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華
【摘要】初中階段是物理學科的啟蒙階段,打下良好的起步基礎能幫助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不斷進步。作為物理教師,應探究有效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下,學習知識,提高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 教學 成效提高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6-0220-02
初中階段是學生接觸物理學科的啟蒙階段,由于物理學科這門自然科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抽象性,對于初中生來說,難度較大,很多學生出現(xiàn)厭學的情緒。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應充分做好準備工作,轉變教學模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調動學生上課的熱情和積極性,全面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成效。
一、做好準備工作,激發(fā)學生興趣
初中生處在心理、生理成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閱歷較淺、愛玩、好奇心強是他們顯著的特點,因而物理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現(xiàn)實狀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運用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引導學生的物理學習。物理知識相對于傳統(tǒng)的語、數(shù)、外學科來講具有一定地抽象性,很多知識讓學生無法理解,由此造成興趣低下,因而,借助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讓同學們對物理知識有一定地具體認識,能顯著增強教學效果。如在教學"慣性"知識時,可以借助學生坐汽車時汽車啟動和停止時的例子,讓學生深入理解。其次,要適當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和熱情。初中生處在身體和心理變化的敏感時期,對別人的評價特別在意,尤其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很多學生在學習中并非不聰明、不認真,而是他們在屢次的挫敗中已漸漸喪失了學習的熱情,因而作為物理教師,要抓住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尋找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致。如在教授"電路連接"內容時,帶領學生進行實驗,仔細講解步驟后,讓學生們自發(fā)完成簡單地操作過程,讓學生們體會成功的樂趣,重燃學習的熱情和興致。
二、樹立"雙主體"教學思想,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
新課改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做出了重大調整,要求教學要樹立"雙主體"教學理念,讓學生深入地參與課堂,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安排中注意組織,讓學生融入到課堂。首先,加強師生互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一味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造成學生自主性下降,教學成效也不明顯。在教學中加強師生互動,如讓學生給老師當評委,針對教學中的優(yōu)缺點進行評價,并就相關疑問與老師進行詳細地探討,加強師生互動,能有效地讓教師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加深學生對知識地理解程度。其次,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導。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單純地被動接受知識,對很多問題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層,俗話說"實踐出真知", 給予適當?shù)妮o導和指導,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導,對相關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并將最終成果與大家分享,從相互探討中獲益,能有效加強學生對知識地深入理解。
三、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將抽象地物理知識形象化、具體化
物理知識具有一定地抽象性,對于抽象能力發(fā)展尚不完善地初中生來說,理解起來相當困難?,F(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具有圖文并茂、聲像并舉地特點,能將很多課本中無法展現(xiàn)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將抽象地物理知識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演示,一方面能降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度,同時還能滿足學生對物理現(xiàn)象的好奇心理,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如在講解正電與負電相關內容時,由于人們的肉眼是無法觀摩到電子轉移活動的,因而,在教學上存在較大困難,傳統(tǒng)的教學只能依靠教師講解,讓學生牢記在心的方式進行機械教學,學生得不到正確理解。通過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動畫,模擬橡膠棒與毛皮摩擦時的電子轉移狀況,將電子模擬成自由活動的粒子,在摩擦過程中,粒子從毛皮上逐漸轉移到橡膠棒上,使得橡膠棒上電子增多,使得橡膠棒帶負電。通過這種多媒體教學模擬,能形象生動地將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認識水平。
四、有效結合實驗,通過動手操作提高認識
物理學科是一門自然科學,需要大量地實驗進行支撐,通過實踐操作得來的東西往往比簡單的概念陳述更能讓學生印象深刻,因而,物理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加強實驗與教學內容的結合,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物理知識認識。如對于電路串聯(lián)、并聯(lián)的知識,依靠單純地講解學生可能很難想象出這個原理的實質,倘若采用實驗的方式,邊講解知識邊帶領學生進行動手操作,讓學生在自主實驗探索中,明白其中的原理,加深對知識的印象,能有效地提高總體認識,提升物理教學地整體效果。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學是物理學科的啟蒙階段,教學不僅僅要傳授物理知識,更重要地是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地思考和操作,培養(yǎng)學生地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操作能力,為日后地學習奠定夯實地基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積極從自身入手,全面反思教學,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多方面入手,為學生創(chuàng)造愉悅輕松地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并結合實驗,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認識和動手操作能力,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實現(xiàn)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