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欣(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學05236)
如何在語文課中進行美感教學
王榮欣(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學05236)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高中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高中語文教師面臨的最大難題,那么,怎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自己的粗淺看法:
激發(fā)興趣高中語文高效
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掌握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法。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chǎn)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nèi)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chǎn)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產(chǎn)生疲倦,沒有歡心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p>
在教學中,我認為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造使學生輕松愉快的愉悅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來培養(yǎng)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授《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課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播放《水滸傳》中跟課文有關的一段視頻,學生看了以后情緒激動,興趣盎然,這樣自然而然就對這篇課文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自然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變被動為主動。挖掘?qū)W生的潛力,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課堂上有自主的學習與思考的時間與空間,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比如每節(jié)課在課堂上我都讓一兩個學生上臺發(fā)言演講,然后再請一兩個學生上臺針對同學演講發(fā)言,發(fā)表評價。還有在自讀課文的教學中,盡量以問題形式讓學生充分討論,共同解決。這樣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主體參與的感覺,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充滿著活躍的氣氛,個個踴躍討論,積極發(fā)言。
在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讓學生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閱讀分析的方法要領,改變舊的學習狀態(tài),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主動地掌握和運用知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學生只要掌握了科學的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融會貫通,終身受益。
靈活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掌握知識是以感性知識或經(jīng)驗為基礎的,語文教學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通過直觀教學可以使知識具體化、形象化,這樣既可以為學生感知、理解和記憶創(chuàng)造條件,也可以激發(fā)學生追求知識的興趣。
語文課堂教學上的直觀教學,主要是模擬直觀,它是通過對實際事物的各種摸擬形象而進行,包括實物、各種教學圖片、圖表、幻燈片、教學電影等。結合課文讓學生揣摩這些畫面,可以收到自然受感染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勤做幻燈片,利用電腦制作靈活多樣的課件,以豐富教學內(nèi)容。
教學語言要幽默風趣,富有文彩。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在教學中是實施教學的主要手段。有的教師講課講得有聲有色,學生愿聽也樂于聽,且意味盎然。有的教師講課整節(jié)課是枯燥無味的,只知道在黑板上不停地寫寫畫畫,用黑板語言代替教學語言,這樣的課對學生來說是意味索然,不愿意聽。用學生自己的話來說“聽起來有點頭痛”。
魏書生老師的課之所以深受學生的歡迎,就是因為他注重教學語言的運用,整堂課是輕松愉快、幽默風趣、文彩飛揚。正如魏書生自己所講“每堂課都要讓學生有笑聲”。這種笑就會自然而然地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堂氣氛,在這種氣氛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得到激發(fā),學生在愉快中迅速掌握知識。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現(xiàn)在還普遍存在教學方式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灌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其實質(zhì)還是應試教育淘汰教育,與現(xiàn)行教育相悖而行。新課程改革,不僅對課程做出重大變革,對教育者受教育者都提出了要求,要求教育者要在更大程度上調(diào)動受教育者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要求受教育者不能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學習,達到師生互動。為了做到以上這些,每周拿出兩至三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來講課,主要針對閱讀課文。
首先要求學生備課,寫出教案,這樣為了把課講好,學生會不惜余力去吃透課文。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還使學生體會到教師的辛苦,更進一步培養(yǎng)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思維能力等。
通過學生自己講課,讓學生做到心到、口到,對整篇課文的結構、寫作特點、思想內(nèi)容,都有一個詳細的了解,并且聽課的學生也會不自覺地站在講課人的立場去評價講得好與壞,而不是教師講課時,那種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
一位教育家說:“學生的潛能就像空氣,可以壓縮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廣廈,你給他多大的空間,他就有多大的發(fā)展?!痹诮虒W中,我們要充分相信學生的潛能,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放開學生的手腳讓他們?nèi)ラ_拓、去創(chuàng)新,讓學生去做感興趣的事,從興趣中發(fā)展興趣。不要總讓學生順著教師的思維去考慮問題、解決問題。開展活動的目的是語文課活起來,不要局限于上、下課的形式,形式多變一些,寓教于樂,讓學生學會在玩中獲得知識,這也是培養(yǎng)學習語文興趣的最終目的。
(一)組織競賽
教師每學期都要組織學生開展一些競賽活動,如演講比賽、作文比賽、朗誦比賽等。競賽活動結束后,教師可將獲獎作品配上作者的照片在學校櫥窗內(nèi)展出。這樣做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鼓舞學生的語文學習勁頭,在校園內(nèi)形成濃厚的語文學習氛。
(二)鼓勵閱讀
課堂教學中學生獲取的知識是有限的,語文知識是豐富的,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必須鼓勵學生廣泛閱讀,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拓寬視野,豐富知識,培養(yǎng)興趣,開啟心智。為此,教師可要求學生每周讀一篇美文,每月讀一本好書,寒暑假則可以要求學生讀1-2本好書,寫一篇讀書心得或體會。此外,每學期教師還要以班為單位組織學生召開兩次閱讀心得交流會。這樣,學生讀書的熱情高漲了,閱讀積極性就會被大大調(diào)動起來,進而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
此外,每學期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一次郊游,讓學生放松身心去觀察自然,感受自然,在緊張的學習中得到一些放松。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增強。
實踐證明,這套方案,對于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有很大作用。智慧的光芒也只有在興趣的基礎上,才能產(chǎn)生成才的力量。
(責編 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