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堯
(重慶市開縣中和中學 重慶開縣 405413)
教學副校長聽課后怎樣與教師交流
周宗堯
(重慶市開縣中和中學 重慶開縣 405413)
有計劃地深入課堂聽課是教學校長了解和指導教學工作的主渠道。而聽課后與授課教師個別交流又是教學副校長教學指導的最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要做到交換意見時要做到"四忌",在與老師交談時應該做到"三要"。
校長 聽課 交流
有計劃地深入課堂聽課是教學校長了解和指導教學工作的主渠道。而聽課后與授課教師個別交流又是教學副校長教學指導的最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何與教師交換意見呢?結合工作實踐,我有如下看法:
1.忌片面性和庸俗化。交換意見時要實事求是,既充分肯定成績,總結經驗,又要揭露問題,提出錯誤。有些交流中的庸俗化要注意避免,如只談成績不談缺點,或者對一些明顯存在的缺陷,講一通模棱兩可的話,甚至把缺點也說成優(yōu)點,講假話,吹捧。
2.忌不懂裝懂。交流時態(tài)度要謙遜,要民主平等。一個人不可能是全才,對有些學科不是很清楚,完全可以理解。做到明確的問題不含糊,吃不準的問題不急于下結論,學術上的問題不武斷。如果不能從宏觀上整體把握課堂的思路和情況,又不懂裝懂,好為人師,以偏概全,甚至進行似是而非的教學評價,會打擊教師的積極性。對于那些需要指出的問題,還是用委婉的商量的口氣說出來
3.忌心存芥蒂。進課堂聽課,是為了研究,不是為了尋找老師疏漏,帶著有色眼鏡走進課堂。特別是帶著問題聽課,家長反映這位老師備課不認真,我們作為教學主管校工不應該首先就相信家長的反映,要相信自己的老師,要相信自己的判斷力,應帶著公平公正的平常心態(tài)走進課堂。如果課堂評價明顯是先入為主,心存芥蒂,就會有失公允。
4.忌程式化。交談時要因人而異,交流方式不能用同一模式。特別注意以下三點:
①要注意年齡差異。對待老教師要尊重,持虛心態(tài)度,抱著學習的心理;對于有多年教學經驗的中老年教師,要把評課的重點放在教學指導思想方面,對于一般性的問題可以講的概括一點,不要不厭其煩地談論教學細節(jié)問題。
②要注意教師的性格差異。對待性格謙遜的老師,可推心置腹、促膝談心;對待性格直爽的教師,可直截了當,從各個角度與其認真交流;對待性格固執(zhí)的教師應謹慎提出意見。
③要注意教師的素質差異。對待素質好的教師,要提出新的目標,以求不斷進取,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對待素質一般的教師,要注意鼓勵、鞭策,使其充滿信心,迎頭趕上;對待素質較差的老師,要誠懇地幫助他們認識到教學中的不足,促使他們苦練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質。
1.要及時。不少教師不怕領導聽課,就怕校長聽課后一言不發(fā),不表態(tài),教師不知道自己的領導究竟怎樣看待自己的課堂教學,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心理負擔,造成了授課教師和領導之間不必要的心理隔閡。因此,教學校長應把聽課后的交流當作融洽領導與教師關系的有利契機。聽課后及時評課,如有急事不能馬上評課,一定要向授課教師解釋清楚,并另約時間交換意見。
2.要多研究。教育的管理者首先應該是專家型號的,在課后的交流的時候,應該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應該有讓人信服的評價,應該體現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如果在交流的過程中滲透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并能高屋建瓴就更好了。
3.要看發(fā)展。一堂課的好壞,也許不是很關鍵,倘從發(fā)展的角度,從培養(yǎng)老師的角度去發(fā)現一些可以培養(yǎng)和塑的老師,也許意義更大。如果我們能夠指明老師的教學強項,并積極鼓勵老師在某一方面著重加強修養(yǎng),確定老師的奮斗目標,這樣的聽課,積極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我的做法是:
1.下課后與身邊的學生交談幾句,做個小小的調查。問一問這節(jié)課老師講的是什么?學習有困難嗎?有問題怎么解決呀?喜歡老師嗎?等等一些問題。
2.盡快理清聽課思路。在聽課本上寫下突出的亮點成和存在的問題。和老師交談時可先請上課老師談這節(jié)課的設計與感受,自己在課堂授課中最得意什么?遺憾的是什么?談一談自己的思考?
3.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與教師坦誠交換,對教師的閃光點一定講透,可以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從教育的角度,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使教師自覺或不自覺意識到,自己的成功原來是遵循法的原則,是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也就明確了努力的方向,對教師的問題要與教師協(xié)商解決。
我認為聽課不只是工作需要,而是學習的良機。正是通過這種途徑,才能使我們的教學上管理水平面、領導水平、理論水平高出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