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邊疆行愛情密碼(之四):
      —— 坡芽歌書

      2015-01-14 00:55:09★文/張
      音樂生活 2015年4期
      關鍵詞:山歌物象壯族

      ★文/張 晨

      邊疆行愛情密碼(之四):
      —— 坡芽歌書

      ★文/張 晨

      “綠頭倆鴛鴦,伸頭戲泉汪。

      引頸泉流上,下河巧梳妝。

      我倆同方向,命定結成雙。

      十泉匯成池,百池匯成塘,泥堤不塌方。

      百年聚成月,咱不提相忘。”

      第一次認識坡芽歌書是在2014年中央音樂學院舉辦的“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周”上。其實它早在2006年以后就被音樂界逐漸關注起來,從青歌賽走出的坡芽歌書帶著一種被獵奇的姿態(tài)走入人們的視線。獨特的服裝、新穎的表演方式、淳樸的演唱風格、細膩的曲調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那遙遠而神秘的云南壯族村寨里,一塊土布上的民歌集展現(xiàn)了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唯一用圖畫文字記錄民歌的文獻。這是人類寶貴的財富,是壯族人民的驕傲。2007年,它被列入文山州級非遺名錄,2009年被列為云南省級非遺名錄,2011年6月,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坡芽村現(xiàn)有55戶人家,全是壯族人,其中農姓有48戶,其余為韋、黃等姓氏。他們世代以稻作為主業(yè),有時也進行狩獵。坡芽村由于地處深山,極少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因此民風古樸,代代相傳的山歌也在這里得到了完整的保留。

      這里山清水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樹木蔥蘢,花繁葉茂,四季如春。壯族祖先是這塊土地最早的開發(fā)者,長期的稻作農耕,磨練了這里壯族百姓溫和內向、吃苦耐勞、勇敢頑強、團結互助、富于創(chuàng)造的民族性格,創(chuàng)造出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坡芽歌書是文山壯族傳統(tǒng)民歌的一種古老的傳承形式,是壯族的重要文化遺產,2006年發(fā)現(xiàn)于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的坡芽村。這里是一個壯族聚居的地方,素有“歌?!敝Q。文山的壯族人民伴歌而生,踏歌而逝,豐富的文化生態(tài)土壤孕育了豐富的民歌文化,坡芽歌書就是在這樣的社會文化土壤之中產生的。

      “坡芽”為壯語,是開滿染飯花的山坡之意。當地村民習慣用一種叫做“染飯花”的花朵與糯米一起浸泡,做出彩色的米飯招待遠道而來的貴客,“芽”即染飯花。

      一塊長1米、寬0.5米的白色舊棉布,81個用當地野生刺果的汁畫出的紅色物象符號,記錄了月、星、樹、稻葉、犁、斧、禽、馬、人、衣、手、口、房屋、鳥籠等81個物象符號的坡芽歌書。每個符號大小約一寸,由仙人掌的汁液繪成,被當地人稱為“布瓦吩”。在壯語中,“布”指“一張、一頁或一面”,“瓦”指“繪畫、花或歌”,“吩”專指“唱歌”,“布瓦吩”即“把花紋圖案繪在土布上的山歌”,翻譯成漢語即是“歌書”。

      在81個圖畫構成的圖形中,每一個圖畫代表了一首歌,每個圖案即歌中用以表情達意的物象描繪記錄。只要見到這個圖形,即可誦讀整首山歌。這是一種用非常原始而古老的形態(tài)記錄的民歌歌曲,是壯族民間音樂的精華,是承載著壯鄉(xiāng)兒女深情的愛情密碼,是一種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被驚嘆為“活著的圖畫文字”。坡芽歌書所載的81首情歌,集中了富寧壯族情歌的精華部分,除最末一首歌為男女合唱外,其余都是男女對唱。民歌格式為五言四句至幾十句不等,內容層層遞進,一唱一和,環(huán)環(huán)相扣。

      這81首歌以敘事和抒情的手法,描寫了一對青年男女由偶遇到相識,相互傾慕到相戀、相知,最后相約白頭、誓同生死的全過程。這些圖畫根據每首歌中用以表情達意的主要物象繪制而成。書寫符號相對抽象而固定,且能喚起人們對歌詞的相同記憶,只要見到這個圖畫,即可根據它約定俗成的特定涵義演唱整首山歌。

      歌書中所畫的圖案中有很多幅與廣西、云南一帶發(fā)現(xiàn)的銅鼓紋飾和巖畫圖案有相同和類似之處,都有鳥、魚、馬、人物、犁、船、干欄式建筑等圖案和紋飾,這些圖案和紋飾都帶有明顯的壯族文化特征。

      在形態(tài)上,坡芽歌書符號圖畫性極強,其社會原因是沒有文字,文字知識不夠或掌握的文字不便所致。描畫繡花是善于女紅的婦女強項,惟妙惟肖的圖形多為女性所為。坡芽歌書植根于壯族地區(qū)歌圩與壯戲的風情民俗、鄉(xiāng)土文化土壤之中。因此,坡芽歌書是特定的壯族地區(qū)、特定年齡段的壯族群眾用來記錄特定情愛場景的民歌符號,起到了文字的某些功用,處在文字發(fā)生發(fā)展的早期階段。

      坡芽歌書傳承人農鳳妹和農麗英在一塊土布上書寫歌書,她們邊唱邊寫,用的“筆”是一根削尖的竹棍,“墨”也是天然的,是紅色的仙人掌果實汁液。“小時候學唱山歌時,祖母便手把手在地上教我畫這些圖畫,以幫助記憶。久而久之,看到一幅畫,就可唱出一首歌;每唱一首歌,腦子里就會閃現(xiàn)出一幅圖畫?!鞭r麗英說。

      據了解,當地壯族有個習俗,老人過世時會將自己的物品焚毀,以便在另一個世界繼續(xù)使用。因此,坡芽歌書中的一些唱詞由于搶救不及時,就這樣永遠消失了,這成了坡芽歌書傳承的一大遺憾。

      農鳳妹說:“我們村的小孩平時要上學,只有周末可以學歌?,F(xiàn)在只有10多個孩子在學,而且最多的也只能唱10首歌?!薄叭绻腥嗽敢鈱W習《坡芽歌書》,我一定會教他們的?!鞭r鳳妹說,一定不能讓《坡芽歌書》失傳,而傳承民族文化也要靠全社會的力量。

      趕歌圩、唱情歌是當地每個年輕人的必修課,這正是坡芽歌書流傳至今的生命力所在。坡芽歌書是一部壯族愛情組歌經典母本,是民族文化的瑰寶。它帶給人們文字學、社會學、人類學、文學等多角度的思考。隨著坡芽歌書被人們廣泛關注后,坡芽村也在發(fā)生著新的變化。

      (責任編輯 張曉燕)

      猜你喜歡
      山歌物象壯族
      山歌還要妹起頭
      壯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幾何——新藝美固整木展廳
      山歌
      黃河之聲(2021年7期)2021-06-21 13:59:22
      壯族民歌“喜”的情感表達
      記敘文構思之“物象法”
      武術文化中“物象與興象”的博弈
      武術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 08:37:26
      三百山山歌
      心聲歌刊(2019年3期)2019-06-06 02:52:32
      “壯族三月三”來對山歌
      黄龙县| 达拉特旗| 宝应县| 长宁区| 邵阳市| 嘉荫县| 大城县| 湟源县| 沂源县| 河津市| 固原市| 富宁县| 壤塘县| 公主岭市| 八宿县| 潼关县| 达孜县| 息烽县| 曲靖市| 英山县| 民勤县| 林西县| 同仁县| 芜湖县| 昌平区| 南昌市| 玛纳斯县| 武平县| 高安市| 英山县| 渝北区| 宁安市| 德令哈市| 富平县| 沛县| 任丘市| 宜良县| 上林县| 五华县| 阿坝县| 鹿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