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斌
(河南大學文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礦泉水
朱兆斌
(河南大學文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這是一個發(fā)生在兒童眼中的故事,小伙伴、兒童、成人、老人、礦泉水,交織成一幅令人深思的畫面。彼時受苦的一群人當今何在?
兒童;成人;老人;礦泉水
我被家人簇擁著擠上了火車,摸摸鼓鼓的錢包還在,我便安閑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窗外凌亂的禿木直直地扎在茫茫雪地,雪地吐露出泥土,泥土味兒竄進風中,風涼涼地穿過窗縫襲在我的臉上。
我突然覺得世界盡如人意,家人的溫暖和自然的涼爽讓我更陶醉地向窗外望去。
我的腿突然被碰了一下,扭過頭,我看到一位坐在地上的中年人被擠了一下,他去扶自己的包裹,卻不料歪在了我的腿上。他頭發(fā)蓬蓬然,深陷的眼睛,灰土的面龐,沒有任何表情,只是趕緊把那包裹抱在懷里,像抱著自己頑皮的孩子——其實也不貼切,因為倘是自己的孩子,他絕不會讓他裹著桌布或者床單的。
列車疾駛,雖然我旁邊的中年人時時碰到我的腿,但終究沒有打斷我用手機看著電視劇。很快到了站點,我拉著行李箱走向旅館,準備開始幾天的游玩計劃。
路過公安局門口,我突然看到旁邊的禿樹下坐著一個老人。我沒敢靠近,反而遠離幾步再觀察。他穿著一件只有袖口被掛爛但泥臟遍布的羽絨服,泥臟絕掩蓋不住衣服的高檔——衣服大概是撿的。他盤縮著腿,上面蓋著一個爛書包,書包鼓鼓的,露出一個啤酒瓶口,顯然里面沒有酒。他靠著樹閉著眼睛,前面擺著一個裝著幾塊錢的飯碗——他也不看一眼,只是一只手在書包上摸來摸去。
我的心突然沉沉的,好幾年前的那個場景又浮上心頭。
我上小學時的一個夏天,大地被烤得像燒餅一樣,又干又燙。放學時,我和幾個伙伴一起回家。大街上空蕩蕩的,只有我們幾個。天氣一反常態(tài),我們也一反常態(tài),嬉鬧聲沒有了,朝著家默然騎車。
快到十字路口了,那里有好幾個冷飲店,我們望梅止渴,騎得更快了。一到,我們就跳下車,把車一扔,沖進了冷飲店。
我們躲在門內(nèi)痛喝起來,水從瓶子與嘴相接之處涌出來,灑在地上,很快便蒸去了。
我眼睛的余光看見火熱的太陽下晃出一個小小的人影來,我放下礦泉水,看著他走近。那邊的冷飲店的嬉笑聲竄進我的耳朵,我卻直盯著那個人影。
我驚呆了!那是個老人,穿著破布連接成的衣服,在不能稱之為衣服的衣服之下,是極瘦小的身軀——那是黝黑的皮包著的人體骨架。他的臉,我不想回憶,但又是那么清晰:兩個眼孔深黑,像兩個幽深的黑洞,稀疏而干枯的眉毛僵在上面,下面的嘴巴緊緊地閉著,嘴唇的顏色和臉色一樣黑,不辨其厚薄。老人拎著一個盛滿瓶子的塑料袋,在空蕩蕩的大街上慢慢移動,已經(jīng)蹭到了我的眼前。
嬉笑聲又塞進我的耳朵。他們把喝剩下來的礦泉水灌進了水槍,互相噴射。一種氣憤在我的胸腔升騰,我看看手上那瓶礦泉水,向老人走去。
“喂!等一下!”
冷飲店的老板娘叫住了我,她說我如果給他水,他就會賴上我。我看了看伙伴,他們說: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老師都講過的!”
我站在狂暴的太陽下,呆呆地望著老人蹭向另一條街,手上的礦泉水瓶脫手落地。
如今想來,恍然夢想入身——我一定要拾起礦泉水瓶,雙手遞給那受苦的一群人。
作者信息:朱兆斌,單位:河南大學文學院,專業(yè):漢語言文學。
O646
:A
:1671-864X(2015)10-0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