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增強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
本刊評論員
備受關注的福建“念斌案”,在監(jiān)禁2935天、蒙冤8年、4次被宣告死刑后,終于于2014年8月22日被判無罪釋放。于是,念斌根據憲法制定的《國家賠償法》向相關法院提出賠償其被侵犯的人身自由等公民權利。類似的還有內蒙古“呼格案”、浙江“張氏叔侄案”、河南“趙作海案”等一批冤假錯案近年來都得以糾正,有的已開始賠償或追責,為保障人權樹立了新標。人們從中看到了司法機關對法律的擔當、對真相的公正執(zhí)著。事實告訴我們:無論公民還是公職人員都要增強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
我國現(xiàn)行憲法是一部好憲法,在規(guī)范國家權力行使、保障公民權利等方面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應當看到,在執(zhí)行憲法中仍還存在許多不足,主要是保證憲法實施的監(jiān)督機制和具體制度還不健全,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xiàn)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依然存在;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執(zhí)法司法問題還比較突出;一些公職人員濫用職權、失職瀆職、執(zhí)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嚴重損害國家法制權威;公民包括一些領導干部的憲法意識普遍淡薄,缺乏憲法信仰。尤其是司法不公、司法公信力不高的問題十分突出。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一些司法人員作風不正、辦案不廉,辦金錢案、關系案、人情案,“吃了被告吃原告”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他強調“這種現(xiàn)象一定要扭轉過來!”有鑒于此,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180多項對依法治國具有重大意義的改革措施。其中最具標志性的就是將每年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和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即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都要公開向憲法宣誓。這是對憲法的一種尊崇和弘揚,有利于彰顯憲法權威,增強公職人員的憲法觀念,也有利于在全社會引領人們弘揚憲法精神。
弘揚憲法精神,必須尊重和維護憲法。憲法是我們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xiàn),是經過科學民主程序形成的國家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我國一切法律法規(guī)的立法依據和效力來源都是從憲法中派生出來的。因此,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zhí)政關鍵要堅持依憲執(zhí)政。一切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地方性法規(guī)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規(guī)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這里所說的“任何組織”包括執(zhí)政黨?!吨袊伯a黨章程》也明確規(guī)定:“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边@在理論上明確了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的一致性,而在實踐上必須體現(xiàn)黨領導立法、保證執(zhí)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從嚴治黨,因而一切違憲行為都必須受到黨紀國法的追究和糾正。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建立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同時實行各類司法人員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都體現(xiàn)了加強憲法實施的監(jiān)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憲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發(fā)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據此,各地應采取多種形式,深入開展憲法宣傳教育,學習憲法,關注法律,讓憲法家喻戶曉。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隨著依憲治國的有力實施,蘇區(qū)老區(q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更有強大的法治支撐和保障。(繆慈潮執(zhí)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