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珍
1例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圍手術期護理
田珍
糖尿病 糖尿病足 截肢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并發(fā)神經病變及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變而導致的下肢感染、潰瘍形成和(或)深部組織的破壞,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筆者總結1例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患者男性,70歲,退休教師,為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病史7年,高血壓病史4年,腦梗死病史4年,因自行修剪右足底前部雞眼,致局部出血,創(chuàng)面無愈合,有膿性滲出物,在外院住院治療無好轉,遂來我院就診,門診以“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收入科。入院檢查:①右足背外側及右足底外側分別見大小約4.0×3.0cm,4.5× 3.5cm的創(chuàng)面,深及骨面,創(chuàng)面底可見壞死組織,局部可見膿性分泌物及膿苔附著,第四、五趾已發(fā)黑壞死,感覺已消失,足部有紅腫,足背動脈搏動弱?;颊唧w重56kg,身高160cm,體重指數(BMI)21.88kg/m2,經過營養(yǎng)評估,患者營養(yǎng)狀況良好,不需要營養(yǎng)干預;②血液檢查提示白細胞高,血糖高,糖化血紅蛋白高,白蛋白低;③放射片提示:主動脈粥樣硬化,雙下肢動脈廣泛粥樣硬化伴多發(fā)斑塊形成,雙側脛前動脈及足背動脈狹窄(狹窄率約90%以上),雙下肢大隱靜脈瓣功能不全。
1.2 治療方法 患者糖尿病病史多年,血糖控制差,下肢血管條件差,目前右足壞疽并感染,感染情況重,可能進一步加重。另外患者已出現(xiàn)右足壞疽,血運差,感染難以控制,需截肢治療。擇日患者在腰硬聯(lián)合麻醉下行右下肢截肢術。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對手術感到擔憂,情緒低落,護理人員關心體貼患者,經常和患者談心,使患者能堅持正確的治療和飲食方法,樹立信心,調動其積極性,增強與疾病作斗爭的勇氣。并加強家屬的教育工作,要求家屬理解患者,從各方面幫助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1.2 飲食指導:告知患者調整飲食習慣的重要性,并指導正確的飲食方法,以粗雜糧和薯類替代主食。
2.2 術后護理
2.2.1 鎮(zhèn)痛處理:應用疼痛臉譜評分卡,評估患者實際疼痛程度,術后應用鎮(zhèn)痛泵持續(xù)鎮(zhèn)痛,殘端傷口用彈力繃帶包扎,患肢用軟枕墊高20°~30°以便靜脈回流,減輕腫脹。注意觀察患者情況,若訴劇烈疼痛,立即告知醫(yī)生,床旁備醫(yī)用止血帶。
2.2.2 自我形象混亂:鼓勵患者接受現(xiàn)實,在截肢初期,患者常常不能適應新角色,忘記身體已經截肢,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欲下床活動,易發(fā)生意外危險,尤以夜晚多見。因此,夜班護士應加強巡視病房,床邊加床擋,避免發(fā)生墜床。
2.2.3 功能鍛煉:健側肢體有發(fā)生糖尿病足的可能,在傷口完全愈合后通過鍛煉可增加殘端皮膚耐磨性,身體康復后可早期裝上義肢下地慢步行走。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高,血液黏度大,血液循環(huán)差,一旦腳部出現(xiàn)傷口,就容易感染且不易愈合,一旦發(fā)病,將會面臨截肢的后果,因此,糖尿病足部病變是糖尿病最可怕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為了減輕患者的痛苦,減少治療費用,降低截肢率,護理人員就要做好對糖尿病足的宣傳教育及護理工作,并爭取早發(fā)現(xiàn),早預防,早治療[2]。
1 趙靜靜,王偉靈,鄭培莉.中國人群糖尿病足相關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J].檢驗醫(yī)學,2014,29(6):640-645.
2 李菁菁,韓會民,湯秀珍.糖尿病足診治進展概述[J].中國臨床研究,2015,28(1):124-126.
10.3969/j.issn.1672-4860.2015.05.050
2015-7-6
武警湖北總隊醫(yī)院 43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