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年號”“謚號”“廟號”“尊號”的區(qū)別

      2015-02-28 09:09:43張曉耕
      學(xué)語文 2015年5期
      關(guān)鍵詞:謚號漢武帝帝王

      □張曉耕

      “年號”“謚號”“廟號”“尊號”的區(qū)別

      □張曉耕

      封建帝王有各種稱謂,如“年號”“謚號”“廟號”“尊號”等。講清這些稱謂的內(nèi)涵,辨明其間的區(qū)別,能豐富同學(xué)們的文史知識,也有助于我們把握這些專名中蘊(yùn)含的相關(guān)文化因素。

      年號;謚號;廟號;尊號

      在語文學(xué)習(xí)中,常會遇到關(guān)于封建帝王的各種稱謂,如“漢武帝”、“唐太宗”、“乾隆皇帝”等,有的資料上說,稱“漢武帝”是稱其“謚號”,“唐太宗”稱其“廟號”,“乾隆皇帝”則是稱其“年號”。這些稱號到底有沒有區(qū)別呢,下面就談一下有關(guān)這方面的知識。

      年號:年號是中國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紀(jì)年的名號。年號是從漢武帝開始有的。漢武帝即位那年(公元前140年),稱為“建元元年”,自此開始到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年)兩千多年間,除了一些短命皇帝或在位時(shí)間很短的以外,每一個(gè)皇帝都有自己的年號,而且無論是統(tǒng)一政權(quán),還是割據(jù)政權(quán),無論是農(nóng)民起義政權(quán)還是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一旦稱王稱帝,都要建立年號。就連只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也有一個(gè)“洪憲”的年號。有的皇帝一生中會用幾個(gè)年號,變換年號叫改元,漢武帝在位54年,改元10次,武則天在位21年,改元16次,晉惠帝在公元304年一年中用了四個(gè)年號。在古代,皇帝但凡遇到祥瑞事件或政治上做出重大舉措時(shí)都可以改元以示隆重(新皇帝登基不但要改元,還要大赦天下呢)。文天祥《指南錄后序》:“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就是指南宋端宗即位,改年號為“景炎”。直到明朝,才基本形成了一帝一個(gè)年號的制度,于是我們才可以按年號稱呼其帝號,這才有了“永樂帝”、“康熙帝”等叫法,后來干脆連“帝”字也省了,就直接叫“光緒”、“宣統(tǒng)”了。

      謚號:在封建社會,古代的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以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yǎng),給予他們的帶有評判性質(zhì)的一種名號,稱為“謚”或“謚號”。按傳統(tǒng)說法,“謚號”起源于周初,多以褒揚(yáng)的字眼為主。《逸周書·謚法解》:“謚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xì)行受細(xì)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钡搅饲爻?,秦始皇認(rèn)為皇帝的謚號是"子議父"、"臣議君",于是廢除謚法,規(guī)定自其以后以“二世”、“三世”乃至“萬世”為號,但秦王朝太短命了,不久,漢朝又恢復(fù)了謚法。謚號大體可分為“美謚”、“惡謚”、“憫謚”三大類?!懊乐u”有“文”、“武”、“景”、“明”等,“惡謚”有“靈”、“煬”、“厲”、“幽”等,“憫謚”有“哀”、“懷”、“愍”、“悼”等。上古帝王謚號多用一個(gè)字,如周平王(平)、秦穆公(穆)等;也有用兩個(gè)字的,如趙武靈王(武靈)、趙惠文王(惠文)等。后世帝王謚號多用一字,如漢武帝(武,威強(qiáng)睿德曰“武”)、隋煬帝(煬,好內(nèi)遠(yuǎn)禮曰“煬”);其余人(指非帝王者)大多用兩字,如文忠公(文忠,歐陽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廟號:我國古代帝王死后,往往要在太廟里立一個(gè)廟室,供后人祭祀,并給每個(gè)廟室取一個(gè)名號,這就是廟號?!端问贰ざY志九》:“天資七廟,親廟五,祧廟二……以今十六間為寢更立一祧廟,逐室各題廟號。”《后漢書·明帝紀(jì)》:“有司奏上尊廟為世祖?!睆R號起源于商代,最初,不是每個(gè)帝王都有廟號,一般是那些具有杰出貢獻(xiàn)的帝王,后人才會為其立廟供奉,才有廟號。如“太甲”稱“太宗”,“太戊”稱“中宗”等。關(guān)于選定廟號之依據(jù),《禮記》有云:“祖有功,宗有德?!睗h應(yīng)劭注曰:“始取天下者曰祖,高帝稱高祖是也;始治天下者曰宗,文帝稱太宗是也。”唐顏師古注曰:“應(yīng)說非也。祖,始也,始受命也。宗,尊也。有德可尊?!彼蝿憚t云:“顏說非也。始受命稱太祖耳;有功亦稱祖,商祖甲是也。”清方苞撰《謚法》,有云:“祖者始也,故宗無定數(shù),祖一而已。”但事實(shí)并非如此。漢劉邦廟號高祖(又稱太祖),劉秀廟號世祖,一朝已有二祖?;蚩山忉尀閯钅宋鳚h始祖,劉秀乃東漢始祖。但至曹魏時(shí),卻有三代廟號相繼稱祖:曹操(武帝)為太祖,曹丕(文帝)為世祖,曹睿(明帝)為烈祖,即所謂“曹氏三祖”是也。故而唐劉知幾《史通·稱謂》云:“古者天子廟號,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于兩漢,名實(shí)相允,今古共傳。降及曹氏,祖名多濫”。清人顧炎武《日知錄·除去祖宗廟謚》亦有“稱祖之濫,始于曹魏之三祖”之議。稱宗之情形更濫。顧炎武更批評道:“王莽尊元帝廟號高宗,成帝號統(tǒng)宗,平帝號元宗,中興皆去之?!Q宗之濫,始王莽之三宗。”(同上)到了唐代,濫情尤甚。清人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三祖》則有“自李唐始無代不稱宗,其濫斯極。除一祖之外,其余諸帝,不問有功與否,莫不稱宗”之諷??梢?。自漢以后,廟號就有了一些約定俗成的不成文規(guī)則,一般開國者大多稱“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稱“太宗”、“高宗”、“世宗”、“英宗”、“中宗”等。

      尊號:尊號是對當(dāng)代帝王尊敬的稱號。以前的帝王稱為天子,“帝”、“皇”、“王”、“后”,都是尊號,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正式把最高統(tǒng)治者的尊號定為“皇帝”。剛開始時(shí),尊號字?jǐn)?shù)尚少,到了后來,封建帝王們覺得單稱“皇帝”不過癮,就又加了一些好聽的字眼,一般都是諛美贊頌之辭。如唐高祖李淵的尊號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這種尊號,大多是生前奉上的,有的帝王可以被奉上好幾次尊號,武則天來了五次上尊號的活動,一次比一次厲害,從“圣神皇帝”一直到“天冊金輪圣神皇帝”。尊號也有在帝王死后追加的,例如唐高宗死后,到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上尊號為“神堯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來,尊號越長,清乾隆皇帝全部稱號——“高宗法天隆運(yùn)、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圣純皇帝”,除了廟號“高宗”二字外,其尊號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在我國古代文獻(xiàn)中,對前代帝王多不稱姓名或尊號,一般都稱其廟號、謚號或年號。一般來說,對隋以前歿世的皇帝多稱謚號,如“漢文帝”、“晉武帝”、“隋煬帝”等。唐至元朝歿世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宋仁宗”、“明英宗”等。明、清兩朝的皇帝多稱年號,如“嘉靖皇帝”、“唐熙皇帝”等。在某些特定場合,也稱其全部名號,即廟號、尊號、謚號的合稱,如前面提到的清乾隆皇帝全部稱號,除了廟號“高宗”二字外,其尊號竟有二十余字之多。另外,在古籍中,對一些王侯將相知名人也常常不稱其名,而稱其謚號。如稱“岳飛”作“岳武穆”,稱“海瑞”作“海忠介”等等。

      弄清這些稱謂的內(nèi)涵與其間的區(qū)別,不僅能豐富相關(guān)的文史知識,對理解這些帝王的形象也有益處。同時(shí),能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漢語專名中蘊(yùn)含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因素。

      (作者單位:河北魏縣第一中學(xué))

      [責(zé)編達(dá)送]

      猜你喜歡
      謚號漢武帝帝王
      走,去抓帝王蟹
      軍事文摘(2022年16期)2022-08-24 01:53:00
      謚號
      她與帝王為鄰
      帝王蝶的瘋狂遷徙
      東方朔智答漢武帝
      樹為何名
      陪你一起讀歷史(6) 漢武帝竟是“玄幻控”
      遼太祖尊號謚號考辨
      古老的皮影戲
      說“謚號”
      學(xué)語文(2015年1期)2015-02-28 04:18:09
      广饶县| 合水县| 武定县| 和龙市| 张家口市| 阿拉善左旗| 荆门市| 武陟县| 盈江县| 建瓯市| 通化市| 罗平县| 宁远县| 鄂伦春自治旗| 南宁市| 都安| 保靖县| 紫金县| 安泽县| 镇沅| 赞皇县| 淄博市| 怀化市| 贵港市| 凤山市| 上林县| 兴仁县| 宁化县| 巴彦县| 蓝山县| 福州市| 安龙县| 嵊泗县| 怀柔区| 郧西县| 芒康县| 桃园县| 通辽市| 易门县| 白河县| 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