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悅 楊 陽 仲偉一
(大連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遼寧 大連 116091)
探討舒尼替尼治療轉移性腎癌的預后因素
張 悅 楊 陽 仲偉一
(大連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遼寧 大連 116091)
目的 探究轉移性腎癌采用舒尼替尼治療的臨床效果以及影響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方法 選取我院54例轉移性腎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舒尼替尼治療,觀察治療后患者生存情況,并采用單因素分析法研究與患者預后相關的主要影響因素。結果 本組患者總體生存期為2.5~66.4個月,平均生存期為(22.5±14.8)個月,患者1年存活率為72.2%,2年存活率為63.0%,3年存活率為57.4%。影響患者預后的主要因素有ECOG(體力狀況)評分、臨床癥狀、骨轉移、舒尼替尼1M-RDI(首月相對劑量密度)等,其中存在臨床癥狀患者生存期短于無癥狀者(P<0.05),發(fā)生骨轉移患者生存期短于無骨轉移者(P<0.05),舒尼替尼1M-RDI<50%患者生存期短于舒尼替尼1M-RDI≥50%者(P<0.05),各項數(shù)據(jù)比較均存在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結論 采用舒尼替尼治療轉移性腎癌,影響患者預后的因素較多,臨床使用靶向藥物時需考慮患者實際病情和首日用藥劑量等多方面因素,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療效果。
轉移性腎癌;舒尼替尼;預后因素
轉移性腎癌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腎腫瘤,占全身惡性腫瘤的2%~3%[1],且約有20%~30%的患者在接受檢查和診斷時已發(fā)生病情轉移,臨床治療困難。目前,臨床治療轉移性腎癌多采用手術治療,多項研究實踐證明切除術治療效果良好,但術后患者病情復發(fā)率較高,5年存活率低[2]。針對這一情況,近年來各大醫(yī)療機構均在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靶向藥物以輔助臨床治療,延長患者生存期,其中應用最廣泛的靶向藥物為舒尼替尼。為進一步研究舒尼替尼治療轉移性腎癌的臨床效果及影響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我院選取54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轉移性腎癌患者中選取54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轉移性腎癌的臨床診斷標準[3],經病理診斷確診,收集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54例患者中男46例,女8例,年齡(53.7±4.8)歲,腫瘤大?。?.5±2.6)cm,43例患者行腎切除術治療,11例患者未行腎切除術治療。其中36例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腰痛、血尿等癥狀,18例無臨床癥狀;10例患者發(fā)生骨轉移,44例未發(fā)生骨轉移;ECOG評分≥2分患者37例,ECOG評分為1~2分患者17例。
1.2方法:43例接受腎切除術治療患者,待其病情穩(wěn)定并拆線后,給予患者靶向藥物治療;未行腎切除術治療者經病理診斷確診后采用靶向藥物治療。具體治療方法為:初始給予患者50 mg舒尼替尼,1次/天,連續(xù)用藥4周,后停藥2周,以6周為1個周期,持續(xù)用藥直至患者對藥物毒性不可耐受或無明顯臨床療效時酌情減少藥量或停止用藥。
1.3觀察指標:對治療后患者均進行3年時間的隨訪調查,觀察患者生存情況(包括1、2、3年存活率),并單因素分析患者預后影響因素。
1.4統(tǒng)計學分析:整理研究數(shù)據(jù),均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分析,計量和計數(shù)數(shù)據(jù)比較分別通過t和卡方檢驗,P<0.05表示數(shù)據(jù)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1生存情況:經過隨訪記錄發(fā)現(xiàn),54例患者總生存期為2.5~66.4個月,平均生存期為(22.5±14.8)個月。其中存在臨床癥狀患者(36例)平均生存期為(17.2±5.3)個月,無臨床癥狀患者(18例)平均生存期為(27.7±6.6)個月,無臨床癥狀患者生存期顯著長于存在臨床癥狀者(P<0.05);發(fā)生骨轉移患者(10例)平均生存期為(9.9 ±4.1)個月,未發(fā)生骨轉移患者(44例)平均生存期為(24.2±5.9)個月,未發(fā)生骨轉移患者生存期長于發(fā)生骨轉移者(P<0.05);舒尼替尼1M-RDI≥50%患者(35例)平均生存期為(26.9±6.3)個月,舒尼替尼1M-RDI<50%患者(19例)平均生存期為(8.0±2.4)個月,舒尼替尼1M-RDI≥50%患者生存期長于舒尼替尼1M-RDI<50%者(P<0.05),各項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54例患者中存活1年39例,1年存活率為72.2%,存活2年34例,2年存活率為63.0%,存活3年31例,3年存活率為57.4%。
2.2預后因素分析:經單因素分析,ECOG(體力狀況)評分(1~2分、≥2分)、臨床癥狀(存在、不存在)、骨轉移(出現(xiàn)、未出現(xiàn))、舒尼替尼1M-RDI(≥50%、<50%)等多種因素均可影響轉移性腎癌患者預后,其中舒尼替尼1M-RDI≥50%為影響患者預后的獨立因素。
腎癌是臨床中泌尿系統(tǒng)腫瘤的一種,患者早期多無明顯癥狀,易被忽視,不能及時接受治療,當部分患者來院就診時癌細胞已經發(fā)生轉移,加重原有病情,形成轉移性腎癌[4]。轉移性腎癌是僅次于膀胱癌的第二位泌尿男性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患者臨床多表現(xiàn)為腫塊、腰痛、疼痛和血尿等[5],且部分患者還存在不明原因的發(fā)熱、乏力、體質量減輕、食欲不振、咳嗽以及咳血和貧血等肺部癥狀,患者多在常規(guī)體檢或因其他疾病行B超檢查時發(fā)現(xiàn)的,除了診斷時發(fā)現(xiàn)轉移外,還有約25%的患者可在根治腎切除或保留腎單位手術幾年后發(fā)生轉移,患者病情復發(fā)率高[6]。
現(xiàn)階段,肝切除術是臨床治療轉移性肝癌的主要治療方法,且在此基礎上,隨著分子靶向藥物的問世和快速發(fā)展,醫(yī)療界開始探索分子靶向藥物與外科手術相結合的治療方法,目前各大醫(yī)院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治療藥物為舒尼替尼,舒尼替尼是口服的小分子多靶點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具有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和抗腫瘤細胞生長的雙重抗瘤作用,在臨床晚期腎細胞癌治療領域中處于核心地位,是目前唯一突破晚期腎癌患者2年生存期的治療藥物,整體來說對90%的腎癌患者有效,得到眾多醫(yī)師和患者的廣泛認可。同時,轉移性腎癌患者經過臨床治療后受到自身病情特點、全身狀況、腫瘤細胞轉移以及臨床用藥等多項因素的影響,患者治療后生存期和預后也充滿不穩(wěn)定性,為進一步研究舒尼替尼治療轉移性腎癌的預后影響因素,我院選取54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患者均采用舒尼替尼治療,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①患者平均生存期為(22.5±14.8)個月,1、2、3年存活率分別為72.2%、63.0%和57.4%。②影響患者預后的主要因素有ECOG評分、臨床癥狀、骨轉移、舒尼替尼1M-RDI等,其中ECOG評分≥2分、無臨床癥狀、未發(fā)生骨轉移等因素對患者預后有益,患者生存期較長,而舒尼替尼1M-RDI≥50%則屬于影響患者預后的一個獨立因素。
總而言之,于轉移性腎癌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采用舒尼替尼治療,患者生存期較長,治療效果良好,且此種靶向藥物的應用與患者臨床癥狀、骨轉移程度以及ECOG評分等多種因素均可影響患者預后,舒尼替尼1M-RDI≥50%可有效提高患者存活率,延長其生存期,改善預后,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1] 張桂銘,朱耀,顧偉杰,等.轉移性非透明細胞腎細胞癌靶向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5,36(3):179-182.
[2] 蔡賢福,鐘武,陳睦虎,等.舒尼替尼治療轉移性腎癌療效的Meta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36(1):82-85.
[3] 鄭克文,李漢忠,李永強.轉移性腎癌靶向藥物治療的預后因素和相關模型[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14,36(4):450-453.
[4] 張建軍.轉移性腎癌的分子靶向治療進展[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 30(11):1685-1687.
[5] 張澎,張靜,劉亮,等.CIK治療轉移性腎癌的臨床療效評價及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2012,29(10):732-735.
[6] 高艷,曹水,任秀寶.CIK細胞治療轉移性腎癌48例的療效預測因素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2011,38(2):108-111.
R737.11
B
1671-8194(2015)36-00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