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書+李青
虎眼金剛羅漢功最早由同州清涼寺慧定禪師所傳,歷代身傳口授,文字始見于清末鏢師羅佛丹先生(1898年—1988年)手抄本《應(yīng)世簡編》,是一套內(nèi)外皆修的優(yōu)秀硬功法,頗有醒腦明目、增力健身的功效。
現(xiàn)根據(jù)羅佛丹先生之親傳整理如下。羅佛丹先師的武術(shù)及傷科醫(yī)藥很有特色,有部分已發(fā)表在《精武》、《武林》、《少林與太極》上,深受讀者好評。
一、四聲雷
面帶笑容,全身放松,自然站立(以下每勢的起勢均如此要求),默發(fā)"嗨"、"哈"、"哼"、"嗯"4種聲音,各6次(圖1)。
二、金剛拉磨
握拳,深吸氣,旋腰,慢慢呼氣。每深呼吸一次,手之握力加力一次。
注:左旋腰以左腳為軸,右腳尖點地旋之,至右肘尖垂直于左膝尖,呼氣呼盡;慢慢吸氣,至面向前,稍頓;慢慢呼氣。向右旋,反之操作。以上反復(fù)操作24次,放松,收勢(圖2、3)。
三、板橋勢
平直躺在凳子上,凳子先豎后橫,以逐漸加大難度為宜。反復(fù)練習(xí),練習(xí)時間每次漸加,至30分鐘以上(圖4)。
四、金剛撐骨
左手斜上右手斜下伸勁,左右各做18次(圖5)。
此為左勢,右勢相反。
五、金剛劃船
雙手上伸(想頭上支有一彈簧鋼板),雙手下拉鋼板擊頭,同時噴氣,雙手繼續(xù)下劃(拳心向后),噴氣,同時想胸腹向前擊飛一重型汽車(注:次存想為筆者所加,原功無,加后效果更好,也可不加練習(xí))。反復(fù)練習(xí)(圖6~8)。
六、丹田陽光轉(zhuǎn)
面帶笑容,全身放松,自然站立。想小腹中心點至頭頂百會為一空區(qū)域,太陽光從小腹中心順轉(zhuǎn)慢慢向上,同時慢慢變大,至旋至頭頂百會,成一整體光柱,再逆轉(zhuǎn),從頭頂百會向下,變小,轉(zhuǎn)至小腹中心為一點,收功。
七、伏虎看珠
虎伏,似看前面的一個水珠,練習(xí)時間每次漸加。至30分鐘以上,手掌撐地改為手指撐地;手指漸減,至一手一指撐地最佳(圖10)。
八、旋眼勢
面帶笑容,全身放松,自然站立。閉目或開目,順旋眼睛16次,再反旋眼睛16次(圖11)。
九、起立望遠(yuǎn)勢
面帶笑容,全身放松,自然站立。閉目,深吸氣,腳尖著地,腳后跟隨深吸氣慢慢離地立起,閉氣,睜眼,望遠(yuǎn)處一綠色植物,慢慢呼氣,至盡閉氣,腳后跟放下,完成一次。反復(fù)練7次(圖12)。
十、羅漢煉丹
虛步以待,前叉的同時雙手下拉拍擊自己的腹部至胸部,反復(fù)練15分鐘以上(圖13、14)。
十一、騎馬叉拳勢
下?lián)羧瓡r才突然用力,反復(fù)練15分鐘以上(圖15、16)。
十二、振耳,空谷聽音
雙手掌捂耳,手指輕擊后腦8次,突然撤手放下,聽前后左右遠(yuǎn)處的聲音。練習(xí)1~5分鐘,收功(圖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