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江
清塘坡是我們村及周邊幾個村寨高大的象征,位于我家所住的后面也是北面,也是我們整個村子的后面。因在其一側山腳有一水庫,水庫邊的村子名叫清塘而得名。事實上,清塘大概本來就是那個水庫的名稱。
在那里的無數(shù)座山當中,海拔最高的有兩座,一座是我家對門右側的塘沖坡,一座就是清塘坡。但要說山腳最低側最低處到山頂?shù)穆烦?,恐怕還是清塘坡頂離山腳最遠。因為清塘坡最遠的一側腳下即是布依村爛壩后面獅子山腳下的魚塘,從魚塘到清塘坡頂就如同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呈直斜線勻角度上揚,約有3至4公里的直線步行路程。但這一面至今沒有森林,多半是石頭與土壤相雜。到了山頂處,才有一排排不算高的石巖。不過,在清塘坡的最頂上,還有幾塊高低不同的盆形平地,周圍都天然地高出中間被圍著的平地。這幾塊平地均是黑色土壤,略顯潮濕,較為肥沃,常年分大小季種著莊稼。即每年的4月至10月以種苞谷為主,是大季;10月至次年的4月或5月種著小麥或油菜籽,算是小季。
清塘坡的東面多樹,甚至可以稱為其間鑲有少量田地的森林。西南面多草,最腳下是清塘水庫。北面和西北面均是坡地或梯田,土質不算十分肥沃,但周邊的清塘、楊關田、蜂巖凼和我們村等村寨的大部分土地都在上面。即上述幾個村寨的糧食都主要來源于清塘坡這座山。正如歌曲《故鄉(xiāng)戀》中所唱:“在那貧瘠的土地上,收獲著微薄的希望”,“在那忙不完的土地上,生活了一輩又一輩”。
登上山頂,可飽覽四周連綿不斷的萬重山。仰望天空,高而蔚藍,只是四面八方的天邊均天與山相接,仿佛天其實就是一頂蓋在四周連綿不斷的山巒上的大鍋蓋,十分壯觀。
和尚坡是一個只見草不見森林的草山坡。這里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被我村劃為封山育林區(qū)。當時只有天然生草,沒有樹,如今承包到戶后部分人家各自種植起來的樹已漸成森林了。
據(jù)說若干年前曾有一和尚游歷到此,在這山上暫居過。當時時逢當?shù)夭家雷迮c漢族之間的戰(zhàn)爭,這和尚站在坡上觀戰(zhàn),并祈盼他們停止戰(zhàn)爭、和睦相處。
這和尚真是慧眼識山。他當時挑選觀戰(zhàn)的這座山,躋身于高山漢族村寨與爛壩、蓮花村等矮處布依族村寨之間,矮的一面一直延伸至爛壩村后獅子山腳下的魚塘,一面直抵蓮花村。爛壩和蓮花村至今還是以布依族為主居住的村寨。高的山側幾乎是與我們村相平,一條幾乎平著延伸的路將和尚坡和我們村各挑一端。
和尚坡草長得葳蕤,時任當?shù)亓謽I(yè)站站長的三伯帶領幾家村民開墾種植的多種樹,雨后春筍般長了起來,盡管許多樹種是我們當?shù)叵∮猩踔翛]有的,長勢卻很好。可見,和尚坡土質肥沃,土壤好,加之和尚坡矮的兩面均很矮,高的一面頗高,或說山腳頗低,山頂較高,山腳到山頂溫差也較大,可以劃帶種植植物。
和尚坡上常見的禽類動物有野雞、鐵罩子、老鷹等,獸類動物有野兔、野貓,由于常見草林里有丸形羊子屎,大概還有野山羊。因為我們那里是沒有人養(yǎng)山羊的。當然,更常見的動物是家里圈養(yǎng)放上山來的黃牛、水牛和馬。也還有兩棲游行動物蛇。單是蛇,大概在和尚坡就能找出若干種,就我親眼所見有眼鏡蛇、烏梢蛇、麻斑蛇、水泥蛇、臭蛇、青竹鏢、野雞項等。當然,小鳥的種類就更多了,只是我大多叫不出名來。
攀登山頂,近可俯觀爛壩村及獅子山、背帶石,俯觀蓮花村及經(jīng)穿夾馬石而通往百德鎮(zhèn)上的小路,那是一條時常有布依族人三五成群、漢族人兩個一伙或騎馬獨往的路。遠可觀蓮花村后的雞公山,還可以觀看一排一排、一層一層的重巒疊嶂的山巒山峰。朝東西極目遠眺,還可以辨別出九盤河的位置、著名的花江狗肉出產(chǎn)地花江、著名風景點黃果樹瀑布、安順城、貴陽城等的具體位置。倘若在這和尚坡頂建上一座亭子,命名眺望亭,以供游達此坡頂者息腳并提醒其眺望,定能滿足游客們的眺望雅興。
小尖坡小小的個兒,幾頭并立,頭頂尖尖的,像手掌的三兩個指頭豎在那里,挺立著,一副挺精神、傲然屹立的樣子。
小尖坡的山腳是消洞彎,朝著黃家大堡堡和小堡堡。小尖坡主要屬于石山,但屬于野森林型的石山,上面有許多野的桃、葡萄、八月瓜、耗子瓜等野生水果,還有很多香椿、一些大飯店美其名曰龍鳳爪的狼雞葉等。此外,上面還有野雞、野貓、黃頸、野兔、貓姑鵲(貓頭鷹)等許多野禽野獸。單蛇就有多種,眼鏡蛇是我親眼見到的最毒的一種蛇,聽說還有像大碗口那么粗的大蟒蛇,這話是我家鄰居的一位奶奶輩老人說的。
那位奶奶生前去了一趟小尖坡,回來就暈了,病躺到了床上,有人問她看到什么沒有,她就說她看到了像大碗口粗的蛇。后來,村里組織人去尋看,沒有看到那么粗的蛇,但看到了足夠那么粗的蛇弄亂的草叢和蛻下的蛇皮。于是人們知道小尖坡有大蟒蛇了。
有人說要把那大蟒蛇弄去賣,也有人說要去報告國家機關讓相關部門弄到動物園去。如今已20多年了,不知那條或更多的大蟒蛇是否被弄到動物園去,再也沒有聽人說過。
小尖坡的桃有多種,有米桃、白水桃、血桃、毛桃、油桃、黃蠟桃等。
小尖坡的葡萄也有好幾種,有夏天即逐漸地熟了的早葡萄,這種葡萄通常顆粒較小,也不成大串兒,一般夏天剛到即開始逐漸稀稀疏疏地成熟了。但這種葡萄熟透了以后都很甜。另外一種常見的酸葡萄,大約是寓言故事中狐貍想吃而夠不著便罵著“這葡萄一定是酸的,讓饞嘴的麻雀來吃吧”的那種。它往往牽著很長的藤蔓,長了三兩年以后才開始結葡萄。
八月瓜,至今我好像僅僅是在小尖坡見過,也許算是小尖坡的一種特產(chǎn)吧,在別處的確沒有見過。
八月瓜形狀和顏色都很像豬腰子,比豬腰子還大些,但外殼像塑料那么硬,通常為農(nóng)歷八月熟,九月即自己張開夾殼掉汁,十月的時候就只剩殼掛在藤蔓上了。故有“八月瓜,九月喳(張開殼),十月掏殼殼來誆娃娃”的童謠。
此外,小尖坡的水果還有枇杷、櫻桃等多種。其他的珍稀或不珍稀的動物植物也還很多。
但愿西部大開發(fā)的步伐更為加快,經(jīng)濟更加發(fā)展,清塘坡、簡家丫口、和尚坡、小尖坡等幾座山果真組建成一座龐大而又理想的大公園。以讓那片貧瘠的土地,那片忙不完的土地,繁榮起來,豐盈我的父老鄉(xiāng)親。
鄉(xiāng) 雪 版畫/王洪峰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