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與語文故事

      2015-01-05 21:50:38曹勇軍
      中國教師 2015年11期
      關(guān)鍵詞:理論語文教師

      曹勇軍

      故事可以傳遞知識嗎?它傳遞怎樣的知識,又是如何傳遞的?……這些是我近年來一直思考的問題。讓-弗朗索瓦?利奧塔在《后現(xiàn)代狀況:關(guān)于知識的報告》一書中,梳理出人類知識的發(fā)展,認為人類知識有兩種,一種是科學知識,一種是敘事知識。敘事知識是人類最古老的知識,從遠古時期的歌謠、童謠、神話、口耳相傳的傳說和故事,一直發(fā)展到今天。它包含豐富的情感價值,比如,正義、善良、高尚和美德;兼容各種游戲規(guī)則,如指示、描述、質(zhì)詢和評價;構(gòu)成廣泛的社會交往和人際制約??茖W知識指的是闡釋、解釋、闡發(fā)真理的知識,它不具備社會交往的特征。本來這兩類知識可以互相補充,可是西方自柏拉圖以來就開始強化科學知識,貶低否定敘事知識,使之喪失作為知識的合法性。也正因為如此,從尼采到海德格爾以來一系列的西方哲學家,都在試圖恢復人類敘事知識表達的傳統(tǒng)。

      隨著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融合趨勢產(chǎn)生,而且越來越明顯。2014年,世界醫(yī)學界權(quán)威雜志《蘇格蘭醫(yī)學雜志》刊登這樣一則故事,叫作《神奇的小貓》。故事講的是在一所醫(yī)院里有一只小貓,這只小貓經(jīng)常到病人的床頭,但到哪位病人的床頭便會帶去厄運和災難,這位病人不久就會去世。為什么會這樣,該故事的作者提供出各種解釋。醫(yī)學是實證的科學,可這篇文章以故事的形式展開,想探討的是臨終關(guān)懷的問題,希望通過故事傳遞更多有用的知識。

      一、故事所表達的知識

      人進行決策依靠兩個系統(tǒng),一是人的智力,二是人的情緒。從事教育的人比較排斥情緒,我們常說不要情緒化,要理智。其實,現(xiàn)代心理學、進化論、生物學的研究都說明情緒很偉大,很重要,具有競爭優(yōu)勢,盡管它很古老。北京大學鄭也夫教授在《吾國教育病理》中曾指出,情緒是一種元認知能力,是一種深刻的認知,其參與決策的作用相當于下棋的人下快棋,很快就能知道怎么做,有對策;情緒強烈的人在復雜的人生博弈中往往有解,過分推崇理性的人在復雜的人生棋局中往往無解。而故事最能傳達情緒。按照利奧塔的觀點,故事不只是有起伏變化和一定時長的過程,它包含情感價值,反映人類交往的各種各樣的游戲規(guī)則。

      大家知道,教高三年級是個力氣活兒,如何讓高三學生學得更快樂,讓教師也稍微解脫一點兒,我采用課前時事演講的方式,對高三語文課堂結(jié)構(gòu)進行改革。具體的做法是讓學生針對當前的熱點問題,按座位順延下去,每個學生事先撰寫演講稿,在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師生現(xiàn)場進行評價。這一活動我們一直堅持到高考前夕,當時還有五位學生沒有講完,最后他們約定高考結(jié)束后再回到課堂,把要講的內(nèi)容講完,最后我們?nèi)缂s完成“最后一次演講”。為什么學生如此熱愛課前演講?因為他們深深地體會到“成長”一詞的含義。在當前價值觀近乎混亂的現(xiàn)實面前,學生跟我們一樣處于同一充滿困惑的社會,他們希望對很多問題談出自己的看法,可是他們又欠缺較好的分析能力。通過這一活動,學生獨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結(jié)論,這種快樂不是獲得滿分所能替代的,是人真正成長的快樂,是成為一位年輕公民的快樂。有時看著最后一次時事演講結(jié)束后我跟學生的合照,我會突然感覺從前消逝的生命再次復活,覺得又變得年輕,對生活充滿渴望。其實,其他教師也在做這些活動,但都沒有變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形成較為完整的經(jīng)驗和知識。

      由此可見,故事最擅長表達的是一種行動性的知識,是一種行動中反思的知識,一種在路上、沒有完結(jié)、充滿價值情感的知識。我相信,聽過上面故事的人都會受到感染和觸動,不是講得好,而是故事本身感人,如本雅明所說的故事“從遠方帶給我們一些親身經(jīng)歷”,讓我們超越表面,觸摸人發(fā)展的精神、人格。這是故事最擅長表達的知識。

      二、為什么要說故事

      這里,我想和大家探討一個問題:理論和實踐的關(guān)系。理論是說的,實踐是做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教育是做事,不是說理。可很多人不懂得兩者之間關(guān)系的豐富和復雜。我認為,理論有時是在指導實踐,有時是在解釋實踐,如“事后諸葛亮”;有時理論是對實踐有益的豐富和補充,而有時當我們教條主義地看待理論時,它又會束縛實踐;有時理論和實踐沒有特別關(guān)系,理論只是滿足我們的知性愉悅,讓我們覺得自己的理性得到滿足。理論是后知后覺,總是實踐在前、理論在后;與豐富多樣的實踐比較,理論又都是簡單化的,甚至是卡通化的。

      兩者到底是什么關(guān)系?陳向明教授在《教師如何作質(zhì)的研究》一書中引用現(xiàn)象學的兩個有名的比喻。一個比喻是敲核桃。從古到今,我們一直都在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想敲碎現(xiàn)象的堅硬外殼,把里面本質(zhì)的內(nèi)核取出來,所以思維的過程就是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由個別到一般地敲碎外殼取出內(nèi)核的過程。另一個比喻是剝洋蔥。你剝洋蔥皮,把最后一層剝完發(fā)現(xiàn)洋蔥不見了。什么是洋蔥的本質(zhì)?什么是洋蔥的現(xiàn)象?什么是洋蔥的理論?什么是洋蔥的實踐?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層層洋蔥皮既是理論又是實踐,既是現(xiàn)象又是本質(zhì)。離開洋蔥皮的現(xiàn)象,就沒有洋蔥的本質(zhì)。不是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而是現(xiàn)象即本質(zhì),實踐即理論。根據(jù)現(xiàn)象學這一認識,我們可以說理論和實踐是一種互相交融、互不可分的關(guān)系。過去,我們把外殼砸碎取出核的做法本身可能是一種機械的、形而上的思維方式,而把理論和實踐結(jié)合在一起的方式,應該是理論與實踐的互相形塑——有了這樣的理論才會有這樣的實踐,而有了這樣的實踐,反過來會讓人對這樣的理論有更深刻的認識。

      實踐性知識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知識?陳向明將其概括為教師用身體“做出來”的知識。我從中西方文化中提取兩個意象來加以補充說明:一是“目擊道存”。目之所及之處都是內(nèi)在的規(guī)則。其實,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就是這樣,教師在“做”的過程中,不斷地通過具體的情境反思,提煉形成自己的實踐知識,即為一種非理性論化的目擊道存的狀態(tài)。這是中國文化提供的一個意象。二是西方文化提供的另一意象“道成肉身”。“上帝”虛無縹緲,基督教認為上帝三位一體,“道”是由“肉身”體現(xiàn)的。除去其中的宗教意味,我認為教師的實踐性知識也是如此,要有一種發(fā)展目標,有一種培養(yǎng)學生的理想,最后讓學生在一種具象的課程中得到發(fā)展。課程是具體的,師生互動是具體的,學生發(fā)展也是具體的,而目標、理想就在這些具體之中。

      什么是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當一篇課文講完后,我常常加上一個“尾巴”,或組織學生周末看相關(guān)電影,或?qū)懗鲆黄^后文章,這是畫蛇添足嗎?不是。這會讓課程得到延展,對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價值,而僅依靠課文是不能完成嫁接的,因為課文內(nèi)容不會與個體的成長連接起來,需要教師架設這個“橋”。教師的實踐性知識也許就是對學生的每一次發(fā)展需求做出恰當?shù)摹I(yè)的應答。

      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的生活有兩個危機。一是媒體全面覆蓋,生活經(jīng)驗同質(zhì)化,經(jīng)驗資源的多樣性被削弱。二是流行意識形態(tài)洗腦,什么都有了共識,對現(xiàn)實不再有陌生化的能力,不再有問題意識。按理說,一位一線教師在學校工作一二十年了,應該不缺經(jīng)驗資源。其實不然。不信我們可以找一線教師問問,會發(fā)現(xiàn)他的內(nèi)心很粗糙。他的經(jīng)驗被流行的偏見篡改,許多想法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大話空話罷了!說故事可以讓人回歸到本真的生命狀態(tài),讓職業(yè)生命有活力。

      說故事可以表達我們的專業(yè)精神和專業(yè)信仰。我曾帶領(lǐng)學生讀《瓦爾登湖》,70天的時間讀完,寫出讀書筆記,很辛苦。最后,對寫得最好的10名學生,我?guī)麄兊侥暇┏菈ι祥_設一節(jié)別致的讀書課。我們坐在城墻上,誦讀各自喜歡的精彩片段,交流討論閱讀體會和心得。這是我和孩子們站在城墻上的合影:藍天之下,城墻之上,陽光明媚,春意盎然,空氣芬芳,天風鼓蕩,我和10個孩子站成一排,高舉右手,手心向上,有一種頂天立地的感覺,更有一種飛翔的感覺。當我把這個故事說給其他同行聽時,他們眼中閃耀的是羨慕的光芒。為什么?因為這個美麗的語文故事表達出我的專業(yè)經(jīng)驗和信仰。

      三、說什么故事

      我們要尋找美麗的故事并完成美麗的故事。教師實踐性知識也許是這樣開始生長的:一種美麗的生命形態(tài)儲存于我們的生命中,它會不斷地給我們一種召喚,呼喚我們不斷去探索,所以每一位優(yōu)秀教師都會在內(nèi)心塑造出自己喜歡的課堂形象,塑造出自己內(nèi)心偉大教師的形象。每個人的形象不同,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尋找。我找到的第一位老師是孔子,找到他的最偉大的文本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澳赫?,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多年以來,我一直在心中將其幻化成一幅美麗的畫卷:沂水春風,春風化雨。這是東方語文教育最美麗的原型,傳遞著一種溫暖,有一種穿越歲月的人格力量,千百年來,不絕于縷,化成無數(shù)語文教育故事。我找到的第二位老師是柏拉圖。在拉斐爾《雅典學園》中,畫中兩人似在爭辯。柏拉圖手指著天,意指研究天上的思想;旁邊是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手指著地,意味著要把天上的思想和地上的實踐融為一體。

      什么是好的語文課?除了知識的維度外,我們還可以找出許多認識評價的維度。好的語文課一定是生命的感發(fā),好的語文課一定是生命的徜徉,好的語文課一定是一種生命的表達,好的語文課一定是一種生命的鍛造,好的語文課一定是基于規(guī)則而又超越規(guī)則的自由——僅僅基于規(guī)則,一定不精彩,還應該超越規(guī)則獲得自由,也就是目擊道存、道存肉身。找到這些偉大的意象,讓我們有學習的榜樣。通過向這些偉大教師學習,希望自己也成為一位有故事的教師。

      當我們內(nèi)心建構(gòu)一個新的、美的意象時,我們就會帶著這些意象在教育教學的職業(yè)中去做,參與教學,不斷實踐,在教學情境中“做中學”,提取相應的知識。做得好,會將個體經(jīng)驗傳達出來,變成大眾的共識,進一步傳播,變成大家的常識,讓教育教學不斷發(fā)展。參與這些美麗的故事,很重要。我校有一個傳統(tǒng)語文活動,在學生剛進校時,為配合教材“向青春舉杯”的專題學習,會組織詩歌朗誦會,但都在報告廳組織。一次中秋國慶時節(jié),我就想青春詩會為什么要在報告廳中舉行,可不可以將學生帶到操場,面對一輪皓月,吟誦詩歌,將詩歌和明月融合?進而又想,為什么要在學校呢?我們可以到玄武湖邊上去,這該多美好呀!我能想象到學生的快樂。我的設想得到同事和領(lǐng)導的支持,于是我們就將語文課堂搬到玄武湖邊上,讓每班學生選取最能表達青春激情的詩篇來誦讀表演,用感性、口耳相傳、震撼人心的方式進入學生生命。在《我的中秋明月詩會》一文中,我用敘事的方式,將自己的職業(yè)經(jīng)驗提煉出來,傳遞給同行。這些年來,我一直在倡導要把生活語文化,把語文生活化,將語文基本課程訓練的內(nèi)容和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而這種生活化語文是一種全新的職業(yè)生存方式。

      四、怎么說故事

      我一直有這樣的感覺,科學知識像河流,有上游和下游,我們在下游,所以要溯流而上,弄明白概念演變的來龍去脈,才能進行研究。可是敘事性知識不是這樣的。它是花園,是百草園,很不規(guī)則,具有個性,是一種對個體生命的關(guān)照,是一種“地方性知識”,而不是一種類型化的、必然如此的宏大知識。當然,我們也不能僅僅把它看作個性化的東西,它在更高的層面、更真實地揭示另一種真實的存在。講故事,其實不是用故事來包裝,而應是一個故事,事后還要能經(jīng)得住理論折騰,特別經(jīng)典,具有普世意義,可以傳遞,又具有理論意義。總體來說,說故事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最大的困難是我們怎么通過線性的文字把立體的情境表現(xiàn)出來,還原教育生活的真實狀態(tài)。

      現(xiàn)在的論文書寫問題很大,最大的問題是對我們教育經(jīng)驗的遮蔽,使許多教育經(jīng)驗成為邊角廢料被拋棄。這種過于理性的文字,不再是完整的經(jīng)驗,讓我們疏遠教育生活,無法重視進而開發(fā)我們的專業(yè)知識。我寫過一篇文章《豁蒙樓的讀書風景》,講的是我一次帶學生到豁蒙樓讀書的經(jīng)歷,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有情境,有歷史,有日常生活的畫面,不僅給人感染,更給人行動的啟示。如果按一般的論文格式怎么寫呢?大概有兩種寫法。一是例證式,成為“怎樣開展讀書活動”這類上位概括的一個支撐性事例,成為抽調(diào)細節(jié)的理論概述的例證。二是歸納式,說明這類活動的學理價值、操作步驟、實施策略,但是抽掉了細節(jié),過于條理化、體系化,反而使職業(yè)經(jīng)驗成為碎片。兩種寫法背后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寫作范式。

      又如,寫教師如何備課的故事。備課本身的事件性意味不強,不容易說好,要動腦筋。我曾經(jīng)寫過《寫在備課筆記本上〈葡萄月令〉的故事》:天氣逐漸暖和,我們開始上汪曾祺的散文《葡萄月令》,聽完年輕教師的公開課,我們開始議課,看汪曾祺的文本。我認為這位教師在文本解讀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也有很多需要進一步深化、挖掘的地方,將這與前面的事件聯(lián)系起來,最后把備課這件事在敘事結(jié)構(gòu)中做了闡發(fā)。我做過一些探索,發(fā)現(xiàn)這些東西其實蠻難寫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故事的最大特點是感性,即看得見、摸得著,生命就是需要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感覺,才會有安全感、依賴感。這么多年來,我做了三件事,對我的職業(yè)成長特別有意義。第一件事是錄課。我錄過80節(jié)課。當大規(guī)模影像出來時我很感動,很驕傲,也很受啟發(fā)。第二件事是寫反思筆記。在每堂課上完后,我都會寫反思筆記。第三件事是讓學生寫語文日志,記下學生眼中的這節(jié)課。于是就有三只眼睛注視我的課堂:我的眼睛是反思之眼,學生的眼睛是課堂之眼,攝影機的鏡頭是同行之眼。三只眼睛,不同的視野,聚焦在一起,讓我對自己的課堂有了更深的認識,推動我不斷進步。

      我的寫作方式可以用三個關(guān)鍵詞來概括:非虛構(gòu)、介入式、敘事化。解釋一下“介入式”“非虛構(gòu)”,是指我寫的都是我的事,寫自己的教學改革和探索。每個人解決自己眼前一點問題,會讓中國的教育變得更美好。所以,我要“介入”,講自己的事,通過講故事讓自己的教學實踐變得更美好。而要做到這點,先要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

      怎么說好故事呢?可以從以下三點來探討:行動化表達、影像化表達、敘事化表達。第一種是行動化表達。陳向明教授在做教師實踐性知識研究中提出兩個核心概念:“實踐”和“知識”。實踐性知識基本的外在形式:意象、敘事案例、行動公式。我校戲劇節(jié)會在石榴花開的五月底六月初舉行,我們的宣傳口號是“石榴花開的時候,一年一度的戲劇節(jié)拉開帷幕”。在戲劇節(jié),學生自己設計海報,每班組織一個演出團隊,導演的節(jié)目是學生自編或者改編的。我記得,我的學生曾表演過《家》的片段——“鳴鳳之死”。他們自己制作道具,排練,制作活動指南,全程投入。他們很快樂——不是考試得滿分的快樂,而是靈魂舒展開來的快樂。在做的過程中,學生獲得的各種各樣的表達方式,這就是“行動化表達”。

      第二種是影像化表達。在高二時,我成立了跨班級的經(jīng)典夜讀小組,利用星期五晚上的時間,大概20個學生跟我一起讀書。我們讀《1984》《沙鄉(xiāng)年鑒》《瓦爾登湖》等,讓學生在讀書中質(zhì)疑、討論、研究,寫出讀書筆記和報告,培養(yǎng)他們熱愛讀書、嚴謹踏實的精神。有時,我們也會開設“情境讀書課”,利用南京豐富的歷史文化現(xiàn)象,帶領(lǐng)學生到文化現(xiàn)場去讀書。我曾帶他們到王安石的半山園開展“走進王安石,了解王安石和他的時代” 主題閱讀活動。后來,我萌生出這樣的想法:想把這些閱讀課程做成超越現(xiàn)實時空的東西,于是把讀書課的內(nèi)容、步驟、問題和心得提取出來,將其制作成展板,放在學校大櫥窗中展出,引來師生的圍觀,產(chǎn)生輻射、引領(lǐng)和推動作用。我把這種方式叫作影像化表達,將其介入教學生活。這也是一種獨特的知識表達,使用很多視覺的、空間的、美學的呈現(xiàn)策略。

      第三種是敘事化表達。以班級為記錄樣本,用大量的文本、照片和錄像,具體記錄行動過程,作為學生校本課程的資源,也作為課程開發(fā)校本研修的資料,以保障活動的高質(zhì)量。我編的《石榴花紅——高一(10)班戲劇節(jié)全記錄》,里面收集我班戲劇節(jié)的過程性資料,如海報、腳本、服裝、照片……可以說,是我們參加戲劇節(jié)的行動路線圖。我對繁雜的資料重組編排,使之結(jié)構(gòu)化,編成一本書。這樣可以給下一屆學生和其他教師看,就使活動保持高質(zhì)量。很多人認為教師搞教科研、專業(yè)發(fā)展,不寫文章不行,其實“做”出來的東西更有價值。

      故事體也有局限。它比較善于表達場景與過程,而不擅長表達條分縷析的、系統(tǒng)化的知識。因此,為了彌補局限,我們在講故事的時候,要注意選材的典型性,有時還要添加必要的知識鏈接與現(xiàn)場圖片,將各種東西聚合起來,揚長避短。

      因此,我編了一個順口溜來指導自己的教育生活:

      參與生活,完成故事;

      右手敘事,左手論文;

      當敘則敘,當論則論;

      大料大做,小料小做;

      人生故事,相互輝映。

      教師實踐性知識給人一種“職業(yè)引路人”的感覺。我希望大家都用美麗的語文故事改造自己的語文生活,讓師生享受高質(zhì)量的語文生活,讓故事越來越多,越來越精彩。

      猜你喜歡
      理論語文教師
      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樂語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最美教師
      快樂語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chuàng)新 引領(lǐng)百年
      相關(guān)于撓理論的Baer模
      教師如何說課
      甘肅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圓我教師夢
      吐魯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
      語文知識連連看
      扶沟县| 安化县| 佳木斯市| 湄潭县| 苍溪县| 峨山| 岢岚县| 长治市| 万安县| 宜州市| 建昌县| 英山县| 沾益县| 乌兰县| 广河县| 琼中| 景谷| 扶风县| 岗巴县| 施甸县| 偃师市| 濮阳市| 文成县| 四子王旗| 台北县| 肇东市| 怀远县| 屏东市| 平昌县| 曲阜市| 杨浦区| 吴忠市| 凤凰县| 汤原县| 天津市| 犍为县| 灵丘县| 泸西县| 济南市| 庆阳市| 保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