專業(yè)合作社作為新興農業(yè)合作組織形式逐漸被奶農、政府及學者所重視,因其形成時間較短,信息機制、利益機制和決策機制尚不完善,在決策分析、決策制定及決策執(zhí)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存在風險。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決策流程中導致決策風險的原因進行分析,將決策風險引致因素劃分為6個一級指標及14個二級指標構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黑龍江省肇州縣某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進行系統(tǒng)性研究,發(fā)現(xiàn)決策中決策者能力、決策機制及監(jiān)管制度對合作社決策風險的影響程度較大,二級指標中監(jiān)督反饋程序、監(jiān)管人員權力、決策主體、決策程序、決策者學歷和決策者道德水平對合作社決策風險有明顯影響。
關鍵詞: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風險評價
中圖分類號:F326.3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21-5299-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4.21.065
Decision-Making Risk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of the Cow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WANG Chen,WANG Gang-yi,L?譈 You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Abstract: The cow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as emerging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re valued by dairy farmers, government and scholars gradually. Because their forming time is short, their information mechanism, interest mechanism and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are not yet perfect. In the decision analysis, decision making and decision implementation process risks exist inevitably. This paper use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decision-making risk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factors that led to decision-making risk are divided into 6 primary indexes and 14 secondary indicators to construc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 systematical study on the decision-making risk of a cow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in Zhaozhou coun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inds that the ability of decision-makers,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and supervision system impact decision-making risk greatly, and the secondary indicators, including regulators power, supervision and feedback procedure, decision maker,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s, decision makers' record of formal school and moral level of decision makers, all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ooperative decision-making risk.
Key words: the cow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decision-making risk; risk assessment
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積極推動,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發(fā)展數(shù)量和惠民數(shù)量持續(xù)增加。不同種類的專業(yè)合作社在完善農村經營體制和降低農民經營風險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其中奶牛專業(yè)合作社在促進奶農與大規(guī)模乳品企業(yè)公平談判,防止惡意壓價,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奶農收益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貢獻,但同時也出現(xiàn)了合作社發(fā)展重規(guī)模輕規(guī)范、重效率輕公平的現(xiàn)象[1],使合作社在經營過程中面臨許多風險。梁紅衛(wèi)[2]采用層次分析法和德爾菲法對A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進行涉險因素分析,確定自然風險、經濟風險、技術風險、信用與道德風險及內部各要素權重,制定風險評價指標評分體系進行風險度量。曾珍[3]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和層次分析法對某棉花專業(yè)合作社影響組織運行的主風險因素,包括內部管理因素、外部環(huán)境因素、市場技術及產品因素、農戶層面因素進行風險評估,并從這四個方面提出風險防范措施。趙蒙[4]和馮玲[5]分別對四川省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和河北省蔬菜專業(yè)合作社運營風險建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提出風險成因及防范措施。通過文獻梳理可以看出近5年各類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存在的風險問題逐漸被學者重視,但研究多以籠統(tǒng)的合作社為研究對象對合作社面臨的所有風險進行研究,缺乏針對不同類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專業(yè)化研究和對某一特定風險的具體內容研究。本文以奶牛專業(yè)合作社為研究對象,借鑒企業(yè)的決策風險研究方法[6],對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進行評價。endprint
1 ?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系統(tǒng)認識
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是以奶農為經濟主體,以奶牛的養(yǎng)殖、牛奶的生產及銷售等經濟行為為基礎,以減少交易成本,改變奶農與乳品企業(yè)談判的弱勢地位,保障奶農的基本利益為目標構建的新型合作組織形式。其決策一般依據(jù)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成立時訂立的決策程序,由決策主體針對具體事件問題進行決策制定。奶牛專業(yè)合作社作為一種特殊的組織形式,既有與企業(yè)決策相同的決策風險因素,也具有其特有的決策風險因素。因此,在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過程中,決策制定所產生的風險會受到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信息機制、決策機制及利益機制的有效運行對合作社決策主體在決策過程起關鍵性作用[7]。決策分析中信息的有效獲取、決策制定中信息的正確傳遞以及決策執(zhí)行中信息的有效反饋可以限制決策過程中風險產生的外部條件。利益機制在合作社不同組織模式下運行合理,決策主體與合作社社員利益分配協(xié)調可有效避免決策主體在決策行為時的道德風險和責任風險,也決定了決策執(zhí)行主體的執(zhí)行程度。建立在信息機制和利益機制基礎上的決策機制,包括決策主體的確定以及決策程序的執(zhí)行,不同利益主體的關聯(lián)影響、決策主體制定決策的全面性、決策各環(huán)節(jié)的有機結合以及決策執(zhí)行監(jiān)督約束制度都會對決策風險的產生有明顯影響。
由于奶牛合作社發(fā)展時間較短,還未形成完善的運行體系,決策風險的產生不可避免,因此確定風險產生的原因,梳理決策風險產生的關鍵性決定因素對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有效改善至關重要。依據(jù)決策流程,結合決策風險影響因素及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特點,將決策風險劃分為三個階段考察,決策分析、決策制定和決策執(zhí)行(圖1)。在決策分析過程中,決策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決策主體獲得信息不充分和決策整體機制不健全;在決策制定過程中,決策風險主要由決策者能力不足或由于決策者素質不高導致道德風險而產生決策風險;在決策執(zhí)行過程中,由于執(zhí)行力度不夠或監(jiān)管制度不健全而產生風險。本研究將決策分析、決策制定和決策執(zhí)行中所產生的風險統(tǒng)稱為決策風險。
2 ?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引致性因素分析
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過程應建立在有效的信息機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和完善的決策機制基礎上。決策的目標是實現(xiàn)合作社社員利益最大化、減少損失的發(fā)生、節(jié)約成本。將奶牛專業(yè)合作社風險依據(jù)決策前的決策分析風險、決策中的決策制定風險、決策后的決策執(zhí)行風險進行風險分析,指標體系及內容見表1和表2。
3 ?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評價指標分析
模糊綜合評價是對多因素影響的事物進行綜合評價的一種方法。由于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的引致性因素較多,本文采用多級評價方法建立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借鑒田永強等[8]的指標體系建立方法,首先建立綜合評價指標因素的優(yōu)先集合,即決策風險評價指標集合U={u1,u2,u3,…,un},本研究將評價指標體系分為兩個層級,第一層級評價指標記為B={B1,B2,B3,B4,B5,B6}={決策信息,決策機制,決策者能力,決策者素質,執(zhí)行程度,監(jiān)管制度},第二層級為子指標級記為Bi={Bi1,Bi2,…,Bij},其中i=1,2,…,6,Bij表示Bi的第j個二級指標,j=1,2,…,ki,ki≤3。B1={B11,B12,B13}={決策信息調查,專家咨詢,備選方案設計},B2={B21,B22}={決策主體,決策程序},B3={B31,B32}={決策者學歷,決策者經驗},B4={B41,B42}={決策者責任意識,決策者道德水平},B5={B51,B52,B53}={決策執(zhí)行人員能力,執(zhí)行人員責任意識,決策執(zhí)行程序},B6={B61,B62}={監(jiān)管人員權力,監(jiān)督反饋程序}。根據(jù)實際情況將評價結果劃分為m個等級,確定評價集V={v1,v2,v3,…,vm},本研究將評價結果劃分為5個等級V={v1,v2,v3,v4,v5}={非常高、較高、一般、較低、非常低},表示引致性因素對決策風險的影響程度。
根據(jù)評價指標集合中每個因素在評價目標中的重要程度確立權重集A={a1,a2,a3,…,an},設立第一等級指標Bi的權數(shù)為ai(i=1,2,…,6),則第一等級指標權重集為A={a1,a2,a3,a4,a5,a6},ai∈[0,1]且 ?ai=1,二級指標權重集為Ai={ai1,ai2,…,aij}, ?aij∈[0,1]且aij=1。本研究采用專家打分法對每級指標進行兩兩要素間重要性打分,確定每級指標權重,經處理后得表3。
用專家評分法生成一個從評價指標集合U到評價集V的模糊關系,確定評價矩陣R=(rij)n×m,形成由(U,V,R)三元體構成的一個模糊綜合評價模型,矩陣Ri表示Bi風險因素指標的專家評價結果,以黑龍江省肇州縣某奶牛專業(yè)合作社為研究對象,此合作社在2007年成立,資產總額達2 450萬元,吸收成員322戶,合作社共吸收成員股金100萬元,帶動農戶490戶,奶牛存欄1 273頭,平均日產鮮奶22 t,年生產鮮奶8 000 t,此奶牛合作社成立的時間相對較早且發(fā)展相對成熟,課題組邀請黑龍江省10位專家對此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引致性因素進行評價,專家包括2位奶牛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2位監(jiān)事、2位合作社普通社員、4位相關學者,對10位專家評價結果整理后得出:
R1=0.2 0.5 0.2 0.1 ?00.1 0.4 0.3 0.2 ? 0 0 ?0.2 0.5 0.2 0.1
R2=0.2 0.5 0.2 0.1 00.1 0.3 0.4 0.2 0
R3=0.2 0.3 0.3 0.1 0.10.5 0.3 0.2 ? ?0 ? ?0
R4=0.2 0.3 0.4 0.1 00.1 0.2 0.5 ?0.2 ?0endprint
R5= 0 ? 0.2 0.4 ?0.3 ?0.10.1 0.4 0.4 0.1 ? ?00.1 0.3 0.4 0.2 ? 0
R6=0.2 0.4 0.3 0.1 00.1 0.5 0.3 ?0.1 ?0
將風險因素權重向量Ai與評價矩陣Ri相乘,得出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模糊綜合評價矩陣,Di。
D1=A1×R1=(0.42 0.38 0.20)
×0.2 0.5 0.2 0.1 ?00.1 0.4 0.3 0.2 ? 0 0 ?0.2 0.5 0.2 0.1
=(0.122 0.402 0.298 0.158 0.02)
通過評價結果可以看出,有12.2%的專家認為此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中決策信息存在非常高的風險,40.2%的專家認為決策信息存在較高的風險,29.8%的專家認為決策信息存在一般風險,15.8%和2.0%的專家認為決策信息存在較低和非常低的風險。
同理可得:
D2=(0.148 0.396 0.304 0.152 0)
D3=(0.392 0.3 0.236 0.036 0.036)
D4=(0.135 0.235 0.465 0.165 0)
D5=(0.072 0.301 0.4 0.199 0.028)
D6=(0.145 ?0.455 ?0.3 ?0.1 ?0)
由D1、D2、D3、D4、D5、D6構成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評估模糊矩陣D,與準則層風險因素指標權重A相乘,得到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最終評估結果。
M=A×D
=(0.07 0.2 0.27 0.13 0.11 0.22)
×0.122 0.402 0.298 0.158 0.020.148 0.396 0.304 0.152 ?00.392 ?0.3 ?0.236 0.036 0.0360.135 0.235 0.465 0.165 ?00.072 0.301 ?0.4 ?0.199 0.0280.145 0.455 ?0.3 ? 0.1 ? 0
=(0.201 0.352 0.316 0.117 0.014)
通過評價結果可以看出,有20.1%的專家認為奶牛專業(yè)合作社存在非常高的決策風險,有35.2%的專家認為合作社存在較高風險,有31.6%的專家認為合作社存在一般風險,有11.7%和1.4%的專家認為合作社存在較低和非常低的風險。
將評價集V={v1,v2,v3,v4,v5}={非常高,較高,一般,較低,非常低}賦值,令v1=5,v2=4,v3=3,v4=2,v5=1,計算各風險影響因素的平均值可以更容易地比較出風險影響因素對決策風險的影響程度(表4)。
由表4可以看出,決策者能力是影響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的最關鍵因素,影響度為1.073 7,其次為監(jiān)管制度,影響度為0.801 9,再次為決策機制,影響度為0.708 0,之后分別為決策者素質、執(zhí)行程度和決策信息,分別為0.443 6、0.350 8、0.237 8。指標層中決策者經驗對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影響度最大,其次為監(jiān)督反饋程序、監(jiān)管人員權力、決策主體、決策程序、決策者學歷和決策者道德水平。
4 ?結論
總的來說,從對黑龍江省肇州縣某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評價可以看出,決策者能力是引致決策風險的關鍵性因素,現(xiàn)存奶牛專業(yè)合作社大部分均由理事長等少數(shù)決策主體進行決策,決策者能力與合作社的發(fā)展壯大以及收益多少密切相關,決策機制和監(jiān)管制度也分別對決策風險產生明顯作用,雖然決策風險評價體系中顯示決策信息和決策執(zhí)行程度等因素對該合作社決策風險的影響程度相對較小,但值得注意的是,當某一影響因素發(fā)生時,即使相對較小的影響因素也可能對決策風險產生重大影響,例如如果調查的決策信息是錯誤的,決策者會受到錯誤信息的影響做出錯誤的決策,影響是十分嚴重的。因此政府與合作組織應從三個方面引導合作社發(fā)展:①應加強合作社決策主體的培訓,完善決策信息機制,從政府層面為合作社提供決策信息和咨詢服務[9],幫助決策主體積累實踐經驗,在審批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時也應優(yōu)先考慮決策主體明確、決策主體學歷相對較高、決策經驗較多的合作社。②加強規(guī)范現(xiàn)有合作社決策機制,引導合作社向正規(guī)合作社發(fā)展[10],完善決策相關規(guī)章制度,健全各方利益關系,減少決策風險。③建立合作社監(jiān)督反饋程序,落實監(jiān)管人員職責及權力,促進合作社決策機制良性循環(huán),避免決策主體道德風險。
參考文獻:
[1] 崔寶玉,劉 ?峰.快速發(fā)展戰(zhàn)略選擇下的合作社政府規(guī)制及其改進[J].農業(yè)經濟問題,2013(2):49-55.
[2] 梁紅衛(wèi).農民專業(yè)合作社風險管理研究[D].西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
[3] 曾 ?珍.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風險管理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
[4] 趙 ?蒙.河北省蔬菜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生產經營風險研究[D].河北保定:河北農業(yè)大學,2012.
[5] 馮 ?玲.四川省農民專業(yè)合作社運營風險防范研究[D].四川雅安:四川農業(yè)大學,2011.
[6] 葉 ?莉,張曉云,周硯青.高新技術企業(yè)決策風險的影響因素研究[J].企業(yè)經濟,2011(8):33-36.
[7] 王剛毅,王 ?晨,李紅梅,等.畜產品供應鏈品牌體系創(chuàng)建與運營的機理分析[J].中國畜牧雜志,2013,49(6):51-56.
[8] 田永強,王鳳芹.我國糧食企業(yè)風險承受能力的模糊綜合評價研究[J].農業(yè)技術經濟,2005(1):15-19.
[9] 姜冬梅,申 ?倩,申 ?榮.基于AHP方法分析奶業(yè)產業(yè)化組織模式的路徑選擇——以呼和浩特市奶業(yè)為例[J].農業(yè)技術經濟,2010(5):112-119.
[10] 吳 ?晨.不同模式的農民合作社效率比較分析——基于2012年粵皖兩省440個樣本農戶的調查[J].農業(yè)經濟問題,2013(3):79-86.
(責任編輯 ?昌炎新)endprint
R5= 0 ? 0.2 0.4 ?0.3 ?0.10.1 0.4 0.4 0.1 ? ?00.1 0.3 0.4 0.2 ? 0
R6=0.2 0.4 0.3 0.1 00.1 0.5 0.3 ?0.1 ?0
將風險因素權重向量Ai與評價矩陣Ri相乘,得出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模糊綜合評價矩陣,Di。
D1=A1×R1=(0.42 0.38 0.20)
×0.2 0.5 0.2 0.1 ?00.1 0.4 0.3 0.2 ? 0 0 ?0.2 0.5 0.2 0.1
=(0.122 0.402 0.298 0.158 0.02)
通過評價結果可以看出,有12.2%的專家認為此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中決策信息存在非常高的風險,40.2%的專家認為決策信息存在較高的風險,29.8%的專家認為決策信息存在一般風險,15.8%和2.0%的專家認為決策信息存在較低和非常低的風險。
同理可得:
D2=(0.148 0.396 0.304 0.152 0)
D3=(0.392 0.3 0.236 0.036 0.036)
D4=(0.135 0.235 0.465 0.165 0)
D5=(0.072 0.301 0.4 0.199 0.028)
D6=(0.145 ?0.455 ?0.3 ?0.1 ?0)
由D1、D2、D3、D4、D5、D6構成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評估模糊矩陣D,與準則層風險因素指標權重A相乘,得到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最終評估結果。
M=A×D
=(0.07 0.2 0.27 0.13 0.11 0.22)
×0.122 0.402 0.298 0.158 0.020.148 0.396 0.304 0.152 ?00.392 ?0.3 ?0.236 0.036 0.0360.135 0.235 0.465 0.165 ?00.072 0.301 ?0.4 ?0.199 0.0280.145 0.455 ?0.3 ? 0.1 ? 0
=(0.201 0.352 0.316 0.117 0.014)
通過評價結果可以看出,有20.1%的專家認為奶牛專業(yè)合作社存在非常高的決策風險,有35.2%的專家認為合作社存在較高風險,有31.6%的專家認為合作社存在一般風險,有11.7%和1.4%的專家認為合作社存在較低和非常低的風險。
將評價集V={v1,v2,v3,v4,v5}={非常高,較高,一般,較低,非常低}賦值,令v1=5,v2=4,v3=3,v4=2,v5=1,計算各風險影響因素的平均值可以更容易地比較出風險影響因素對決策風險的影響程度(表4)。
由表4可以看出,決策者能力是影響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的最關鍵因素,影響度為1.073 7,其次為監(jiān)管制度,影響度為0.801 9,再次為決策機制,影響度為0.708 0,之后分別為決策者素質、執(zhí)行程度和決策信息,分別為0.443 6、0.350 8、0.237 8。指標層中決策者經驗對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影響度最大,其次為監(jiān)督反饋程序、監(jiān)管人員權力、決策主體、決策程序、決策者學歷和決策者道德水平。
4 ?結論
總的來說,從對黑龍江省肇州縣某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評價可以看出,決策者能力是引致決策風險的關鍵性因素,現(xiàn)存奶牛專業(yè)合作社大部分均由理事長等少數(shù)決策主體進行決策,決策者能力與合作社的發(fā)展壯大以及收益多少密切相關,決策機制和監(jiān)管制度也分別對決策風險產生明顯作用,雖然決策風險評價體系中顯示決策信息和決策執(zhí)行程度等因素對該合作社決策風險的影響程度相對較小,但值得注意的是,當某一影響因素發(fā)生時,即使相對較小的影響因素也可能對決策風險產生重大影響,例如如果調查的決策信息是錯誤的,決策者會受到錯誤信息的影響做出錯誤的決策,影響是十分嚴重的。因此政府與合作組織應從三個方面引導合作社發(fā)展:①應加強合作社決策主體的培訓,完善決策信息機制,從政府層面為合作社提供決策信息和咨詢服務[9],幫助決策主體積累實踐經驗,在審批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時也應優(yōu)先考慮決策主體明確、決策主體學歷相對較高、決策經驗較多的合作社。②加強規(guī)范現(xiàn)有合作社決策機制,引導合作社向正規(guī)合作社發(fā)展[10],完善決策相關規(guī)章制度,健全各方利益關系,減少決策風險。③建立合作社監(jiān)督反饋程序,落實監(jiān)管人員職責及權力,促進合作社決策機制良性循環(huán),避免決策主體道德風險。
參考文獻:
[1] 崔寶玉,劉 ?峰.快速發(fā)展戰(zhàn)略選擇下的合作社政府規(guī)制及其改進[J].農業(yè)經濟問題,2013(2):49-55.
[2] 梁紅衛(wèi).農民專業(yè)合作社風險管理研究[D].西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
[3] 曾 ?珍.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風險管理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
[4] 趙 ?蒙.河北省蔬菜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生產經營風險研究[D].河北保定:河北農業(yè)大學,2012.
[5] 馮 ?玲.四川省農民專業(yè)合作社運營風險防范研究[D].四川雅安:四川農業(yè)大學,2011.
[6] 葉 ?莉,張曉云,周硯青.高新技術企業(yè)決策風險的影響因素研究[J].企業(yè)經濟,2011(8):33-36.
[7] 王剛毅,王 ?晨,李紅梅,等.畜產品供應鏈品牌體系創(chuàng)建與運營的機理分析[J].中國畜牧雜志,2013,49(6):51-56.
[8] 田永強,王鳳芹.我國糧食企業(yè)風險承受能力的模糊綜合評價研究[J].農業(yè)技術經濟,2005(1):15-19.
[9] 姜冬梅,申 ?倩,申 ?榮.基于AHP方法分析奶業(yè)產業(yè)化組織模式的路徑選擇——以呼和浩特市奶業(yè)為例[J].農業(yè)技術經濟,2010(5):112-119.
[10] 吳 ?晨.不同模式的農民合作社效率比較分析——基于2012年粵皖兩省440個樣本農戶的調查[J].農業(yè)經濟問題,2013(3):79-86.
(責任編輯 ?昌炎新)endprint
R5= 0 ? 0.2 0.4 ?0.3 ?0.10.1 0.4 0.4 0.1 ? ?00.1 0.3 0.4 0.2 ? 0
R6=0.2 0.4 0.3 0.1 00.1 0.5 0.3 ?0.1 ?0
將風險因素權重向量Ai與評價矩陣Ri相乘,得出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模糊綜合評價矩陣,Di。
D1=A1×R1=(0.42 0.38 0.20)
×0.2 0.5 0.2 0.1 ?00.1 0.4 0.3 0.2 ? 0 0 ?0.2 0.5 0.2 0.1
=(0.122 0.402 0.298 0.158 0.02)
通過評價結果可以看出,有12.2%的專家認為此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中決策信息存在非常高的風險,40.2%的專家認為決策信息存在較高的風險,29.8%的專家認為決策信息存在一般風險,15.8%和2.0%的專家認為決策信息存在較低和非常低的風險。
同理可得:
D2=(0.148 0.396 0.304 0.152 0)
D3=(0.392 0.3 0.236 0.036 0.036)
D4=(0.135 0.235 0.465 0.165 0)
D5=(0.072 0.301 0.4 0.199 0.028)
D6=(0.145 ?0.455 ?0.3 ?0.1 ?0)
由D1、D2、D3、D4、D5、D6構成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評估模糊矩陣D,與準則層風險因素指標權重A相乘,得到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最終評估結果。
M=A×D
=(0.07 0.2 0.27 0.13 0.11 0.22)
×0.122 0.402 0.298 0.158 0.020.148 0.396 0.304 0.152 ?00.392 ?0.3 ?0.236 0.036 0.0360.135 0.235 0.465 0.165 ?00.072 0.301 ?0.4 ?0.199 0.0280.145 0.455 ?0.3 ? 0.1 ? 0
=(0.201 0.352 0.316 0.117 0.014)
通過評價結果可以看出,有20.1%的專家認為奶牛專業(yè)合作社存在非常高的決策風險,有35.2%的專家認為合作社存在較高風險,有31.6%的專家認為合作社存在一般風險,有11.7%和1.4%的專家認為合作社存在較低和非常低的風險。
將評價集V={v1,v2,v3,v4,v5}={非常高,較高,一般,較低,非常低}賦值,令v1=5,v2=4,v3=3,v4=2,v5=1,計算各風險影響因素的平均值可以更容易地比較出風險影響因素對決策風險的影響程度(表4)。
由表4可以看出,決策者能力是影響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的最關鍵因素,影響度為1.073 7,其次為監(jiān)管制度,影響度為0.801 9,再次為決策機制,影響度為0.708 0,之后分別為決策者素質、執(zhí)行程度和決策信息,分別為0.443 6、0.350 8、0.237 8。指標層中決策者經驗對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影響度最大,其次為監(jiān)督反饋程序、監(jiān)管人員權力、決策主體、決策程序、決策者學歷和決策者道德水平。
4 ?結論
總的來說,從對黑龍江省肇州縣某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決策風險評價可以看出,決策者能力是引致決策風險的關鍵性因素,現(xiàn)存奶牛專業(yè)合作社大部分均由理事長等少數(shù)決策主體進行決策,決策者能力與合作社的發(fā)展壯大以及收益多少密切相關,決策機制和監(jiān)管制度也分別對決策風險產生明顯作用,雖然決策風險評價體系中顯示決策信息和決策執(zhí)行程度等因素對該合作社決策風險的影響程度相對較小,但值得注意的是,當某一影響因素發(fā)生時,即使相對較小的影響因素也可能對決策風險產生重大影響,例如如果調查的決策信息是錯誤的,決策者會受到錯誤信息的影響做出錯誤的決策,影響是十分嚴重的。因此政府與合作組織應從三個方面引導合作社發(fā)展:①應加強合作社決策主體的培訓,完善決策信息機制,從政府層面為合作社提供決策信息和咨詢服務[9],幫助決策主體積累實踐經驗,在審批奶牛專業(yè)合作社時也應優(yōu)先考慮決策主體明確、決策主體學歷相對較高、決策經驗較多的合作社。②加強規(guī)范現(xiàn)有合作社決策機制,引導合作社向正規(guī)合作社發(fā)展[10],完善決策相關規(guī)章制度,健全各方利益關系,減少決策風險。③建立合作社監(jiān)督反饋程序,落實監(jiān)管人員職責及權力,促進合作社決策機制良性循環(huán),避免決策主體道德風險。
參考文獻:
[1] 崔寶玉,劉 ?峰.快速發(fā)展戰(zhàn)略選擇下的合作社政府規(guī)制及其改進[J].農業(yè)經濟問題,2013(2):49-55.
[2] 梁紅衛(wèi).農民專業(yè)合作社風險管理研究[D].西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
[3] 曾 ?珍.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風險管理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
[4] 趙 ?蒙.河北省蔬菜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生產經營風險研究[D].河北保定:河北農業(yè)大學,2012.
[5] 馮 ?玲.四川省農民專業(yè)合作社運營風險防范研究[D].四川雅安:四川農業(yè)大學,2011.
[6] 葉 ?莉,張曉云,周硯青.高新技術企業(yè)決策風險的影響因素研究[J].企業(yè)經濟,2011(8):33-36.
[7] 王剛毅,王 ?晨,李紅梅,等.畜產品供應鏈品牌體系創(chuàng)建與運營的機理分析[J].中國畜牧雜志,2013,49(6):51-56.
[8] 田永強,王鳳芹.我國糧食企業(yè)風險承受能力的模糊綜合評價研究[J].農業(yè)技術經濟,2005(1):15-19.
[9] 姜冬梅,申 ?倩,申 ?榮.基于AHP方法分析奶業(yè)產業(yè)化組織模式的路徑選擇——以呼和浩特市奶業(yè)為例[J].農業(yè)技術經濟,2010(5):112-119.
[10] 吳 ?晨.不同模式的農民合作社效率比較分析——基于2012年粵皖兩省440個樣本農戶的調查[J].農業(yè)經濟問題,2013(3):79-86.
(責任編輯 ?昌炎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