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運奇
摘 要:電力網電能損耗(簡稱線損率)是國家考核電力部門的一項重要經濟技術指標,也是電力系統(tǒng)設計水平、生產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降低線損率是所有供電企業(yè)所面對的主要工作和長期任務,也是供電企業(yè)提高經濟效益的一條重要途徑,從線損的構成談起,找到電能損耗產生的根源,有效實施管理措施,才能降低線損率。
關鍵詞:線損管理;供電企業(yè);管理措施
1 線損的含義及分類
線損是電力網在電能的輸送、分配、管理等環(huán)節(jié)中所造成的損失。線損電量占供電量的百分比稱為線路損失率,簡稱線損率。線損按種類可以分為理論線損,管理線損,統(tǒng)計線損和定額線損等。
2 管理線損及其影響因素
2.1 計量裝置的準確及到位對線損的影響
計量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線損統(tǒng)計的準確性。要堅持用合格的電能表,用精確的互感器,堅持輪校輪換周期,提高校驗質量。更換淘汰型電能表,減少計量損失,積極采用誤差性好、準確度高、起動電流小、超載能力強、抗傾斜、防竊電、可實現抄表自動化管理且表損低的全電子電能表,提高計量精度、合理設置計量點,推廣使用具有寬量程,高精度電子式電能表,杜絕人為因素的影響,及時查處現場各種計量差錯。推廣應用集中抄表系統(tǒng),實現大用戶和居民用戶遠方抄表。
2.2 電網運行設備檢修質量對線損的影響
提高設備檢修質量,對線損管理大有益處。在春、秋兩季應認真組織清除線路障礙,對線路絕緣子進行擦拭維護,減少事故跳閘次數,減少線路漏電。變電設備的高質量檢修,可以保證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的穩(wěn)定運行,可以確保電流、電壓端子可靠接觸,對提高電能計量準確度大有幫助。合理安排檢修對線損管理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當某一設備停下來檢修時,可能由另一設備來代替,但是由于負荷的增加,損耗也增加了,因此應縮短檢修時間,減少損耗的發(fā)生,行之有效的辦法是制訂檢修定額工時,采用承包責任制。
2.3 其他因素對線損的影響
在線損管理中,打擊竊電行為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內容。竊電是指用戶以非法占用為目的盜竊電能的行為,其直接影響供電企業(yè)效益,導致線損升高。另外,供電企業(yè)將設備檢修、工程施工、辦公自用電及福利用電計入線損,不進行電費繳納也是影響線損的重要因素。其次,影響管理線損的因素還有供、售電量抄計時間不對應,供售關系對應不夠準確等等。
3 供電企業(yè)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由于城農網改造資金不足、技術水平以及規(guī)劃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網架結構,新技術應用、無功優(yōu)化、臺區(qū)改造等在一定程度上還不到位,存在迂回供電、遠距離輸電、供電半徑過大、導線截面過小、線路超載、無功補償容量不足、變壓器空載和輕載現象嚴重等情況,同時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總體素質還不適應高水供電企業(yè)的專業(yè)管理需要,經過比較分析,本人認為供電企業(yè)線損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關鍵性問題。
3.1 對線損管理缺乏綜合系統(tǒng)性認識
3.1.1線損指標完成情況是線損管理水平高低的反應,而將線損指標分解之后,為完成這些指標應當采取哪些措施、提供哪些物質保障及技術支持等卻無人問津。
3.1.2將線損指標進行層層分解后,線損管理工作幾乎滲透到縣級供電企業(yè)日常工作的每一個角落,線損管理沒有一個清晰的界限,而各單位、部門又有自己的主營業(yè)務,線損管理成了“副業(yè)”,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3.2 線損管理組織結構不合理
隨著國家電網公司“一強三優(yōu)”現代公司發(fā)展目標的推進,線損管理的職能式組織結構的各種弊端逐漸顯現出來“電網堅強”所要求的“經濟高效”被忽略,各職能部門更專注于它自己的日常工作,線損管理工作得不到優(yōu)先考慮,線損管理中與職能部門有直接利益關系的問題可能得到較好的處理,而那些超出其利益范圍的問題則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各職能部門參與線損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不高,線損管理不被看作是他們的主要工作,很多人將線損管理的任務視作負擔線損管理需要縣級供電企業(yè)中多個職能部門的共同合作,但他們更關注本領域,從而忽略線損管理的整體目標,并且跨部門之間的交流也是極其困難的。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橫向協(xié)調困難、線損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缺乏保證”是線損管理職能式組織結構致命缺點,在實踐中也存在各類問題。
3.3 線損管理激勵機制缺乏
對于線損管理,因涉及部門較多,激勵機制是保證積極性的重要手段。既然線損率是一項綜合性技術經濟指標,與電網規(guī)劃、結構、運行狀態(tài)、計量方式、準確性、電量抄核以及偷竊電、黑戶等有關,那么規(guī)劃管理部門、配網運行管理部門、調度部門、用電營銷管理等有關部門在線損管理工作中又有什么職責呢生產運行部門只負責運行安全、分倒路操作及維護搶修職責調度部門只負責配網運行穩(wěn)定合理、下達操作令確保配網運行安全用電營銷各部門執(zhí)行用電各項規(guī)程、規(guī)定、法規(guī)制度等,這其中當然有線損有關的內容,比如抄表到位、電量差錯、檢查周期、普查任務、電表輪換、燒卡、調前合格率、錯接線等等,這些也只是完成用電部門的考核,為線損管理出了力,也盡了力,但是,一旦線損完不成,因素自然很多,但各部門責任又有多大,難于說清,只能做籠統(tǒng)考核,同時存在激勵方式過于單一的問題。
4 供電企業(yè)線損管理措施
4.1 明確線損管理方向
線損率是電網經營企業(yè)的一項重要的綜合性技術經濟指標,線損管理是涉及并涵蓋規(guī)劃計劃、建設改造、生產技術、調度運行、電力營銷、電能計量等諸多部門和專業(yè)的綜合性管理。長期以來電力企業(yè)高度重視線損管理工作,又是成立線損領導小組、又是制定降損規(guī)劃,又是開線損分析例會,又是計量裝置改造,做了大量工作,但總是給人以抓局部工作的感覺,缺乏整體意識,實踐效果不盡如人意。本章作者將在系統(tǒng)梳理線損管理工作范圍的基礎上,理清各項工作的內在聯(lián)系,明確線損管理的重點方向。
4.2.健全線損管理體系線損工作是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工作,強化線損管理首先要從強化領導體系入手。供電企業(yè)應建立健全由主管局長親自掛帥,生技、調度、計量、營業(yè)等部門領導和線損專責人以及各供電所線損專責人參加的三級線損管理網絡,并定期召開線損分析例會,重點問題重點分析,專項議題隨時討論,使信息反饋及時、準確,分析研究渠道暢通。形成降損措施迅速落實,快捷、高效的管理體系。
4.3加強線損理論計算和分析理論線損是線損管理的最基礎資料,是分析線損構成,制定技術降損措施的依據,也是衡量線損管理好壞的尺度,所以必須加強線損理論計算,并要認真分析理論線損和實際線損的差距。實際線損與理論線損對比,當實際線損率遠大于理論線損率,則說明管理線損過大,應從“偷、漏、差、誤”現象和“抄、核、收”不到位現象著手,有針對性地制定管理措施,降低線損。通過線損理論計算和實際分析、線損率的波動情況,及時查找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電網結構布局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不合理之處,制定具體措施,推動線損管理工作的全方位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