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公職人員的角色緊張

      2015-01-30 00:42:12□王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 2015年1期
      關鍵詞:公職人員權力政府

      □王 東

      (1.吉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2.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 培訓部,江西 井岡山 343600)

      論公職人員的角色緊張

      □王 東1,2

      (1.吉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2.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 培訓部,江西 井岡山 343600)

      公職人員不僅僅是一般的社會個人,而且還是公共權力的代理執(zhí)行者,這兩種角色的不同內(nèi)在需求使其承受兩個向度上的價值張力,由此而可能導致的消極后果就是公共權力及公職人員角色的扭曲,最終使公共權力的運行軌跡背離公共意志。為了避免這種消極后果的產(chǎn)生,必須以行政倫理中的“法治”理念來實現(xiàn)和強化公職人員個體行為的道德自覺。

      公職人員;角色緊張;行政倫理

      在我國的行政文化傳統(tǒng)中,對公職人員的個人奉獻精神的強調(diào)重于對其作為一般社會個人的生活權利的考量。實際上,公職人員除了職業(yè)角色之外,還有其他社會角色及相應規(guī)范,如:家庭角色等,不同角色對角色負載者的要求不盡相同。這可能使其在作出行為選擇時陷入兩難困境,造成角色沖突,引起內(nèi)在價值結(jié)構(gòu)的巨大張力。

      一、“角色”概念

      “角色”概念始于戲劇,原指對演員行為的規(guī)范性說明的腳本,后泛指演員在戲劇中的行為集合。心理學家G·H·米德最早將“角色”概念引入社會心理學,用以說明不同個體在相同或類同環(huán)境中表現(xiàn)出相同或類同行為的社會現(xiàn)象。通常,“角色”被認為在一定社會情境中才能獲得自身顯現(xiàn)的條件并最終生成?!敖巧备嗟乇环Q為“社會角色”,指人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與其基于某種社會序列而確定的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會期望的一整套行為方式的規(guī)范。在發(fā)生學意義上,“社會角色”是基于社會分工而構(gòu)建的,它取決于社會群體及組織的性質(zhì)、目標及運行方式。但它一經(jīng)生成,就構(gòu)成了社會群體及社會組織的基礎要素,成為組織架構(gòu)得以維系、運轉(zhuǎn)的重要保障?;蛘呖梢赃@樣說,社會分工是“角色”的邏輯前提,而“角色”是社會分工的實踐基礎。

      “角色”的價值通過“角色扮演”體現(xiàn),“角色扮演”是基于角色認知的個體行為,指“個人根據(jù)自己所處的社會地位,把權利和義務恰當?shù)亟Y(jié)合起來而產(chǎn)生應有的效果。如能達到目的,即稱‘完成角色扮演’?!盵1]P1909角色扮演需要兩個前提,一是角色認知,二是角色規(guī)范。角色認知是指個體明確自身所負載之角色為何,既要明確自身所處的組織的性質(zhì)、目標及運行方式,也須明確自身在組織序列中的位置及與其他組織成員之關系。

      角色規(guī)范包括角色權利和角色義務兩個方面。角色權利是組織對其成員的承諾,即“所能為”及“所能得”,包括物質(zhì)上或精神上的“正向刺激”,這是組織成員對角色產(chǎn)生認同并有意愿承擔相應義務的前提條件,也是維持角色扮演所必需的物質(zhì)、精神支持。角色義務是個體對所屬之組織的承諾,即“所必為”及“所禁為”,包括物質(zhì)上或精神上的“負向刺激”,這是保證組織性質(zhì)、維持內(nèi)部秩序的重要條件。

      二、公職人員角色沖突概分及原因

      (一)公職人員角色沖突概分

      社會性是人的本質(zhì)特性。處在特定社會結(jié)構(gòu)中的個體需要扮演不同角色,當個人擔當?shù)牟煌巧撦d著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角色期望時,就會產(chǎn)生角色沖突。正如伯林所認為的那樣,“人的目的是多樣的,而且從原則上來說它們并不是完全相容的,那么,無論在個人生活還是在社會生活中,沖突與悲劇的可能性便不可能被完全消除?!盵2]P242

      “角色沖突”概念由美國社會學家默頓(Robert k.Merton)首先提出。一般而言,角色沖突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類可以概稱為“角色內(nèi)沖突”,指同一角色的不同關涉者(群體)對該角色負載者持有不同期望,而導致該角色負載者行為選擇的價值判斷之間產(chǎn)生張力。如以某處室負責人為例,上級單位對他的期望與該處室下屬對他的期望不盡相同。在完成上級交派任務時(如,壓縮處室行政開支等與處室成員利益直接相關之類),則需要應對來自來兩個不同向度上的壓力,既要對上負責,完成任務;又要對下負責,保障下屬工作條件。這兩種期望都是該角色規(guī)范的內(nèi)在要求,但又存在沖突甚至互不相容,導致該處室負責人無法援用統(tǒng)一原則調(diào)適自己行為,可能產(chǎn)生焦慮。

      另一類可以概稱為“角色間沖突”,指同一個體因在不同組織序列中負載不同角色、承擔不同義務而陷入行為選擇的困境。比如,該處室負責人接到上級分派緊急任務的同時,又接到家人病重的電話,處理公務和照顧家人都是該角色應盡義務,但二者在時空上難以兼顧,產(chǎn)生沖突,導致內(nèi)在價值結(jié)構(gòu)的緊張。

      在社會學上,這種由于角色沖突引起的個體行為選擇困境的就是個體的角色緊張,具體表現(xiàn)為“人們在實際擔當角色過程中所引起的時間和精力上的緊張,一個人對履行自己擔任的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角色而感受到的情感沖突和心理壓力?!盵1]P1909

      (二)公職人員角色沖突的原因

      角色沖突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社會性。“人不僅是一種生物學意義上的動物,也是一種心理學上的動物和社會動物?!蠖鄶?shù)心理緊張產(chǎn)生于一個人的道德價值觀和(或者)一個人的自我形象之間、或者違背道德價值觀和自我形象或兩者之間的那些愿望之間的沖突?!盵3]P156

      僅就作為一般社會個人而言,公職人員負載的社會角色群與其他一般社會個人無甚差別;而作為公共權力代理的執(zhí)行人來說,公職人員所負載的社會角色因被賦予代表公共意志的力量而與其他一般社會角色具有本質(zhì)區(qū)別。就前一個方面而言,個人有權從自身利益出發(fā),自由地選擇解決角色沖突的方式;但就后一個方面而言,公職人員則要始終忠實于自己的職業(yè)角色的職責與倫理。就我國的公務員來說,“黨的先鋒隊性質(zhì)和先進性要求決定了,黨規(guī)黨紀嚴于國家法律。國法是所有公民的行為底線,黨紀是對黨組織和黨員立的規(guī)矩。黨是肩負神圣使命的政治組織,黨員是有著特殊政治職責的公民?!盵4]P7

      這種存在于職業(yè)角色的“公共性”規(guī)范與個人角色的“利己性”原則之間的張力正是導致公職人員角色沖突及角色緊張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

      三、公職人員角色緊張的發(fā)生機制

      (一)公共權力的來源及其本質(zhì)

      按照馬克思的觀點,一般意義上的社會形態(tài)與國家根本不同。在國家誕生之前的社會階段,以某種關系聚合在一起的人類群體,并不具有現(xiàn)代國家意義上的政治目的和政治功能。因而,“政治生活并不就是公共的人類存在的唯一形式。在人類歷史中,國家的現(xiàn)有形式乃是文明進程中一個較晚的產(chǎn)物。早在發(fā)現(xiàn)國家這種社會組織形式之前,人就已經(jīng)作過其他一些嘗試去組織他的情感、愿望和思想?!盵5]P89如,宗教的形式?!氨M管宗教的所有特殊宣示都是荒謬的,然而,整個宗教生活卻是人類最重要的功能?!盵6]P18

      不管人們以什么樣的方式組織起來,人群中都存在著各種序列和各種關系,這些序列之上系載著不同的角色,這些關系之后蘊藏著多樣的利益。所以,“市民社會是個人私利的戰(zhàn)場,是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zhàn)場。”[7]P309當市民社會中個人利益沖突具有了階級斗爭的性質(zhì),國家就成為人群組織形式的必要選擇?!皣沂浅姓J:這個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diào)和的對立面而又無力擺脫這些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面,這些經(jīng)濟利益相互沖突的階級,不致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圍以內(nèi);這種從社會中產(chǎn)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異化的力量,就是國家?!盵8]P170斗爭的各方都不能徹底結(jié)束也不能擺脫斗爭,而只能暫時地妥協(xié),這意味著具有階級性質(zhì)的市民社會的“暴力理性”和“理性暴力”的成熟。這種“表面上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的實質(zhì)就是公共意志的集合,也是全體個人為了“生命權力”*“生命權力”實指生命的各種可能性,是永遠開放的可能性,唯一的特征就是不停止的進行,唯一的目標是生命過程的客觀上的美好與主觀上的幸福。參見Agamben,G.,Potentialities:Collected Essays in Philosophy,trans.and ed.by D.H.-Roazen,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的實現(xiàn)而分割讓渡的部分權力的集合,這正是國家權力(公共權力)的最終來源。

      (二)政府作為公共權力的代理

      在個人生活世界中,國家只是概念性的存在,公共權力的行使也不可能由全體公民直接參與。因此,“公共的力量必需要有個適當?shù)拇頇C構(gòu)機關,使它按照公共意志指導之下活動,成為國家與主權體間的溝通工具并為公家做事,亦如個人的身心為個人做事一樣。這便是國家中政府的作用,時常與主權體誤混,其實政府只是主權體的行政執(zhí)行人而已。”[9]P52政府與國家的誤混,主要原因在于國家與政府的同質(zhì)性、同時性。但實際上,從其掌握的力量屬性上來說,國家是實在的,政府是虛幻的;從其掌握的力量效用上來說,國家是虛幻的,政府是實在的?!皣液驼袀€主要的區(qū)別,國家是獨立存在的,政府只是依主權體存在,因此政府首領的意志應依公共的意志或法律,其力量只是集中于他手中的公共的力量。”[10]P55

      由此,政府行為合法性在于公共意志?!坝捎诒唤y(tǒng)治者的利益就是,或者說應該是,政府的根源,任何人都不能擁有任何不是顯然來源于被統(tǒng)治者意愿的權威?!盵11]P65政府行為在本質(zhì)上應是公共意志的具體表達,但這種公共意志既不是完全地、也不是始終地統(tǒng)一的,所以,政府的現(xiàn)實任務就是對不統(tǒng)一的公共意志進行協(xié)調(diào),對不平衡的社會利益進行分配。

      但是,政府的施政行為卻難以保證總是忠實于公共意志,或許,執(zhí)政集團中出現(xiàn)一種錯誤混淆,認為“凡對統(tǒng)治階級是好的,對整個社會也應該是好的,因為統(tǒng)治階級把自己和整個社會等同起來了?!盵8]P178當然,這種混淆的錯誤并不是執(zhí)政集團的個別錯誤,而是人的認知習慣上的積弊,正如卡西爾指出的那樣,“人總是傾向于把他生活的小圈子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并且把他的特殊的個人生活作為宇宙的標準。”[5]P21

      公共權力的人格化的消極后果就是政府的人格化,人格化的政府不滿足于公共意志對其所代理權力的制約,便努力追求公共權力最大化和絕對化,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將持續(xù)存在。

      (三)公職人員的行為選擇困境

      除了忠實于所代理的公共權力之外,“政府沒有任何權利;它是許多個人為了保障他們自己權利的目的而選擇的代表團體。因此,政府僅僅在這些人的同意之下而存在,其作用也僅僅在于為他們的福利而進行活動。”[11]P65出于這種職能的需要,政府將自身所代理的權力授予其成員(即具體權力的執(zhí)行者)代為行使。與政府——通過政黨——由人民共同選擇不同,政府職員的產(chǎn)生更多地體現(xiàn)為政府及其未來職員之間的博弈行為。

      政府職員獲得的職權,正是人民賦予國家并通過國家委托政府行使的公權,在本質(zhì)上代表著公共意志,具有不可抗拒性。在社會競爭中處于最高勢位,具有最高勢能。代理行為導致職員對于職權的寄生*“寄生”的發(fā)生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一面是由于權力行使方式人格化的傾向,即權力在發(fā)生作用時總是以人為載體和對象;另一方面,人的認知方式的“統(tǒng)一化”偏好,很難將權力與其代理者區(qū)分。,這種寄生關系使其作為社會個人與其他社會個人在競爭中隱蔽性地獲得“不正當優(yōu)勢”。所以,這種人格化的公共權力比其他資源更具有吸引力,它在社會競爭中的價值相當于商業(yè)交換中的“一般等價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可否認的是,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商品交換原則必然會滲透到黨內(nèi)生活中來,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盵12]在社會生活中,政府職員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公共力量代理執(zhí)行者”與“一般社會個人”雙重角色之間的沖突所導致的行為選擇困境。一方面,他們代表政府行使公權,一切行為都應有利于促進公共意志之實現(xiàn);另一方面,他們也作為一般個人參與社會競爭,個人行為結(jié)構(gòu)中必然包含著強烈的“利己”動機。從生存的本能上來說,“各個人所追求的僅僅是自己特殊的、對他們來說是同他們的共同利益不相符合的利益”。[8]P85集中于政府職員個人身上的個人利益訴求與代理公權意志訴求之間的沖突所導致的行為選擇困境的非偶然性結(jié)果就是公權的人格化及其代理執(zhí)行者的扭曲,最直觀的表現(xiàn)是人民為了自由而讓渡的權力反而成為自己追求自由的障礙,權力也成為代理者自身的枷鎖。

      四、公職人員角色緊張的消極后果

      哈佛大學公開課(正義論)教授Michael Sandel曾經(jīng)假設一個火車司機的道德困境——一列飛駛火車制動失靈但方向可控,將不可避免地沖向兩條軌道中的一條。一條軌道上有很多陌生人,另一條軌道上只有兩個人,分別是司機的妻子和兒子。司機將陷入選擇的道德困境。在心理學的意義上,這是一個隱喻,火車就是公共力量,司機就是公職人員。

      在發(fā)生邏輯上,國家權力的最終來源是人民群眾,政府行為的最終合法性來源在于公共意志,“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機關——為首的是國家政權——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從社會的公仆變成了社會的主人。……這種現(xiàn)象在至今所有的國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13]P12就公職人員而言,“官員們并不總是以他們應當遵循的方式行事,他們具有一種人類本能的趨向,試圖增大自己的權力,并擴充自己的權利,他們不是作為一個忠實的仆人去行事,而是力求成為他們所管轄的部分的主人。”[14]P64出于各自的競爭的本能,這種張力可能導致的后果表現(xiàn)為政府的暴力機器“反噬”——對其力量賦予者行使力量。即“以公共性為基礎的公共權力只要條件適宜一有機會就會走向其反面,公眾讓渡出的權力反過來壓制公眾,代理人成為奴役者,權力主體反而成為被奴役者。”[15]P10

      在現(xiàn)實中,較低強度的“反噬”只能導致對象的忿激,甚至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相反的情況,在某種程度上卻增加了“反噬機器”的力量,“暴政最令人反感的特征之一是,它們竟然能夠使不公正的受害者去諂媚那些虐待他們的人?!盵16]P64由于“虐待”背后的公權仍是社會競爭中最值得向往的資源之一,人們?yōu)榱俗非蠊珯喽试溉淌堋皶簳r”的“虐待”,“諂媚”幾乎是許多社會角色的不自覺的行為。并且,在這種扭曲了的“權力—主權體”關系結(jié)構(gòu)中,“成功和攀升憑的并不是那些與自己地位相等的博學多才、見多識廣的人們的尊敬,而是依靠愚昧、專橫和傲慢的上司們的奇怪、愚蠢的偏心。諂媚和欺詐常常比美德和才能更有效?!盵17]P67-68

      在這里,人們犯下錯誤的原因或許并不盡然限于物質(zhì)范疇,也可能源于精神方面?!坝袝r會發(fā)生這樣的狀況:由于非常認真和真誠急切地想使自己的行為得到人們的贊同,我們可能因此誤解恰當?shù)男袨闇蕜t,因而被本應當用來指導我們行動的原則引入歧途。”[17]P204有時候,獲得贊賞的需要在強度上甚至會超過對于物質(zhì)的欲望。實際上,公共力量代理的“反噬”行為正是其自我滅亡路徑的入口。因為,“政府最終的目的不是用恐怖來統(tǒng)治或約束,也不是強制使人服從,恰恰相反,而是使人免于恐懼,這樣他的生活才能極有保障;……實在說來,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盵18]P272

      但只要那種羅爾斯式的設想“一種所有人都能在其中獲得他們完全的善的社會,或者一個不存在任何沖突的必要、所有的需求都可以不經(jīng)強制而協(xié)調(diào)成為一種和諧的活動計劃的社會,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超越了正義的社會。它已經(jīng)消除了必須訴諸正當和正義原則的情形”[19]P249尚未實現(xiàn),只要人的社會性的本性尚未改變,各種社會性的沖突就無法避免。因為,“從生命本身的性質(zhì)來理解,它所知道的只有諸神之間無窮盡的斗爭,直截了當?shù)卣f,這意味著對待生活的各種可能的終極態(tài)度,是互不相容的,因此它們之間的爭斗,也是不會有結(jié)論的?!盵20]P44-45

      五、緩解公職人員角色緊張的可能路徑

      公職人員角色緊張的消極后果絕不僅限于個體心理健康傷害,還可能造成公共權力的私用、錯用、濫用及各種腐敗行為。這就違背了公共權力的本性,也是公職人員職業(yè)角色的錯誤扮演,將損害政府公信力,必須通過注重外部約束和加強內(nèi)部建設加以解決。

      (一)以“法治”作為行政倫理的強制規(guī)范

      1.樹立“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理念

      為了保證政府行為始終忠實于公共意志,憲法的出現(xiàn)成為必然。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從本質(zhì)上來說,憲法是人民全體意志的概念表達,是人民締造自己所選擇的共同體及其組織形式、宗旨性質(zhì)的約定。憲法既是政府行為有效性的根本保證,也是政府行為有限性的先在規(guī)定。我國的憲法第二條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jīng)濟和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盵21]

      在憲法的統(tǒng)領下,政府應對公職人員進行意識教育和行為規(guī)范,樹立“依法治國、依法治黨、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的理念。黨中央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zhàn)略決策中明確提出,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完善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進機構(gòu)、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行政機關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堅決懲處失職、瀆職。行政機關不得法外設定權力,沒有法律法規(guī)依據(jù)不得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的決定。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堅決消除權力設租尋租空間?!盵22]其中,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包括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將清晰地劃定政府行為的有效邊界,有力地消弭權力尋租的“灰色地帶”。

      2.完善社會主義法制體系

      法治的本質(zhì)是正義與公平,法律制度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程序正義和制度正義提供保障。所以,在牢固樹立法治理念的前提下,要針對新的歷史環(huán)境和時代條件,建設和完善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將政府行為和供職人員職業(yè)行為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規(guī)范,凸顯制度正義和程序正義。在推進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進程中,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guī)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jiān)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nèi)法規(guī)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22]對于公職人員的職業(yè)行為規(guī)范來說,最緊要的是通過修訂《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中國共產(chǎn)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chǎn)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等,建設完備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相關黨規(guī)黨紀和法律法規(guī)。

      3.健全全面監(jiān)督機制

      法律不是超然的存在,法治也不會自主地運行,健康的法治體系離不開有效的監(jiān)督。嚴格的制度是監(jiān)督開展的前提,嚴密的監(jiān)督是制度實施的保障。就政府及公職人員來說,要通過網(wǎng)絡、信訪等多種途徑號召群眾監(jiān)督,更要通過派駐紀檢組、巡視組等形式強化黨內(nèi)監(jiān)督。王岐山同志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用鐵的紀律建設全黨信任、人民信賴的紀檢監(jiān)察干部隊伍。……要深入推進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緊緊抓住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強化‘兩個責任’,深化組織和制度創(chuàng)新,不斷完善黨內(nèi)監(jiān)督?!盵4]P8目前,中央通過《關于加強中央紀委派駐機構(gòu)建設的意見》,對派駐機構(gòu)工作作出重大改革,將對中央辦公廳、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等對黨和國家政治生活具有重要影響的7家中央和國家機關設立中央紀委派駐機構(gòu),實現(xiàn)監(jiān)督體制“從上至下不留空白,由內(nèi)到外不遺死角”。

      (二)以“德治”作為行政倫理的內(nèi)生支撐

      1.營造“尚德”組織文化

      哲學家康德認為,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令人敬畏——頭頂?shù)暮棋强蘸托闹械牡赖路▌t。我國的政治傳統(tǒng)也歷來推崇道德教化在政治生活秩序中的重要價值。如,“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庇种^“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盵23]

      由是觀之,以德理政,其益有三。在個人層面上,道德是對于“我”與“非我”的關系本質(zhì)的認知,總體上表現(xiàn)出“非害、利他”的特征,需要個體克制行為選擇中的“利己”動機。或者援用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需要超越較低層次的需要在行為動機中的權重,追求“自我的實現(xiàn)”。無論身居何位,操持何業(yè),“你總有一天要讓自己領悟,你在內(nèi)心里有一種比那產(chǎn)生各種欲望和牽動你如同木偶的東西更好、更近似神靈的東西?!盵24]P184

      在組織的層面上,要營造“尚德”、“輕權”的組織文化,不過分追求權力和地位?!俺说赖潞筒拍芤酝?,任何人無權憑其他條件而受人尊敬。稱號象一片涂金紙,權力是一種腐蝕劑,榮譽是一個肥皂泡,過多的財富是對于其所有者的誹謗。”[11]P70

      在國家層面上,要在強調(diào)法治的同時,注重德治的作用,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jié)合。一方面,法律是強制性的道德,具有威懾力;另一方面,道德是內(nèi)心的自律,是成文法生成的根據(jù),可對“法之盲點”給予關照和規(guī)制,法律或有盲點,道德沒有盲區(qū)。所以,“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既重視發(fā)揮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又重視發(fā)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體現(xiàn)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yǎng)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xiàn)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盵22]

      2.加強信仰教育

      一般而言,公職人員因角色緊張而發(fā)生行為偏差的首要原因就在于對其所服務的公共意志沒有充分的自覺的信仰,因為信仰的缺失而缺乏對所代理的公共權力的敬畏?!爱斪诮淌降恼涡叛鰧以猬F(xiàn)實之壁,人們本能地要求巨大的物質(zhì)補償,認同便不得不寄托于經(jīng)濟發(fā)展的物質(zhì)利益之上,然而這在邏輯上否定了秩序定位和價值表達政治意涵的自己。”[25]P99

      對于這種不容諱言的信仰危機的現(xiàn)實,中央組織部出臺了《關于在干部教育培訓中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將信仰教育和道德教養(yǎng)當作干部必修課程、終生課程。信仰教育就是喚醒公職人員心中的對于公共意志的認知和認同,將政治信仰內(nèi)化為個人的生命理想。黑格爾認為,“在比神低一級的塵世人類的領域里,理想是以這種方式起作用的:任何一種掌握人心的有實體性的內(nèi)容(意蘊),都有力量統(tǒng)治主體方面純?nèi)粋€別的東西?!焙诟駹柧痛藢iT注明“例如一種道德的或政治的理想(有實體性的內(nèi)容)統(tǒng)治住一個人的一切情感意志的活動”,因為“人類心胸中一般所謂高貴、卓越、完善的品質(zhì)都不過是心靈實體——即道德和神性——在主體(人心)中顯現(xiàn)為有威力的東西,而人因此把他的生命活動、意志力、旨趣、情欲等等都只浸潤在這有實體性的東西里面,從而在這里面使他的真實的內(nèi)在的需要得到滿足。”[26]P226

      道德、信仰和理想是個人的心靈安全的基石,任何行為動機都必然由此出發(fā),再回歸此處,任何與之相悖的行為都將造成心靈不安。心靈的不安寧,即是行為偏差的心理代價。因此,要不斷加強對公職人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行教養(yǎng),強化“內(nèi)功”,以抵御那些與職業(yè)倫理和心靈安寧的需要不相符合的沖動和欲望。

      [1]夏征農(nóng)主編.辭海1999年版普及本:音序,附詞目四角號碼索引[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2]〔英〕伯林.自由論[M].胡傳勝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

      [3]〔美〕斯皮羅.文化與人性[M].徐俊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4]王岐山.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J].紅旗文摘.2014(11).

      [5]〔德〕卡西爾.人論[M].甘陽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6]〔美〕威廉·詹姆斯.宗教經(jīng)驗種種[M].尚新建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7]〔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范揚、張企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8]中央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法〕盧梭.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10]〔法〕盧梭.盧梭民主哲學[M].陳惟和等譯.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11]〔英〕雪萊.雪萊政治論文選[M].楊熙齡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12]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jié)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10-09.

      [1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張康之.韋伯官僚制合理性設計的悖論[J].江蘇社會科學,2001(2).

      [15]王振海.論政府公共性[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3(3).

      [16]〔英〕伯特蘭·羅素.權威與個人[M].儲智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17]〔美〕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M].王秀莉譯.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1.

      [18]〔荷〕斯賓諾莎.神學政治論[M].溫錫增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19]Rawls J.,A Theory of Justic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0]〔德〕馬克斯·韋伯.學術與政治[M].馮克利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

      [2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04修正)[EB/OL].http://www.npc.gov.cn/npc/zt/qt/gjxfz/2014-12/03/content_1888091.htm.

      [22]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4-10-29.

      [23]孔子弟子錄編.論語[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

      [24]〔古羅馬〕奧勒利烏斯.沉思錄[M].王煥生譯.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2010.

      [25]王仕民,詹小美.價值多元語境中的政治認同[J].哲學研究,2014(9).

      [26]〔德〕黑格爾.美學:第1卷[M].朱光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責任編輯:胡碩兵)

      On the Role Tension of Public Servants

      WANG Dong

      (SchoolofMarxism,Jilin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00;CELAJDepartmentofTraining,Jinggangshan,Jiangxi343600,China)

      Public servants are not only ordinary individuals in the society,but the trusted executer of public power.The different intrinsic demands of the two roles bring them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values of the two dimensions,which might result in the distortion of public power and the public servants’ roles,finally causing deviation from the public will.To avoid such a negative consequence,public servants must tightly keep in mind the idea of “rule of law” among the administrative ethics,and strengthen the moral self-consciousness of individual behavior.

      public servants;role tension;administrative ethics

      2014-12-16

      王東(1982—),男,江蘇徐州人,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培訓部助理研究員,博士,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心理學哲學、領導干部心理健康。

      D630

      A

      1674-0599(2015)01-0124-07

      猜你喜歡
      公職人員權力政府
      不如叫《權力的兒戲》
      電影(2019年6期)2019-09-02 01:42:38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書長
      支部建設(2019年36期)2019-02-20 13:21:22
      張懷芝減薪有高招
      安徽一公職人員成“黑老大”獲刑20年
      尊崇法治,從國家公職人員做起
      人大建設(2018年9期)2018-11-13 01:10:02
      公職人員家庭財產(chǎn)申報主體比較研究
      東南法學(2016年1期)2016-07-01 17:07:53
      依靠政府,我們才能有所作為
      政府手里有三種工具
      權力的網(wǎng)絡
      博客天下(2015年12期)2015-09-23 01:47:57
      與權力走得太近,終走向不歸路
      清風(2014年10期)2014-09-08 13:11:04
      察隅县| 铜山县| 昭平县| 上思县| 同江市| 东山县| 卓资县| 开平市| 东明县| 灵寿县| 三原县| 井陉县| 巩留县| 赫章县| 乐清市| 张北县| 甘谷县| 丹巴县| 萝北县| 金川县| 中山市| 佛教| 深水埗区| 衡山县| 旬邑县| 潜山县| 南通市| 中卫市| 临夏县| 侯马市| 开原市| 克东县| 民县| 招远市| 信阳市| 钦州市| 库尔勒市| 故城县| 贵阳市| 彰武县| 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