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方君
重慶市巫山縣福田初級中學
在2001年所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曾提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為科學探究”鼓勵以科學探究為主導的多樣化學習方式。新課程改革之后從課程理念到教材的形式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教材的知識。新教材設計的多種欄目設計體現(xiàn)出科學的探究,將以前單調的知識課堂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的靈活課堂。
為了使欄目設計情況更加直觀,因此列舉了幾個調查實例。見表一
表一 教材欄目的設計情況
從表一可以看出,新教材欄目的設計增多,舊教材中欄目只有7個,而且內容比較生硬,沒有什么吸引力,逐漸擴展到9個,新教材的欄目內容達到14個,不但內容顯得更加豐富,而且給學生的感覺很靈活、更貼近生活,足以體現(xiàn)出科學探究的精神,對學生的生活指導更為詳細,學生能夠更加容易接受。
科學探究指的是科學家采用一定的方法去解決一個問題的過程,在教育中的科學探究指的是科學性的學習。雖然國內外的科學家對科學探究過程的環(huán)節(jié)提出過很多自己的主張,科學探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有提出問題、收集證據(jù)、提出假設,然后制定計劃。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最初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而科學探究是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的最為有效的學習方式。如果是教材的話,主要是通過欄目設計來對學生進行引導的。新教材通過對欄目的內容進行更加豐富的設計,體現(xiàn)出探究式學習。中學生剛開始接觸化學,對化學知識的了解還不是很深入,因此對于化學的探究學習更加陌生。受學生教學時間和學習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只有精力探究一個問題的一段或者幾個步驟,而不能堅持將整個探究過程探究完。從初中化學教材中可以看出其探究學習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化學實驗為科學探究的基本形式?;瘜W學科中,最能夠體現(xiàn)化學知識的就是化學實驗,因此化學實驗就是對化學進行科學探究的活動,也是發(fā)展科學探究的有效方法,由此可見化學實驗是其他學科不能夠替代的手段。因為初中學生對化學知識不是很熟悉,對于化學實驗更為生疏,因此在通過實驗進行科學探究的時候一定要有專門的教師來做引導。在進行實驗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掌握探究學習的方法,而且使學生的實驗技能有所提升。所有的初中化學教材中,實驗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新版教材中探究性更加明顯。總而言之,新課改之后的新版本化學教材基于舊版教材實驗活動內容,淡化了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的嚴格區(qū)分,在實驗過程中融入了探究學習的成分,使原有的化學實驗活動更加獨特更加新穎。例如,在廣教社教材中講述金屬銅的化學性質的時候,就采用了以試驗為主的探究活動。教材一開始先提出問題,先激起學生的求知興趣和欲望,然后對學生進行假設的引導,從假設的理論出發(fā)來收集證據(jù)、實施探究,最后再進行總結和歸納。(2)查閱資料是對化學知識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法。教材中的知識不一定是全面的,初中化學知識也不例外。因此初中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時候,在通過實驗也無法達到答案之后,可以通過查閱一定的資料來對想要了解的知識進行探究。例如廣教社的“知識視窗”明確要求學生發(fā)揮自己的自主能動性,在互聯(lián)網(wǎng)或者圖書上獲得答案。教材之所以這么設計是為了使學生處理信息和搜集信息的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提高,科學探究活動的主旨也正是這樣的,同時這也是人類個體要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所要必備的素質。(3)通過調查訪問來進行科學探究。廣教社中的“調查活動”欄目,主要為了讓學生通過對社會中的重要信息進行調查、訪問,來實現(xiàn)探究式學習,這樣的方式能夠促使學生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中遇到各種課堂上沒有遇到過的問題,通過探究和訪問而能夠得到相應的答案,這從教材中獲得問題的答案更加有趣。(4)以討論為主要活動的科學探究。在化學探究學習中,能夠發(fā)揮學生積極性作用的方法就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討論,對于一個新問題,學生們互相提醒、集思廣益,每一個人說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一改舊教材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是新課程改革的宗旨,《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將科學素養(yǎng)劃分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只是預計鞥、過程與方法等方面,以此來體現(xiàn)對未來社會公民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想完成這些目標就必須運用一定的載體,而最好的活動方式及時科學探究,其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仍然適用。
通過對新舊教材欄目設計的對比,體現(xiàn)出教材的欄目設計與科學探究之間的密切關系,欄目是體現(xiàn)課程觀的主要載體,深層次的教育觀念能夠在欄目的內容和形式上體現(xiàn)出來,化學教師應該從教材的欄目出發(fā),在豐富的欄目中挖掘教學的有效成分,引導學生將探究學習落到實處。
[1]馬勇軍.中學理科教材中科學史研究的中外比較與啟示[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11(03).
[2]胡美玲.現(xiàn)行初中化學教材的特點和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J].課程教材教法,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