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清水江木商賬簿中的記賬符號考釋

      2015-02-03 14:28宋冰雁
      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刊 2014年3期
      關鍵詞:賬簿

      宋冰雁

      摘要:賬簿是對生產(chǎn)經(jīng)營的收支記錄,通過對其中記載內(nèi)容的分析提煉,可以構建出歷史時期各種市場的經(jīng)營狀態(tài)。理清清水江賬簿文書中較難理解的各種記賬特殊符號,能為以后進一步研究清水江賬簿文書提供幫助。

      關鍵詞:清水江文書;賬簿;記賬符號

      中圖分類號:K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21X(2014)03-0031-06

      清水江文書研究引人矚目,相關成果豐碩,但是在清水江文書中賬簿文書領域的研究成果還比較少見。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因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清水江文書大多以山林買賣契約為主,賬簿文書數(shù)量極少,并且主要是一些賬單散頁,能夠具有時間連續(xù)性并裝訂成冊的賬簿文書就更為珍貴了;二是因為賬簿文書記賬時所用的一些特殊的數(shù)學符號現(xiàn)已失傳等原因,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難。筆者通過凱里學院徐曉光與龍澤江兩位老師的幫助,在錦屏縣民間收集到龍茂盛木號3冊民國賬簿。賬簿中的記賬符號比較特殊,數(shù)字的表示方法也與現(xiàn)代的會計記賬中所使用的阿拉伯數(shù)字有所不同。然而在賬簿記錄中,記賬符號與數(shù)字的表示是歷來會計記賬的重中之重,在現(xiàn)代的會計記賬活動中,《會計法》中就有專門針對記賬的符號與數(shù)字表達的法律條文。所以,我們要想對清水江的賬簿文書進行深入研究,首先要做的就是搞清楚賬簿中出現(xiàn)的這些特殊記賬符號和數(shù)字的表達方式。本文以龍茂盛木號的賬簿為中心,結合一些民國年間的賬單散頁,再通過與徽州文書做比較分析,從而將賬簿文書的特殊符號轉(zhuǎn)化成現(xiàn)代的表現(xiàn)方式。

      一、龍茂盛木號賬簿概述

      所謂賬簿,就是指將眾多載有賬目的文書裝訂成冊,就形成了賬簿。由張應強、王宗勛主編的《清水江文書》中,一般所見記載賬目文書多為一些不相連的散頁,而且其用途也各不相同,沒有形成內(nèi)容與時間上的連續(xù)性,這給賬簿類文書的研究帶來很大困難。而這3冊清水江木商賬簿的出現(xiàn)則彌補了這個缺陷,這些賬簿不僅從封面到內(nèi)容都保存得較為完整,而且內(nèi)容與時間上具有連續(xù)性。

      這3冊木商賬簿除了有少許的缺頁之外,基本上保存良好。其中第一冊封面寫明了賬簿屬于龍茂盛木號,啟用時間為民國十三年(1924年)七月,首頁寫有“開市大吉,一本萬利”8個字。整本賬簿的內(nèi)容包括了龍茂盛木號從民國十三年(1924年)七月開市以后,數(shù)年間該木行各項收支用度。賬簿的記賬格式為“上收下付”式,即賬簿的每頁分為上下兩欄,上欄只能記錄收項,以“收”為記賬符號,下欄則只能記錄支出項,以“付”為記賬符號。記賬順序是以發(fā)生事項的自然日期為順序,逐日逐筆記錄。而在一些事項的錄文之前有一個紅色的章印字,有時為“勝”,有時為“清”,至于這個字所出現(xiàn)的地方表達了什么樣特殊的意義,本文將作進一步的分析。下圖是第一冊賬簿的部分照片:

      第二冊賬簿的封面已經(jīng)損毀,從封面上無法判斷這本賬簿屬于哪間木號所有。賬簿的第1頁寫啟用時間為民國十六(1927年)正月二十八日,在時間的后面,寫有“開張大業(yè),大吉大利,江河順遂,水陸平安,求財買賣,貴人得力,般般順遂,事事亨通?!逼渲械?-102頁為民國十六年(1927年)正月至臘月的各項收支記錄。從第103-113頁為民國十七年(1928年)的各項賬目的記錄。之后的第114-125頁為民國十八年(1929年)的各收支記錄,但是該年只記錄了正月、七月與九月這3個月的業(yè)務收支。最后第126-138頁為民國十九年(1930年)的記錄,這一年只記錄一月至四月的收支情況。但是第二冊在上欄與下欄之前的空白處不再出現(xiàn)“騰”或者“清”,而是在一些錄文之前有“入”或者“沖”字。

      第三冊的封面也有一定損毀,但從封面上可以清楚看到“龍茂盛”和“國民拾年辛酉立”字樣,賬簿的第1頁第1欄并不是日期的記錄,而是兩條收支賬目的記錄,所以可以推斷,第三冊賬簿并不是一本新開的賬冊,而是對之前賬冊的一個續(xù)本??傆[整本賬簿,其書寫格式與習慣都與第一冊相同,只是其記錄的業(yè)務情況較第一冊賬簿來看,總體上減少了很多,賬冊的最后一頁,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有一個很整齊的切痕,并且切痕還比較深,可以推斷,這一本賬簿缺頁比較嚴重。

      二、特殊記賬符號與“柴碼”

      由于清水江賬簿文書年代久遠,筆者最初接觸清水江賬簿文書時,瞬時覺得如讀“天書”,因為文書中總會出現(xiàn)一些奇怪的符號,如果不能弄清楚這些符號的含義,勢必會對賬簿文書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難。在閱讀了相關文獻后,對賬簿中出現(xiàn)的較難理解的符號進行了梳理,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出現(xiàn)在部分賬目條文之前,以“勝”與“清”(或簡化的“O”)表示;一類是用來表示貨幣幣種和符號;還有一類是用來表示金額的數(shù)字符號。

      (一)“胯”與“清”

      在現(xiàn)代會計記賬中,會計人員根據(jù)本企業(yè)資金往來情況建立往來賬,其目的在于記錄相互之間的資金往來關系,使得雙方的債權債務關系一目了然。在清水江木商賬簿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大量木商之間或者木商與其他個體之間的業(yè)務往來關系,那么在民國時期的記賬人員是用怎樣的一種方式來表示本木商與其他木商或者經(jīng)濟個體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的呢?龍茂盛木號賬簿中每筆支付賬目之前有一個紅色的印章字,或是“騰”或是“清”(有時以“O”代替)。從讀音上來分析,“騰”的讀音與“?!毕嗤?,字面上的意義是多余的,留下來的。而“清”在字面上有“一點不留,凈盡,清除”的意思。結合兩者字面意義來看。一余一盡,由此我們可以推斷這2個字符與木號的往來賬有關。與現(xiàn)代會計的往來賬功能一樣,是為了明確在經(jīng)營往來過程中雙方的債權債務關系。

      (二)貨幣幣種符號

      民國時期鈔票與硬幣兼行,時興時廢,幣制混亂。民國十五年(1926年),錦屏市場通用的貨幣有袁頭光洋、大清銀幣、湖北雜洋、四川漢字雜洋及新半塊、云南新老板及新半塊、廣東洋、江南洋、北洋龍板,還使用外幣。在面對如此多種類的貨幣同時在市場上流通,記賬人員在記賬時除了要理清各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之外,如何用簡潔準確的符號來區(qū)分這些貨幣也是記賬人員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本文中探討的清水江賬簿文書中主要出現(xiàn)的貨幣有3種:

      1.光洋。即銀元,光洋是銀元的方言說法。民國時期通行的銀元按時間來分,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是民國初期到民國十六年(1927年),另一個則是民國十六年(1927年)到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民國初期,由于連年征戰(zhàn),銀元流通非?;靵y,種類繁多,成色不一,市價時高時低。1914年2月,北洋政府為統(tǒng)一貨幣,頒布《新國幣條例》,規(guī)定一圓銀幣為國幣,即本位幣。同時設立幣制局,鑄發(fā)新銀幣,上鐫袁世凱頭像,稱“袁頭幣”。《新國幣條例》還規(guī)定一切稅收和財政收支都要用國幣,在少數(shù)地區(qū)準許行用的舊銀幣、銀角及銅元制錢等,均照幣價折合新銀幣。雖然自辛亥革命到北伐戰(zhàn)爭期間,除了“袁頭光洋”外還有其他一些紀念性的銀幣,如孫中山半身側(cè)面幣,但是總的來說發(fā)行的數(shù)量與時間都相對較短,再加上“袁頭幣”是法定的本位幣,所以可以推斷,民國十六年(1927年)之前,也就是北洋政府被推翻之前龍茂盛木號的賬簿中所出現(xiàn)的“光洋”大多數(shù)情況下就是指袁頭幣。民國十六年(1927年),北伐勝利,國民黨政府取代北洋政府,停鑄“袁頭幣”,同時必鑄“中山開國紀念幣”,通稱“孫幣”或“船洋”。此后一直到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袁頭幣與孫幣同時流通,其他中外銀元逐漸退出市場。所以這一時期內(nèi),賬簿中以“光洋”為記賬貨幣符號的銀元既有袁頭幣也有孫幣。

      2.制錢。這里的制錢主要指清代按其本朝法定的錢幣體制由官爐鑄行的錢幣。在民國初期,貴州省還普遍使用清代的制錢,但是制錢在清朝后期就已經(jīng)明顯貶值。從賬簿的記賬中發(fā)現(xiàn),制錢多用在小額支出項方面,并且出現(xiàn)的頻率不是很高,與光洋的使用頻率相比,制錢在當時主要作為一種小額支付而使用的“零錢”。在記賬時以符號“《”表示,有時也直接以“錢”表示,單位為“文”。

      3.銅元。貴州省于1915年前后開始使用外省流入的“當十”銅元,大約1924年前后開始使用重慶銅元局造的“當五十文”和“當二百文”銅元。在記賬時以符號“元≮表示,單位為‘文”。在木號的賬簿文書中,出現(xiàn)以銅元和制錢表示符號的賬目極少,不及整本賬簿的1/3。其原因即有制錢與銅元本身種類繁雜,使用復雜,最主要是的制錢與銅元受當時貨幣市場通脹影響較大,價值難以穩(wěn)定,錢法朝令夕改,形制雜亂無章,市場經(jīng)營者們不愿意過多持有。

      (三)數(shù)字符號

      柴碼是中國民間舊時使用的一種記數(shù)和數(shù)量單位的符號,多使用在非官方的民間商鋪的賬冊、賬折、紅單、揭單及發(fā)貨票上。在清水江賬簿類文書中,記賬時所使用的記數(shù)符號并不是大家所熟悉的阿拉伯數(shù)字,主要是以漢字與類似徽州文書中的記數(shù)符號——“柴碼”配合一起表示數(shù)字金額的?;罩菸臅械臄?shù)字表達基本都是由特定格式純柴碼符號表示,而在清水江文書中所出現(xiàn)的“柴碼”并沒有特定的書寫格式,也不是純柴碼符號表示,而是與漢字搭配使用的。那么,兩者之間外形上的一致會不會只是一種巧合,我們能不能僅僅因為兩種符號外形上的一致就簡單地判斷兩者等同?柴碼既然也是一種表示記數(shù)和數(shù)量的單位符號,那么就必然與今日人們常用的表示記數(shù)和數(shù)量的阿拉伯數(shù)字有所對應。如果清水江文書中所出現(xiàn)的這些特殊的記數(shù)符號所代表的阿拉伯數(shù)字與徽州文書中的柴碼是一致的,再加上兩者外形上的一致,那么就可以斷定清水江文書中的特殊記數(shù)符號就是柴碼了。通過閱讀廣西汪崇筼老師的《清代徽商合墨及盤、賬單》一文,了解到柴碼的基本表示,見表1:

      下面將通過試算法來進一步判定清水江賬單文書中所見的特殊符號是否就為徽州盤單文書中出現(xiàn)的柴碼。有民國年間賣杉木付賬清單一份,全文如下:

      每條具體的賬目記載分為3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記錄了購買了些什么物品以及數(shù)量;第二部分則表示該物品的單價;第三個部分就是購買這個物品實際的花費數(shù)額了。從第一行開始,我們將“柴碼”所對應的阿拉伯數(shù)字逐一代入,則有第一行“吃米5件,每件800,共4千元”;第八行“付牛肉9斤,每斤36千,共32 400”;第九行“付米Z,~IO件,每件700,共7 000元”;第十行“付酒9件,每件17千,共15 300元”。代入阿拉伯數(shù)字后用數(shù)量乘以單價所算得的數(shù)額與“翻譯”過后的柴碼所表示的數(shù)額是相一致的。筆者通過大量民國年間清水江各類記賬清單的試算,結果可以明確地說明民國年間清水江賬簿文書中出現(xiàn)的特殊記數(shù)符號即為“柴碼”。

      柴碼常見于徽州盤單和賬單文書中,民國時期清水江賬簿文書出現(xiàn)的頻率并不及徽州文書高,但是清水江賬簿文書中出現(xiàn)的“柴碼”有其自身的特點。比如在龍茂盛木號賬簿中的記載:由圖4從右至左分別是:

      從以上這幾點來看,賬簿中記載數(shù)目時采用的是柴碼與漢字相混用的方式,并且這種將兩種記賬符號的表現(xiàn)方式混用的現(xiàn)象在龍茂盛木號的這本賬簿中極為常見,在其他一些民國年間的記賬清單散頁中也很普遍。由于柴碼本身有一定的記錄規(guī)范,特別顯著的是來自江西、福建等地的木材,上面的斫刻碼,多較規(guī)范,其貨幣書寫方式則為全部由柴碼來組成,基本不與漢字混雜使用。筆者認為,造成這中間差異一個原因可能是由于年代的不同,本文中所引用的賬簿和賬單文書均出至民國年間,晚于筆者用于比較的徽州清代年問的盤單文書。由于柴碼主要用于民間記錄,隨著時間的推移,民間自身的記賬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再加上那些能夠認識和使用柴碼老人相繼去世,柴碼也就逐步退出民間記賬歷史的舞臺。而在民國初期,中國正處于一個革舊變新的過渡時期,在民間柴碼逐步退出歷史舞臺的過程中,必定要有另一種表示數(shù)字的符號來替代柴碼的位置,而在阿拉伯數(shù)字還沒有普及的偏僻地區(qū),用漢字來代替部分柴碼表示數(shù)字最為自然不過了。因此在清水江賬簿文書中,才存在大量柴碼與漢字混搭使用的現(xiàn)象。還有另一個原因是民國時期清水江賬簿文書中的記賬主體多為民間私營經(jīng)濟主體。而從這些賬單文書中可以看出,當時的政府并沒有對民間私營主體的記賬方法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定,所以也就是說當時政府并沒有特定的法律條文對民間經(jīng)營主體記賬時應該使用的數(shù)字符號以成文法的形式確定下來。而這些民間私營經(jīng)濟主體記賬時所采用的格式也好,記賬的方法也罷,都是繼承了民間記賬時大家約定俗成的方法。也就是說,即使在記賬時大量使用的柴碼與漢字的混搭,只要它是符合眾人的約定,為眾人所接受,那么在現(xiàn)實意義上,它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另外,特殊漢字符號“乙”。在清水江賬簿文書中,因為其讀音與“一”相近,在貴州方言中,兩者的讀音甚至一致讀作“yi”,所以“乙”在賬簿中也用來表示數(shù)字“一”。其主要作用是避免數(shù)字“一”被添筆篡改。

      三、小結

      記賬符號歷來是會計記賬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會計記賬中,記賬符號的合理表示不僅使整本賬簿顯得更加簡潔明了,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法律意義。這些特殊的記賬符號本身是沒有任何實質(zhì)的意義的,是人們在使用它的過程中人為賦予其特定的意義與規(guī)則,并且在日復一日地記賬活動中,這些特定的意義與規(guī)則逐漸變成一種習慣,被這一特定地域的人們服從和遵守。這些特殊的記賬符號在我國民間的運用不但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智慧的體現(xiàn),同時這些不成文的記賬規(guī)則也對我國貴州清水江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經(jīng)濟活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猜你喜歡
      賬簿
      Who stole the recipe?誰偷走了秘方?
      燃燒的賬簿
      長沙尚德街東漢簡牘賬簿與商業(yè)問題探討
      舊賬簿
      基于云班課和網(wǎng)中網(wǎng)平臺的《憑證與賬簿》教學設計
      宋代賬簿及其審計的法律規(guī)制
      賣賬簿
      “循規(guī)蹈矩”,自有價值
      寶寶日志
      時間賬簿
      库伦旗| 梅河口市| 京山县| 抚顺市| 贞丰县| 株洲县| 华池县| 大方县| 奉节县| 靖宇县| 淳化县| 习水县| 福鼎市| 光泽县| 武功县| 阳高县| 九龙县| 宁津县| 五寨县| 伊宁市| 出国| 邹城市| 沭阳县| 黑河市| 莱州市| 米林县| 长春市| 青神县| 巴中市| 宁蒗| 宁晋县| 天水市| 镇原县| 刚察县| 信宜市| 东乡族自治县| 古浪县| 和政县| 奈曼旗| 钟山县| 沁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