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富(齊齊哈爾北鋼集團公司職工醫(yī)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42)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6例的臨床分析
李仁富
(齊齊哈爾北鋼集團公司職工醫(yī)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42)
目的 分析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資料,總結出診療經(jīng)驗。方法 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46例,分析其臨床表現(xiàn)、有關的檢查報告、治療過程、術后護理。結果 46例患者中,明顯好轉(zhuǎn)或者治愈40例,死亡6例;并且其中有2例死于心功能衰竭,4例死于腦梗死。結論 采取抗病毒、干擾素或者干擾素誘導劑治療手段治療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以取得良好的療效[1]。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干擾素; 抗感染治療
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高以及醫(yī)療設施的完善,心肌炎的發(fā)現(xiàn)和診治也越來越及時,但是,由于其發(fā)病率逐年增高,心肌炎已經(jīng)成為遍及全球的多發(fā)病和常見病。而所謂的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者彌漫性的急性或者慢性的病變炎癥,屬于感染性疾病,在可侵及心肌的多種病毒種類中,柯薩奇病毒感染是其主要的發(fā)病原因,因此,針對由自身免疫性損傷和心臟衰竭所引起的慢性期心肌炎,可以采取改善患者心臟功能的治療方法,加以免疫抑制劑,可以獲得很好的療效,而在急性期則應該采取以維生素治療為主,抗病毒治療為輔的治療方式,以確保治療的有效性?,F(xiàn)選取本院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46例作為研究對象,說明治療的有效方法[2]。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46例作為研究對象,女18例,男28例,年齡25歲~80歲,平均年齡45歲。其中:寒戰(zhàn)36例,貧血37例,發(fā)熱40例,心臟出現(xiàn)雜音或者有雜音改變的有12例,充血性心理衰竭14例,皮膚黏膜出血點8例,脾腫大18例,杵狀指8例,臟器栓塞12例。
1.2 研究方法
1.2.1 使用抗感染的治療方式
通過相關的動物實驗顯示,在患者感染心肌病毒的18天之內(nèi),可以從心肌中分離出病毒,但是感染達到21天時,病毒已經(jīng)不能從心肌中分離,因此,需使用利巴韋林來阻斷病毒的酶活性,有效地防止病毒核酸的合成,從而阻斷病毒的復制。具體用法為:分2次靜脈注滴或者肌內(nèi)注射10~15 mg的利巴韋林。另外,干擾素可阻斷病毒復制,增強細胞免疫功能,相關動物實驗已表明,干擾素具有抗病毒效果,起到保護心肌細胞的作用,具體用法為:干擾素1.5~2.5萬U,1次/d,肌內(nèi)注射,1個療程為5~10天,1個療程后效果不甚明顯的患者可以再重復1個療程。目前,國外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成專門的干擾素,通過轉(zhuǎn)移因子,把細胞免疫活性轉(zhuǎn)移給受體,以提高細胞的免疫功能。其用法為:每次在上臂或者大腿內(nèi)側注射1~3 U的干擾素,一周注射1~2次,使用l個月之后,每2周1次,總共需要2個月。因此,需要注意鏈球菌的變化,防止由鏈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心肌免疫反應,在進行治療之前,使用1~2周的常規(guī)青霉素,清除鏈球菌載體或者感染灶。同時,像慢性鼻竇炎、慢性扁桃體炎以及中耳炎等慢性心肌炎,要注意治療和清除細菌感染病灶[3]。
1.2.2 使用心肌營養(yǎng)的治療方式
急性心肌炎可使用自由基清除劑,主要方式是:靜脈注射或者滴注維生素C,每次注射100~200 mg的劑量,1次/d,1個月為一個療程;第2個月,注射輔酶Q10 5~10 mg/d,連續(xù)注射2~3個月之后,從第3~4個月開始,口服 維生素E 50~100 mg/d;或者,在口服維生素B的第2個月后,口服維生素C,期間可以并用肌苷,或者口服、滴注丹參。
1.2.3 使用增強免疫功能的治療方式
胸腺肽具有增強細胞免疫力的作用,因此可以用其進行治療,具體用法為:0.1 mg/次,每周在肌內(nèi)注射2~3次,一個療程為連續(xù)注射30次,注意點為注射之前需進行皮膚實驗。在治療結束之后,其增強免疫功能的效果可以維持1~2年;另外,卡介苗同樣具有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其用法為:在前臂滴液皮膚劃出1~1.5長的劃痕,每隔1日,注射1次,4周之后改為1周2次,總共30次,效果維持1年[4]。
46例患者,明顯好轉(zhuǎn)和治愈40例,治療成功率為86.96%,死亡6例,死亡率為13.04%,其中2例死于心功能衰竭,4例死于腦梗死。由此可以看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如果能夠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其造成的死亡人數(shù)也會大大的降低,所以,醫(yī)護人員應該認識到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危害,采取合理的治療方式,減輕患者的痛苦,幫助患者盡早的恢復健康。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者彌漫性的急性或者慢性的病變炎癥,屬于感染性疾病,在可侵及心肌的多種病毒種類中,柯薩奇病毒感染是其主要的發(fā)病原因,因此,針對由自身免疫性損傷和心臟衰竭所引起的慢性期心肌炎,可以采取改善患者心臟功能的治療方法,加以免疫抑制劑,可以獲得很好的療效.
在心肌炎出現(xiàn)之前的1~4周內(nèi),主要有咽痛、發(fā)熱、肌痛、腹瀉、皮疹等呼吸道或者消化道感染的表現(xiàn),由于心臟癥狀的嚴重程度具有很大的差異性,輕者可能不會感覺到任何不適,而嚴重者則會出現(xiàn)急性心衰竭,出現(xiàn)休克狀況,更甚者可能會猝死。另外,少數(shù)久治不愈的患者,可能會逐漸轉(zhuǎn)變?yōu)槁孕募⊙?,癥狀大致有:胸悶、乏力、心前區(qū)不適、心力衰竭等,因此需要具有抗病毒、增強免疫力、改善心肝功能等藥物進行治療,例如,黃芪、輔酶Q10等[5]。
[1]唐 鋒,李曙光,王湄川.急性病毒性心肌炎108例臨床分析[J].臨床醫(yī)學,2010,03∶8-10.
[2]叢 欣.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2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06∶28-29.
[3]保彥昕.急性病毒性心肌炎70例臨床診治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4,08∶1073-1075.
[4]鞠衍松,趙新玲,王 芳.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31∶192-193.
[5]王 瑩.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臨床治療分析[J].北方藥學,2012,01∶56.
本文編輯:徐 陌
R542.21
B
ISSN.2095-6681.2015.035.0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