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民
淺談高中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
張民
有效教學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過程,它讓高中語文教學真正靠近新課改的要求,它讓高中語文教學過程從傳統的講授轉變全新的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導。本文就目前高中語文有效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淺做分析研究,期盼本文的策略能給同仁以啟發(fā)。
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最重要的途徑就是課堂教學。但是我國的課程改革的重點是新課程方案的設計,其次是試驗教材的編寫,至于教學基層的實施程度如何,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這就直接導致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低下。所以,研究高中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節(jié)奏調控失調。語文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是指語文教師對課堂的調節(jié)和控制,使課堂教學合乎教學規(guī)律的教學行為。但是現在很多教師上課看似內容豐富,實則教學情節(jié)顛來倒去,教學活動松松垮垮,導致教學時間流失,課堂效率低下。
2、課堂練習活動組織無序。很多教師完全忽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和訓練,只是注重于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這就使課堂教學完全不符合學生實際,進而出現了圖形式、湊熱鬧等等課堂效率低下局面。
3、多媒體課件泛濫成災。多媒體作為現今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但現在很多年輕教師認為課件是完成教學內容的唯一工具,徹底忽視教材的作用,這就導致他們完全不去對教學內容做精心的設計,單純追求課件的精美,使語文課堂中失去了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思維效率的形成。
1、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由于時代、生活境遇、社會狀態(tài)的懸殊,使今天的高中生學習古詩文產生“誤解”。教師可以通過合理的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文章的情境有所了解,從而形成良好的鑒賞的能力。
(2)誦讀品味,美讀感受:朗讀,是感悟語境的途徑,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高中語文詩詞教學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能力,同樣離不開朗讀,學生只有通過讀,才能領會出詩的意境,才有可能自己理解詩意。
(3)捕捉意象,品味意境:意象是詩歌中灌輸了作者個人感情的物象,詩歌一般會通過很多相關意象構成整體的意境。所以,意象和意境是詩歌的核心。要想深入理解詩歌所蘊涵的深意,必須捕捉意象,品味意境。
2、文言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1)指導自學,培養(yǎng)學習習慣: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相關工具書,以自學為主,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作用。這樣可以逐步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引導學生讀懂文章:在文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重點句子的深層講解,讓學生理解文章大意,解決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無法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真正的理解文言文。
(3)引導學生獨立歸納文言知識點:古文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養(yǎng)成對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虛詞的用法的整理歸納,充分理解文言文句式特點。教師的任務就是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對以上知識點的歸納總結,便于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把握文言學習的規(guī)律。
3、現代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1)深入文本,發(fā)掘教學價值:能夠被選入高中語文教材的文章,其中所蘊涵的值得學生學習的知識非常豐富。這就要求教師把握不同類型文本的特點,充分發(fā)掘每一篇課文總所蘊涵的最重要的知識點,找到不同的課文在教學中所能夠起的獨特的作用,這樣才能讓你的課堂與眾不同。
(2)重視對話,提高審美價值:《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與鑒賞的教學建議中表示:“閱讀中的對話和交流,應指向每一個學生的個體閱讀。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边@句話所要體現的本質是師生雙方在教學課堂上的對話過程。通過課堂對話,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學會知識,提高學生的審美價值觀。
課堂教學的成功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的結果。面對當下的全面教育改革,高中語文教師要做的就是重建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快樂的學習語文知識的平臺。
張民,教師,現居吉林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