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然
摘 要:作文教學作為小學語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作文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道德素質的形成和提高。
關鍵詞:寫作能力;寫作興趣;觀察能力
作文教學作為小學語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作文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道德素質的形成和提高。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成效和質量是素質教育的一面 “鏡子”。如何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呢?
1 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學生初學作文,最大的難題是:“沒東西可寫”,教師必須循序漸進地引導,為學生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如預先布置學生去觀察某一特定的景物,或參加某一次活動,或記述熟悉的某一個人,這樣學生就有話可說,容易完成作文。其中,生動幽默的導言或猜謎是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途徑。在作文命題上,除做到切合學生生活實際和具有啟發(fā)性外,還應遵循“由易到難,由小到大”的規(guī)律。如寫同一假日等街景,可分別出《歡樂的人們》、《美麗的街燈》等小題目,讓學生克服“無從寫起”的困難。
2 讓學生留心生活,培養(yǎng)觀察能力
1、講讀教學,教給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我在講讀課上十分重視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通過習作練習,訓練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在指導學生的觀察方法后,使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培養(yǎng)的提高觀察能力,并通過練習來檢驗學生觀察的效果,促使他們更加認真地觀察,激發(fā)觀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習慣。
3、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同時,注意讓學生學會聯(lián)想和想象。實踐表明,觀察能力強的同學都愛動腦筋,而愛動腦筋思考,愛產生聯(lián)想的同學往往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幻想力。這樣的學生在寫作時不僅能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而且能浮想聯(lián)翩。
4、讓學生堅持寫日記,培養(yǎng)觀察事物的習慣。為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習慣,可以要求學生寫觀察日記。日記可以反映校內外的生活,對周圍發(fā)生的事物的看法,也可以寫閱讀課外書、看電影、電視后的感想和意見等。對學生日記,必須進行講評,將日記內容分門別類加以歸納,好的典型的讓學生宣讀,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3 教學相長,促進學生的寫作興趣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保持學生濃厚學習興趣的一個外在條件。讓學生喜歡作文,首先要讓學生熱愛教作文的老師??梢越o學生出《給老師一封信》、《我和老師說悄悄話》等作文題目,既讓學生練習寫作又拉近師生距離。
讓學生參與教學,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作文審題訓練時,有時可以把命題寫在黑板上,先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而后由教師進行總結歸納。有時則把審題的目的、范圍、要求、重點、體裁等幾個要素在課堂上分析講解,然后擬一命題讓學生當堂練習,鼓勵學生發(fā)表意見,允許爭論。
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作文評價對學生的寫作起著鼓勵、指導和修正的作用。老師要及時批改作文,讓學生及時知道老師對自己作文的評價,有時哪怕小小的肯定,幾個重點符號都能使學生興奮,產生對作文的熱情。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將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作為范文講評并展出,或推薦給有關報刊發(fā)表,為他們提供發(fā)揮寫作能力展現(xiàn)的機會,并讓作者在全班同學面前講述寫這篇作文的體會。身邊同學的成功,給大家?guī)硐矏?,帶來鞭策,也帶來寫作的欲望?/p>
4 采用多種形式作文,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1、以生活為題材寫好作文
大千世界,豐富多彩,置身其中的學生每天都在經歷生活,感受生活。課內、課外、學校、家里……時時都在發(fā)生著各種各樣的事情,讓學生自我觀察周圍的生活,把平時所見、所聞、或所想、所感的事,經過比較或評判,自我表達出來。為此,我設計了“每天課前三分鐘的口頭發(fā)言”,要求學生每天留心周圍的事物,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也可以在日記本上寫幾句話表達出來,這個訓練,既使老師知道了學生在想什么,他們每天接觸了哪些事,使課內命題作文更有針對性;同時又使學生感到作文不難,就是寫自己的生活,從而進一步激發(fā)起寫作的興趣,想寫、愛寫。
2、展開想象寫好作文
作文訓練不只是寫作知識與技能的訓練,而且是發(fā)展智力和培養(yǎng)獨立寫作能力的訓練。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新鮮感這些特點,可以讓他們寫一些教材要求之外的內容,體會一下創(chuàng)造的愉快。如:①畫畫編故事;②構圖編故事;③折紙編故事;④提供詞語編故事;⑤音樂編故事。
3、借鑒文學作品寫好作文
文學作品中的童話、寓言、詩是兒童所喜愛的,作文訓練要把握“讀——寫”這樣的轉換機制,遵循讀寫的遷移規(guī)律,對學生進行文學作文訓練,這實質上就是訓練學生從書本上學觀察,搜集材料等。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觀察生活的方法,自己寫作的風格和語言等,讓學生讀一些兒童文學作品,并鼓勵他們改寫、讀寫、創(chuàng)作,就在于喚起學生各種感覺和感情,充實他們的智慧和記憶,激勵他們去尋找最確切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印象和心情。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在閱讀中吸取養(yǎng)料、開闊思路,讓學生讀寓言——寫寓言、讀童話——寫童話、讀詩歌——寫詩歌,還可以按文章內容編排課本劇進行表演,或讀書后開展讀后訪談、編報活動、自編墻報,手抄報開展寫作訓練,使學生既是小記者,又是小編輯、小美工。這樣讀寫結合,既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寫作和創(chuàng)造的熱情,又得到了提高和發(fā)展。
5 培養(yǎng)學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作文指導的繼續(xù),又是作文講評的基礎,對于提高學生作文的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新《課標》中指出:“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葉圣陶先生這句話為我們指明了作文批改創(chuàng)新的方向。作文批改創(chuàng)新的指導思想應該是:通過批改調動學生學習作文的積極性,主動性,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首先要讓學生明確作文修改應從哪些方面下手。一般說,修改作文應從兩方面進行:一是文章的內容,二是文章的形式。內容包括文章的思想觀點的斟酌和材料的提煉;形式包括文章結構的調整,語言文字的推敲、標點符號的使用、書寫格式的規(guī)范等。修改作文是有章可循的。對學生必須嚴格要求,強調修改的步驟。
總之,教師只有在尊重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通過正確引導、啟發(f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逐步掌握觀察事物的方法,同時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加強語言積累,才能使作文教學質量得到真正提升,使學生的寫作潛力得到挖掘,語言能力得到培養(yǎng),綜合素質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朱慕菊主編:《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郭元祥著:《生活與教育──回歸生活世界的基礎教育論綱》,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李吉林著:《情境教育的詩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