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馬愛思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美劇在中國的跨文化傳播思考
李馬愛思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摘 要:在全球化的語境下,越來越多的境外影視劇通過網(wǎng)絡進入到中國人的視野。盡管存在東西方環(huán)境的差異,美劇卻不斷跨越文化和地域差異廣泛地影響著現(xiàn)代年輕人的審美。
關鍵詞:美??;跨文化;傳播
上世紀80年代初,受中美建交影響,美國電視劇開始登上中國熒幕。中國人第一次接觸到的美劇是1980年由中央電視臺引進的《從大西洋底來的人》。之后中央電視臺又相繼級引進了《加里森敢死隊》《火星叔叔馬丁》等美劇。
90年代初,美劇又一次進入中國觀眾的視野。1992年,美國家庭情景喜劇《成長的煩惱》在中國播放并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之后香港明珠臺于1995年開始播放情景喜劇《老友記》,并在國內掀起一股看美劇學英語的熱潮。隨著DVD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通過碟片觀看美劇,從那時開始,中國人能夠自主選擇美劇并接觸到中文字幕英文原聲的美劇,這與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美劇是一樣的。
2000年后,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和普及,美劇在中國得到了更加廣泛的傳播。提起美劇在中國的互聯(lián)網(wǎng)傳播就不得不說《越獄》。2005年8月,美國??怂梗‵OX)公司制作播出這部情節(jié)緊湊,頗具懸念的電視劇,但其只是當時??怂构居脕硖钛a空隙的劇集,并沒有投入太多成本。所以在美國剛播出時,收視率并不理想。但《越獄》通過網(wǎng)絡傳入中國之后卻受到了廣大網(wǎng)友的喜愛,到現(xiàn)在也是網(wǎng)友稱頌的經(jīng)典。很多人就是因為《越獄》才開始在網(wǎng)絡上觀看美劇,并因此迷上各種美劇,隨后《迷失》《絕望的主婦》《24小時》《實習醫(yī)生格蕾》等經(jīng)典的美劇開始在中國流傳。
2.1 受眾的接受基礎
由于中國電視臺播放境外劇的數(shù)量十分有限,中國觀眾主要是通過網(wǎng)絡這一途徑觀看美劇的。
在網(wǎng)絡這一開放的環(huán)境下,美劇可以打破地域的限制進行傳播。美劇在美國電視臺播放后,馬上就有資源傳播到網(wǎng)絡,這時的未經(jīng)翻譯加工的無字幕視頻被網(wǎng)友稱為“生肉”。部分網(wǎng)友為了學習英語會觀看原版視頻,也有部分重視觀眾哪怕不懂語言,因為急切想知道情節(jié)發(fā)展觀看“生肉”。之后,原版視頻再經(jīng)由字幕組的翻譯,大多在24小時之內就可以翻譯制作完成,這時的英文原聲中文字幕的視頻被網(wǎng)友稱之為“熟肉”。多數(shù)網(wǎng)友會選擇此版本進行觀看。經(jīng)由互聯(lián)網(wǎng)的傳播,中國觀眾幾乎可以和美國觀眾同步觀看美劇。
這一系列的過程幾乎都不用花費成本,中國網(wǎng)友可以免費在網(wǎng)絡上收看美劇,更是給美劇在中國的跨文化傳播帶來了便利的條件。也因此養(yǎng)成了中國觀眾“追劇”,也就是每周在特定的時間追隨美劇更新并進行觀看的習慣。
2.2 受眾的特點
我國的美劇受眾大多為青年人,這批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就一直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接受美國文化的熏陶,再加上我國的教育體制,他們多數(shù)人在小學或中學就開始學習英語,所以更容易親近美國的文化。
同時,由于年輕人獵奇的心理,他們更傾向于能給他們帶來驚喜和刺激的美國電視劇。由于美劇的周播模式,使其在內容上每一集都有亮點才能培養(yǎng)長期的收視群,所以對于美劇來說,它的收視群忠誠度更高。美劇的特點就是劇情緊湊、懸念迭起、人物角色豐滿,代入感很強,觀眾很容易置身其中,從而得到娛樂和放松的目的。
另外,也有一部分觀眾觀看美劇后會在論壇貼吧上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貼吧和論壇上不乏劇情討論和劇情走向預測的帖子,年輕人閑聊也經(jīng)常涉及最近追的美劇,這說明美劇在中國年輕人中已經(jīng)成為一個話題,供人們交流和討論。
通過傳播學的“使用與滿足理論”可以分析中國觀眾收看美劇的動機。需要學習英語和了解美國文化的觀眾觀看美劇是為了滿足自己獲取知識的需求,被美劇的劇情和人物所吸引的觀眾則是為了滿足自己體驗和娛樂的需求,討論劇情的觀眾為了滿足自己交流與社會認同的需求。
3.1 消除語言屏障的字幕組
對于跨文化傳播來說,首先要消除的障礙就是語言的差異。美劇在中國的網(wǎng)絡上能得到廣泛的傳播,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字幕組的翻譯工作。
中國的美劇字幕組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字幕組,其成員多是影視論壇中的愛好者,他們大多是學生或兼職人員,很大一部分都是海外留學人員。字幕組成員在字幕組的工作是沒有物質報酬的,他們進行這樣的工作完全是出于對影視劇或翻譯工作的熱愛,他們所取得的報酬無非是一些虛擬貨幣或論壇社區(qū)的威望值。由于字幕組的工作非常具有時效性,所以工作人員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這就造成了人員的較大的流動性。
美劇在美國電視臺播出后,字幕組就開始工作并在24小時之內就能完成。美國電視臺播放完幾分鐘后,工作人員就可以在國外的BT網(wǎng)站下載無字幕視頻,然后將片源傳到國內字幕組的ftp,在國外的組員同時還要負責錄制英文字幕。隨后,錄制人員將英文字幕傳給字幕總監(jiān),字幕總監(jiān)再將各環(huán)節(jié)的任務分配給下面的人員。如果沒有現(xiàn)成的字幕,那字幕組只能進行更為復雜的聽譯。拿到視頻后,時間軸人員開始清理英文字幕中的廣告,并為其配上時間軸,一般來說,一部45分鐘的片子需要兩個小時才能校對完畢。配好時間軸的英文字幕制作好后由字幕總監(jiān)分派給翻譯。翻譯工作完成,馬上傳送給校對人員,糾正錯誤,統(tǒng)一風格,并重新
檢查時間軸。校對完畢,字幕總監(jiān)將字幕掛到視頻上進行最后一關的審查。整個過程不超過十小時。
字幕組的工作無疑推動了美劇在中國的傳播,與官方翻譯不同的是,字幕組在翻譯時會將涉及到的名詞加以注解幫助觀眾理解,而不是生硬地將英文翻譯成中文,并且其中還加入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語言,使觀眾產(chǎn)生一種親切感,能更好地理解美劇所表達的意義。這樣的翻譯突破了中美文化差異的屏障,使美劇在中國的傳播更進了一步。
3.2 美劇的題材
在美劇中,我們能看到各個人種,所涉及的地域也不局限于美國本土,在題材、內容和人物上都有著多樣性的特點。
在美國這樣一個高度開放的國家,基于社會開放的基礎,很多劇集的題材和內容都包含了例如暴力、奇幻、性等,美劇中出現(xiàn)的這些元素極大地滿足了中國觀眾的好奇心。但是美劇并不僅僅是停留在這些刺激有趣的場面中,在血腥暴力的鏡頭下,很多都隱藏了對于人性的思考,對于觀眾來說,不僅能夠滿足其感官上的刺激,同時也能引發(fā)更深層次的思考。這就是美劇所慣用的手段,讓觀眾在娛樂中接受影片所傳達的深層次內涵,以故事來傳遞精神內涵,而不是直接的說教與灌輸。
3.3 存在的問題
美劇在中國的傳播也有不規(guī)范的地方。美劇在網(wǎng)絡多是由義務工作的字幕組傳播的,而字幕組屬于非正式組織。我們經(jīng)常看到網(wǎng)絡上的美劇視頻都有“本字幕僅供學習交流,嚴禁用于商業(yè)用途,請于24小時內刪除,請購買正版”的字樣。字幕組將其制作好的視頻上傳到網(wǎng)絡供網(wǎng)友下載,已經(jīng)構成大眾傳播行為,其未經(jīng)相關部門審批,就涉及了一定的侵權行為。
另外,雖然美劇較我國影視劇尺度更大,但在美國對影視作品有著嚴格的分級制度,很多美劇未成年是不能觀看的,而美劇通過網(wǎng)絡傳播到我國后,由于我們沒有分級制度,任何人都能在網(wǎng)絡上看到美劇,已經(jīng)劃分的等級在我國是沒有意義的。這就使一些限制級作品進入到我國未成年人的視野中,這無疑是不合適的行為。所以對于美劇在我國的跨文化傳播,還應采取一定的措施來避免未成年人接觸到不適宜他們年齡的視頻內容。
參考文獻:
[1]劉進.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劇在中國傳播現(xiàn)象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0.
[2]龍念.美劇跨文化傳播熱解析[J].新聞與傳播評論,2012,(12).
[3]馬利紅.“美劇熱”現(xiàn)象的文化解讀[J].新聞知識,2013,(1).
[4]段錦宜.從“使用與滿足理論”視角解讀“美劇迷”的心理動機[J].考試周刊,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