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寫作文
——課文引路
張建中 (河北省邢臺市第二十九中學 054201)
仿寫是小學生學習作文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過程中起橋梁作用的一種有效的訓練手段。本文立足于語文課本,對如何指導小學生仿寫進行探究,希望能為廣大同仁的教學提供借鑒。
課文 仿寫 小學作文
葉圣陶說:“文章就是例子?!泵┒芤舱f:“‘摹仿’是創(chuàng)造的第一步,‘摹仿’又是學習的最初形式?!爆F(xiàn)代心理學告訴我們,模仿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兒童學習語言的基本途徑之一。模仿有利于小學生盡快熟悉寫作過程,把握寫作思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本所選的課文大多是名篇名作,除去古典詩詞,都是可以稱得上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著作。如果教師能夠把“書本”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在閱讀中逐步引導學生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因此,我在進行課文教學時,常常挖掘文章中的寫作知識,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片段仿寫是學習整篇文章的分解動作,是寫作上必不可少的訓練。例如記敘文中的敘事記人,就可以仿寫開頭,交代時間、地點、人、事;仿寫人物的外貌、動作和對話;仿寫參觀過程中時間、空間的變化;仿寫景物的變化;仿寫花草樹木的靜態(tài);仿寫鳥獸蟲魚的動態(tài)等。以課文《風》為例,文中寫道:“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樹葉顫動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哪兒了。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河水起波紋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來游戲了。”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風》寫一寫發(fā)現(xiàn)風從哪兒走過的話語。有同學寫道:“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風箏飛翔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來了。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蒲公英飛舞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來了。” 課文《豐碑》描寫了天寒地凍、風雪肆虐的景象:“大雪把云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苯虒W,教師可引導學生細細品味,進行仿寫訓練。三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訓練要求觀察一種蔬菜或水果,注意它有什么特點,然后以它的形狀、顏色、味道、吃法等為的內容寫一段話。剛好本單元有一篇課文《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作者就是按一定順序寫出了他的故鄉(xiāng)的楊梅樹果、色、味的美,體現(xiàn)出了作者愛楊梅、愛故鄉(xiāng)的思想感情。我就以它為例文指導學生仿寫,效果十分理想。
一部機器,是由大大小小的零件組成的,這部機器要運轉正常,就需要把大小零件連接起來。一篇好文章,就好比一部運轉正常的機器,文章的層次與段落之間需要運用一些句段把它們自然、緊密地連接起來,不然,文章就會顯得支離破碎。這種在文章的層次或段落之間銜接、轉換的方式,就是銜接與過渡?!额U和園》一文,自然段之間的過渡非常明顯,是學生學習移步換景作文的絕好范例?!斑M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薄暗巧先f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薄皬娜f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备鶕?jù)《頤和園》一文的過渡手法,學生在寫《岳陽樓》一文時這樣過渡:“剛進岳陽樓的大門,就見到了一排排青銅色的墻,這就是長城的示意圖?!薄白哌^了長城的示意圖,就來到了三國遺跡?!边@樣寫出來的文章既層次分明又通順連貫。
課文中那些很典型的開頭、結尾,往往前后照應、結構嚴謹,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引導學生對這樣的開頭、結尾進行仿寫,既能幫助學生學會布局謀篇,又能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如學習了《頤和園》一文后,學生對課文的首尾呼應這一寫作知識十分欣賞,覺得讀后對內容印象清楚、深刻。課文第一自然段“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苯Y尾段“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苯虒W時教師可引導學生以這樣的開頭、結尾仿寫《美麗的街心公園》的開頭、結尾,使學生的作文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
有些閱讀課文不僅文章本身描寫優(yōu)美,而且在寫法上極富特色,學生易于接受。像這樣的文章,我往往喜歡和學生一起提煉寫法,并以此為例,仿寫整篇文章。如教學完《參觀人民大會堂》后,我與學生提煉的寫作方法是:作者先寫給人的總體印象(壯麗雄偉),接著寫了老遠望見的正門上的國徽、大理石柱子,然后寫進入各個廳的所見所聞(這里的過渡句運用得很成功),最后寫參觀后的感受。之后,我說:“你們有沒有好好觀察過我們美麗的街心公園?今天,就讓我來當一回導游,帶領大家一起去參觀我們的街心公園!參觀完后,我們要模仿《參觀人民大會堂》來寫一寫《美麗的街心公園》,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街心公園。我先簡單介紹一下參觀的路線:公園門口→石頭小路→兩側花木→小廣場→假山瀑布。”這樣,事先和學生一起總結出寫法,他們就會記憶深刻,在具體的整合仿寫中自然得心應手。
總之,通過仿寫不僅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興趣,甚至可以提高學生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我們通過讓學生仿照課文中精彩的句子,在課內給予點撥,課外閱讀中給予引導,并鼓勵學生進行仿寫,可以使學生掌握句子修辭手法的運用;根據(jù)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逐步引導學生從機械仿寫過渡到變通仿寫,最后發(fā)展成創(chuàng)造性仿寫,在“仿”中求“創(chuàng)”,“仿”中求“活”,“仿”中求“新”,由仿寫向創(chuàng)作過渡,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日后的口語交際和習作奠定基礎。
仿寫是學生寫作的起始,是寫作興趣培養(yǎng)的基石,就如同書法中的臨摹,只要由易及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就能水到渠成,實現(xiàn)真正創(chuàng)新的目的。
(責編 馮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