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江蘇省泰州市揚橋中心小學225300)
讓真情實感流淌于筆尖
李娟(江蘇省泰州市揚橋中心小學225300)
眾所周知,在語文教學中,最難教的是作文。對學生來講,最難寫的也是作文。一寫到作文,有的學生便感到無從下筆,“無米下鍋”;有的學生是眉頭一皺,東拼西湊。
寫作文激發(fā)興趣積累“真”素材開拓源泉
我不知道各位教師有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我們教師在講臺上樂此不疲地講著該“怎么寫”,學生也默默地接收著這些信息,也學會了“怎么寫”,但是真正寫的時候卻不知道“寫什么”。舉個例子吧,我曾經(jīng)布置過一篇作文,要求寫一件感人的事,題目自擬。我班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都寫的這兩件事:其一,有一天突然下起了雨,我沒帶傘,同學把自己的傘讓給了我,他自己淋著雨回家了,我感動得哭了。其二,有一天夜里,我發(fā)高燒昏迷了,媽媽冒著風雨連夜送我到了醫(yī)院,并守著病床前陪我掛水。然后我醒了,看見媽媽趴在我床前,我看著媽媽頭上的幾根白發(fā),我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流下了眼淚。這類文章,起初看上幾篇還感覺良好,后來看到基本都是這個模子,就越看越乏味,無中生有,無病呻吟,虛情假意。
所以,我覺得“寫什么”才是作文教學更值得重視的問題。葉圣陶老先生說過:“在作文教學中,首先要求學生說老實話,絕不允許口是心非,弄虛作假?!闭f起真實,實際上就是讓學生知道,我口抒我心,我手書我口,就是我怎么想就怎么寫,我怎么說的就怎么寫。學生只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實,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就是一篇好文章。不少教師曾見過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一個作文水平并不高的學生能寫出十分動人的情書。其實,這種現(xiàn)象說怪也不怪,因為這正是真實情感的流露。那么,我們怎么能讓學生拿起筆來,在教師適當?shù)狞c撥、指導寫作技巧的前提下,讓學生總是感到作文不是多情總被無情惱,而是道是無情卻有情呢?
小學生畢竟還小,年齡的限制加上生活閱歷的限制,使得他們有時無法興奮。記得我剛工作時,我讓我們班學生每天寫一篇日記,想以此來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頭兩天,日記本收上來發(fā)現(xiàn)學生還是有話可寫,寫的內(nèi)容也很多,不談寫得好壞,基本每位學生都能寫真實發(fā)生的事,寫出真情實感,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班學生的寫的日記越來越像記流水賬,要不就寫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一看就是抄的。這時,我覺得要是一直這樣下去,恐怕作文水平不但難以提高,反而讓學生“望作文而生畏”。俗話說:“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蔽覜Q定把寫日記改成寫周記。為了增強學生自信,為了讓學生在作文中有東西可寫,我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寫作氛圍。我決定讓學生“玩”起來,于是精心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活動,并營造了一定的情境。比如,課間進行跳繩比賽,開聯(lián)歡會,讓他們自己去市場買東西,開展詞語接龍游戲,布置班級文化墻,組織大掃除……這樣就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寫“真”氛圍,讓學生言之有物,真實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并給學生帶來了不少的樂趣和享受。此外,我還要求學生留心活動的過程,注意活動者與周圍人的表現(xiàn),記下自己的真實感受。
真實材料從何而來呢?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做到“四多”。
一是多看,就是引導學生入木三分地了解自然,了解社會,開闊視野,看出門道,增長見識。其實,作文并非一定要寫轟轟烈烈的大事,否則哪來的“以小見大”“細微之處見真情”?作文最主要的是寫出對生活的獨特理解和感受,寫出真情實感。老舍先生之所以被譽為“人民藝術家”就是因為他的作品寫的是老北京的人、事、景物,這都源于他主動深入觀察生活。生活這本書內(nèi)容豐富,深入淺出,寫作既是有感而發(fā),心靈的流露,又是一個人的人生經(jīng)驗的再現(xiàn)。可以說,作文與生活密不可分,一切的創(chuàng)作都源自生活。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時間有限,活動范圍狹小,閱歷不深,所以必須善于仔細觀察,多留意周圍的變化,用心去思考,寫的文章便充滿活力,洋溢出魅力。只有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才能寫出有血有肉,有深度、廣度,厚度并魅力四射的作文來。
二是多聽,如聽報告,聽新聞,聽街談巷議,聽一切感興趣的話題。現(xiàn)實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是生活在社會這個大集體中的,我們身邊每天都會發(fā)生大量的新聞,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去經(jīng)歷,但是我們有一對耳朵,它可以幫我們聽到我們沒有看到的事情,我們可以對聽到的事情加以分析,聽話聽音,也許它們就能成為我們作文時的素材。作文是“流”,生活是“源”,“為有源頭活水來”,源頭活了,水流自然流暢了。
三是多思,就是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加以思考,反復體驗,分析事物的特點,探究事物的本質(zhì),從中挖掘生活的美,感悟深刻的道理,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鬃釉f過:“學而不思則罔?!边@句話的意思是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等于沒學。只有經(jīng)過思考才能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這樣寫起文章來,才能掌握適度的分寸,不至于盲目自然地抄襲生活,而能夠有選擇,有取舍,按照自己的意圖去表現(xiàn)生活才能用語言把自己的實感表現(xiàn)出來,用心去感受生活,這樣,學生才能用心去寫生活,從而在今后的作文之路才能走得更穩(wěn)健。
四是多說,也就是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說出“總體印象”,說出“最深刻的印象”,說出“觸動與感受”等。學生既然能把這些流暢于口頭,也就一定能奔瀉于筆端。我們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可以增設“口頭作文”,讓學生把家庭、學校中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講給同學聽,教師可組織學生暢所欲言,“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同時,教師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即仔細、有序,展開豐富的想象和幻想,并“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學生在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在教師科學的指導下,在和諧熱烈的氣氛中,產(chǎn)生了強烈的表達欲望。此時,教師給學生傾吐心聲的自由,一篇篇口頭作文一定都很精彩。學生出口成章,落筆也一定成文。我基本上從事的是低年級的教學工作,我覺得“說作文”對低年級學生尤為重要。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看圖并不陌生,我每天都會指導學生閱讀繪本。學生被繪本上美麗的圖畫所吸引,也就有話可談。這時,我相機進行指導,緊扣畫面,啟發(fā)學生善于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象什么時間、什么地方、誰、在干什么?我還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只要講了,我就表揚、肯定,以此激發(fā)更多的學生來發(fā)言。
我曾經(jīng)布置過一篇作文,讓學生寫自己最愛的一個親人,可以寫爸爸、媽媽,也可以寫爺爺、奶奶等等。我班有一名學生寫的是自己的爸爸,說自己的爸爸是一位警察,寫了很多他爸爸捉壞人的事。但是據(jù)我所知,他爸爸并不是警察,而且他的文章一看就知道是抄的作文書上的。我下課把這名學生喊道了辦公室,他開始先不說話,過了很長時間,他小聲地說出了原因。他說:“老師,我爸爸是收廢品的,我怕同學知道了,都笑話我?!蔽耶敃r震驚了,原來這么小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攀比心理,他只關注到自己父母的職業(yè),并沒有體會父母對他的愛。我覺得對于孩子的這種畸形心理要趕緊糾正,要不以后肯定會影響他們的人生觀。我趕緊對他進行引導。我問他:“爸爸每天辛苦嗎?”他說:“辛苦,每天幫我做完早飯就出門了,有時到我們吃完晚飯他還沒有回家?!蔽覇査骸鞍职制綍r幫你買新衣服嗎?”他很自豪地說:“我爸爸經(jīng)常幫我買,身上穿的衣服都是爸爸買的?!蔽易穯枺骸鞍职肿约簬妥约嘿I嗎?”他沉默了,我發(fā)現(xiàn)他神情明顯變了,小聲地說:“老師,好像我爸爸有四、五年都沒有買過新衣服了,他那件過年的衣服好像還是我上幼兒園的時候買的,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拿出來穿一下?!蔽矣指⒆诱劻肆季茫雌鹚幕貞?,慢慢地他眼睛濕潤了,他說:“老師,您別說了,我懂了?!钡诙煳覄偵习?,就看見桌上多了一本作文本,是他寫的。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為什么有許多學生寫的作文不真實,有時并不是他們無話可寫,究其原因,是怕袒露自己的種種心跡,認為在老師和同學面前暴露自己脆弱與軟弱,怕被人笑話。這時,教師就要當好“心理醫(yī)生”,以健康心理加以引導,開導學生,為學生去掉畏難情緒。教師要讓學生毫不留情地摒棄那種“虛假”的面具,敢于說真話,吐真言,只有這樣文和人才能融為一體,才能夠迸發(fā)出寫作的激情,才能讓真情實感自自然然地流淌在學生的筆下。所以,我們要教育學生把寫“誠實”文章與做誠實人融為一體,發(fā)揮作文教學育人功能。
[1]黃劍明.“以我手,寫我心”——讓真情自然流淌[J].小作家選刊,2002(10).
[2]李進海.自然流淌的藝術——潑彩畫[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08(12).
[3]丁曉.讓情感在畫面中自然流淌[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8(4).
[4]楊小蓉.真情個性繡美文[J].吉林教育,2014(12).
(責編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