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生+卜春蕾
摘 要:文章對《物理教學探討》2014年第3期題為《對一道高考題的商榷》一文中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希望能對讀者準確把握高考命題思想與準確分析物理問題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原題;商榷;探討交流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4)7(S)-0036-2
仔細閱讀《物理教學探討》2014年第3期題為《對一道高考題的商榷》一文,感覺作者對海南2012高考試題第13題的理解與分析上可能有失偏頗,在此提出筆者個人的看法,與作者交流探討。在交流探討中若能對廣大教師有所啟示、幫助,則幸莫大焉。
1 原題呈現(xiàn)
(2012年高考海南卷第13題)圖1所示電路可用來測量電阻的阻值。其中E為電源,R為已知電阻,RX為待測電阻,電壓表可視為理想電壓表,S0為單刀單擲開關(guān),S1、S2為單刀雙擲開關(guān)。
(1)當S0閉合時,若S1、S2均向左閉合,電壓表讀數(shù)為U1;若S1、S2均向右閉合,電壓表讀數(shù)為U2。由此可求出RX=_____________。
(2)若電源電動勢E=1.5V,內(nèi)阻可忽略;電壓表量程為1V,R=100Ω。此電路可測量的RX的最大值為_____Ω。
2 原作觀點
原文摘錄:
......(解析過程略)
“以上解法看似沒有問題。但是讓我們來看一個矛盾:保持S1、S2均向右閉合,電壓表測量的為R兩端電壓(讀數(shù)為U2),若U2=0.1V,由②式可知:此時U1為1.4V(這個1.4V電壓無需測量,是用E-U2算出來的,所以無需擔心電壓表超出量程)。代入①式可得此時RX的電阻為1400Ω,遠比答案給的200Ω大!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作認為本題第(2)問存在問題,認為本題理論上可測量無窮大的電阻,即當圖1中S1、S2均向右閉合時,U2越小,待測RX越大(此時RX兩端電壓U1不是測出來,而是算出來的,即:U2最小可為零,所以待測RX可達無窮大)。所以原作建議在第(2)問的條件中增加S1、S2始終保持向左閉合的條件。
3 探討交流
3.1 題意理解
原題中第一句話“圖示電路可用來測量電阻阻值”就開宗明義的說明了本題是一道實驗題而非電學計算題。設(shè)計的第一問是考查學生對該電路如何測量電阻的實驗原理是否了解與掌握,即通過單刀雙擲開關(guān)向左、右的閉合,分別讀出兩次電壓表的讀數(shù)U1、U2,依據(jù)串聯(lián)電流處處相等的關(guān)系,故有,從而測算出待測電阻RX=R。而第二問是在第一問理解了該實驗測量電阻的原理的基礎(chǔ)上假設(shè)已知這些相關(guān)的數(shù)據(jù),則用該電路可測量的RX的最大值。這里應(yīng)特別提醒注意的是原題中幾個關(guān)鍵詞句:一是“若”,即假如的意思;二是“此電路可測量的是”而非可計算的是,可測量的意思就是用第一問的測量原理來測量,而不是用第二問中的數(shù)據(jù)去計算。
3.2 儀表讀數(shù)要求
原作者認為S1、S2均向左閉合,測出U2=0.1V,通過計算得出U1=1.4V(這已經(jīng)明顯違背了原題題意了),進而算出RX=1400Ω,并進一步推廣到本電路的測量值可為無窮大(U2幾乎可以為0)。這里明顯違反了實驗測量的基本要求,即實驗誤差應(yīng)該盡可能小并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眾所周知,電學實驗中關(guān)于儀表使用的要求:一是安全,即測量值不能超過儀表的量程;二是準確,準確的要求就是儀表的指針偏轉(zhuǎn)角越大、越接近滿偏,其測量的相對誤差越小,所以儀表在實際選用與測量時一定要確保指針偏轉(zhuǎn)角超過其滿偏的三分之一及以上,否則儀表就不可能選用。本題電壓表的量程為1V,則電壓表的使用過程中其讀數(shù)不得小于≈0.34V。即使按原作的觀點,則算出(注意不是測出)RX的最大阻值為R=350Ω,絕非無窮大。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該高考試題絕無問題!
參考文獻:
[1]徐君生.咋一看,簡單;細思量,精妙[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2,(8):51.
[2]常仁飛.對一道高考題的商榷[J].物理教學探討,2014,(3):36.
(欄目編輯 羅琬華)
摘 要:文章對《物理教學探討》2014年第3期題為《對一道高考題的商榷》一文中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希望能對讀者準確把握高考命題思想與準確分析物理問題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原題;商榷;探討交流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4)7(S)-0036-2
仔細閱讀《物理教學探討》2014年第3期題為《對一道高考題的商榷》一文,感覺作者對海南2012高考試題第13題的理解與分析上可能有失偏頗,在此提出筆者個人的看法,與作者交流探討。在交流探討中若能對廣大教師有所啟示、幫助,則幸莫大焉。
1 原題呈現(xiàn)
(2012年高考海南卷第13題)圖1所示電路可用來測量電阻的阻值。其中E為電源,R為已知電阻,RX為待測電阻,電壓表可視為理想電壓表,S0為單刀單擲開關(guān),S1、S2為單刀雙擲開關(guān)。
(1)當S0閉合時,若S1、S2均向左閉合,電壓表讀數(shù)為U1;若S1、S2均向右閉合,電壓表讀數(shù)為U2。由此可求出RX=_____________。
(2)若電源電動勢E=1.5V,內(nèi)阻可忽略;電壓表量程為1V,R=100Ω。此電路可測量的RX的最大值為_____Ω。
2 原作觀點
原文摘錄:
......(解析過程略)
“以上解法看似沒有問題。但是讓我們來看一個矛盾:保持S1、S2均向右閉合,電壓表測量的為R兩端電壓(讀數(shù)為U2),若U2=0.1V,由②式可知:此時U1為1.4V(這個1.4V電壓無需測量,是用E-U2算出來的,所以無需擔心電壓表超出量程)。代入①式可得此時RX的電阻為1400Ω,遠比答案給的200Ω大!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作認為本題第(2)問存在問題,認為本題理論上可測量無窮大的電阻,即當圖1中S1、S2均向右閉合時,U2越小,待測RX越大(此時RX兩端電壓U1不是測出來,而是算出來的,即:U2最小可為零,所以待測RX可達無窮大)。所以原作建議在第(2)問的條件中增加S1、S2始終保持向左閉合的條件。
3 探討交流
3.1 題意理解
原題中第一句話“圖示電路可用來測量電阻阻值”就開宗明義的說明了本題是一道實驗題而非電學計算題。設(shè)計的第一問是考查學生對該電路如何測量電阻的實驗原理是否了解與掌握,即通過單刀雙擲開關(guān)向左、右的閉合,分別讀出兩次電壓表的讀數(shù)U1、U2,依據(jù)串聯(lián)電流處處相等的關(guān)系,故有,從而測算出待測電阻RX=R。而第二問是在第一問理解了該實驗測量電阻的原理的基礎(chǔ)上假設(shè)已知這些相關(guān)的數(shù)據(jù),則用該電路可測量的RX的最大值。這里應(yīng)特別提醒注意的是原題中幾個關(guān)鍵詞句:一是“若”,即假如的意思;二是“此電路可測量的是”而非可計算的是,可測量的意思就是用第一問的測量原理來測量,而不是用第二問中的數(shù)據(jù)去計算。
3.2 儀表讀數(shù)要求
原作者認為S1、S2均向左閉合,測出U2=0.1V,通過計算得出U1=1.4V(這已經(jīng)明顯違背了原題題意了),進而算出RX=1400Ω,并進一步推廣到本電路的測量值可為無窮大(U2幾乎可以為0)。這里明顯違反了實驗測量的基本要求,即實驗誤差應(yīng)該盡可能小并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眾所周知,電學實驗中關(guān)于儀表使用的要求:一是安全,即測量值不能超過儀表的量程;二是準確,準確的要求就是儀表的指針偏轉(zhuǎn)角越大、越接近滿偏,其測量的相對誤差越小,所以儀表在實際選用與測量時一定要確保指針偏轉(zhuǎn)角超過其滿偏的三分之一及以上,否則儀表就不可能選用。本題電壓表的量程為1V,則電壓表的使用過程中其讀數(shù)不得小于≈0.34V。即使按原作的觀點,則算出(注意不是測出)RX的最大阻值為R=350Ω,絕非無窮大。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該高考試題絕無問題!
參考文獻:
[1]徐君生.咋一看,簡單;細思量,精妙[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2,(8):51.
[2]常仁飛.對一道高考題的商榷[J].物理教學探討,2014,(3):36.
(欄目編輯 羅琬華)
摘 要:文章對《物理教學探討》2014年第3期題為《對一道高考題的商榷》一文中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希望能對讀者準確把握高考命題思想與準確分析物理問題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原題;商榷;探討交流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4)7(S)-0036-2
仔細閱讀《物理教學探討》2014年第3期題為《對一道高考題的商榷》一文,感覺作者對海南2012高考試題第13題的理解與分析上可能有失偏頗,在此提出筆者個人的看法,與作者交流探討。在交流探討中若能對廣大教師有所啟示、幫助,則幸莫大焉。
1 原題呈現(xiàn)
(2012年高考海南卷第13題)圖1所示電路可用來測量電阻的阻值。其中E為電源,R為已知電阻,RX為待測電阻,電壓表可視為理想電壓表,S0為單刀單擲開關(guān),S1、S2為單刀雙擲開關(guān)。
(1)當S0閉合時,若S1、S2均向左閉合,電壓表讀數(shù)為U1;若S1、S2均向右閉合,電壓表讀數(shù)為U2。由此可求出RX=_____________。
(2)若電源電動勢E=1.5V,內(nèi)阻可忽略;電壓表量程為1V,R=100Ω。此電路可測量的RX的最大值為_____Ω。
2 原作觀點
原文摘錄:
......(解析過程略)
“以上解法看似沒有問題。但是讓我們來看一個矛盾:保持S1、S2均向右閉合,電壓表測量的為R兩端電壓(讀數(shù)為U2),若U2=0.1V,由②式可知:此時U1為1.4V(這個1.4V電壓無需測量,是用E-U2算出來的,所以無需擔心電壓表超出量程)。代入①式可得此時RX的電阻為1400Ω,遠比答案給的200Ω大!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作認為本題第(2)問存在問題,認為本題理論上可測量無窮大的電阻,即當圖1中S1、S2均向右閉合時,U2越小,待測RX越大(此時RX兩端電壓U1不是測出來,而是算出來的,即:U2最小可為零,所以待測RX可達無窮大)。所以原作建議在第(2)問的條件中增加S1、S2始終保持向左閉合的條件。
3 探討交流
3.1 題意理解
原題中第一句話“圖示電路可用來測量電阻阻值”就開宗明義的說明了本題是一道實驗題而非電學計算題。設(shè)計的第一問是考查學生對該電路如何測量電阻的實驗原理是否了解與掌握,即通過單刀雙擲開關(guān)向左、右的閉合,分別讀出兩次電壓表的讀數(shù)U1、U2,依據(jù)串聯(lián)電流處處相等的關(guān)系,故有,從而測算出待測電阻RX=R。而第二問是在第一問理解了該實驗測量電阻的原理的基礎(chǔ)上假設(shè)已知這些相關(guān)的數(shù)據(jù),則用該電路可測量的RX的最大值。這里應(yīng)特別提醒注意的是原題中幾個關(guān)鍵詞句:一是“若”,即假如的意思;二是“此電路可測量的是”而非可計算的是,可測量的意思就是用第一問的測量原理來測量,而不是用第二問中的數(shù)據(jù)去計算。
3.2 儀表讀數(shù)要求
原作者認為S1、S2均向左閉合,測出U2=0.1V,通過計算得出U1=1.4V(這已經(jīng)明顯違背了原題題意了),進而算出RX=1400Ω,并進一步推廣到本電路的測量值可為無窮大(U2幾乎可以為0)。這里明顯違反了實驗測量的基本要求,即實驗誤差應(yīng)該盡可能小并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眾所周知,電學實驗中關(guān)于儀表使用的要求:一是安全,即測量值不能超過儀表的量程;二是準確,準確的要求就是儀表的指針偏轉(zhuǎn)角越大、越接近滿偏,其測量的相對誤差越小,所以儀表在實際選用與測量時一定要確保指針偏轉(zhuǎn)角超過其滿偏的三分之一及以上,否則儀表就不可能選用。本題電壓表的量程為1V,則電壓表的使用過程中其讀數(shù)不得小于≈0.34V。即使按原作的觀點,則算出(注意不是測出)RX的最大阻值為R=350Ω,絕非無窮大。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該高考試題絕無問題!
參考文獻:
[1]徐君生.咋一看,簡單;細思量,精妙[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2,(8):51.
[2]常仁飛.對一道高考題的商榷[J].物理教學探討,2014,(3):36.
(欄目編輯 羅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