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思維的具體內容論
      ——兼為邏輯的形式主義辯護

      2015-02-13 10:48:17葛宇寧
      唐山學院學報 2015年5期
      關鍵詞:具體內容黑格爾康德

      葛宇寧

      (河南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思維的具體內容論
      ——兼為邏輯的形式主義辯護

      葛宇寧

      (河南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思維的具體內容一直是人們反對邏輯形式主義的工具,認為形式邏輯脫離了思維的具體內容,不能產生真理,不是真理的邏輯。但遺憾的是,人們在何為思維的具體內容上卻遠未達成一致意見,有時指思想內容,有時指事物本身,當然,有時也指經驗內容。因此理清思維的具體內容,并具體分析其給邏輯基本問題造成的混亂,對邏輯本身的發(fā)展具有特別的意義。邏輯的本質就是要“拋棄”思維的具體內容,走形式主義的道路。

      思維內容;形式邏輯;邏輯真理;內涵邏輯

      思維的具體內容這一概念無論在西方哲學史上還是在西方邏輯史上都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它與認識論、先驗邏輯、辯證邏輯以及形式邏輯等一些基本問題的解決都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范疇。在邏輯的發(fā)展史中,思維的具體內容也像夢魘一樣“糾纏著”形式邏輯的發(fā)展,多次成為其被“打倒”的理由。目前有學者在康德的先驗邏輯和黑格爾的辯證邏輯等基礎上提出一種“內涵邏輯”,并把它視為揭示具體真理內容的邏輯,以此區(qū)別于形式邏輯。這種做法對現(xiàn)有的邏輯體系是一種沖擊。因此我們認為,理清思維的具體內容,并為邏輯的形式主義進行辯護是十分必要的。

      一、遲到的辯護

      在邏輯的發(fā)展史中,思維的具體內容一直是一些哲學家和邏輯學家“發(fā)難”形式邏輯的“把柄”,把“忽視”思維的具體內容作為形式邏輯的“缺陷”來看待??档卤闶侨绱?,他批判傳統(tǒng)邏輯的原因就在于:“普通邏輯抽掉一切知識內容,即抽掉一切知識和客體的關系,只考察知識相互關系的邏輯形式及一般思維形式。”[1]54因此,它“不過是一門要對一切思維的形式規(guī)則做詳盡的擺明和嚴格的證明的科學而已”[1]11。即他認為形式邏輯只管思維的形式,不管思維的內容,不是“真理的邏輯”??档抡J為,真正的知識是不能沒有內容的,一切真實的思維都是關于對象的思維,“思維無內容是空的”[1]52,由此他建立起先驗邏輯體系,并把先驗邏輯作為“真理的邏輯”,能產生真理的“高級邏輯”。

      黑格爾亦是這個套路。他認為形式邏輯剝去思維的具體內容,沒有實在感,無法發(fā)現(xiàn)真理?!懊}的形式,或確切點說,判斷的形式,不適于表達具體的和玄思的真理(真理是具體的),因為判斷的形式總是片面的,就其只是片面的而言,它就是不真的?!盵2]因此,我們在“考察思維時,不僅要考察那通常算做外在形式的東西,而且也要考察內容”[3]。由此黑格爾建立起他的邏輯,那就是辯證法或者稱之為辯證邏輯。辯證邏輯不但研究思維的形式,而且研究思維的具體內容,即研究具體的思想內容,從而和形式邏輯區(qū)分開來。

      由此可以看出,通過批判形式邏輯“忽視”思維的具體內容來建立各種哲學或者邏輯學體系是個普遍的模式。這種模式主要立足于認為形式邏輯只關注思維的形式,只研究思維的形式結構和規(guī)律,把思維的形式和內容人為割裂開來,因此具有現(xiàn)成性和非批判性,難以真正把捉到真理。那么對形式邏輯的這種指責是否公正呢?形式邏輯能否給出自己的“答辯”?我們認為這種指責對形式邏輯來說是有失公允的,在形式邏輯的本質上存在著深深的誤解。

      形式邏輯自從其奠基人亞里士多德時算起,至今已有兩千多年了,雖然期間多次遭受“責難”,比如培根就認為形式邏輯是不能“生產”的邏輯,但與此相對的是,形式邏輯一直在人類文明史中閃耀著光輝,雖歷經千年而魅力卻經久不衰,至今無論在西方還是東方,它都在知識和思想的“哺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歐美國家的許多大學里都被列為必修課之一。

      從邏輯學產生的最初源頭亞里士多德那里看,形式化就有其內在的動因。亞里士多德為了排除具體概念和對象的干擾,已經開始采用古希臘字母作為命題詞項的變元,并在三段論中初步嘗試建立公理系統(tǒng),以擺脫具體科學的束縛,增加其普適性。可見,邏輯最初產生的動因就包含著擺脫思維具體內容的“糾纏”,做一種“形式”的邏輯,雖然此時它還不是徹底的“形式化”。

      現(xiàn)代邏輯是邏輯發(fā)展史中的里程碑,其“特征形態(tài)就是形式化”[4]?,F(xiàn)代邏輯的奠基人是萊布尼茨,他提出“通用語言”和“通用數學”的構想,以此來改造傳統(tǒng)的不夠形式化的邏輯。用人工語言來追求邏輯的徹底形式化絕不是萊布尼茨的一次異想天開。據悉,“在萊布尼茨所處的時代,有許多人提出過構造人工語言的建議”[5]。人工語言構想的目的就是為了使人類能夠重建“巴別塔”,能夠使整個人類順利地交流,可以達到思維的一致性。從深層次動因來說,萊布尼茨運用“通用語言”來改造和建構邏輯的構想就是“困惑”于傳統(tǒng)邏輯不夠形式化,還未完全脫離“具體內容”,因此還不夠“通用”。萊布尼茨的構想經過許多邏輯學家的不斷努力,終于在弗雷格和羅素手中成就了現(xiàn)代的經典邏輯。在經典邏輯中已經完全擺脫了思維的“具體內容”,成為名副其實的“形式邏輯”,成就了一種新的輝煌。

      由此看來,脫離思維的具體內容既是邏輯產生的前提和基礎,也是邏輯不斷努力的方向,直到今天的現(xiàn)代邏輯,基本上已經完全實現(xiàn)了當初的設想。

      邏輯之所以要擺脫思維具體內容的“糾纏”,是與它的本性分不開的,它是一門“工具性”科學,亞里士多德的邏輯被后人整理后命名為《工具論》,培根也把自己的邏輯學體系叫做《新工具》,這是完全依據邏輯的本性而做出的。工具就是工具,它不能搭配具體內容,就好比菜刀是一種工具,如果給它“加上”白菜,就違背了其本性,成為不倫不類的東西??档潞秃诟駹柦o予邏輯以具體的思維內容,其實就是在改造邏輯的名義下“偷運”認識論以及其他“違禁品”,邏輯發(fā)展的歷史對此做出了自己的“判決”,西方邏輯史“剝奪”了康德和黑格爾在邏輯史上的地位,邏輯學家?guī)缀鯖]有人承認康德的先驗邏輯和黑格爾的辯證邏輯為真正的邏輯。

      眾所周知,邏輯是一種普適性的科學。雖然其最初的產生是作為哲學論證的工具的,但它很快就在各種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獲得了其應有的地位,成為人們論辯、科研、思考的工具。如果邏輯夾帶著思維的具體內容,就會拖累邏輯的普適性,喪失其應有的地位。

      當然,邏輯的形式化不等于人工符號化,人工符號只是形式化的工具和手段,把形式化完全等同于人工符號化是對形式化的一種誤讀。自然語言也可以研究邏輯,形式化的目的只是讓思維脫離具體的思維內容,增強邏輯的普適性。周禮全先生就提出過自然語言邏輯研究,認為邏輯研究也可以結合自然語言,他說:“邏輯結合語言,是要研究豐富的自然語言中的邏輯形式,要結合語法修辭。”[6]自然語言也是一種符號,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具有人工符號的性質,它不是思維的具體內容,不影響邏輯的普適性。

      反觀現(xiàn)代的邏輯研究,越來越符號化,遠離了人,完全喪失了邏輯的人文向度。邏輯的本質是和文化有關聯(lián)的,它不是與人無關的外在事物,它要立足于人和社會,幫助人們辨析謬誤,確立真理。使人類能夠更好地把握其境遇,獲得更好的生活生存方式。我們認為過度的形式化會影響邏輯功能的發(fā)揮。

      二、邏輯真理和經驗內容

      思維的具體內容還涉及到許多具體的邏輯哲學問題,比如邏輯真理問題,邏輯真理是否具有可修正性問題就與此密切相關。近年來,我國許多著名的學者都參與了這一討論,比如馬佩、陳波、王路、任曉明等。關于真理的可修正性問題,邏輯學界一直存在著兩種相反的立場,一方認為邏輯真理具有可修正性,而另一方則認為否。

      認為邏輯真理具有可修正性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國外是蘇珊·哈克和奎因,在國內則是陳波教授和馬佩先生。蘇珊·哈克從經典邏輯不斷通過自身系統(tǒng)的某些改變產生出“變異邏輯”出發(fā),提出“我們在自己關于邏輯的信念中是易于出錯的,那么審慎的做法就是準備修改我們的邏輯見解”[7]??騽t從批判邏輯實證主義經驗論的“兩個教條”出發(fā),提出一種整體的知識觀,認為“沒有任何陳述是免受修改的”[8]44,邏輯規(guī)律也不例外。陳波教授更是明確提出“邏輯真理是可錯的,邏輯原則上是可修正的”[9]217。他提出的理由是:“邏輯真理以十分間接的方式保持著同經驗的聯(lián)系,含有經驗內容,因此它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分析命題,不會具有絕對的必然性,而只具有相對于人們的語言框架、思維規(guī)律、語義約定以及對所有這些認識的相對必然性?!盵9]217馬佩先生則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沒有絕對的真理這一觀念出發(fā),認為“既然真理都是相對的,那么真理也就是可修正的。否定真理的可修正性,就會否定科學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這本質上也是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10]。

      堅持邏輯真理不可修正立場的學者主要是王路教授,他認為“人們也許可以談論一個邏輯系統(tǒng)如何修正,但是絕不能泛泛而談邏輯是可修正的,更不能說邏輯是可錯的,因為如果邏輯是可修正的,甚至是可錯的,它也就沒有有效性可言”[11]。他把邏輯系統(tǒng)和邏輯(真理)本身區(qū)分開來,某個邏輯系統(tǒng)也許是可以修正的,但邏輯本身是不具有可修正性的,因為邏輯是最可靠的知識,是人類知識的核心部分,是其他一切知識的可靠性保證,因此我們應持有邏輯不可錯性的“觀念”。

      在堅持邏輯可修正的觀點上,他們的理由無論多么不同,都和邏輯真理無法完全隔離經驗內容有關,奎因是,陳波教授是,馬佩先生也是。這里以奎因最為典型??蛟凇督涷炚摰膬蓚€教條》中明確宣稱:“我們所謂的知識或信念的整體,從地理和歷史都最偶然的事件到原子物理學甚至純數學和邏輯的最深刻的規(guī)律,是一個人工的織造物。它只是沿著邊緣同經驗緊密接觸?;蛘邠Q一個比喻說,整個科學就是一個力場,它的邊界條件就是經驗。在場的周圍同經驗的沖突引起內部的再調整。對我們的某些陳述必須重新分配真值,一些陳述的再評價使其他陳述的再評價成為必要,因為它們在邏輯上是相互聯(lián)系的,而邏輯規(guī)律也不過是系統(tǒng)的另外某些陳述,場的另外某些元素?!盵8]44

      邏輯當然和經驗有一定聯(lián)系,它不是先天的(此處指生物學上說的“天生的”或“與生俱來的”意思)。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真理是被制造出來的,而不是被發(fā)現(xiàn)的”[12]。列寧也曾說過:邏輯的式是“人的實踐經過億萬次的重復,在人的意識中以邏輯的式固定下來”的產物,因此“才有著先人之見的鞏固性和公理性”[13]186。邏輯和其他知識一樣都無法脫離人類的實踐和經驗,但這并不代表邏輯不能是一種先天的知識,即“并非不依賴于這個那個經驗,而是完全不依賴于任何經驗所發(fā)生的知識”[14]。連堅持邏輯具有可修正性的陳波教授也認為:“一旦確定了一個邏輯系統(tǒng)的常項和它們的解釋,以及它的公理和推理規(guī)則,推演出定理、研究該系統(tǒng)的元邏輯特性,諸如一致性、可判定性、獨立性、可靠性、完全性等等,就是純粹屬于邏輯學家的事情,與任何經驗無涉。”[15]可見邏輯是可以在與“經驗無涉”的層面上存在的,是存在著“純粹”的邏輯的。

      另外,在邏輯真理的問題上,人們還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混淆邏輯真理和哲學真理(哲學認識論意義上的真理),尤其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更是如此。從認識論上可以說真理有一種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的辯證關系。恩格斯也曾如此表述過:“人的思維是至上的,同樣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同樣又是有限的?!盵16]但是,我們應該明白恩格斯是立足辯證法和認識論的同一上而言的,他的立論是在某種具體條件和限度內而言的,并不是泛泛而談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同時他講的是辯證思維而不是邏輯思維。辯證法自有其適用范圍,如果到處亂用,就只能導致以“變戲法”的悲劇收場。著名學者顧準對此就有清醒的認識,他說:“中國人是天生的辯證法家,可是辯證法把中國人坑害苦了?!盵17]

      邏輯真理具有不可修正性除了它是知識的核心,是一切知識的可靠保證這一信念之外,還有其自身根據和歷史的證明。邏輯本身只是一門工具性科學,而工具無所謂對錯。它產生的最初動因就是要從各門經驗科學中剝離出來,抽出其共同的思維形式和結構,讓它具有普適性。這從最初的源頭上就否定了其可錯性,如果邏輯真理本身錯了,那么整個人類的科學和知識就都存在問題,都不成立,而這是與人類的知識本性相矛盾的。

      雖然邏輯是不斷發(fā)展的,培根創(chuàng)造出歸納邏輯,弗雷格和羅素又在傳統(tǒng)邏輯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現(xiàn)代邏輯?,F(xiàn)代的經典邏輯產生以后,人們又在改變其系統(tǒng)中的某些定理和運行規(guī)則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一系列非經典邏輯,即變異邏輯。但這并沒有否定邏輯真理的“真理性”。就像在我們原來的斧子上把斧柄加長,使它可以砍到更遠處的樹枝一樣,難道你能說原來那把斧子“錯了”或者斧柄加長以后就不是斧子了嗎?變異邏輯并不是作為經典邏輯的“更正”而出現(xiàn)的,它是對經典邏輯的擴充,以使經典可以在更廣的范圍內適用。另外,我們也可以從邏輯的三大規(guī)律即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的歷史看出,自從其誕生之日起就沒有被修正過,也無人可以否認其真理性,只有黑格爾以其認識論的立場指責其“單薄”而已。即使在宗教真理排斥其他一切真理的中世紀,人們也不否認邏輯真理的可靠性,用邏輯來論證“宗教的信條”成為最通常的選擇。甚至人們認為連上帝也不能違反矛盾律,否則,“上帝能否創(chuàng)造出一塊他自己舉不起來的石頭”這一難題就會時刻困擾著他,隨時有可能剝奪其存在的權利。

      三、思維的具體內容辨析

      雖然人們都在使用思維的具體內容,比如康德和黑格爾。但思維的具體內容卻是一個不甚明了的概念,不同的人給予其不同的指謂,在實踐中造成很多混亂,需要進行具體的辨析。

      康德在其先驗邏輯中,提出先驗邏輯要彌補形式邏輯的不足,考察思維的具體內容,那就是要考察對象,一切真實的思維都是關于對象的思維。盡管康德的先驗邏輯并不直接考察對象,但它卻不是要剝去一切關于對象的知識,只是把關于對象的一切經驗知識抽去而已。我們知道康德的邏輯一方面要給知識提供可靠的保證,另一方面還要服務于知識的擴展。因此在康德的先驗邏輯中除了提出傳統(tǒng)的分析命題和綜合命題之外,還提出一個先天綜合命題如何可能的問題,先天綜合命題既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又是綜合的,可以作為知識的來源。因此康德的思維的具體內容主要指對象,但不是對象的全部,而是知識與對象之間先天的必然的關系。

      黑格爾的“使命”是要從邏輯上給世界一個根本的解釋,提出這個世界必然存在和發(fā)展的合理根據,同時說明這個世界的本質,通過論證現(xiàn)實性和合理性的統(tǒng)一,來為理性的思索提供一個具有終極意義的價值取向。在黑格爾看來,世界的一切都是概念自身的運動和變化的呈現(xiàn),概念同時代表著客觀的精神,是一種精神生命的表征。這就使得黑格爾的思維的具體內容比較有特色,主要是指概念自身運動、變化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當然也可以把黑格爾的概念理解為思想內容,因為思想內容是概念的質料和主體。在某種意義上說,黑格爾的思維的具體內容是概念或者思想內容。

      邏輯實證主義對思維具體內容的看法具有一定代表性,也是許多哲學家共同持有的觀念,那就是指經驗的內容或者經驗的成分,也就是說和邏輯內容(思維的純形式)相對應的是經驗內容。邏輯實證主義對邏輯內容和經驗內容進行了嚴格區(qū)分,他們嚴格恪守分析命題和綜合命題二分的“訓誡”。他們認為分析命題只有重言式和矛盾式兩種,只有分析命題才是邏輯命題。由于重言式和矛盾式的命題的真假可以直接通過邏輯規(guī)則推演出來,也即直接從邏輯關系上就可以判定其真假,因此具有邏輯意義。而綜合命題則是經驗命題,是經驗科學的命題,其真假可以通過經驗予以證實,因此不具有邏輯的意義,只具有經驗的意義。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思維的具體內容和思想內容、經驗內容以及邏輯內容都有關系,其關系都需要我們認真地辨析。

      首先,作為思維具體內容的思想內容是什么呢?思想的內容無論對黑格爾還是馬克思來說,都是一個核心范疇,可以說也就是他們的“邏輯”,因此也有人說他們的邏輯是“內涵的邏輯”或者“概念的邏輯”,當然此處的概念是個辯證意義上的概念,注重內涵考察的概念。以馬克思的《資本論》為例,馬克思立足于人,由人出發(fā),展開一幅勞動、商品、資本、剩余價值的運動。所以列寧才會說:“雖說馬克思沒有留下‘邏輯’(大寫字母的),但是他遺留下《資本論》的邏輯?!盵13]357當然,馬克思的概念注重的是內涵,是普遍性和個別性的統(tǒng)一,具有豐富性,是事物的歷史運動。

      其次,何為經驗內容。經驗內容主要是指通過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實踐獲得的內容。在邏輯實證主義那里主要是指經驗事實的知識。這類知識可以為我們的經驗所檢驗,即所謂證實性原則或者經驗證實原則,通過經驗檢驗的就是得到證實的,為經驗真理,沒有通過檢驗,也就是被證偽的即為謬誤。這是一般意義上的,也是人們可以接受的經驗的內容。那種把一切知識都歸結于經驗的觀點,只具有形而上學的意義。

      最后,是邏輯內容。和思維的具體內容相對應的就是思維的形式內容,也即邏輯內容。從一般意義上來講,邏輯內容就相當于邏輯的格和式,具體主要有邏輯公理、定理及一些推理的公式等。比如矛盾律﹁ (﹁ A∧A),排中律A∨﹁ A,同一律A→A,以及MP規(guī)則A∧(A→B)→B等,這些形式都是邏輯內容,即思維的形式。形式邏輯本身就是一種外延邏輯,所以形式邏輯只研究思維的形式即邏輯內容,如果涉及到思維的具體內容,就是一種“僭越”,其有效性就得不到保證。當然,邏輯在其他學科應用時會涉及到具體的內容,比如法律邏輯,就會涉及到許多法律的內容。但法律邏輯只是邏輯的應用,不是形式邏輯,是否位列邏輯之中都成為問題。連反對形式邏輯忽視“思維具體內容”的康德都不把這種邏輯的應用視為邏輯。

      總之,思維的具體內容在哲學史和邏輯史上主要指思想內容和經驗內容,它與思維的形式即邏輯內容相對應,思維的具體內容不是真正的邏輯所關注的對象。

      四、對一種內涵邏輯的批判

      在現(xiàn)代邏輯中,內涵邏輯作為經典邏輯的變異或者擴充早已存在,它主要以必然、可能、時間、空間、信念、義務等內涵邏輯算子為研究對象。內涵邏輯通過對內涵邏輯算子的分析和探究,刻畫出其相應的形式系統(tǒng),從而解決內涵邏輯形式系統(tǒng)的語義模型解釋及相關形式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完全性證明等問題。雖然這種邏輯從邏輯算子的內涵分析入手,但是卻能夠給予形式刻畫,并最終建立起相應的形式系統(tǒng)。這就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內涵邏輯,也是邏輯學界比較能接受的內涵邏輯。但是近年來,一些學者把康德的先驗邏輯、黑格爾的辯證法以及馬克思的辯證法統(tǒng)稱為“內涵邏輯”,以與我們的形式邏輯相對應。他們認為“作為思維的形式規(guī)則,形式邏輯能夠確保思維在形式上的必然性,但無法確保思維內容上的必然性”[18]。因此,有必要發(fā)揮“內涵邏輯”的功能。對形式邏輯和這種“內涵邏輯”的區(qū)別他們則有比較明確的界定:“內涵邏輯的演繹法根本不同于外延邏輯的演繹法:外延邏輯是形式邏輯,它的演繹以現(xiàn)成的概念所組成的普遍概念為出發(fā)點,而不涉及概念的創(chuàng)生和起源問題;內涵邏輯則是一般真理內容的邏輯,它的演繹本質上涉及概念的創(chuàng)生或起源及其不同邏輯層次的發(fā)展。所以思維的直覺能動理解作用,在外延邏輯的演繹法中是沒有地位的,但它在內涵邏輯的演繹法中,卻是一個貫通始終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思維的直覺理解作用,就是思維創(chuàng)生、發(fā)展其概念的一種能力或規(guī)律?!盵19]我們認為這種做法有待商榷。

      人為地把康德的先驗邏輯、黑格爾的辯證邏輯和馬克思的辯證法組合成一種“內涵邏輯”,把它和形式邏輯相對應既無益處也沒有必要。它只會帶來邏輯體系的混亂,使本來有序的邏輯體系遭到人們的誤解。在人類的知識體系中,從功能上講它們無優(yōu)劣之分,共同服務于人類的需要。康德先驗邏輯的立足點是審查人的認識能力,防止其“僭越”,導致出現(xiàn)認知的幻象,是認識的“關口”,是一種認識的準備工作和一種認識論。黑格爾辯證邏輯的功能是要建立一套抽象思辨的體系用來解釋現(xiàn)實世界,為我們所存在的世界找出合理的解釋,可以增加人類的反思和思辨能力。馬克思的辯證法主張:“在對現(xiàn)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xiàn)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xiàn)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盵20]這是一種對世界,尤其是人類社會本質的覺解??梢哉f,無論是康德的先驗邏輯,還是黑格爾的辯證邏輯以及馬克思的辯證法,從根本上說都是其哲學本身,是包含著認識論的本體論。

      許多批判形式邏輯并建立“新邏輯”的哲學家和邏輯學家都認為形式邏輯的最大不足就是形式邏輯不能推出新知,認為形式邏輯是無法產生真理的邏輯,沒有“生成”的性質,不能擴展我們的知識,只能作現(xiàn)成的分析和批判??档氯绱耍诟駹栆彩侨绱?。我們認為這是對形式邏輯功能的誤解,形式邏輯從來就沒有宣稱獲得新知是自己存在的理由和根據,它的使命是論證和批判,即論證真理和批判謬誤,它就像是真理知識的“海關”,對要求進入真理王國的知識具有審查的權力,只有獲得邏輯的論證和經得起邏輯批判的知識才擁有進入的資格。

      當然,對這種“內涵邏輯”的批判并不代表我們持一種狹隘的邏輯觀。相反,在邏輯觀問題上,我們持大邏輯觀,畢竟邏輯不是固步自封的學科,它需要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體系,如果沒有新邏輯的不斷匯入,就沒有邏輯自身的發(fā)展,也不會保持其永恒的魅力。但如果一門學科可以位列于邏輯之林,它至少需要具備邏輯的本質特征,那就是它是一門研究思維的形式結構及其規(guī)律的學問,其核心是研究推理的;并且這門科學是“空無內容、題材中立,因而是普遍適用的”[9]323。反觀“內涵邏輯”是無法做到的。

      [1]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M].鄧曉芒,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黑格爾.小邏輯[M].賀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100.

      [3] 黑格爾.邏輯學(上)[M].楊一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6:16.

      [4] 陳慕澤.邏輯學與通識教育[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4):1-3.

      [5] 周禎祥,周晟.普遍語言的兩個設想[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29-30.

      [6] 周禮全.形式邏輯和自然語言[C]//周禮全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196.

      [7] 蘇珊·哈克.邏輯哲學[M].羅毅,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292.

      [8] 蒯因.從邏輯的觀點看[M].陳啟偉,江天驥,張家龍,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9] 陳波.邏輯哲學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10] 馬佩.也談真理的可錯性問題[J].哲學研究,2009(1):110-115.

      [11] 王路.邏輯真理是可錯的嗎?[J].哲學研究,2007(10):116-121.

      [12] 理查德·羅蒂.偶然、反諷與團結[M].徐文瑞,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11.

      [13] 列寧.哲學筆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 楊祖陶,鄧曉芒.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指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

      [15] 陳波.邏輯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66.

      [1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7.

      [17] 顧準.辯證法與神學[C]//顧準文集.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07:289-305.

      [18] 田忠鋒.超越形式邏輯的內涵邏輯[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8(5):244-246.

      [19] 鄒化政.《人類理解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66.

      [20]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責任編校:白麗娟)

      On Specific Content of Thinking and Defense of Logic Formalism

      GE Yu-ning

      (School of Marxism,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0, China)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inking has been a tool with which to oppose logical formalism. It’s thought that formal logic does not agree with the concrete content of thinking, and can not produce the truth, so it is not true logic. Unfortunately,we haven’t reached an agreement as to what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inking is, for sometimes it refers to the content of thought, sometimes it refers to the thing itself, and sometimes it refers to the content of experience. So,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 to clarify the concrete content of thinking and analyze the confusion caused to the basic problems of logic by it. The nature of logic is to abandon specific content,and take the road of formalism.

      content of thinking; formal logic; logical truth; intentional logic

      B812

      A

      1672-349X(2015)05-0025-05

      10.16160/j.cnki.tsxyxb.2015.05.007

      猜你喜歡
      具體內容黑格爾康德
      絕對者何以作為實存者?——從后期謝林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來看
      論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三大層次
      送媽媽一沓“女王券”
      純接受性的被給予?——康德論自我刺激、內感覺和注意
      哲學評論(2018年2期)2019-01-08 02:11:48
      藝術百家
      電影文學(2017年15期)2017-12-26 12:24:06
      藝術品被盜
      叔本華與黑格爾的情理之爭及現(xiàn)代啟示
      康德是相容論者嗎?
      哲學評論(2016年2期)2016-03-01 03:42:25
      對康德空間觀的誤解及詰難的澄清與辯護
      哲學評論(2016年2期)2016-03-01 03:42:22
      簡述黑格爾的哲學史觀與方法論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41
      聂拉木县| 西乡县| 黑山县| 于都县| 侯马市| 东乌珠穆沁旗| 龙州县| 西和县| 道真| 清苑县| 神池县| 金坛市| 茌平县| 清远市| 孟村| 镶黄旗| 浦东新区| 阳西县| 南涧| 贡嘎县| 克什克腾旗| 西乌珠穆沁旗| 虹口区| 孟村| 宜丰县| 兴安县| 昌宁县| 白城市| 中牟县| 大石桥市| 武强县| 元阳县| 肇州县| 尼木县| 保德县| 马公市| 阿拉尔市| 南阳市| 拉萨市| 靖西县| 吴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