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桐
心理學認為,一個正確認識的獲得,總要經過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學習數學不進行一定量的練習,就難以牢固地掌握知識,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的練習課教學存在著極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怎樣上好練習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呢?
一、明確目標,突破重難點
練習設計之前要深入鉆研課標,確定本節(jié)教材的重點和難點,要深入研究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例如《分數除法的解決問題(一)練習課》中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比較,進一步弄清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乘法應用題和相應的列方程的應用題數量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能正確熟練地解答復雜的分數應用題。其重難點在于溝通兩類應用題數量關系、解題方法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因此在練習設計中,我首先出示分率句,讓學生找單位“1”,然后再寫出數量關系,這樣有助于學生掌握數量關系,為后面的練習做鋪墊;然后出示一道方程讓學生自編題目,提高對例題的認識和理解;再次出條件,讓學生根據問題列方程;最后練習分數除法應用題的類型題和發(fā)展題,突破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乘法應用題和相應的列方程的應用題數量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二、結合教材,加強訓練
在設計練習之前,教師一定認真地分析教材、理解教材,練習題的設計要與教材習題緊密結合。教師一定要弄清每一節(jié)練習課哪些是教學的重點、哪些難點要突破、哪些內容要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哪些內容的教學順序需要重新調整、哪些是教學空白需要補充、哪些內容需要適當發(fā)展、提高。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
如分數的乘法分配律,一道簡單的公式“(a+b)c=ac+bc”,其基本形式如組合和練習形式的改編同時,針對性訓練,還可以適當提高教材習題的難度,進行綜合訓練,實現(xiàn)對教材的二度開發(fā),提高練習效率。
三、注意反饋,及時調節(jié)
練習設計要與學生反饋相結合。為此,在練習課的練習設計上,要針對新課后學生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組織反饋練習,同時加強課堂巡視,搜集信息,及時“調節(jié)”。 而在練習課中,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就體現(xiàn)在教師的精心設計練習的練習點上。教師在練習設計的練習點上應注意以下幾個練習點:(1)應在重點練習題的解題依據處設計練習點;(2)在解題錯誤的錯因處設計練習點;(3)在提示知識內在聯(lián)系,探求知識規(guī)律處設計練習點;(4)在易混知識處設計練習點;(5)在啟發(fā)學生如何綜合運用新舊知識處設計練習點;(6)在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轉折點處設計練習點;(7)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處設計練習點。
四、循序漸進,講求實效
練習題的設計應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教師在練習設計中要特別注意從班級學生實際出發(fā),設計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習題,以中等學生為著眼點,面向全體學生配備好“必做”題和自選練習題,力求使好、中、差學生都有所獲。
如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練習課中,我先設計10道口算題,讓學生熟悉一下一步四則運算,再做二步的四則運算,最后做帶小括號、中括號的四則運算。這樣的練習設計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層層深入,收到理想的練習效果。
五、掌握練習設計的量
練習題的設計份量和時間應合理。練習的數量要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和難易程度而定,要能保證基礎知識得以鞏固和基本技能得以形成,又要減輕學生的負擔,特別要避免機械重復練習,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練習設計也要注意學生的心理,創(chuàng)設情景,提高學習的興趣。如富有創(chuàng)意、形式新穎、內容聯(lián)系實際并有一定趣味的練習,一定能讓學生樂此不疲,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從而體驗到尋覓真知和增長才干的成功樂趣。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