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
影視對白中疑問形式的應答標記研究
■郭娟
疑問句的主要功能在于詢問并獲取信息,而其非信息探尋功能一直受到廣泛的關注。在會話中,很多應答語是以疑問的形式出現(xiàn)的,但不再具有信息探尋功能,屬于無疑而問。根據(jù)邢欣①對語篇功能的分類,我們認為非信息探尋的疑問形式應答語主要發(fā)揮的是會話語篇的關聯(lián)功能,充當信息傳遞過程中的承接句,標示語篇的關聯(lián)。問句從表疑問到表關聯(lián)銜接,是信息功能逐漸減弱、篇章關聯(lián)功能逐漸增強的過程。
影視作品主要反映的是現(xiàn)實生活,影視對白應符合“真實性”原則,因此與現(xiàn)實生活的對話較為接近。本文以影視對白為例考察疑問形式的應答語。首先示例如:(1)喬喬:我最討厭野心家了。馮褲子:歷史上的偉人哪個不是野心家呀?(《與青春有關的日子》)(2)大莊:真讓我說著了,你們終于吵架了。佟志:你來勁是吧?(《金婚》)(3)李:你這話說得有點兒不講道理。何:我不講道理?哼,我今天來啊,就是來跟你講道理……(《編輯部的故事》)(4)文麗:你怎么才來?我爸我媽都急了。佟志:是嗎?(《金婚》)
反問句是借助疑問形式表達主觀態(tài)度的典型形式,在會話中的使用頻率相當高。反問應答旨在傳達言外之意、行使言外之力。例(2)的附加問句是在行使“非問”的話語功能,即表達自己的看法或態(tài)度,同時具有求同功能。如例(3)中的回聲問所示,說話者先通過回聲問表明自己否定的態(tài)度,然后通過后續(xù)句進行解釋,或者進一步強調(diào)否定的態(tài)度。例4的應答語是一種澄清問或者確認問,“是嗎”表面看是予以確認,言外之意表示對對方話語的不信任,但出于禮貌,不好直接反駁。
疑問形式的應答語中有一些已經(jīng)固化為話語標記,這里統(tǒng)稱為應答標記。這些標記語有的位置非常靈活,有的甚至可以作為引發(fā)語,語法化程度也不盡相同。本文僅討論位于話輪起始位置的疑問形式的應答標記,它們是說話者組織話語的重要手段,為構(gòu)建話語單位發(fā)揮著銜接連貫的作用,“重在組織會話話輪、評價命題特點、溝通交際渠道”②。這些影視對白中的應答標記是交互性信號,屬于主觀性標記,凸顯了言者視角。不同的標記語在語境中發(fā)揮著不同的語用功能,其中觀點態(tài)度表達功能和會話交互推進功能是比較常見的兩種,本文將主要討論這兩類疑問應答標記。它們承接前面的話語,很多不能單獨存在,只有在充當應答語時才能結(jié)合語境表達針對引發(fā)語的看法態(tài)度或者用于推進言談,實現(xiàn)一定的語境效果。
1.觀點態(tài)度表達類疑問應答標記
觀點態(tài)度表達類疑問應答標記以疑問的形式表達說話者主觀的看法或態(tài)度。據(jù)關聯(lián)理論③,它們通過表示對引發(fā)語的主觀態(tài)度而與引發(fā)語取得關聯(lián),屬于有標記應答,所采取的疑問形式能有效地引導聽話人關注話語形式背后的主觀態(tài)度,說話者的主觀看法和態(tài)度正是話語關聯(lián)的基礎。
示例如:(5)胡寶亮:年年三十兒家里都鬧動靜,今年怎么沒動靜?孟傳禮:怎么?你還盼著有動靜???還沒到時候。(《家有九鳳》)(6)廖宇:好啊,都往好的方向發(fā)展了,你們以后就不要再給我添麻煩了。佳音:誰說的?我就沒有。(《動什么別動感情》)(7)方言:我不管,為了你我情愿轉(zhuǎn)成慢性。金燕:那何必呢,將來可對后代不好。(《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如例(5)所示,疑問代詞單獨使用常可以用來表示說話者的態(tài)度。呂叔湘④指出“怎么”用于句首,后面有停頓,表示驚異。很多疑問代詞出現(xiàn)在應答語起始位置上往往具有表情功能,表達驚奇、疑惑、不滿等。后面會緊跟著后續(xù)句進一步說明解釋。例(6)、例(7)是反問的用法。表達觀點態(tài)度的疑問形式應答標記中有一大部分是由反問句演化而來。反問句中一些虛化程度非常高的小句,如“哪里/兒呀”“可不是嗎”“什么啊”等已經(jīng)約定俗成為固化的應答銜接語,可以看作是固化結(jié)構(gòu)或小句層面的話語標記。反問句中有很多可以單獨使用的習用化小句,如“誰知道××(啊)、什么叫××啊、哪來的 ××(呀)、××怎么啦、不是××嗎”等,表達責怪、提醒、質(zhì)疑、確認、拒絕等多種功能。它們的突出特點是蘊涵了說話者強烈的情感態(tài)度,主觀性較強。它們所折射的應答者對會話的參與程度也是不同的。作為會話中積極的互動標記,標示了應答者對會話的積極參與,說話者在會話中占據(jù)主動地位。
2.會話交互推進類疑問應答標記
會話交互推進類疑問應答標記一般不會單獨使用,與觀點態(tài)度表達類不同,它們除了作為會話互動標記標示對前面話語的關聯(lián),更是話語引導標記,表示有話要說,進而推進言談向前發(fā)展。這類應答標記大都具有提醒功能,提醒聽話者注意接下來的內(nèi)容,有時具有求同功能。它們還具有強調(diào)功能,在凸顯后面話語的同時,希望引起聽話者的關注。刪除它們不影響命題意義的完整性,只會影響話輪的銜接連貫。作為明示標記,它們引導聽話者有效識別話語中的主觀態(tài)度,在認知上為話語理解提供了方向,最大限度地減少聽話人理解話語所付出的努力,獲取話語的關聯(lián)性。下面是比較常見的會話交互推進標記,在語境中表示強調(diào)、回顧、延緩、溝通、求同等。
示例如:(8)李:還不如我呢。余:我說什么來著?干活兒的事兒,別叫女同志。(《編輯部的故事》)(9)寧偉:我管你是誰。惡漢:你們看見沒有?我說這妞兒不簡單嘛……(《血色浪漫》)(10)景琦:那么多先生伙計,家里都揭不開鍋了,不開張哪行???敬業(yè):怎么樣?還是我對了吧,我壓根就沒關?。ā洞笳T》)(11)佳音:沒干不等于腦子里沒想。你是不是喜歡蘇非非呀?勝利:說什么呢?佳音:是吧?我沒說錯吧?(《動什么別動感情》)(12)楊曉蕓:咱不該往逛這兒浪費時間,沒帥哥,還不如去西單,上次我去,碰見好多呢!夏琳:楊曉蕓,知道嗎,你現(xiàn)在成天情緒亢奮,滿腦子全是烏七八糟的念頭……(《奮斗》)
如例(8)所示,當事實或事情的發(fā)展證實了說話者曾經(jīng)言論的正確性時(往往并沒有得到別人的認可),可以用“我說什么來著”。呂為光⑤指出“我說什么來著”通過重復自己說過的話來表達對聽話人行為的不滿和抱怨。同時它還是一個預期信息標記,標記事件的結(jié)果與說話人的預期一樣,并且這個結(jié)果是消極的?!翱匆姏]有”“怎么樣”也可以用來充當預期標記,標記事態(tài)發(fā)展與說話人的預期一樣,并且經(jīng)常表達出說話者自我夸贊的情感。例(11)中的“是吧”傳遞了說話者一種自夸的態(tài)度,強調(diào)自己觀點的正確性,這里也屬于預期標記。以上各例均具有較強的求同功能。劉麗艷⑥認為“知道嗎”等標記可以確保聽話人能跟隨說話人話題。它們旨在使聽話者聚焦在接下來的話語上,從而對后續(xù)信息有所期待。
以上所討論的觀點態(tài)度表達類疑問應答標記主要傳遞說話者的主觀態(tài)度,會話互動推進類往往引入更多的話語,表示有話要說,希望對方注意接下來的話語,從而推動會話的展開。它們是會話中的交互性信號,標示了對會話的參與和互動,是引導如何處理話語的標記手段。盡管或多或少仍負載一定的詞匯意義,但其核心功能并不在命題意義的表達,而主要表達程序性意義,用于會話的關聯(lián)。
(本文系中央財經(jīng)大學學院科研支持計劃資助課題“電視訪談主持人的話語標記研究”〔項目編號:011650314014/010〕的研究成果。)
注釋:
①邢欣、白水振:《語篇銜接語的關聯(lián)功能及語法化——以部分感觀動詞語法化構(gòu)成的銜接語為例》,《漢語學習》,2008年第3期。
②劉丞:《由反問句到話語標記:話語標記的一個來源——以“誰說不是”為例》,《漢語學習》,2013年第5期。
③Sperber,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Oxford.Blackwell,1986/1995.
④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652頁。
⑤呂為光:《責怪義話語標記“我說什么來著”》,《漢語學報》,2011年第3期。
⑥劉麗艷:《話語標記“你知道”》,《中國語文》,2006年第5期。
(作者系中央財經(jīng)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