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成
【關鍵詞】激活思維 有效課堂
數(shù)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1A-
0044-02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已從“教”的課堂走向“學”的課堂,讓學生的思維真正活躍起來,打造理想的有效數(shù)學課堂,成為廣大教師努力追求的目標。下面筆者從激活學生思維的角度淺談五點看法。
一、巧設問題情境,引發(fā)思考,激活學生思維
一個良好的數(shù)學問題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與技能,感受數(shù)學的思想方法和解題策略,對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有著積極的作用。所以,教師要精心設置問題情境,以問題情境來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喚起學生思維的能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的火花,使其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如某教師執(zhí)教人教版三年級上冊《24時計時法》一課時,在黑板上畫了一條直線,上面寫著“昨天”“今天”“明天”。然后說,如果用這條直線表示時間的話,昨天和今天之間有一個分界的點,今天和明天之間也有一個分界點,這個點用你學過的計時法表示是幾點呢?新穎的情境設計,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有的說是0點,有的說是24點,也有的說是夜里12點,還有的說是今天的0點就是昨天的24點,今天的24點就是明天的0點……這樣的問題對學生而言,既有現(xiàn)實性、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和開放性,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愿意積極參與問題的討論。
二、關注知識過程,促進交流,激活學生思維
教學中,教師要適時不失時機地創(chuàng)設學生合作交流的情境,讓學生在和其他同學交流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概括、吸取其他同學的經驗。激活學生思維的靈感,讓不同思維特點的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探索過程。
如筆者在執(zhí)教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商不變的性質》一課時,在學生列舉了多個商不變的例子后,筆者問:“現(xiàn)在誰能把這個變化規(guī)律用自己的語言總結出來?”
生1:被除數(shù)變了,除數(shù)也變了,商不變。
師:怎樣變?誰能說具體一些?
生2:應該是被除數(shù)乘以(或除以)10或100,除數(shù)也乘以(或除以)10或100,商不變。
師:所有的式子都是這樣嗎?這總結好像有點片面。
生3:你乘(或除以)幾,我也乘(或除以)幾,商不變。
生4(很激動):不對不對,你是指誰???我又是誰?應該是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都乘(或除以幾),商不變,而且這個幾不能是0。
在這樣的交流中學生之間會因產生的分歧而爭論,在爭論中互相完善,最終達成共識?!耙皇て鹎永恕保麄兊臄?shù)學思維就會在交流中活躍起來,在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
三、抓住知識的本質,引導探究,激活學生思維
數(shù)學教學實質上是將靜態(tài)的數(shù)學知識(思維結果)激活為動感的數(shù)學知識(思維過程),使數(shù)學知識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成為學生主動思維的載體。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總結規(guī)律。引導學生敢于發(fā)表不同的意見,鼓勵大膽創(chuàng)新,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舞臺。
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分數(shù)化有限小數(shù)的規(guī)律》時,對于“分母含有分解質因數(shù)2或5,這個分數(shù)可以化成小數(shù)”這個結論,學生也可以從書本得出。但學生并未明白分母是否還可以有別的質因數(shù)。圍繞著“規(guī)律”的本質,筆者讓學生通過舉例驗證,相互交流補充,發(fā)現(xiàn)分母只含有質因數(shù)2或5的分數(shù)能化成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就能化成小數(shù)。學生還發(fā)現(xiàn)不是最簡分數(shù)化小數(shù),分母可以含有除了2、5外的質因數(shù),而分子也含有同樣的質因數(shù),通過約分化成最簡分數(shù);分母只含有質因數(shù)2、5的分數(shù)可以化成小數(shù)。
四、抓住時機,巧妙引導,激活學生思維
有些問題可用多種不同的解答方法。單依靠某個學生的力量,很難弄清其題目所表達的意思。有時學生因為思維定勢的影響,一時也可能想不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巧妙引導,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效益。
【案例1】
課件出示:車站有貨物60噸,用甲車運10小時可以運完,用乙車運要15小時運完,兩車同運,多少小時可以運完?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解答的?
生:先算甲車和乙車的效率,再用總量除以效率和:60÷(60÷10+60÷15)=6(小時)。
師:和他一樣的舉手(全班學生基本上都舉手了)。
師:有不一樣的解法嗎?
師:這種做法是正確的,但是我們考慮問題時,不能被一種思維所限制。我們能不能運用分數(shù)應用題(工程)的方法來求解呢?你能解答嗎?(生獨立思考)
生:甲車單獨運,每小時可運,乙車單獨運,每小時可運,兩車同時運,每小時共運+,兩車同時運,6小時就可以運完:1÷(+)=6(小時)。
……
通過這樣的追問使學生理解到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就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培養(yǎng)了他們思維的靈活性。
【案例2】
暑假到了,小青計劃在暑假第一天做100道口算題,結果上午做了,下午完成的與上午同樣多。小青暑假第一天做題比原計劃多做了多少題?起初,學生解答為:100×(+)-100=20(題)。在學生解答后,師問:這道題能否用更簡單的方法解答?引導學生突破思維定勢,大膽想象。學生經獨立思考,分組討論后,得出了如下的解法:①100×(×2)-100;②100×+100×-100;③100××2-100;④100×(+-1);⑤100×(×2-1)。這時,教師再讓學生在歸納比較中得出較簡單的解法(解法⑤)。學生通過嘗試多種解法,并歸納比較出最優(yōu)的解法,其創(chuàng)新性思維品質的提升得到了一次質的飛躍。
五、科學設置作業(yè),以趣促練,激活學生思維
有效的課堂練習是學生有效學習數(shù)學的有力保證,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的需要,巧妙設計練習,以此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和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和諧發(fā)展。如,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shù)量關系》后,筆者設計了一組趣味性十足的習題讓學生解答,使得學生的思維得以激活,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師:剛才,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游樂場玩一玩、放松放松好嗎?那里有許多景點呢!好,現(xiàn)在我們一起跟著旅游車,閉上眼睛享受旅途的快樂吧!同學們張開眼睛吧,我們已經到了游樂場的門口了?。ǔ鍪荆?/p>
(y表示大門到廣場的距離,x表示廣場到智慧屋的距離,d表示游樂園到歡樂島的距離)
(1)我們從大門出發(fā)得走多少米才到達游樂場?(200+y米)
(2)游樂場里有:碰碰車(每次a元)、云霄飛車(每次b元)、過山車(每次c元)……都是非常好玩的項目,說說自己想玩什么,想玩幾次,共花多少錢?
(3)讓我們再到歡樂島去看看吧,我們已經到達了歡樂島,回頭看看,我們已經走了多遠的路程?(y+200+d)米
(4)再看看,從廣場出發(fā)去游樂場和智慧屋誰遠?遠多少?(智慧屋遠)(x-200)
這樣巧妙設計的作業(yè)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作業(yè)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快樂的享受。
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易于激活學生思維的環(huán)境和學習素材,構建有利于激活學生思維的教學過程,讓他們去“標新立異”,去“異想天開”,時時撥亮學生的眼睛,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思維。
(責編 林 劍)