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品管圈在提高兒科標識腕帶佩戴率中的應用

      2015-01-11 05:37:48徐鳥燕XUNiaoyan張黎娜ZHANGLina
      醫(yī)院管理論壇 2015年6期
      關鍵詞:腕帶圈員品管圈

      □徐鳥燕XU Niao-yan 張黎娜ZHANG Li-na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指同一工作場所的人員(5-12人)為解決現(xiàn)場工作問題,提升工作績效,自動自發(fā)地組成一個團隊(圈),團隊成員分工合作,應用品質管理(QC)方法工具,進行各種分析,解決工作場所的問題,以達到改善業(yè)績的目標。該方法是由日本石川專馨博士于1962年所創(chuàng)[1]。

      標識腕帶(簡稱“腕帶”)是病人身份準確而可靠的識別標記,是對醫(yī)院在整個醫(yī)療活動過程中區(qū)分病人的基本要求[2]。病人安全目標之一是提高醫(yī)務人員對患者身份識別的準確性,而腕帶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查對制度是保障醫(yī)療安全的重要核心制度,醫(yī)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必須嚴格執(zhí)行。而使用腕帶,可有效防止錯誤識別,確?;颊呱矸莸奈ㄒ恍约罢_性。因兒科患兒的特殊性,每天都會有一些患兒無佩戴腕帶,導致核對程序出錯,醫(yī)療安全得不到保障。為此筆者所在科室自2013年10月起,針對“提高兒科病房患兒標識腕帶的佩戴率”開展了品管圈活動。經(jīng)過幾個月的實踐,收到較為滿意的效果。

      資料與方法

      1. 一般資料。收集兒科病房2013年11月份住院患兒標識腕帶佩戴率為開展前組,2014年6月住院患兒標識腕帶佩戴率為開展后組,對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后的佩戴率進行分析比較。

      2. 方法

      2.1 成立了QCC小組。小組成員為8人,護士長擔任輔導員,圈員為1名主管護師、5名護師及1名護士。圈名為芽芽圈,經(jīng)過頭腦風暴選出八個需要整改的項目,依據(jù)迫切性、重要性、上級政策、圈能力,進行1、3、5評分,最終確定了“提高兒科病房患兒標識腕帶的佩戴率”作為芽芽圈活動的第三期主題。

      2.2 現(xiàn)況把握。

      2.2.1 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實施前與主題相關流程圖。

      圖1 腕帶佩戴流程圖

      2.2.2 初步分析。根據(jù)流程圖及自身的工作經(jīng)驗,制定了相應的查檢表。查檢表由責任班對住院患兒在輸液操作時檢查腕帶佩戴情況,并進行調查登記。收集了2013年11月份共住院總人次為1437人次,佩戴數(shù)993人次,患兒標識腕帶佩戴率=佩戴合理人次/抽查總人次=69.10%,無佩戴或不合理數(shù)為444人次。其中位置錯誤數(shù)如腕帶在床尾、輸液架上等331人次,自行取下數(shù)如家長取下后放抽屜內等78人次,松脫后未佩戴數(shù)26人次,皮膚過敏數(shù)7人次,其他原因(如遺失)2人次。實施前柏拉圖:

      圖2 實施前各項佩戴錯誤原因

      3. 目標值設定

      3.1 實施前患兒標識腕帶的佩戴率=69.10%

      3.2 設定理由:(1)遵循80/20法則,我們將改善重點確認為92.12% (2)結合工作年資、學歷、主題改善能力,客觀的得出圈能力為66.50%(3)目標值=現(xiàn)況值+[(1-現(xiàn)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69.10%+[30.90%×92.12%×66.50%]=88.03%

      3.3 標竿學習。圈員們對文獻數(shù)據(jù)[3]進行標竿學習,發(fā)現(xiàn)文獻中的佩戴率:93.3%-94.8%。大家一致決定將我們的目標值設定為:93.5%,改善幅度:35.31%。

      圖3 實施后所要達到的佩戴率目標

      4. 原因解析

      4.1 現(xiàn)場調查。圈員查閱了相關的文獻[4]動手設計了問卷調查表,分發(fā)20份調查問卷,回收20份,完成率100%。

      兒科患兒佩戴標識腕帶現(xiàn)狀調查表

      親愛的家長:

      您好!感謝您對我院的信任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支持,為了臨床護理中,加強護士規(guī)范操作行為,將佩戴、查對腕帶等工作常規(guī)化,加強相關健康宣教及腕帶監(jiān)管,確保患兒安全。調查住院患兒腕帶佩戴情況,請您填寫以下問題。

      床號年齡住院次數(shù)

      統(tǒng)計后數(shù)據(jù)顯示:

      4.2 特性要因圖的繪制。目標設定后,圈員再次審核了腕帶佩戴的流程及現(xiàn)場調查的數(shù)據(jù),對腕帶佩戴從位置錯誤因素、自行取下因素進行了原因分析,并通過魚骨圖的繪制選出主要原因。

      圖4 佩戴位置錯誤的主要原因魚骨圖

      圖5 自行取下腕帶的原因魚骨圖

      4.3 真因驗證。(1)我們采用調查登記形式對2014年2月份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步驟一:由主班每天對新入院患兒腕帶佩戴情況進行調查登記。2月份新病人人次:191人次,位置錯誤數(shù):42人次。位置放置錯誤原因圖:

      圖6 佩戴位置錯誤原因

      (2)由責任班每天對住院患兒腕帶佩戴情況進行調查登記。2月份抽查總人次:1226人次。自行取下數(shù):86人次。自行取下原因圖:

      圖7 自行取下腕帶原因

      5. 對策擬定。全體圈員針對7個真因利用頭腦風暴提出很多對策,按照可行性、經(jīng)濟性、實效性指標評價選出針對性最明顯、執(zhí)行性最強,有一定創(chuàng)新并具有長期可操作的對策內容。(1)明確崗位職責,落實工作崗位。(2)改進腕帶,提高患兒佩戴腕帶的依從性。(3)學習腕帶制度,執(zhí)行操作規(guī)范,增加護士的法律意識。(4)加強腕帶的宣教力度,增加宣傳資料。(5)重新定義腕帶制度,使其更適應于兒科臨床。

      5.1 對策實施與檢討。擬定上述5個對策后,由相應的圈員負責實施、監(jiān)督,并以數(shù)據(jù)量化的形式確認每一個對策的有效性,對于效果不明顯的對策要及時檢討,及時調整對策的內容和實施細節(jié)。

      5.2 明確崗位職責,落實工作崗位(對策一)。針對腕帶佩戴職責不明確,主班在忙碌時會由護理員幫忙佩戴,而護理員一般均會佩戴于床尾,護士為方便未予相應的處理。首先明確規(guī)定腕帶必須由護士進行佩戴。并進一步規(guī)定由責任護士進行佩戴,并將其列入責任班的工作職責中,責任到人。

      5.3 改進腕帶,提高患兒佩戴腕帶的依從性(對策二)。腕帶均由住院收費處打印,無兒科專用腕帶,一律用成人腕帶,材質硬,寬度寬,患兒自感不適。同時在調查表中,有2位家長表示腕帶材質不夠柔軟,不愿意患兒佩戴。為此圈員們通過頭腦風暴,并查閱了文獻[5],利用兒童手鏈及中國結材質改良制作成新式腕帶,腕帶兩端剪去,折疊,在兩端剪兩孔,用中國結的紅繩穿過,繞患兒手腕,再打一手鏈的活結,類似于兒童手鏈戴于患兒手上,既柔軟又美觀。但使用一段時間后我們發(fā)現(xiàn)繩子結散開、過松,滑脫較多。且僅適合于1歲以下的兒童,較大孩子不喜歡戴。為此我們向住院收費處要來了腕帶廠商的聯(lián)系方式,向他們反映了此問題,廠家提供專門兒童腕帶,使其更窄、更柔軟,色彩更絢麗。同時在我們護士站設立了兒童腕帶打印機,入院后均由本病區(qū)護士專門打印。

      5.4 學習腕帶制度,執(zhí)行操作規(guī)范,增加護士的法律意識(對策三)。護士會因工作繁忙忽略腕帶的重要性,將其戴于床尾。對此,組織科內護士學習腕帶制度及相關的法律知識,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每天對腕帶進行登記,了解其組內的佩戴情況,引起護士對腕帶佩戴的重視。

      5.5 加強腕帶的宣教力度,增加宣傳資料(對策四)。根據(jù)廠家提供的腕帶資料,向患兒家長解釋腕帶材質防水、防過敏。同時在病房的墻上張貼有關腕帶的宣傳資料。加強在入院宣教時對腕帶的介紹。

      5.6 重新定義腕帶制度,使其更適應于兒科臨床(對策五)。醫(yī)院設立的腕帶制度,適用于成人科室,將醫(yī)院的腕帶制度進行修改,使之更適用于兒科。尤其是對腕帶寬松度進行了修改,為此我們根據(jù)收集的病區(qū)相關建議,對相應制度進行改進并應用于臨床,將醫(yī)院腕帶制度中佩戴松緊由二指改為一指至一指半。

      結果與分析

      1. 有形成果

      1.1 統(tǒng)計了2014年6月病區(qū)的腕帶佩戴情況。

      表1 實施前、中、后腕帶佩戴率變化情況(%)

      目標達標率=(93.61%-69.10%)÷(93.50%-69.10%)=100.41%

      進步率={(93.61%-69.10%)÷69.10%}=35.47%

      圖8 實施過程中腕帶佩戴率改善情況比較

      1.2 成果比較。實施前后不同錯誤原因的發(fā)生次數(shù)的改變情況。

      表2 實施前后各項錯誤的發(fā)生情況

      對比實施前后數(shù)據(jù)可看出,位置錯誤數(shù)、自行取下數(shù)、松脫后未及時佩戴數(shù)等錯誤類型的發(fā)生絕對數(shù)均有明顯下降,但發(fā)生的相對數(shù)只有位置錯誤數(shù)有明顯下降。因該項是實施前主要的錯誤原因,其下降幅度足以帶來整體錯誤發(fā)生率的明顯下降,亦即腕帶佩戴率的明顯提高。

      對新增皮膚過敏患兒,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幾方面:(1)患兒皮膚易過敏;(2)天氣炎熱,腕帶緊貼于皮膚,皮膚易過敏;(3)腕帶佩戴時,佩戴過緊。對此進行相關的規(guī)定:一是在患兒入院佩戴腕帶時,要向患兒家長宣教:請多多松動腕帶,不要長時間緊貼皮膚。二是如患兒在院期間出現(xiàn)皮膚過敏或患兒屬于皮膚易過敏的,使用改良新式腕帶。三是護士在進行腕帶核對時,請先松動下腕帶,使其不緊貼于皮膚。

      采取上述措施后,繼續(xù)觀察、統(tǒng)計7月份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皮膚過敏數(shù)由6月份的13例下降至2例。

      2. 無形成果

      表3 實施前后團隊工作相關態(tài)度、能力變化情況

      圖9 各項指標變化

      3. 附加經(jīng)濟效益。從2013年11月份的數(shù)據(jù)看,腕帶佩戴率為69.10%到實施后的93.61%,其中提高了24.51%,2014年6月份的住院總人次為1440人次,腕帶重新打印為1元/條,為科室節(jié)省:

      月經(jīng)濟效益=1440*24.51%*1元=352.9元

      年效益≈352.9元*12個月≈4235元

      4. 效果維持情況

      表4 實施后按月腕帶佩戴情況

      討論

      通過品管圈活動,提高了病房內腕帶的佩戴率,方便了醫(yī)護人員核對時的執(zhí)行落實,加強了查對制度的落實。確保了患兒在醫(yī)療工作中的身份識別,有效的提高了醫(yī)療工作的質量,杜絕了因身份識別問題引起的重大醫(yī)療安全隱患。在取得較大改善的同時,也應看到,腕帶在本科室的應用中還是存在一些客觀問題,需要今后不斷努力!

      隨著品管圈活動的開展,使圈員們學會了在日常工作環(huán)境中去尋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改善了相關的操作流程,提升了護理服務質量,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增強了科室的凝聚力。

      1 張幸國.醫(yī)院品管圈輔導手冊[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4

      2 黃招娣,雷寅蓮,黃麗云.兒科病人佩戴標識腕帶依從性調查[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0,16(6)∶748-750

      3 曾小梅,李瀅,向美煥.識別腕帶在兒科病人應用中的困擾與對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2,9(31)∶86-87

      4 趙菁,李小峰.標識腕帶佩戴執(zhí)行欠佳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護理學雜志:綜合版,2010,25(10)∶47-50

      5 薛海華,沈嶸,張翔娣.新型新生兒手圈的研制及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3)∶46-47

      猜你喜歡
      腕帶圈員品管圈
      依托PDCA管理推進全科品管圈活動的開展
      如何提高品管圈圈會質量
      淺談品管圈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一種新型新生兒腕帶在新生兒身份核查中的效果觀察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隱形矯治患者佩戴矯治器依從性中的應用
      PDA系統(tǒng)及二維碼腕帶提高PICU患兒輸液安全性探討
      品管圈在質量文化構建中的應用
      Kingii腕帶,野游者的最愛
      IT時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31
      品管圈“轉”起來
      品管圈的魅力
      高雄市| 安国市| 临猗县| 吴忠市| 孝昌县| 高雄市| 禹州市| 新河县| 岳池县| 黄陵县| 锡林浩特市| 巴青县| 朝阳市| 罗源县| 卫辉市| 鹤峰县| 乳山市| 马尔康县| 松原市| 宜春市| 岑溪市| 夹江县| 德令哈市| 行唐县| 吉林市| 时尚| 忻城县| 东莞市| 清丰县| 南陵县| 杨浦区| 天镇县| 湘西| 忻城县| 共和县| 兴山县| 黎城县| 新竹市| 杭锦旗| 措美县| 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