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容芳
【摘要】 聲樂的一切表現,都是通過聲音與表現對象之間的比擬、象征以及模仿的關系來實現的,想象是這種關系得以實現的中介橋梁。本文主要是從聲樂發(fā)聲訓練和歌曲藝術處理這兩個方面來闡述想象對聲樂演唱的重要作用,同時對如何培養(yǎng)聲樂演唱中的想象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 聲樂演唱;想象;重要性;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一、聲樂演唱與想象
“聲樂藝術是人們精神生活和進行感情交流、對話及文化抒懷的最直接、最喜愛的藝術活動之一?!盵1]21它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與人類的繁衍和發(fā)展基本同步,并融入到人們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正如雨果所說:“在任何時代,人類總是把音樂與歌聲滲入一切行動。”
聲樂演唱是聲樂傳情達意的橋梁,沒有演唱就談不上聲樂。聲樂演唱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即“演”和“唱”,而其核心是“演”。無論哪種聲樂作品,都要涉及“演”的內容,如,歌劇中的詠嘆調就包括了人物、情節(jié)、情景、情感變化,等等。藝術歌曲中也有對象、環(huán)境、情景等。有“演”就得有思考、有創(chuàng)造,聲樂演唱者要想準確地演好角色,把握好作品的情感,關鍵在于想象。
想象是人的一種特殊的心理能力,是在現實刺激的影響下,在人的大腦里對舊形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過程。這里的形象也稱為表象?!氨硐蟆笔侵复竽X對不在面前的事物直覺的映像,或簡單地說是在頭腦里再現事物的形象。
聲樂演唱中的想象是以人的社會生活作為表象材料的。它與其他藝術想象所不同的是,它同時還包含著人的精神生活。“藝術家想象中的人物并不只是一個肌膚完好的身軀,而是一個富有思想、富有情感和富有精神力量的特殊的人物形象。他們想象的生活情景也不只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圖,而是含有各種社會意義、時代精神和審美意味的活的世界。”[2]158作為聲樂演唱者,除了想象作品的具體表象外,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想象表達出音樂作品更深刻、更內在的情感和意境。如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歌曲中描寫的微風、微云、枯樹、魚兒等景物只是一些具體的表象手段,作曲家趙元任真正的意圖是借景抒情,表達對祖國、對“她”的思念之情?!斑@就是說,音樂表演中的想象,還必須把對具體形象的聯想升華到對樂曲情感與意境的體驗與領悟,只有這樣才能把想象與情感、理智等心理要素結合起來,達到音樂表演的更高境界。”[2]208
二、想象對聲樂演唱的重要作用
聲樂演唱的最終目的是傳情達意,給人審美享受,然而沒有精湛的發(fā)聲技巧和對作品正確的藝術處理,是無法表達出作品的情感和意境的?!稑酚洝分姓f:“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墜,曲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累累乎端如貫珠?!边@段話大意是說:“歌聲向上進行時昂揚有力,向下進行時要沉著厚重,轉折時干凈利落,中止時穩(wěn)如枯樹,回旋變化有一定之規(guī),接連不斷如一串明珠。”[3]309這段話體現了想象對歌唱的發(fā)聲技巧和藝術處理的重要性。
歌唱本身應該是很自然的、很愉快的,能給人以享受的。但我們??吹胶芏喔枵?,在演唱時很痛苦,好像是在做“苦役”。那些把歌唱當作“苦役”的歌者,主要是因為他們在歌唱訓練過程中沒有運用好想象,把歌唱搞復雜了。
(一)聲樂發(fā)聲訓練中的想象
想象對掌握發(fā)聲技巧有很好的指揮作用。它能幫助演唱者準確理解發(fā)聲時內心的活動狀態(tài)及生理的肌肉狀態(tài),建立起準確的發(fā)聲感覺。伊麗斯·科拉岱蒂說:“……向高音的轉移會給共鳴帶來某些變化,但是如果聲音在下面就很好‘安放在‘面罩中,而且隨后很小心地把它移到頭聲去,那么嗓音會是均勻的。”[3]310在這里提到了聲音“安放”在“面罩”的想象,它體現了歌唱時聲音位置、聲音強度、肌肉力度大小及共鳴等發(fā)聲的具體技能要求。王福增先生認為:“必須在發(fā)出每一個聲音之前先在自己思想中把要發(fā)出的聲音形象想好,然后再唱,日久天長,掌握了這種用內心歌唱指揮自己學習聲樂的方法以后,成為一種下意識的動作,那么自己的聲樂學習就會猛進一步?!盵4]35
在聲樂教學中,老師要多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啟發(fā)學生運用想象理解并總結歌唱中的各種發(fā)聲技巧,如,打開喉嚨應感覺像“打哈欠”、像說話一樣的歌唱、聲音線條要像羽毛一樣光滑,等等。這種想象,對于初學聲樂的人來說比教師語言講解或示范更有感知價值。
(二)歌曲藝術處理中的想象
正所謂“悅耳容易,動人難”,演唱者不動情,聽眾便不會動情。準確的藝術處理是演唱者動情的保障。下面,我們主要從聲樂作品的力度、節(jié)奏、音色、情境等四個方面的對比來闡述想象在歌曲藝術處理中的重要性。
1.力度
力度的對比和變化主要是指聲音的強弱對比和變化,它是由聲波振幅大小而決定的。歌唱是聲音的藝術,聲音的變化是體現作品情感信息的主要手段。如,當我們講話激動時,聲音會越講越大;害羞時,聲音會越講越??;有時,強聲要有“無聲勝有聲”的感覺,唱成弱聲。聲音的力度還可以表現出距離變化的感覺。如,用聲音的漸強來表示軍隊從遠到近,用漸弱來體現軍隊從近到遠。
聲音的力度變化,要求不能呆板、不能形式化,要依據歌曲實際內容和情感的需要,通過想象這個媒介把它準確地表達出來。
2.節(jié)奏
節(jié)奏是“運動的秩序”。世界萬物都離不開節(jié)奏,離開節(jié)奏就沒有規(guī)律和秩序,就無從發(fā)展。音樂也不例外,音樂中的節(jié)奏如同人體心臟的跳動,是音樂活力的來源?!叭绻f旋律是音樂藝術的靈魂,那么節(jié)奏則是音樂藝術的脈搏。”[5]67
藝術源于生活又體現生活,節(jié)奏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例子。聲樂作品的節(jié)奏很多是從生活中的勞動、文化、習俗等具體形態(tài)中概括和提煉出來的。我國民族民間的很多聲樂作品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特點。如,歌曲《瑪依拉》是一首新疆哈薩克民族的民歌,哈薩克民族是一個馬背上的民族,以放牧為生。這首歌的節(jié)奏律動就類似騎馬的律動,演唱者在把握這首歌的時候,可以想象在騎馬。但同樣是新疆民歌的《曲蔓地》卻不是這樣的節(jié)奏,它是一首維吾爾族民歌,演唱者要想象維吾爾族姑娘在舞蹈,重點是要抓住切分節(jié)奏的特點。
3.音色
音樂中,“音色”這個詞用的十分形象而具體,“它使得聲音和色彩、聽覺和視覺之間架起了同構聯覺的通感,也使得音樂中的聲音完全超脫了純物理學的聲音概念,成為溝通音樂與現實生活、轉化聽覺與審美效應的重要橋梁”。[5]64
音色好比繪畫中的“顏色”,繪畫講究色彩的濃淡、明暗的對比。聲樂演唱的色彩就是聲音的表現力,聲音色彩變化越豐富,歌曲感染力就越強,所以聲樂演唱者要根據不同的場景、人物形象等具體要求處理、應用不同的音色。如,各地“山歌”要用嘹亮、高亢的音色來表現,民歌要用明亮的音色演唱,“搖籃曲”則要用溫柔的音色演唱,等等。不同人物形象也需要用不同的音色表現,如,戰(zhàn)士形象用嘹亮的音色,美麗姑娘用活潑而熱情的音色,英雄用雄偉壯麗的音色。“嘹亮”、“活潑”、“雄偉”這些音色的表現,到底應該采用怎樣的尺度、采用什么樣的色彩?作為聲樂演唱者,只有通過具體的觀察、感受生活,然后運用想象,才能把它們準確地表達出來。
4.情境
情境是演唱者表達情感的依據和基礎。聲樂演唱者在表達一首作品時,首先要能進入這首作品的情境,能運用想象看到歌曲情境中所描繪的畫面。其次,要能準確理解歌詞,把詞作者的話變成演唱者自己的話,這樣“歌曲的情境就變成演唱者自己的說話的情境,當演唱者以自己內心的視覺看到他(她),想象出他(她)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怎樣生活以及同誰在一起生活的時候,歌曲的情境就比較清楚了。此時,演唱者似乎已進入到歌曲的情境中去,仿佛演唱者就是曲中人”[3]418。如,歌曲《黃河怨》:“風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閃,黃河啊,你不要嗚咽!今晚,我在你的前面,哭訴我的仇和怨……”演唱者首先要了解這首歌曲的情境是黃河邊、風吹、云動,一個失去丈夫和孩子的可憐的母親,正在黃河邊哭訴自己的悲慘和怨恨。這里的黃河、風、云并不是簡單的景物描寫,而是一位無助的母親哭訴和祈求的對象。它們已經和這位母親融為一體,是一個整體的情境。因此聲樂演唱中的想象,必須把具體形象的想象上升到樂曲情境和情感的體驗和領悟中來,這樣才能真正準確地表達作品,達到聲樂演唱的更高境界。
三、聲樂演唱中想象力的培養(yǎng)途徑
“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歌曲也是這樣的,同一首歌曲,由不同的演唱者來演繹,其結果不一樣。“想象的能力也受想象者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制約。因為想象是在生活中曾有的表象記憶的基礎上進行的?!盵6]107想象是任何藝術創(chuàng)作都必須具備的一種才能,歌唱家的表演也不例外。
如何培養(yǎng)聲樂演唱中的想象力?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入手:1.積極參與各類活動,擴大和豐富自己的生活積累;2.仔細觀察和體驗生活中的各種自然景色、生活場景、人物形象、情感特征;3.善于捕捉和感受生活中一些最激動人心的瞬間;4.用心感受人的內心情感,熱愛生活,富有同情心、愛心、真心;5.多聽音樂,提高音樂想象能力,音樂是開啟人類智慧的“金鑰匙”,它能開發(fā)人的右腦,擴展人的想象力;6.某些間接的生活體驗也是提高想象力的主要途徑,如研究文學、觀看電影、觀賞戲劇、欣賞繪畫、觀摩書法,等等。這些間接體驗不僅會加強和提高修養(yǎng),而且也是生活積累的重要途徑。
四、結語
“千百年來,聲樂藝術緊密地伴隨著人類的社會生活,人們在勞動號子里時而激越鏗鏘,時而沉積呼嘯;嬰兒在搖籃曲的催眠聲中時而舒坦恬靜,時而安然酣睡……”[1]1這些都脫離不了豐富的想象力。凡高是一個非常富有想象力的畫家,他說:“當我畫一顆蘋果樹時,我希望人們能感覺到蘋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蘋果皮撐開,果核里的種子正為結出自己的果實而努力。”[7]總之,想象是聲樂演唱者進行創(chuàng)作性思維的主要手段和途徑,正如高爾基所說:“藝術靠想象而生存?!?/p>
參考文獻:
[1]郭建民.聲樂文化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2]張前,王次炤.音樂美學基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3]鄒長海.聲樂藝術心理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
[4]王福增.用內心聽覺指揮你的歌唱[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2(2).
[5]程建平.音樂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6]石惟正.聲樂學基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3.
[7]文森特·凡高. 親愛的提奧:凡高自傳[M].??冢耗虾3霭嫔纾?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